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年俗!香港人教你新年如何拜車公!

2021-02-18 友誠國際移民顧問


在香港,年初二是車公誕,但由於年初三是「赤口日」,不宜走親訪友,大家都會選擇去車公廟拜車公,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到車公廟最初所在地的蠔(蠔)湧車公廟,看一看,拜車公究竟是怎樣一個流程。


首先一定是服裝要求,一定要端莊大方,最好不要是背心、拖鞋等隨意的著裝。

至於是否需要攜帶一些祭品,有些人可能會帶燒肉、乳豬、雞什麼;也有些人會帶茶酒、果品、糕點之類;當然也可以什麼都不帶,主要是心誠就好。


進入廟後先手握兩棍,同敲三下,向車公傳達有信徒到,希望他能聆聽自己所願。

之後就是擺放自己帶來的祭品,如果沒有祭品則可以直接去買車公衣寶開始疊放。這個過程則一定要小心謹慎些,注意每一步擺放的衣寶,順序千萬不能錯。


點香燃燭方面也是有一定的規矩。首先,應該奉上寶燭,再點龍香;手握龍香進廟拜神,在這裡一定要注意進出的順序,靠右進入,拜一圈後,靠右出來,供奉於大香爐內;最後奉上一把細香,拜神順序與龍香一樣,但需注意,一定要把香舉高過頭頂。細香可以根據自己心意拜多些神明,每個小香爐中都可奉上一些。

奉完香則需拿起之前疊好的寶衣,雙手捧起,朝廟內拜三拜,點燃寶衣,放入化寶爐,自然化寶,順其自然。

化寶後可以來到金榜題名處,填上願望和姓名,投入箱內。


還有一項是只有過年期間才會有的祈福點燈,五天供燈,生意興隆,合家平安。

最後,走之前可以來到轉運風車處,順時針轉動風車,今年一定會有好的運氣~


車公古廟建於何時已不可考,但據廟內碑記所載,古廟曾於光緒十六年(1890)重修,後因車公聖跡廣為傳誦,善信遍及全港,每到新春誕期,前往參拜的善信絡繹不絕。有見及此,華人廟宇委員會於1994年斥資約四千八百萬元,興建新廟以廣納善信。近年,車公廟成為訪港旅客的熱捧景點,當中以東南亞旅客佔大多數。為進一步改善參拜環境,委員會自2008年起於車公廟分期進行優化工程。雖然車公廟建於何時已不可考,但嘉慶年間的《新安縣誌》已有"在縣東九十裡瀝源村下有車公古廟"的記載。圍繞沙田車公廟,歷來主要有兩個傳說:

 

其一指鄉民於車公廟附近立村時,曾請風水師視察環境,發現村前為河流匯集之處,風水極佳,如能建廟座鎮,便可丁財兩旺。村民於是集資建廟,供奉車大元帥。

另有指當年新界瘟疫橫行,尤以「瀝源」為甚,死者無數,鄉人研究典藉,發現宋朝車大元帥,不單平賊有功,所到之處,疫症即止。村民經商議後,遂向西貢蠔湧車公廟襄借車大元帥神像出巡相助,唯對方只肯借出車公孫兒神像。居民把神像抬回瀝源再圍繞各村巡遊,所到之處,疫症即止。自此,村民對車大元帥奉祀甚殷,為答謝神恩庇佑,每十年進行打醮,至今仍舊遵行。

廟內資料所示,相傳車公原籍江西南昌五福,為南宋將軍,因平定江南之亂有功,獲封元帥。南宋末年,蒙古入侵,宋帝昺南下避禍,護駕隊伍中包括車大元帥。後車大元帥病故陣中,百姓念其忠勇,於是建廟奉祀。車公誕每年有四個,分別為「正月初二」、「三月廿七日」、「六月初六」及 「八月十六日」;其中以正月的頭誕最為熱鬧,但不少市民為避「赤口」,多於「正月初三」前往車公廟參拜。 

地址:新界大圍,九廣東鐵大圍火車站於車公廟出口沿車公廟道步行約十分鐘 馬鞍山鐵路車公廟站。

免責申明:本文章為友誠國際小編親自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能找到文章出處,望諒解。如果有侵權行為,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會在第一時間申明原文作者或者將侵權文章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直擊蠔湧車公廟,告訴你香港人如何拜車公
    大年初二小編再次祝大家新年快樂~上次有說到,年初二是車公誕,但由於年初三是「赤口日」,不宜走親訪友,大家都會選擇去車公廟拜車公,轉一轉風車,祈求來年有好的運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到車公廟最初所在地的蠔(蠔)湧車公廟,看一看,拜車公究竟是怎樣一個流程。首先一定是服裝要求,一定要端莊大方,最好不要是背心、拖鞋等隨意的著裝。顏色其實沒有什麼要求的,但是過年期間,可以穿一些亮色衣服,有精神氣一些。
  • 這可能是香港有史以來最冷清的一個春節......
    不知今晚的你,有沒有跟留港的朋友們一起訂個盆菜來吃呢?拜拜車公!(圖源:香港01)那是因為在香港,大年初三俗稱「赤口」,意思是當天容易發生口角。為了「避赤口」,香港人初三通常不去親友家拜年,轉去拜車公,所以一到初三,沙田車公廟相當熱鬧!
  • 別具一格的香港年俗:花車巡遊 煙花匯演 賽馬
    別具一格的香港年俗:花車巡遊 煙花匯演 賽馬 在這個中西文化合璧的亞洲國際都會,春節既沿襲著世代相傳的中國傳統習俗,同時也融入很多國際化因素,營造出別具一格的「香港年味」。  潔屋掃舍和張貼「揮春」(春聯)是年前一項重要工作。港人說「年廿八,洗邋遢」,就是在臘月二十八把家裡打掃得乾淨整潔,寓意除舊迎新。然後便用花市購置的各式鮮花和春聯作點綴,讓家裡充滿過節的喜氣。
  • 香港志|黃大仙信俗:從香港走向世界
    法國潮州會館近年增奉黃大仙並提供靈籤予信眾問事(作者 提供)       黃大仙信仰在20世紀初自廣東傳至香港,及後成立黃大仙祠,終年香火鼎盛,慕道而來的善信及中外遊客,每日平均參訪人數逾1萬人次,其影響無遠弗屆。
  • 香港的新年,熱鬧的新年
    以前香港的圍村人,每逢喜慶的節日,像過新年,都要做盆菜,在過節吃盆菜,寓意盤滿缽滿,而且一家人圍起來吃會很高興,能夠為大家帶來團結和好運。在年30的晚上香港人最喜歡逛花市,吃過飯後,一家人去逛花市買花。寓意行大運,希望來年會有好運。除了逛花市,他們還會去求黃大仙兒求籤,希望保佑一家人平安。或去車公廟拜神和轉風車,希望一家人來年事事順利。
  • 中西交融的香港年俗
    臨近羊年春節,香港超市裡售賣的年貨多了,居民家中的年味也越來越濃。東方之珠香港在多年發展中雖然融入多元的西方文化元素,但是在保留傳統年俗中也別具一格,不僅細膩地保存了年節習俗,更演化出多樣新潮的樣貌,讓傳統年味與現代慶典完美融合。
  • 香港春節年俗有哪些? 港式混搭花樣多
    近日,一場以「團圓·香港」為主題的展覽在北京東方廣場舉辦。羊年新春走近,氣候宜人的香港,發揮東西方文化交融的特質優勢,推出不少新鮮活動,吸引海內外遊客去體驗濃濃年味。   據香港旅遊發展局介紹,香港作為中國大家庭的一員,過春節除了細膩地保存了眾多傳統節慶風俗,更注入了新鮮的國際文化元素,散發出別具特色的地道港味。      不一樣的香港年俗   洗邋遢 全國各地都有迎春掃塵的風俗,民間流傳「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香港則略有不同,流行的是「年廿八洗邋遢,若然不洗豈會發」 的說法。
  • 香江漫話:融合傳統與新意 新潮香港的年俗舊浪
    中新社記者 賈思玉農曆新年是華人社會的最大節慶。向以國際城市、時尚之都標榜的香港,尤幸沿襲了種種舊年俗,同時不忘融合傳統與新意。「年廿八,洗邋遢」,家家忙著把屋裡屋外打掃乾淨,貼上福字揮春。年初一花車巡遊,年初二維港煙花,年初三賽馬開鑼,香港過年一出出好戲連臺。年貨要提早備辦。
  • 香港人是怎麼過農曆新年的?
    香港人是怎麼過春節的?擺放好鮮花,貼上春聯,預備團年飯……香港人早在春節前一周就開始張羅過年。布置家居香港一句俗語說「年廿八,洗邋遢」,家家戶戶都趕緊在正月初一前進行「大掃除」,把家居打掃乾淨,再掛上新的裝飾物,代表除舊迎新。年花也是裝飾家居不可少的。
  • 兔年春節話香港年俗
    新華網香港2月2日電(記者張雅詩)為了迎接兔年來臨,不少香港市民進入臘月之後就開始為過年作準備:買鮮花、做糕點、封紅包……務求讓一家老幼高高興興地過春節。「年廿八,洗邋遢」,這一句俗語說明了香港各家各戶習慣在春節前,把家裡打掃得乾乾淨淨,意味著除舊迎新。接著是布置家居,以各式鮮花和春聯作點綴,讓家裡每個角落都充滿洋洋喜氣。
  • 車公靈籤 揭昭香港丑年運程
    ​1995年開始為港求籤農曆新年,很多香港人都喜歡到廟裡去祈福求籤,從1995年開始,港英政府也在每年農曆新年在車公廟為香港求籤,起初是由布政司署政務科或民政事務局官員負責求籤,節日當前,民眾也很關注,尤其是2003年更是掀起了一場輿論大戰。
  • 香港農曆新年煙花 與你同賀2015農曆新年
    香港農曆新年煙花 與你同賀2015農曆新年時間:2015-02-22 15:05   來源:華東在線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香港農曆新年煙花 與你同賀2015農曆新年 2015香港農曆新年煙花匯演大年初二舉行,香港維港將點燃23888枚煙花,為農曆新一年的到來慶賀,屆時將有數十萬人同聚維港兩個共同欣賞這一場煙火盛事
  • 春節期間到香港怎麼玩?2018香港農曆新年春節活動都在這裡了!
    下面是2018年香港農曆新年的精彩活動,跟隨小編一起來體驗一下地道的香港農曆新年吧!逛花市、年宵市場搶頭香的情況可是非常激烈的,曾經有一個香港女藝人,為了搶頭香,假髮被人扯下來了。不過黃大仙祠這裡特地把開放時間延長到凌晨,如果對於搶頭香不太熱衷,吃完年飯前來拜拜祈福,也是新年不錯的活動。
  • 【新春好運連連】春節遊香港 好運迎新年
    春節假期到香港,歡度充滿「港味」的新年,還可以參考在地人的開運招福的妙法,迎接福氣滿滿的狗年! 逛春節花市 來到這裡,你可以在車公像旁的銅製風車前,順時針方向轉動風車葉,相傳這樣做可以運轉乾坤,祈求來年風調雨順。 招桃花運
  • 祈求新年好運來——香港各大廟宇介紹 拜對了才會靈哦!
    ■在香港,市民對於神靈的敬仰還是很深的,這從著名廟宇黃大仙祠一年到頭香火不斷就能看出來一些,其實香港除了黃大仙祠之外還有很多香火同樣旺盛
  • 掃福新年俗,讓「年味」歷久彌新
    這或意味著,隨著環保治理的強化,煙花爆竹為年味助興的場景,未來或將徹底離我們遠去。當然,舊年俗漸行漸遠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忽視新年俗的孕育速度。如過年進圖書館看展覽、聽講座,到電影院、劇院裡看電影和演出,正在成為越來越多人的新年俗。
  • 在香港過年,你一定要拜的神
    在香港這個中西文化交匯之地,這些傳統也得到保留及重視。位處南方,香港的新年拜神習俗是怎樣呢?哪幾個神祇最受香港人青睞?來跟我們一起在香港,過一個有地方特色的新春吧!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在此先祝各位讀者生財有道,諸事吉祥!求財是人心,也為營生,為生命的錦上添花。財富若用得其所,惠澤眾人,致富又何樂而不為?迎財神,是新年一大傳統習俗,在香港亦然。
  • 臘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的年俗知識點,老師家長講給...
    來源:「人民日報」微博臘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的年俗知識點,講給孩子聽!小年,代表著年節準備正式開始,從這一天起,家家戶戶開始忙起來,採買年貨、打掃房屋,準備切換過年模式。人民日報整理了臘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的年俗知識點,一起來看看,感受一下傳統的年味吧!由於我國歷史悠久,地大物博,各地區的年俗也有一定差異。你們那裡的年俗有哪些不同?歡迎在留言區交流分享!
  • 2015年元旦,一起來香港看煙花匯演,倒數迎新年吧!
    2014年12月31日這一天,想來香港看煙花,倒數迎新年的,儘快安排好時間了。這一天的時間無礙乎,購物~美食~觀煙花,倒數迎新年~返程!
  • 香港詞人黃偉文新書:《俗》、《生於天橋底》
    Loud)是香港著名填詞人黃偉文的散文雜誌專欄結集在大陸的首度出版。從品嘗憶蓮雲吞到「嫉妒」梁朝偉,從書寫蒲精指南到大談「有品味與有品」,《俗》以坦率隨性的文筆呈現了一部色彩繽紛的香港都市流行小品,還原了一個最真實不過也最令人意想不到的黃偉文,幽默一如他所說的「28元,未必夠你買兩疊空白A4紙,而A4紙不能陪你坐公車坐地鐵坐馬桶,但我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