捷克衛生部27日發布消息稱,該國約有三分之一(31%)的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該比例在歐盟國家中最高。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捷克衛生部發表聲明稱,26日捷克新增10273例新冠感染病例。此前,捷克於23日新增新冠感染病例創下疫情暴發以來的紀錄,新增病例高達15252例。目前,捷克共有超16.2萬例現存新冠感染病例,其中5613人正在接受住院治療。
央視新聞10月27日報導,為遏制新冠肺炎疫情快速蔓延,當地時間10月26日晚,捷克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自10月28日至11月3日再次實施更為嚴格的防疫措施。從晚上9時至次日早上4時59分,除上下班、商務活動、居住地500米內遛狗或緊急狀況外,禁止民眾外出。此外,周日全天、周一至周六的晚上8時至次日早上5時之間,禁止零售商店營業。藥店、加油站以及位於機場和火車站內的商店不受此規定限制。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最新統計數據顯示,自新冠疫情在捷克暴發以來,該國累計新冠感染病例超26.8萬例,累計新冠死亡病例為2365例。
白宮曾用過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IHME)建立的大流行病模型,最樂觀的模型表明,43%的人口受過感染後,可能出現群體免疫,但據估計,60%至70%的人口受過感染後,疫情傳播趨勢才會決定性地下降。而這些都是模型。來自監獄人口和拉丁美洲的實際數據表明,直到60%的人口被感染後,傳播才會變慢。這樣會造成怎樣的代價呢?據IHME估計,有40%的人口實現群體免疫,就會有80萬人死亡。因此實現群體免疫所需的實際死亡人數可能遠遠超過100萬。
「這個代價非常大,如果從病毒的直接影響中恢復過來的人心臟、肺或其他器官受到不可治癒的損害,導致過早死亡或喪失能力的話,情況可能會更糟,而這些我們要在幾年後才會知道。」
據悉,捷克人口大約1070萬,是新冠疫情3月在歐洲暴發後第一批推行「口罩令」的國家。由於防疫限制措施較為嚴格,捷克疫情先前得到較好控制。
然而,捷克也是歐洲最早放寬防疫限制的國家之一,5月即重開咖啡館和酒吧。疫情形勢不斷惡化後,捷克本月10日起強制要求在全國室內公共場所戴口罩。
捷克之外,英國、法國和德國等歐洲多國疫情近期出現不同程度反彈,顯示歐洲可能處於第二波疫情的邊緣。
來源:澎湃新聞、新華社、健康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