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火鄉村遊帶熱文旅市場
暑期來臨,長春周邊鄉村旅遊景點吸引不少的遊客 本組圖片由神鹿峰旅遊度假區提供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發布《關於統籌做好鄉村旅遊常態化疫情防控和加快市場復甦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文旅部門通過對接政策服務、加快旅遊基建建設、推出鄉村旅遊精品線路等一攬子利好舉措,助力鄉村旅遊發展,加快推進旅遊市場復甦。
暑期來臨,我市鄉村旅遊也異常火爆,鄉村的好山好水好風光、老鍋老灶老味道、原汁原味原生態,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遊客。文旅人士表示,隨著市民度假習慣發生改變,鄉村旅遊已成為出遊熱點和行業復甦的主力軍。
市場利好
我市鄉村旅遊市場明顯復甦
文旅市場復甦過程中,鄉村遊是「醒」得最早、「跑」得最快的。時下,出國遊前景仍未明朗,跨省遊、電影院剛剛按下「重啟鍵」,而鄉村遊早就「開閘放水」。據市文廣旅局統計數據顯示,二季度,我市鄉村旅遊接待人數372.35萬人,旅遊收入20.32億元,鄉村旅遊產業呈現明顯復甦跡象。
暑期來臨,以親子遊、避暑遊為主要目的的鄉村旅遊景點更是人氣爆棚。7月26日,神鹿峰旅遊度假區開園當天就迎接遊客1.3萬人次。近期,蓮花山俏天池度假營地戲水、雙陽區楓樹灣度假村賞荷花……這些鄉村遊項目一經推出,也吸引了眾多市民光顧。如潮遊人的到來,雖然讓景區措手不及,但也證明了市民和遊客出遊需求旺盛。鄉村旅遊能在復工復產過程中力拔頭籌,得益於鄉村優美的生態環境、安全的社交距離,較好地兼顧了社會的防疫要求和公眾旅遊需求。
「上周末去了神鹿峰,沒想到這麼火熱!」市民張先生興致勃勃地帶著全家來了一次自駕遊,他告訴記者,他全家每年暑假都要外出旅遊,今年受疫情影響打消遠遊的計劃。聽說有新景點開放了,決定玩個痛快,從「五一」開始張先生全家便經常駕車到長春周邊景點遊玩,蓮花山、馬鞍山、淨月潭都去過,比起室內的商場和遊樂場所,他覺得,鄉村人流不擁擠,還能接觸大自然,呼吸新鮮空氣,品嘗新鮮特產,感覺非常好。據統計,目前我市擁有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1家、全國特色旅遊景觀名鎮村4家、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4家、吉林省A級鄉村旅遊經營單位44家,關東文化園、遼金時代觀光園等鄉村旅遊單位被評為國家A級旅遊景區。市文廣旅局資源開發處處長麻明表示,目前我市鄉村旅遊逐步形成了近郊依城、遠郊靠景、特色鮮明、城鄉互動的發展態勢,產業規模穩中有升,產業體系更加健全。
政策利好:一攬子舉措助推鄉村旅遊發展
市場回暖,政策利好也相繼到來。近日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發布《關於統籌做好鄉村旅遊常態化疫情防控和加快市場復甦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級文旅部門通過對接政策服務、加快旅遊基建建設、推出鄉村旅遊精品線路等一攬子利好舉措,助力鄉村旅遊發展,加快推進旅遊市場復甦。在財政金融領域,應指導鄉村旅遊企業和從業者用好稅費減免、金融貸款、融資擔保等政策;調劑部分旅遊發展基金支出用途,支持鄉村旅遊中小微企業貸款貼息工作。各級文旅部門將集中推出一批鄉村旅遊精品線路,涵蓋親子陪伴、健康養生、休閒度假等服務項目。鼓勵一批有條件的鄉村通過直播、短視頻、VR等形式,在線展示鄉村優美風光,推進線上線下深度融合,促進鄉村旅遊新場景的普及應用。文化和旅遊部鼓勵各地加強與電商平臺合作,開設網上店鋪、代銷點,拓展鄉村物流布點,擴大銷售覆蓋面,便利遊客鄉村購物。充分挖掘當地文化資源,開發文創產品和旅遊商品,提升貧困人口從業技能,拓展就業收入渠道。
我市積極幫助鄉村旅遊經營單位渡過難關,按照《落實吉林省文化和旅遊廳支持文旅企業發展13條政策措施操作指引》要求,今年上半年,市文廣旅局積極為天怡溫泉、榮發生態園等7家鄉村旅遊經營單位申報補助資金。為智成農業及國信現代農業、國信南山酒店、錦繡七彩莊園、蓮華耘宇田園度假村等4家鄉村旅遊經營單位分別申報吉林省5A、4A級鄉村旅遊經營單位;長春關東文化園小四合院民宿、如美民宿、氿遇山居、慢山裡營地綜合體、常安驛站度假山莊、天定山民宿酒店等6家民宿申報3星級旅遊民宿。7月9日,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公示第二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擬入選名單,長春市九臺區土們嶺街道馬鞍山村、長春市蓮花山生態旅遊度假區泉眼鎮泉眼村、長春市農安縣華家鎮戰家村3個鄉村入圍。近日,為貫徹落實全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現場推進會議精神,市文廣旅局啟動2020「長春鄉旅好去處」徵集活動,全方位挖掘梳理長春鄉村旅遊資源,通過縣區推薦、綜合評審的方式,整合梳理我市鄉村旅遊系列「十佳」。將上述系列十佳資源整合編排,統籌遊覽、住宿、康養、美食、研學、生態、民俗、採摘等資源串聯成線,向遊客推薦成熟的「一條龍式」鄉村體驗線路。
專家:文化造就 不一樣的鄉村
「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長春鄉村旅遊市場回暖,並不是『報復性消費』來了,而是受疫情影響,由於距離問題,跨省遊受到了抑制。」長春大學旅遊學院旅遊文化學院院長孫國霞說。目前,許多鄉村遊線路都圍繞城市周圍,城市周邊自然氣候、地形地貌都比較相近,民風民俗也大致相同。再加上交通便利,信息通暢,鄉村旅遊功能層面上都非常類似,如果農業觀光、休閒餐飲、住宿沒有新穎的特點,僅靠功能特色,即便有少量業態被組合創新出來,也會很快被市場學習吸收,產品特色變為行業標配,很難吸引遊客重複消費。
針對目前我市一些鄉村旅遊線路存在同質化競爭的問題,如何在文旅市場中脫穎而出?孫國霞認為,鄉村旅遊應該以文化內容為核心,造就不一樣的鄉村,講好自己的故事,旅遊產品不斷推陳出新。同時,在疫情還未消除的情況下,要充分考慮遊客的安全需求,在軟實力上做文章。不但要滿足遊客精神需求,而且要把康養、保健與旅遊相結合。此外,鄉村旅遊一般以家庭為單位,因此產品設置要考慮到不同年齡、不同文化層次遊客的需求,提高旅遊產品「深度、廣度、密度」。
在疫情下,有「危」就有「機」。孫國霞還建議,在文化和旅遊合併的時代,文旅企業應該注重打造「網紅經濟」,通過自媒體、短視頻、直播帶貨等百姓關注的形式宣傳自己,讓遊客了解文旅產品,積累人氣,將具有當地代表性且具有吸引力的文化IP運用到極致,放大和強化到整個項目之中。同時,發展鄉村旅遊,要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為目標,依託農村資源,突出地方特色,把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貿易和鄉村旅遊充分融合,通過旅遊產品體驗和視覺傳達傳遞給遊客,生產其他地方不可複製的產品,延伸農業產業鏈條,使鄉村旅遊成為農村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長春晚報記者 李德慶/文
來源:長春晚報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