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天津,古文化街是很多遊客旅遊的打卡之地,不僅僅因為古文化街是國家5A景區,那裡還是體驗天津民俗文化、感受老天津最佳的地方。在我2017年底的天津之行中,第一站就選擇了天津古文化街。遊覽完古文化街後去找網上預訂的酒店時,在過了海河旁邊的望海樓不遠後,我遇到了津門第一寺——金家窯清真寺。
津門第一寺——金家窯清真寺位置圖
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天津古文化街
海河風光
在介紹清真寺之前,簡單介紹一下金家窯。元代時期,為了解決大都的糧食和生活用品問題,開鑿了新的大運河,天津的潞河成為南北大運河的一段河道,也是天津連接大都的一條重要漕運通道。在匯入三岔河口之前,潞河向東拐了一個彎,因此形成了一塊三面被水包圍的「老河北」,這就是史志上記載的「三岔口北岸」。據說這塊三角地帶原來並無村落,只有十幾戶人家在此煮鹽為生,明朝弘治年間,有金姓窯主在此建窯燒磚後才逐漸形成村落,這裡便以窯命名,稱金家窯。後來因為漕運船隊在此停泊,金家窯迅速發展成為一處重要的人口集聚地,還被成為潞河尾閭第一村。
金家窯清真寺入口
津門第一寺——金家窯清真寺
金家窯清真寺牌坊
金家窯清真寺
明朝時期漕運船隊中有一支安徽安慶的回教運輸皇糧船幫,船幫中的穆斯林每年冬天都會在金家窯一帶臨時搭席棚作禮拜,後來其他穆斯林們也陸續來這裡定居。萬曆二年(1574年),以安慶船幫為主的穆斯林們在金家窯集資興建了一座清真寺,這就是金家窯清真寺,因為是天津最早修建的清真寺,所以金家窯清真寺也被稱為津門第一寺。
金家窯清真寺最初只有幾間禮拜房間,後來在穆斯林們的集資下又陸續建設了大殿、南北講堂和沐浴室等建築,清光緒年間重修該清真寺,民國時期和建國後又陸續對清真寺的大殿、南北講堂和門樓進行了修繕。
金家窯清真寺
金家窯清真寺
金家窯清真寺
金家窯清真寺
金家窯清真寺
金家窯清真寺
在金家窯清真寺中,我看到了一塊天津市歷史風貌建築保護碑,上面有對金家窯清真寺的簡單介紹:
金家窯清真寺建於1574年(明萬曆二年),是天津市內修建最早的清真寺。1890年重建,1917年再度修葺,始具現在規模。該清真寺與天穆村清真寺、西北角清真大寺並稱為天津三大清真寺。主建築為10米高大殿,上建有望月亭及抱廈,屬典型的中國傳統建築形式。
金家窯清真寺
金家窯清真寺
金家窯清真寺
目前,金家窯清真寺已被評為國家AA級旅遊景區,但是因為是一處穆斯林們做禮拜的宗教場所,來這裡參觀的遊客並不多,我在裡面轉了一圈後也沒有逗留,就匆匆離開了這座津門第一寺。
金家窯清真寺導覽圖
金家窯清真寺簡介
金家窯清真寺
金家窯清真寺
金家窯清真寺
清真第一寺——金家窯清真寺
金家窯清真寺
金家窯清真寺
金家窯清真寺
和金家窯清真寺相距不到500米的天津望海樓教堂斜對獅子林橋,以其舊址望海樓而得名。望海樓教堂是天主教傳入天津後建造的第一座教堂,150年前震驚中外的「天津教案」就是在這座教堂中發生的,下一期頭條號文章帶你走進天津望海樓。
望海樓教堂
望海樓教堂
轉載請註明來源頭條號xiaoyao遊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