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周末,背起行囊,帶著相機,和心愛的人一起,看山澗童話、感市井生活、品人生百態。
今天我們一起重返1941年的寶雞——陳倉老街。
作為寶雞人,寶雞市就去過一次,對於這座城市的印象僅存於陳倉老街。
說來幸運,也正是陳倉老街帶給我最寶雞的體驗。
寶雞古稱「陳倉」「雍城」,典故「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發源地,陳倉一詞也是寶雞的一張明信片。
陳倉老街是一條民俗街,其建設格局體現了上世紀民國時期寶雞的風貌,是近百年來寶雞人文的一個縮影。還原了寶雞火車站、陳倉公寓、人民電影院、山西會館、寶雞縣署及中山路等舊時寶雞。
老街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寶雞所轄九個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縮影區。
另一部分是美食區,名曰: 「食有捌玖」,匯集了關中仍至全國各地的名優小吃。
據說這些實景源於一組珍貴的照片,當時美國《生活》雜誌報導組合Carl Mydans和Shelley Mydans夫婦照片與文字記錄下的當時的寶雞。
寶雞1941情景街作為陳倉老街的組成部分之一,正是復原了美國攝影師鏡頭定格下的景象。
有人善於相機記錄這裡的建築,有人則帶著味蕾踏遍整條老街。
不管如何,老街實渭河流域的時代結晶,承載的是老一輩人的記憶,秉承的是創意樂享、多彩生活的未來理念,也是他將快速變遷的時代定格在1941年。
去吧,會給你不一樣的寶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