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泉溪的蔥蒜,茅市的燒餅,寶蓋的有機茶……衡南的「寶貝」山野遍布,你能數出來的有多少?翻山越嶺,竹杖芒鞋,紅網、衡南縣融媒體中心記者帶你開啟尋「寶」之旅,邀你一同走進衡南的「特色小鎮」,觀賞衡南人民引以為豪的山珍特產在清泉大地結成碩果,喜提「一鎮一特,一村一品」產業扶貧發展的「衡南經驗」。
衡南縣寶蓋鎮有機茶場始建於2005年,佔地面積為1260畝。
茶葉,是寶蓋特色農業產業,是實施產業扶貧的重要抓手,承載著茶鄉群眾的「脫貧致富夢」。
「綠彤」以有機品質著稱,此外還具有色綠、味濃、形秀、香高、耐泡等特色。
一片片綠色茶園,一個個產業基地,一段段艱辛旅途,寶蓋兒女精心呵護著這片綠葉的香飄世界之路。
紅網時刻 衡南縣融媒體中心記者 王敏 歐超 全詠 衡陽報導
「駕」一葉之綠茶,可以去多遠?
11月26日,湖南省衡南縣寶蓋鎮有機茶場片片綠葉翻飛,茶香滿溢。每一片綠葉都在生長中等待,憧憬著即將漂洋過海「闖蕩」大世界的「壯舉」。
「我們出口主要是往歐盟,英國和德國這兩個國家。」劉啟,是寶蓋鎮有機茶場副場長,也是『寶蓋有機茶』「歐洲夢」的造夢人之一。
從衡南一隅,到香飄歐盟,在「寶蓋有機茶」身上發生的一個個故事如一步步臺階,壘砌出寶蓋茶葉產業的崛起之路。
「『寶蓋有機茶』是我們寶蓋三片葉子中的一片葉子,三片葉子三件寶,它是我們寶蓋的『寶中之寶』。」寶蓋鎮黨委書記廖維良為寶蓋有機茶代言義不容辭。
「綠彤」主打原生態 每年出口50噸-60噸
當沸水倒入杯中,熱氣滿盈;當茶葉沒入水裡,香氣四溢,舉杯輕飲,茶香便在口中彌散開來,停於舌尖的綠葉,先澀傳舌面,而後苦去甘來,杯放水平,茶沉茶浮間,色綠味濃。
此茶名為「綠彤」,也叫「寶蓋有機茶」。
「綠彤」以有機品質著稱,此外還具有色綠、味濃、形秀、香高、耐泡等特色,它採用無性繁殖,每年在幹茶、鮮葉、氣候、土壤等各項檢測上都能達歐盟標準。
茶葉生產全程為人工物理管理——不打農藥,不施化肥,致力保證成品無農殘、無重金屬成分。
清明節前的第一批茶葉被稱作「春茶」,每年的春茶產量大約為6噸,該時段的茶葉雖產量不高,但口感較好,主要在國內銷售,用於打造高端茶葉品牌。
夏秋茶產量是春茶產量的十倍左右,因為國外更注重茶葉健康的緣故,每年50噸-60噸的夏秋茶全部出口,通過各級的茶葉公司銷往英德。
「國外對茶葉的口感沒有我們國內高,他們對茶葉的『原生態』『健康值』要求較高。」劉啟介紹,得益於此,「綠彤」出口歐盟很受歡迎。
茶葉,一頭連著茶農,一頭連著市場
衡南縣寶蓋鎮有機茶場始建於2005年,目前佔地面積為1260畝,年產值為800萬。「寶蓋牌」商標已在國家工商總局註冊,擁有國家專利11項,現持有國家商務部企業自營進出口權。
茶葉,是寶蓋特色農業產業,是實施產業扶貧的重要抓手,承載著茶鄉群眾的「脫貧致富夢」。茶企,一頭連著茶農,一頭連著市場,是群眾實現「脫貧致富夢」的重要紐帶。
2004年至今,茶場帶領當地群眾發展經濟,解決了老弱病殘及貧困戶的就業問題,幫助他們提高收入。2016年,寶蓋鎮幸福村扶貧基地建成,現種植茶葉380多畝,參與貧困人數達375人,每人年分紅達700餘元。
如今,茶葉產業已成為寶蓋引領群眾脫貧致富的重要產業。
「在距離這裡十來公裡的地方,我們準備再建一個新基地,按照歐盟標準再擴大生產,現在正在建廠房。」劉啟告訴記者,新基地佔地面積一千多畝,計劃建設高標準現代化廠房、科研樓以及茶藝體驗館,將為慕名前去的遊客們提供採茶、制茶、品茶和觀光的好去處。
一片片綠色茶園,一個個產業基地,一段段艱辛旅途,寶蓋兒女精心呵護著這片綠葉的香飄世界之路。
而這一綠茶葉也如扁舟,將衡南的「寶中之寶」駕出湖南,載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