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端午節禁忌

2021-02-19 佛教知識

端午節並非歡樂吉祥的節日

現在,人們貌似以為端午節是一個象春節一樣歡樂吉祥的日子,而很少有人知道,端午節實際上是一個諸事不宜的禁忌日子。

在先秦時代,普遍認為五月是個毒月,五日是惡日,相傳這天邪佞當道,五毒並出。據《禮記》載,端午源於周代的蓄蘭沐浴。《呂氏春秋》中《仲夏記》一章規定人們在五月要禁慾、齋戒。《夏小正》中記:「此日蓄藥,以蠲除毒氣。」《大戴禮》中記,「五月五日蓄蘭為沐浴」以浴驅邪認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傳說也很多。

《史記·孟嘗君列傳》記歷史上有名的孟嘗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認為「五月子者,長於戶齊,將不利其父母。」《風俗通》佚文,「俗說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論衡》的作者王充也記述:「諱舉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殺父與母,不得舉也。」

東晉大將王鎮惡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給他取名為「鎮惡」。宋徽宗趙佶五月初五生,從小寄養在宮外。

可見,古代以五月初五為惡日,是普遍現象。可見從先秦以後,此日均為不吉之日。這樣,在此日插菖蒲、艾葉以驅鬼,薰蒼朮、白芷以避疫,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並且人們還避「端五」忌諱,稱之為「端午」。



那麼端午節有哪些主要禁忌呢?

一、陽刃之日,毒氣攻身。

此日為五月初五,從農曆氣象上看,正是夏至左右,故也是一年之中陽氣最盛的日子;也是實際上的羊刃日,這個農曆的五月,陽刃為兇,本來就是所謂的「毒月」,共有「九毒日」,而端午又是「九毒」之首,故稱為「毒日」。而從五行上看,任何一種五行過旺或過衰,都會形成邪氣,都會對自然氣候或人身健康,構成威脅與傷害;何況這個時節,也是毒蟲壞蟲肆虐猖獗的時候;故這一天需要在房門上,插艾、插桃技、插菖莆以驅鬼;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或在兒童身上灑雄黃酒,以驅蟲避邪,保障健康。

二、祭祀之日,陰氣傷身。

端午節的一個最重要最普遍的內容,就是祭祀先人。不但祭祀投江自盡的詩人屈原,有的地方還祭祀忠臣伍子婿,祭祀孝女曹娥等,這天要包很多粽子,然後把粽子投入江中,就象給死人上墳一樣,而剩下的則自己享用,所以粽子實際上也是一種祭祀供品。而祭祀時難免產生悲傷,故此日也象清明節一樣,人為製造出很強的陰氣,而這些陰氣,與陽氣一樣,也會傷害心理與身體比較弱質的人;如抑鬱寡歡,心情不好,身體痛苦等等。故端午節這天,是諸事不宜的,更不適合上任、搬家、動工、開業、結婚、慶典等喜慶活動;也不適合參加娛樂活動等,而歸寧父母,與家人團聚才是正確的選擇。

三、九毒之日,嚴禁房事。

前面講過,五月為九毒月,而端午為九毒首日,毒氣攻身,邪氣旺盛,又傳說為天地交泰之日,非常不適合男女交歡,故古訓嚴禁房事,這個並不是迷信,而是非常自然的科學道理。因為天地氣場不正的時候,必然會影響到人的身心,所以如在九毒日交歡房事,必須會中邪毒傷身體。而古人是非常聰明的,為了防止有些人貪戀性慾,不能自持,而犯了禁忌,故把這天,定為「歸寧日」。什麼是「歸寧」?歸寧就是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省親。按說從五月初一到初五,女子應該歸寧,在父母家度過,夫妻分開,這樣就從客觀上,消除了不慎房事的條件,也保障了當事人的身體健康;同時端午節這天也不適合生孩子(能忍的就再忍幾天吧)。接下來還有八個毒日,基本涵蓋了整個農曆的五月,故有些地方,便講究在整個五月禁止房事,以避邪毒。

總結以上禁忌,可以簡單歸納為三條:

1、端午節毒氣傷人,需要插艾桃、掛菖莆等,以驅毒避邪。

2、端午節祭祀悲傷,需要結伴郊遊,或與家人團聚,以調節身心健康。

3、端午節邪毒傷身,需要嚴禁房事,女子歸寧父母,是最好的避災方法。

當然,按地方風俗,端午節的禁忌,還遠不止這些,還有很多,比如在端午節這天,也不適合生孩子等(選擇剖腹產的注意啦,一定要避開端午節),但最重要的,也是必須做到的,就是以上三條,切忌疏忽大意。

公眾微信號:fojiaozhishi 歡迎訂閱
QQ
2677799 清水居士

相關焦點

  • 端午吃粽子七大原則 以及鮮為人知的端午節禁忌
    此外,農曆五月有「毒月」之稱,其中,又以初五日為「惡日」,古人認為,端午時逢「重五」,五是陽數,重五也有「極陽」之意,端午被認為是諸事不宜的禁忌日子。早在先秦時代,人們認為這天奸佞當道,五毒並出,所以人們便找到很多化解的方法:飲雄黃、懸蒲艾、吃粽子等。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不易消化,吃的太多,容易引起腹脹。
  • 端午的來歷,端午節有什麼禁忌?
    端午的來歷,端午節有什麼禁忌?時間:2020-06-27 12:5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的來歷,端午節有什麼禁忌? 端午節,節期在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 端午的來歷,端午節有什麼禁忌?
    端午的來歷,端午節有什麼禁忌?時間:2020-06-27 12:5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的來歷,端午節有什麼禁忌? 端午節,節期在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 端午節禁忌———小心腳踏紅線,後悔莫及
    端午節到了,很多佳賓不知道端午節的各種禁忌,結果,好心辦壞事端午節到底有哪些禁忌呢?
  • 端午節都有哪些禁忌習俗?民間有何破解禁忌的方法
    一、端午節禁忌習俗的由來  端午時值仲夏,是皮膚病多發季節,古人五月採摘蘭草盛行以蘭草湯沐浴、除毒之俗,端午節亦是「祛病防疫"的節日。古人認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時五毒盡出。  在先秦時代,普遍認為五月是個毒月,五日是惡日,相傳這天邪佞當道,五毒並出。據《禮記》載,端午源於周代的蓄蘭沐浴,以浴驅邪認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傳說也很多。
  • 古時候五月稱為「毒月」,端午節稱為「毒日」,當天有哪些禁忌?
    端午節的習俗習俗較多,比如大家都知道的吃粽子、賽龍舟等,還有一些地方性的習俗,比如放紙鳶、拴五色絲線、打午時水等等,當然,端午節這天除了習俗之外,在民間還有一些禁忌的說法,也就是說在端午節這天不能幹的事,具體有哪些?一起來看看。
  • 古時候五月稱為「毒月」,端午節稱為「毒日」,當天有哪些禁忌?
    端午節的習俗習俗較多,比如大家都知道的吃粽子、賽龍舟等,還有一些地方性的習俗,比如放紙鳶、拴五色絲線、打午時水等等,當然,端午節這天除了習俗之外,在民間還有一些禁忌的說法,也就是說在端午節這天不能幹的事,具體有哪些?一起來看看。
  • 端午節的3個禁忌你知道嗎?如何迎來好運勢?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來到了,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端」意味著初始,過好端午節也意味著開啟下半年的好運之旅。不過在傳統文化中,5月5日被視為陽氣最盛之日,物極必反,陽氣太盛便會產生「陽毒」,影響運勢。所以5月也被稱作「毒月」。端午節的習俗注重闢邪、禳解災異等。那麼,端午節究竟是一個怎樣的節日,在這一天有什麼樣的禁忌呢?
  • 端午節禁忌:「一不住」,「二不遊」,「三不吃」,是啥意思?
    時間過得真快,到了後天就是端午節了,因此,關於端午節的話題也就多了起來。
  • 端午節的禁忌,快收起來
    【端午節觸犯端午禁忌,衰事不斷】每個人的運勢有好有壞,會隨著自己本身所帶的因果業障有所影響,但若不小心又犯了一些禁忌,更會致使運勢出現倒黴衰事。在端午節有那些禁忌要注意的:從農曆來看端午節正值夏至,故也是一年之中陽氣最盛的日子,但端午又為九毒之首,所以雖為陽氣最旺盛的時間,但若一個不小心,也會引來極陰之氣,會對於運勢構成傷害,比如在農曆5/1-5/5不宜嫁娶.搬家.開工等等。
  • 端午節要來了,端午節的這幾個禁忌,你可知道
    端午節,別稱龍舟節,日期是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 端午節最初是夏季驅離瘟神和祭龍的節日,後來人們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日子。「端」意味著初始,過好端午節也意味著之後會過的更好。那麼在這一天有什麼樣的禁忌呢? 屈原首先在與人祝福上不要說「端午節快樂」,應說「端午節安康」。
  • 民俗禁忌知多少?中國傳統三大節日"過年、中秋節、端午節"
    文/祈廟(微信/蒼德科技)中國人傳統最注重三大節日,分別是"過年、中秋節、端午節",其實這三個節日也是可以額外在年中加強補運的好時機!此外,這三大節日分別有不同的禁忌,如果可以小心謹慎避免禁忌,就能幫助一整年運勢平安健康的度過。
  • 端午節的習俗禁忌你知道多少
    端午節在傳統文化中是個重要的日子,驅兇闢邪是個這個節日的重頭戲,在風水上,也是有很多考究的,小編在此提醒大家可以在這個一年中陽氣最盛的日子,用一些傳統的方法為家人去病消災。下面介紹一些怎樣祈福、保平安、開運旺運的方法,供各位道友參考,提前祝願您端午節快樂!
  • 原來端午節不能互祝快樂!風俗禁忌知道多少?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全年四大節之一。據統計端午節的名稱叫法達二十多個,如有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節、蒲節、龍舟節、浴蘭節、屈原日、午日節、女兒節、地臘節、詩人節、龍日、午日、燈節、五蛋節等等。端午節不能互祝快樂的,最多互祝「端午安康」,因為端午節是個祭祀節日,這天伍子胥投錢塘江,曹娥救父投曹娥江,大文豪屈原投汨羅江。
  • 端午節禁忌知多少?下面這些事情一定不能做!
    」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  端午節,與清明節祭祖一樣,本來是一個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但後來卻賦予了很多喜慶的內容,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傳統習俗,人們在端午節前包粽子,在端午節把粽子作為端午節禮物互相贈送。
  • 端午節禁忌
    所以端午節這天有「躲午」的習俗,沒有滿周歲的小孩必須送到外婆家驅兇避禍。 忌諱最多的一日 端午節有一個比較普遍的活動就是祭祀先人了,在這天裡,有很多地方的習俗是將粽子丟到河裡。有些地方的人認為,端午節的時候不要讓自己心情不好或者是壓抑,不然的話對自己有不好的影響。
  • 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還有這些禁忌你得知道
    說起端午節,首先我們想到的是吃粽子,賽龍舟,其實還有很多民俗傳說,需要我們了解。01端午的由來及禁忌端午節,起源於中國,原本是上古先民擇「龍升天」吉日祭祀龍祖的節日。「午」與「五」同音,端午節所在的月份正是農曆的五月。東漢古籍《風俗通》上說,「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
  • 端午節的由來是什麼,又有什麼禁忌?現在告訴你,現在知道還不晚
    端午節的由來是什麼,又有什麼禁忌?現在告訴你,現在知道還不晚!端午節的時間是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重午節、端五節、女兒節、天中節等。關於端午節的起源有不同說法,民間最有影響的是紀念屈原說。端午節民間有賽龍舟,食粽子、鹹蛋,飲雄黃酒、菖蒲酒,放艾草,掛香袋,吃蒜掛蒜,插菖蒲等風俗活動。《燕京歲時記》記載:「初五為五月單五,蓋端字之轉音也。」端字有初始的意思。而按照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漸漸演變成了端午。現在,端午節成了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端午節吃粽子是傳統習俗。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
  • 端午節的習俗和禁忌!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全年四大節之一。據統計端午節的名稱叫法達二十多個,如有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節、蒲節、龍舟節、浴蘭節、屈原日、午日節、地臘節、詩人節、龍日、午日、燈節、五蛋節等等。
  • 相聲中鮮為人知的禁忌,即使是郭德綱,也從不敢越雷池一步!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相聲界當中其實是有一個禁忌的,就算是郭德綱也不能越雷池半步。那麼相聲界有哪些規矩呢?馬未都曾經說過,雖然說相聲的內容是包羅萬象的,但是並不是什麼都可以說的。如果說相聲來拿一個人的缺點去抖包袱,這不僅是不道德的行為,你還在侮辱別人。這樣的做法,不管在相聲界聲望再高的人都不敢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