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華航空(華航)777F貨機新塗裝被曝光:機身英文「CARGO(貨機)」裡藏臺灣地圖形狀。
另有臺媒稱,華航在公司網站上公布新貨機的塗裝樣貌,將代表貨機的英文「CARGO」中的字母「C」暗藏了一個臺灣島形狀。
同時把「CHINA AIRLINES」的字體縮小。
中華航空將於16 日歡慶61 周年,首架777F 貨機也完成整備,蓄勢待發。華航全新引進的777F 雙引擎全貨機,具備省油高效能的優勢,成為華航機隊在後疫情時代的生力軍,開啟華航貨運新世代。
華航董事長謝世謙表示,在全球航空業面臨疫情衝擊之際,華航靠著貨運團隊全力衝刺,充分利用18架747-400全貨機運能,每周貨機運行數量增加20%;並善用客機腹艙載貨,甚至開創客艙裝載貨物服務,累計今年一到十一月貨運營收較去年同期增加達83%,成為支撐華航的主力,讓華航能在艱困的風雨中持續向前,因此要特別感謝全體員工、特別是貨運團隊的努力。
謝世謙指出,華航訂購的6 架777F 貨機規劃在2020 至2023 年完成交機,首架777F 貨機已在12月1日抵臺,2021 年1 月底前將再交付兩架,這3 架777F 貨機投入後,對華航貨運是如虎添翼,明年後疫情時代以21 架貨機的規模運轉,開啟華航貨運新世代,預期在疫苗配送及市場對航空貨機需求急迫下,為華航貨運創造更多的現金收入。
華航首架777F 貨機編號B-18771,採用2004 年退役的747F 貨機編號,象徵新世代貨機交接,傳承華航位居全球第六大航空貨運的輝煌,再創高峰。為了歡迎華航家族新成員,彰顯新機隊特色,777F 機隊採用全新塗裝,維持貨運標誌「CARGO」的企業標準色,延續華航「紅梅揚姿」的精神。這架貨機已完成整備及驗證,接下來將主要派飛亞洲、北美等貨機航點。
777F貨機雙發動機的優勢,約可節省20%油耗,航程較現有747貨機更長,適合運用于越太平洋航線,減少酬載限制,艙位運用更有效率。全機亦配置完整貨艙溫控功能,主貨艙可裝載半導體機臺及發動機之貨盤抑制系統,為精密儀器及溫控等高價貨物做好準備。華航為臺灣唯一獲得CEIV 國際認證(國際航空運輸協會醫藥品冷鏈運輸,The IATA Center of Excellence for Independent Validators in Pharmaceutical Logistics, CEIV Pharma) 的航空公司。(2020/12/14)
今年稍早前臺灣向歐洲捐贈口罩時,由於華航英文名「CHINAAIRLINES」中有「CHINA」,引發民進黨當局不滿,要求華航檢討塗裝。臺灣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4月14日受訪時曾聲稱,華航這次在運送物資時,全世界感謝臺灣,但因為華航機身上標有「CHINA」,讓很多國家民眾誤以為是中國大陸送的口罩,「我們吃這種虧很多」。當時,華航稱,經討論認為要改名困難度較高,可優先在即將租借、採購的新機上,先以彩繪機方式,來增加臺灣識別。
7月22日,民進黨黨團又拋出提案,建議臺交通部門研擬華航正名計劃,他們提議前期在機身上增加「TAIWAN」或是有臺灣意象的設計,並與各單位研擬改英文譯名或直接改名的各種可能性。當時,民進黨當局立法機構根據民進黨黨團所提出的決議案進行表決,以64張同意票通過,國民黨則全員未出席表決。
11月26日,多家臺媒消息稱,有國外航空迷拍到華航最新塗裝,不僅將英文名「CHINAAIRLINES」移到機尾,字體也同步縮小。對此,島內網友批評稱「多此一舉」「可恥又可悲」「浪費錢」。
一直以來,島內綠營打著提高所謂「臺灣辨識度」的名義小動作不斷,華航名稱和臺灣的「護照」是他們的「眼中釘」之一。針對島內一些「臺獨」政黨和團體不斷鼓譟「正名」,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6月12日曾應詢表示,島內一小撮「臺獨」分裂勢力利令智昏,藉機生事,大肆鼓譟並加緊推動一系列謀「獨」活動,企圖把兩岸關係推向危險邊緣,把臺灣同胞推向災難深淵。我們正告這些「臺獨」分子必須懸崖勒馬,膽敢以身試法,必遭嚴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