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上海馬拉松
被寄予了太多的期待和回憶
25年歷史的傳承與創新
「白金標」的追求與榮耀
上海城市氣質的感召
體育文化與精神的力量
近日
上海體育文化品牌「體薈魔都」
用一場直播活動
打卡「上馬25周年」
風雨之中
嘉賓們對運動的熱愛感染了百萬網友
外灘金牛廣場
看上馬25年的堅守與創新
外灘金牛廣場是今年上馬的起點,嘉賓陳仁孝參與了1996年首屆「上馬」的籌辦,「雖然當時參加比賽的人很少,但從一開始我們就是朝著一年更比一年好的目標去的」,2014年之後,上馬開始市場化運作,接力棒交到了東浩蘭生賽事管理有限公司周瑾手上,「能獲得『白金標』賽事的認證是一個珍貴的禮物,通過上馬讓全世界看到上海的風採。」
「
25年,上馬不變的肯定是對於馬拉松精神的傳承,跑者對於馬拉松這項運動永不放棄,挑戰自我,堅韌不拔,從事這項運動的初心肯定不變的,上馬與上海這座城市的互相依賴共同成長也是永遠不變的。變化的是,我們也希望去不斷地審慎優化我們整個賽事服務,包括我們賽事路線,根據每年不同的變化,打造每年的品牌口號,通過辦賽當中給跑友不斷地新意和新奇,讓大家有非常良好的參賽體驗。
」
——東浩蘭生賽事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
周瑾
「
馬拉松走過25年,今天的規模和當時是完全不能比擬,當時沒有市場,大家關注度也很少,參賽的人也很少,後來隨著我們社會發展,群眾鍛鍊身體方面的需求越來越高,對我們體育局來說肯定把這事辦下去。雖然開始的時候困難重重,但我們也得到了方方面面的支持和幫助,通過市場化、社會化運作,我們可以越做越好,現在來看,我們確實也是達到了當時的目標。
」
——首屆上馬籌辦參與者 陳仁孝
淮海中路
體育精神無處不在
丁祖昱被稱為「大滿貫總裁」,全馬成績已經屢次跑進3小時,今年將繼續徵戰上馬,「跑馬就像準備戰鬥的一個戰士,這種儀式感和平時訓練、在健身房鍛鍊完全不一樣。」馬曉薇雖然自己不跑馬拉松,但是作為體育解說,也算「參與」了很多場馬拉松比賽,「我採訪過很多跑馬拉松的人,他們跟我說的最重要兩個字就是『堅持』。」
「
馬拉松是一種精神,你在跑前20到30公裡,30到最後12公裡,每個過程都是不一樣的,每次跑到35、36公裡的時候,你說我怎麼這麼傻,下次再也不跑了,我不想再跑了,結果一完賽,馬上查下一場比賽什麼時候開始。最後兩公裡生理到極限,最後一公裡咬咬牙堅持一下,周邊所有人都在給你鼓掌和鼓勵,最後300米跑進體育場,你會重新鼓起僅剩的一點點力氣,跑的非常歡快,衝線,結束,鼓掌,為自己讚美。有的人會在終點線流下激動的淚水,每一個人都是心裡的酸甜苦辣在最後那一瞬間全部爆出來,真的是非常開心。
」
——馬拉松大滿貫總裁 丁祖昱
「
我解說的體育項目也很多,排球、網球,很多項目。馬拉松跟它們有什麼不一樣,為什麼吸引這麼多人?一是對於跑者來說,任何一個項目你都不可能跟世界頂級運動員同場,但馬拉松可以,比如賽道要迴轉的時候,你能和基普喬格擦肩而過;還有一個,馬拉松不像其他競技項目一定爭一個第一,馬拉松爭的是在自己這裡的第一,我永遠和自己在抗衡。基普喬格可以破2,我可能要跑4個小時,但我依然可以感動我自己,感動我身邊的人。
」
——五星體育馬拉松解說 馬曉薇
龍騰大道
熱愛生活 奔放生命
王堅與孫燕是一對跑馬夫婦,他們所在的企業沃爾沃汽車也是今年上馬的唯一汽車類贊助商,「從2013年一直到現在,每一屆的上海馬拉松,我們都在作為跑者參與其中,不停跑,不停電」。體育的精神與運動的熱愛是我們的共同語言與頻道,諸韻穎被稱為曾經中國女排最好的二傳手,如今正在青少年體育事業上繼續著自己的熱愛和追求,「不是所有人上來都能跑全馬,而一定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是更好了解自己,更好去突破自己的一個過程」。
「
沃爾沃在拉丁文裡是滾滾向前的意思,這個含義中帶有很多運動,甚至帶有很多跑步的元素在裡頭。跑馬的過程堅持很重要,支持也很重要,我的第一次全馬也是我太太跑半馬,她在19公裡給我打電話問我到哪裡了,那個時候我在一路的煎熬,說到底要不要跑完它。但是後來想到她說在19公裡終點等我,我還是堅持把最後10公裡完成了。
」
——沃爾沃汽車投資人 王堅
「
這一路上的支持,還來自於上海的市民,非常的友好,非常的熱情。我一路享受馬拉松,享受這個城市的美好。特別是歡呼的人群,讓我們感覺到這個城市充滿活力,充滿藝術氛圍,我覺得這是與眾不同的一種體驗。剛才他們講到上海的『白金標』,我覺得應該有一塊『金』要給上海市民。
」
——沃爾沃汽車投資人 孫燕
「
我覺得人生就是一種堅持,女排這個集體裡沒有放棄兩個字,上馬也是這樣一種精神不斷傳承下來,不斷地去堅持不斷地去戰勝困難。體育是人生最美好的教育,運動和藝術,對於一個人一生都是寶貴的財富,對於小朋友來說,應該是享受這個過程,和你爸爸媽媽、家庭一起參與這樣有意義的活動,一切皆源自於愛。愛很重要,愛這個城市,愛你身邊的人,熱愛一項運動,熱愛一項藝術,讓自己的生活更美好。
」
——前女排國手、上海韻穎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理事長 諸韻穎
徐匯濱江西岸藝術中心
你我眼中的上海與體育
徐匯濱江西岸藝術中心是今年上馬的終點,也充滿著藝術的氣息,爾冬強是著名的攝影藝術家,充滿時間感的攝影集不僅見證了上海的城市變遷,也有著上海體育文化發展的印記,「我通過研究歷史,發現體育的精神,在每個上海人的內心都有這樣的東西」。運動讓我們成為知音,音樂讓我們忘記風雨,著名鋼琴藝術家孔祥東認為「音樂和體育精神一樣,帶給我們的人生各種美好」。
「
上海這座城市的偉大之處,它本身在科技、經濟、文化、體育等各個方面一直都是引領的。中國近代這些教育,在一些學校,像聖約翰大學、聖瑪利亞女中,很多這樣的學校裡都有我們近代意義上的體育課,體育這種東西在上海有一個很好的發展和傳承。第一次的上海馬拉松和競走的比賽,在差不多1904年的時候,當時叫萬國競走和萬國馬拉松,所以我想在我們每一個上海人的血液裡就有這樣一種馬拉松的精神。
」
——著名攝影藝術家 爾冬強
「
我說我的前半生彈琴讓我認識世界,從我中年51歲、52歲開始,我要用我自己的腳步丈量自己生命中愛的距離。其實人來挑戰自己是最了不起的事情,這是一種不以勝負為結局的情懷和追求。看看我能走多遠,我能為自己這一生留下什麼樣的記錄,馬拉松就是給了我們所有人這麼一個機會。真正好的藝術家,應該讓自己健康,只有健康的體魄才能讓我們傳達更久更美好的藝術給大家。
」
——著名鋼琴藝術家 孔祥東
為了目標
為了熱愛
兩個小時的直播,風雨之中,我們看到的是嘉賓們臉上的笑容和對體育的熱愛,上海電視臺主持人臧熹也是一名馬拉松愛好者,「我記得我第一次參加馬拉松的感受,沒有開跑之前,第一天晚上睡不著,原因是忐忑,不知道能不能跑完,會不會30公裡時候暈倒。但是當你真正跑了,從你起點邁出第一步時候發現,這時候離終點越來越近。當你不離開起點時候,你永遠無法到達終點,只有你邁出這一步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為了目標為了熱愛
我們也祝今天的上馬跑者們
都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感謝沃爾沃汽車對本次直播的大力支持
鋼琴藝術家孔祥東
即興演奏「馬拉松精神」
領取上海體育消費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