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西藏自駕旅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已經是一個難度比較大的挑戰了,不管是海拔、氣候條件,還是飲食、住宿,都會讓很多人犯難。而如果在這個過程中還選擇自己做飯並且在車裡睡,確實會面臨不小的挑戰。
作為一個多次進藏的老旅友,對於西藏自駕遊自己做飯並且睡在車上的想法,基於我的經驗來提供以下的建議供參考。
一、車輛的準備
1、車輛車型選擇的問題
自駕旅行如果超過2個人以上,是不適合開轎車並且睡在車上的,建議最好選擇空間較大的SUV或者越野車,當然,也可以考慮選擇MPV或者麵包車進行適度的改裝,以確保後排有足夠的物資存放和睡覺的空間,當然,也有一些人選擇加裝車頂帳篷或者自帶旅行帳篷的方式,但是對於西藏的自然環境而言,睡帳篷的舒適性和保暖性是不如睡車上好的。一方面因為藏區夜間氣溫低,如果沒有足夠保暖的睡袋、棉被的話,睡帳篷更容易失溫,一旦著涼感冒,後果不堪設想。另一方面,如果不得不在野外宿營的話,比較難找到平整的宿營地,地面坑窪碎石很多,睡在地上也會硌得慌。
2、車輛的保養準備的問題
其實現在西藏的路況總體已經很不錯了,尤其是進出藏區的幾條主要國道,除了少數路段處於翻修維護的狀態之外,基本上全程實現了柏油硬化,開什麼車都可以無壓力的抵達拉薩。
不過,因為進藏自駕的旅程較長,通常一趟旅程下來少則6、7000公裡,多則上萬公裡的行程,容易造成一些損耗,對車輛的可靠性要求比較高,因此,在出行之間,建議做以下幾方面的準備工作。
(1)及時全面的保養、檢修
自駕的旅途中,駕駛的車輛需要經歷各種路況的考驗,尤其是去西藏,路況複雜多變,對車輛的結構、剛性都可能帶來挑戰,此外,車內的各種潤滑油長期使用的情況下容易積累雜質,對車輛的使用性能和可靠性造成影響。因此,定期或者固定裡程的保養檢修,有利於及時的發現車輛的安全隱患並進行排除,為旅途安全提供保證,建議在出發去西藏之前,做一次全面的長途檢測、保養。
保養主要涉及的項目包括更換機油、機濾、空濾、空調濾等,檢查電瓶電量電壓、高壓包、火花塞、油路、電路,檢查剎車制動系統的可靠性,檢查剎車片的厚度、是否出現裂紋,檢查輪胎的胎紋深度,是否出現鼓包、裂紋等情況,對於一些存在隱患的部件,及時維修更換,避免帶病出行。
(2)輪胎的檢查和更換
長途自駕旅行首要考慮的應該是耐用性而不是舒適性,對於輪胎,建議儘量選擇耐磨性好、口碑不錯的品牌,一旦發現輪胎有鼓包、劃傷、扎釘等情況,一定要第一時間的修補、更換,千萬不能帶傷上路,否則很容易發生爆胎、翻車的惡性事故。
(3)剎車片和制動系統
長途旅行,尤其是在西藏、新疆、雲南等地區旅行,經常會面臨各種道路情況,比如急彎、會車、長下坡、行人動物過馬路等,剎車甚至急剎車是非常頻繁的動作,這樣就對剎車片帶來了很多快速的損耗,經常的檢查剎車片的厚度、是否出現裂紋和變形,對行程安全能夠提供非常重要的保障。
(4)汽車電瓶
汽車電瓶是很多朋友容易忽視的地方,我在自駕西藏的時候,因為事先沒有重視電瓶的問題,出發的時候電瓶已經工作了3年多了,熱車電壓只有12.9V左右了,等我出青藏線到格爾木的時候終於罷工了,電量不夠,打不著火,只好通過跟車友的車輛搭電的方式把車打著,一直堅持到西安才去到4S店更換的電瓶。
去西藏旅行,雖然沿途有很多鄉鎮,但畢竟大部分路段都在荒郊野外,一旦因為電瓶的原因拋錨,確實挺麻煩的,所以,建議如果一旦出現電瓶的啟動電壓低於12.2V、熱車電壓低於13V的情況,就應該及時更換新的電瓶。
二、物資準備
1、車用物資
主要是一些應急用的物資,比如備用輪胎、補胎膠條、多用車載充氣泵、應急電源、千斤頂、備用機油、過江龍(搭電線)等物品。
如果車內空間有限,希望在後排睡的比較寬鬆的話,可以考慮加裝一個大容量的車頂行李箱,將很多物資放到車頂行李箱裡面,釋放車內的空間。
2、宿營物資
睡在車上通常是選擇後排座重啟睡墊或者後備箱充氣睡墊的模式,當然,睡袋、被褥也是需要的,尤其是藏區夜間氣溫低,一定要選擇保暖指數大的睡袋。此外,雖然是選擇睡在車上,但如果車內儲物空間足夠的話,建議攜帶一個可攜式的帳篷,可以在有條件的地方睡在帳篷裡面,能夠舒展的更開一些。
宿營照明燈也是非常實用的,網上有那種太陽能充電的。
3、做飯的工具
一般來說,主要是鍋碗瓢盆和灶具,灶具的選擇比較關鍵。
目前來說,自駕旅行的過程中,自己做飯有幾種方案,車載電飯煲、電磁爐、卡式爐、汽油爐、柴火灶、燃氣爐的方式都是可行的。
如果車輛後備箱的容量較小,自己做飯的頻率很少,或者吃的比較簡單的話,可以用卡式爐,這種爐頭體積小,攜帶方便,活力不差,完全能夠滿足吃簡餐的需求。
汽油爐和燃氣爐的體積更大,能夠提供更持久的能源供應,對於經常自己做飯的自駕遊朋友而言,會是更合適的選擇,但是這種爐具,佔用的存放空間更大,一般只適合駕駛中大型SUV、MPV,最好是房車的車型,才比較適合。
不過,如果是使用汽油爐做飯,去邊境地區因為對汽油桶是有限制的,汽油爐的容量不會太大,油料補充是個問題,多半只能從汽車油箱中抽取燃油,有些車型的郵箱加油口內部有隔離濾網,管子不一定能插進去,建議先測試一下。
如果是燃氣瓶的話,在邊境地區則會面臨加氣難的問題,畢竟這些地方大多採用傳統的柴火方式,燃氣供應很可能不到位。
柴火灶則是一個獨特的存在,經濟性好,結實耐用,就是生火的速度比較慢,但是火力通常很大,有不少時間充裕的自駕遊朋友,在去一些偏遠的地區旅行的時候,更鍾愛採用柴火灶的方式做飯,不依賴油氣的供應,生火的材料容易獲取,就是煙大,在人煙密集的地區就不合適了。
三、物資的日常採購
西藏並不是我們很多人想像的那麼荒涼,在進藏的幾條主要幹道上的各個縣城,都有完備的住宿、餐飲、購物等服務體系,生活物資的採購總體是比較方便的,不需要你囤積大量的食物和飲用水,基本上儲備2-3天的物資就足夠了,路過每個縣城的時候再根據需要進行補充採購就可以了。
在藏區旅行,一定要注意多採購水果、蔬菜,補充維生素的攝取。
四、住宿地的選擇
雖然說是睡在車上,具備很大的靈活性,但是仍然建議儘量選擇在各個縣城住宿,一方面便於採購物資,另一方面在安全上會更有保證一些。停車不要停在過於僻靜的地方,如果有條件的話,最好停到一些酒店的停車場裡面,這樣的話,上廁所、用水都很方便。我在歷次進藏的過程中,都遇到過自己做飯、睡車上或者睡帳篷的車友,有很多會選擇給酒店支付30-50元左右的場地費,將車輛停到酒店停車場,免費接水接電,便捷、安全。
如果因為各種原因不能在縣城找地方停車住宿的,也最好在沿途找地勢平臺、遠離懸崖和河道的地方進行駐車,比如一些徒步和騎行者的宿營地,這些宿營地一般都選在背風、安全的地帶。
五、食物的準備
除了做飯的米麵油菜的採購,最好再準備一些速食食品,尤其是高熱量的食物,比如巧克力、麵包、方便麵、自熱米飯等,以防出現意外的情況。
六、藥品的準備
進藏最受關注的莫過於高原反應的問題,除了提前服用紅景天、高原安等抗高反藥物之外,建議準備止頭痛的藥品,阿咖酚散、芬必得、阿司匹林這些,在出現頭痛的高反整張時,第一時間服用,減緩頭痛症狀,避免症狀加劇誘發其他問題。可以準備多一些葡萄糖粉,在出現頭暈等類似低血糖症狀的時候衝服,能夠有效緩解這些症狀。如果有條件,可以攜帶一兩個氧氣袋,在以上應對措施沒有明顯效果的時候,通過吸氧來緩解高反症狀。
七、服裝及防寒裝備
攜帶利於排汗和防寒的衣物,建議以速乾衣、抓絨衣、羽絨服、衝鋒衣為主的組合,並且是內衣薄、外衣厚的原則,如果以保暖係數來衡量,從裡到外可以是+2℃、+4℃、+8℃、+16℃(假設),內衣千萬不要穿那種厚的保暖衣,非常不利於排汗,高原上一旦出汗不能及時排出,就很容易著涼感冒。
因為是要睡車上或者帳篷裡面,最好是準備防寒係數高的睡袋。
我是元寶爸爸,親子旅行家,多平臺原創作者,分享專業的旅行、自駕旅行、親子旅行經驗和知識!歡迎關注我,留言諮詢或討論。未經本人授權,請勿轉載,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