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團團圓圓一家在臺北過大年

2020-12-24 中國日報網

呆萌暖男、霸氣美女與調皮公主:團團圓圓一家在臺北過大年

新華社臺北2月16日電(記者喻菲、祁星、李凱)冰制的大碗裡盛著胡蘿蔔條、水果和用竹粉做成的窩窩頭,中間兩片窩窩頭上分別寫著「福」字和「旺」字,拱衛著中間象徵「年年有餘」的魚型窩窩頭,冰碗旁邊還不忘擺上兩根竹筍和一個元寶形狀的窩窩頭。大年初一,臺北動物園裡的大熊貓「團團」「圓圓」和「圓仔」津津有味地吃上了豐盛的年菜。

準備年菜的是四位與它們朝夕相處的保育員。「每年過年,我們都會發揮創意,用竹葉、竹筍、竹竿、餅乾、胡蘿蔔、蘋果等食材做成不同造型的年菜,它們吃得很開心。」臺北動物園大熊貓特展館館長王怡敏說。

大年初一一大早,許多小朋友和家長就在大熊貓館前就排起了長隊,館方估計當天的遊客達到四五萬人。

2008年12月從四川來到臺北動物園安家的「團團」「圓圓」已經13歲了,他們在臺灣安家已進入第十個年頭,千金「圓仔」也已4歲多。它們一家在臺北生活得還好嗎?

「團團」:溫柔害羞的呆萌暖男

王怡敏說,「團團」一直像一個呆萌的大男孩,害羞、不太自信,但是一個暖男,比「圓圓」還要溫柔。

「我們館裡有很多人自稱『團嫂』,特別喜歡『團團』,因為它對人百分之一百二的信任,我們對它做醫療處理,它會感到不適,但隔天就忘記,還是跟我們一樣親近。」王怡敏說。

2016年,保育員們卻為「團團」擔憂了好幾個月。那年4月開始,「團團」變得常常如坐針氈,不肯好好坐下吃竹葉。是身體不舒服嗎?是樓上餐廳移了位置,傳來的聲音影響它了?還是汶川大地震的陰影仍在?

「好長一段時間我們都找不到原因,眼見它的體重一直往下掉。」王怡敏回憶說。

後來保育員們找到一種新竹子,改善了竹葉品質,「團團」很快就好了起來。保育員還給「團團」提供一些益生菌,經過精心照料,「團團」的體重慢慢回升,健康好轉,現在空腹體重足足有120公斤。

「圓圓」:聰明自信的霸氣美女

在王怡敏眼中,「圓圓」是個聰明、漂亮、自信、霸氣的女孩,它愛恨分明,很有個性,當它遇到不開心的事,會自己決定要不要理人。

為了掌握大熊貓的荷爾蒙水平,保育員要獲得它們的尿液樣本,如果站在那裡等,非常耗費人力。因此保育員對大熊貓進行了排尿訓練,如果做得好,它們就會得到一隻大蘋果作為獎賞。

「圓圓」非常聰明,教了兩次就學會了,而呆萌的「團團」則需要訓練更久。王怡敏說,「圓圓」跟媽媽相處的時間長,從媽媽那獲得了有益的腸道菌,因而腸道非常健康。這讓她有了一個新計劃:能不能從「圓圓」的糞便中,提取出乳酸菌給「團團」以及其他腸道不好的大熊貓呢?

「『團團』跟媽媽相處時間比較短,不到一年,所以它的腸道菌沒那麼好。之前我們都是給它人類食用的乳酸菌,但畢竟人類與大熊貓不同。今年我們計劃從『圓圓』的糞便中純化乳酸菌,變成保健食品給『團團』。這在技術上是可行的,因為我們在很多家畜型動物身上都這樣做。」王怡敏說。

「圓仔」:調皮好動的小公主

在臺灣出生的「圓仔」4歲多了,但它還像小時候那樣頑皮,喜歡給保育員們出難題。

對於大熊貓來說,臺灣從三四月開始氣溫就很熱了。保育員在其室外活動場種了很多植物,供它們乘涼。但「圓仔」常常搞破壞,保育員要跟它鬥智鬥勇,卻又總是輸給它。

當保育員給「圓仔」做體檢時,它有各種小動作,躺下的時候一會兒用腳偷偷踢保育員,一會兒把保育員的手撥開。

「它吃竹葉沒有那麼好,會技巧性地一直等窩窩頭、水果、竹筍。它有時候坐不住,像多動的小女孩。」王怡敏談起「圓仔」的口吻就像一位媽媽在說自己寵愛的孩子,「但這正是它可愛的地方,『圓仔』跟我們的互動最多。」

大熊貓還會在臺灣繼續開枝散葉嗎?

「團團」「圓圓」生下「圓仔」後,保育員們一直希望它們能有第二胎,但是目前還沒有好消息。

王怡敏說,「團團」「圓圓」現在13歲,還在育齡期,雖然7到12歲是大熊貓的黃金生育期,但也有19歲當媽媽的,只要有正常發情行為,還有機會。

每年二三月大熊貓的發情期,大陸的大熊貓保護專家就會來臺灣,協助引導「團團」「圓圓」交配。

王怡敏說,當「圓圓」進入發情期或妊娠期時,保育員都會日夜守護,有時兩個星期都無法回家。

她說,「圓仔」有些早熟,它在2歲8個月和3歲8個月就有過兩次發情了,可能是營養狀況好的原因,但保育員認為現在還不是它適宜生育的時候,應再多給它一些時間成長。

「我們希望未來一年能給它找個好夫婿,或者冷凍精液,這需要與大陸方面展開相關討論。」王怡敏說,自己經常會在微信上與大陸的大熊貓保護專家交流,「他們的經驗比我們豐富,我們常會向他們取經。」

相關焦點

  • 「團團」「圓圓」過「五一」 臺北動物園大熊貓館人氣高
    "五一"假期第一天,不少臺灣民眾來到臺北市動物園,和憨態可掬的大陸贈臺大熊貓"團團"和"圓圓"還有它們的寶寶"圓仔"一起過節。今年2月,臺北動物園為"團團""圓圓"實施人工授精,拼二胎,這個"三口之家"何時能再添成員?也成了最近大家關注的話題。
  • 臺北市立動物園架電網,大熊貓團團圓圓中招觸電
    臺北市立動物園架電網,大熊貓團團圓圓中招觸電 盧佳靜/中國臺灣網 2017-10-26 15:02
  • 詳訊:贈臺大熊貓「團團」「圓圓」飛抵臺北
    12月23日下午5時許,運送大熊貓「團團」「圓圓」的專機抵達臺北桃園機場。(電視截圖)12月23日13時40分,在「家鄉人」舉行隆重的歡送儀式後,贈臺大熊貓「團團」「圓圓」登上「熊貓專機」,臺灣長榮航空公司波音七四七-四00客貨機隨後載著它們和贈臺17棵珙桐樹苗飛往寶島臺灣。
  • 臺北動物園為「團團」「圓圓」建網站(圖)
    大貓熊」是臺北動物園專為明日到達臺灣的「團團」和「圓圓」建的網站,在這裡可以看到大熊貓的寫真和生活視頻。大家想知道「團團」「圓圓」何時能與臺灣同胞見面,它們在臺北的生活將會怎麼樣。大陸的網友還想和臺灣的網友互動,一起來聊聊咱們的國寶……團團,雄性,2004年9月1日出生;圓圓,雌性,2004年8月30日出生。
  • 臺北市動物園為大熊貓「團團」「圓圓」慶生
    8月30日,一年一度的大熊貓團團圓圓生日派對在臺北市立動物園如期舉行。圖為團團開吃「蛋糕」。中新社記者 楊程晨 攝  8月30日,一年一度的大熊貓團團圓圓生日派對在臺北市立動物園如期舉行。中新社記者 楊程晨 攝  8月30日,一年一度的大熊貓團團圓圓生日派對在臺北市立動物園如期舉行。圖為圓圓接近「蛋糕」。中新社記者 楊程晨 攝  8月30日,一年一度的大熊貓團團圓圓生日派對在臺北市立動物園如期舉行。圖為團團的「蛋糕」,其方形基座上有一匹冰馬飛馳,被命名為「馬到成功」。
  • 臺北動物園為大熊貓團團圓圓實施人工授精 拼生二胎
    臺北市動物園大熊貓繁殖工作小組為團團圓圓進行人工授精。(圖片來源:臺北市動物園)中國臺灣網2月28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隨著步入春天,臺北市動物園的母大熊貓「圓圓」也正式進入發情期。2013年,「團團」「圓圓」第一胎愛的結晶「圓仔」成功誕生,期間為讓「圓圓」專心照顧「圓仔」,園方直至2016年才再次嘗試人工授精,但至今都沒有成功讓「圓圓」懷上第二胎。動物園表示,2月9日開始,保育員陸續觀察到「圓圓」出現外陰腫、蹭陰、過水、來回走動、奔跑、泡水等現象,進入發情期的跡象越來越明顯。
  • 臺北動物園為大熊貓團團圓圓舉辦生日派對(圖)
    臺北動物園為大熊貓團團圓圓舉辦生日派對(圖) 2015-08-30 16:32:1130日為大熊貓「團團」和「圓圓」舉辦生日派對。「團團」看到蛋糕後,先觀察一陣再拿起甘蔗蠟燭慢慢啃,相當秀氣。(臺灣「中央社」)「圓圓」相當豪邁,一掌把蛋糕拍落地面再吃。(臺灣「中央社」)   中新網8月30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北市立動物園30日為大熊貓「團團」和「圓圓」舉辦生日派對,保育員親手為它們做蛋糕。
  • 大陸贈臺大熊貓「團團」「圓圓」將過15歲生日,生日蛋糕概念圖曝光
    【環球網報導 記者 付國豪】大陸贈臺大貓熊「團團」和「圓圓」即將滿15歲。據臺媒報導,臺北市立動物園今年用心幫他們籌備生日派對,還為他們準備專屬的生日蛋糕,生日蛋糕設計圖28日搶先曝光。雌性大熊貓「圓圓」與雄性大熊貓「團團」分別於2004年8月30日及9月1日出生於四川臥龍自然保護區。這對國寶大熊貓於2008年12月23日被贈送到臺灣,至今已在臺灣生活11年。
  • 贈臺大熊貓「團團圓圓」赴臺之路有多遠(組圖)
    一天天成長,一天天等待;團團和圓圓,何時去臺灣?大熊貓去臺灣的路還有多遠?  在去年的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上,大陸同胞贈送臺灣同胞的一對大熊貓乳名被確定為「團團」、「圓圓」。如今,「團團、圓圓」的名字誕生快一年了,但是,對於臺灣同胞來說,現在要想看到「團團」、「圓圓」,仍然要不遠萬裡,到四川臥龍才能一睹它們的風採。兩隻可愛的大熊貓為什麼還沒有到臺灣去?它們現在的生活狀況如何?
  • 01月27日 「團團」、「圓圓」嬉鬧惹人愛 臺北捷運熊貓彩繪列車首發
    馬英九初二見國民黨主席 笑稱其曾像團團、圓圓   馬英九今天拜訪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在桃園縣中壢的老家,笑稱身材肥胖的吳伯雄以前像贈臺大熊貓「團團」「圓圓」。  臺灣社會 團團、圓圓嬉鬧惹人愛 每日參觀限額今首次滿額   今天天氣回暖,前往臺北市動物園看大熊貓「團團」「圓圓」的遊客相比前兩天增加不少
  • 臺北巿立動物園架電網 「團團」「圓圓」中招誤觸電
    中國臺灣網10月26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大貓熊「團團」、「圓圓」和「圓仔」一家三口是臺北巿立動物園的超級明星,近日有網友在不公開社團內爆料,自己看到動物園最近在新種的樹附近圍上紅線電網,導致「圓圓」在前幾天誤觸電後就一直躲在室內,讓網友替貓熊捏了一把冷汗。
  • 大陸贈臺灣大熊貓團團圓圓迎來14歲生日
    昨天(8月30日)是大陸贈臺大熊貓圓圓的14歲生日,臺北市立動物園為圓圓和比它小兩天出生的團團,一起慶祝生日。福建臺記者 王少丹:2008年12月,團團和圓圓從四川雅安來到臺北市立動物園安家。這只是團團,圓圓就住在他的隔壁。由於熊貓在野外是獨居性的,因此在動物園裡,他們也有各自的獨立空間。中午11點多,保育員端出了兩個生日冰蛋糕,上面用甘蔗擺出14的字樣,還有熊貓愛吃的竹葉、胡蘿蔔、菠蘿等。
  • 從雅安碧峰峽到臺北木柵--"團團""圓圓"安抵寶島
    新華社北京12月23日電(記者 劉暢 苑堅 趙博)23日17時許,在紅緞般的晚霞襯託下,搭載大熊貓「團團」「圓圓」的專機「輕柔地」降落在臺北桃園機場。飛機提前關閉了引擎,人們屏住了呼吸,就連登機工作的檢疫人員也躡手躡腳……大熊貓就這樣「安靜」地到來,像是聖誕老人在夢中將禮物放在枕邊。    這是大熊貓「團團」「圓圓」在4年的生命旅途中一次最遙遠的旅行。
  • 大熊貓全部改食臺灣竹子「圓圓」發情愛黏「團團」
    大熊貓全部改食臺灣竹子「圓圓」發情愛黏「團團」 2009年01月02日 11:59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大熊貓"團團""圓圓"13歲啦!已在臺灣生活9年
    已從大陸到臺灣9年的大熊貓「團團」、「圓圓」,生日分別是9月1日與8月30日,今年將滿13歲,保育員選在29日幫它們慶生,並循往例,挖空心思準備特製蛋糕,送上生日祝福。動物園發言人曹先紹說,「團團」、「圓圓」來臺後,比照野生大熊貓獨居生活模式,平常有各自的生活空間,幾乎零互動,也可謂是「牛郎與織女」,一期一會,每年到了「圓圓」發情高峰期,才有機會見面。
  • 臺民眾好奇如何區分團團圓圓 臺北動物園傳妙招
    大熊貓「團團」、「圓圓」即將在12月23日啟運送往臺灣,中國保護大熊貓中心已經做好了歡送它們的準備,「團團」、「圓圓」赴臺之前生活在四川雅安碧峰峽。圖為「團團」(下)和「圓圓」(上)。島內民眾好奇如何區分看起來十分相似的團團、圓圓。臺北市立動物園園長葉傑生說,雌性的圓圓耳朵形狀像飯匙;團團的耳朵形狀則是像炒菜的鏟子。
  • 團團圓圓臺北第一餐:川菜+臺菜熊貓首餐竹子窩窩頭
    22日,臺灣飼養員遊雪音為「團團」「圓圓」餵食。當日,在四川雅安碧峰峽大熊貓基地,工作人員忙碌著進行工作交接。    23日,在雅安碧峰峽大熊貓基地舉行的大熊貓「團團」「圓圓」赴臺啟動儀式上,基地的職工與「團團」「圓圓」告別。
  • 團團圓圓紀念品成臺灣情侶告白新選擇
    團團圓圓紀念品成臺灣情侶告白新選擇 2009年02月15日 08:48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贈臺大熊貓「圓圓」在臺北動物園順利產仔
    中新網成都6月29日電 (記者 安源)記者29日從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獲悉,贈臺大熊貓「圓圓」於28日在臺北動物園順利產下幼仔,目前,母女倆各項指標均正常,這是繼2013年首次產仔後,大熊貓「圓圓」第二次產仔。大熊貓「圓圓」和幼仔在一起。
  • 大熊貓「圓圓」在臺北動物園順利產下幼仔
    6月29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獲悉, 6月28日,贈臺大熊貓「圓圓」在臺北動物園順利產下幼仔,這是繼2013年首次產仔後,「圓圓」第二次產仔。上午8時58分,「圓圓」破羊水。目前,母女倆各項指標均正常,「圓圓」母性強,帶仔熟練,動物園表示將持續密切關注「圓圓」及幼仔的狀況。今年1月19日,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派出專家前往臺北動物園指導大熊貓發情配種工作。經過對雄性大熊貓「團團」的各項指標監測,在21日,對「團團」進行體檢和採精。此後,雙方一直密切關注「圓圓」雌激素變化,並嘗試讓兩隻大熊貓進行自然交配,但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