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馬拉松賽將於本周日早7時30分舉行,屆時將有33個國家和地區的3萬名運動員參加比賽。市交管部門昨天提示,為保障比賽順利進行及比賽期間道路交通安全暢通,比賽期間將對部分道路分時、分段採取臨時交通管理措施。市公交集團表示,在確保比賽正常進行的前提下,將最大限度地保證線路運營。
沿線道路臨時交通管制
周日的具體比賽路線是:由天安門廣場起點出發向東進入天安門廣場東側路,經天安門廣場東側路、東(西)長安街、復興門外大街、復興路、新興橋、西三環路東側輔路、花園橋、玲瓏路、藍靛廠南路、藍靛廠北路、北四環路南側輔路、萬泉河路西側輔路、海澱南路、知春路、北土城西路、花園東路、志新東路、志新路、學院路、學清路、石板房南路、科薈路、林萃路、北五環南側輔路、奧林西路、科薈路折返、北辰西路、大屯路、天辰東路、大屯北路、天辰西路、科薈南路、景觀大道、大屯北路、北辰東路西側輔路、大屯路、景觀大道至奧林匹克中心區慶典廣場比賽終點。全程42.195公裡,比賽時間約6小時。
交管部門表示,從比賽當日早7時20分開始至比賽結束,上述道路除持有比賽專用證件的車輛和人員外,車輛和行人將分時、分段禁止通行。屆時賽事路線所涉及的道路禁止各種車輛停放,禁止堆放各類物品。同時,行經比賽沿線各交叉路口的車輛和行人,要服從交通民警和工作人員指揮,行人不得進入比賽道路,非機動車禁止尾隨運動員,遇有馬拉松比賽專用車輛和運動員通過時,禁止橫穿。
比賽期間,市交管部門還將啟動1+1勤務模式,制定社會交通疏導方案,並在當天將通過媒體實時發布路況信息和交通誘導提示。在賽事路線周邊設立遠端疏導崗,引導社會車輛繞行臨時管制路段,最大限度減少對社會交通的影響。交管部門也提醒稱,市民應提前了解賽事情況,安排出行計劃,以免影響出行。
145條公交分時避讓
記者了解到,活動時間內沿線行駛的145條公交線路將分時、分段採取擴大行車間隔、繞行、發區間車等臨時措施。在交通管控時段內,5路、65路、114路、611路、751路等40條公交線採取發區間車措施;1路、10路、15路、52路、414路等82條線路在比賽經過時段擴大行車間隔避讓;2路、59路、74路、140路等19條線路在比賽經過時段採取繞行措施;33路、81路、85路、528路4條線路在交通管控時段內停駛。
比賽期間,市公交集團將在主要路口、路段及比賽影響區域設專人值崗,維持運營秩序,及時反饋路況信息,確保運動員通過後迅速恢復運營。
同時,建議市民注意交通管控信息,儘量避開比賽時段和路段,提前安排好出行計劃。如需了解線路詳情可撥打客服熱線96166或通過公交集團官方網站、微博、微信查詢。
醫生跑團全程「陪跑」
今年的北馬賽事中,除了全程設置10個服務保障點,針對跑馬拉松最大的風險「猝死」,組委會配備了50臺AED設備。此外,20名來自全國各大三甲醫院的醫生跑團將全程隨行跟跑。
據了解,今年北馬已有近10萬人報名,本屆北馬中,北京和睦家醫院將作為官方指定賽事醫療服務支持商,納入到市衛計委的統一指揮及領導下,協同120急救體系,統一提供醫療保障服務。
本次北馬賽事中,北京和睦家醫院將在北京馬拉松賽道沿途設置10個服務保障點。跑馬拉松的最大風險就是猝死,幾乎90%以上的長跑猝死者都是心源性的,即心室異常顫動後,心臟短暫地停止跳動、停止供氧,如果不能及時除顫,每晚1分鐘,存活機率便降低7%至10%。因此,在本次北京馬拉松賽事中,組委會配備了50臺AED(自動體外除顫器)設備,即一種操作簡便的急救設備,並由50名受過急救培訓的和睦家醫務人員隨身佩戴。
與此同時,本次賽事也將面向全國招募專業的醫生跑者。經過層層選拔,最終確認20人入選醫生跑團。這些醫生分別來自全國各大三甲醫院,包括北京協和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北京安貞醫院等十餘家大型三甲醫院的心臟中心、急診科、ICU(重症監護室)、外科、康復醫學科、全科等科室,均參與過半程或全程馬拉松,並有著豐富的急救經驗。
在終點區的VIP休息區將安排至少6名含骨科、心血管中心、康復醫學科的醫生,為外籍選手提供賽後拉伸。今年的終點展示區將安排多名運動康復醫生、骨科醫生、急診科醫生提供服務,同時,增設30名工作人員現場支持,力爭為更多北馬跑者提供完備的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