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5次生物大滅絕,第一次最可惜,這麼多海鮮都爛到海裡了!

2020-12-13 紫俠號

如今,地球上的生命如此繁榮,許多人可能想像不到,在地球歷史上還發生過5次大型的生物滅絕事件。超過90%的生命都在這幾次事件中消失了。每一次地球生物大滅絕,都徹底改變了地球生物圈的面貌。

我們今天要講的,就是地球上發生的第一次生物大滅絕。

地球上的生命最早出現在38億年前,從細菌到多細胞生物,地球生命通過34億年的漫長進化,終於進化出一個生機勃勃的生物圈。在距今4.5億年前的奧陶紀末期,地球氣候溫暖,生命已經在海洋中迅猛發展,而此時的陸地上可能剛剛才出現最早的植物。

然而,就是在這一階段,一場罕見的生物大滅絕事件發生了。在400萬年的時間裡,地球上85%的物種慘遭滅絕,海洋裡到處是死去動物的遺體,仿佛像實驗室的瓶子被洗過一遍一樣。這麼多「海鮮」都爛到了海裡,著實讓人心疼。

那麼,究竟是什麼導致了這場生物大滅絕呢?奧陶紀末期,地球環境非常穩定,沒有小行星撞擊,也沒有大規模火山爆發的痕跡。所以,為啥呢?

地質學家為這場生物大滅絕找到了兩個原因,但我們卻絕對想不到。第一個是因為板塊運動,第二個竟然是因為氧氣。

地球板塊漂移其實一直在進行,但到了奧陶紀晚期,有一塊大陸飄到了南極,大量冰雪自然在南極積累下來,造成的直接後果就是地球海平面的下降,下降了多少呢?足足140米。

在當時,地球海洋生物有很多生活在不到200米的淺海中,因為陽光照射不到200米以下的海底。海平面的下降讓無數海洋植物和以這些海洋植物為生的生物大量死去。

接下來,全球氣候變冷,海水加速流動,氧氣含量也隨之增長。富氧的空氣讓地球生命出現了短暫的繁榮。後來,全球氣候又再次變暖了,海水流動緩慢,氧氣含量也隨之下降,第二波滅頂之災也隨之到來。科學家對缺氧導致的生物滅絕目前有兩種看法。

第一個,缺氧導致海水重金屬含量上升。

其實,海洋剛剛誕生的時候,含有許多金屬離子,隨著光合作用的產生海洋中開始出現了氧氣。氧氣讓錳、鐵等重金屬離子變成了氫氧化物,被「封印」在海底,直到今天也是如此。在一種情況下,這些金屬離子會解除封印,那就是氧氣含量下降。

隨著海水缺氧,重金屬離子含量隨之上升,嚴重影響了海洋生物的生長繁殖,最終引發了大滅絕。

第二個解釋,就是海洋中硒元素含量的下降。

據地質學家發現,在生物大滅絕時期,海水中的硒元素含量出現了巨大下降,其含量甚至不到現代的1%,硒元素看似不起眼,但它卻是生命必須的元素,抗氧化酶和硒蛋白的構成都少不了它。而硒元素的溶解度會在缺氧時大大下降。

在缺氧的海水中,海洋生物苦苦想要獲得的硒元素一直得不到滿足,最終才導致了生態系統的崩潰。

不知道大家有什麼看法呢?

相關焦點

  • 地球曾發生5次生物大滅絕,我們是否正處於第六次大滅絕當中?
    地球上五次大滅絕分別是在什麼時候?地球共分為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顯生宙四個階段。元古宙時藻類和細菌開始繁盛,是由原核生物向真核生物演化、從單細胞原生動物到多細胞後生動物演化的重要階段。顯生宙,指「看得見生物的年代」。
  • 地球上曾經出現的5次生物大滅絕,你知道有幾個?
    地球存在的40多億年間,各種各樣生物的誕生和滅絕就一直交替進行著,在大部分普通人的印象中,一提到大規模的生物大滅絕,想到的就是恐龍大滅絕。但是此次大滅絕只是眾多中的一次,在它之前,地球上還曾經發生過四次全球範圍性的生物大滅絕,在此過程中,無論你是食物鏈頂端的王者,還是最低等的生物,大自然都會一視同仁,能否生存下來,就要看自己的本事了。今天不妨跟隨筆者一同探索一下地球曾經發生的五次生物大滅絕。第一次,奧陶紀大滅絕。
  • 地球歷史上發生過多少次生物大滅絕?
    寒武紀大爆炸以來,也就是顯生宙時期,地球共發生過五次大滅絕事件。而顯生宙之前的生命歷史細節已難以考證,像24億年前的大氧化事件,導致了大量厭氧的古細菌和真細菌消亡,但由於化石證據稀缺,滅絕程度到底有多慘烈已經無法證實。下面說一下顯生宙的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
  • 鯊魚在地球上生存了4億多年,成功躲過5次生物大滅絕,憑什麼?
    我們都知道地球在宇宙中已經存在46億年的時間了,而地球上第一個生命誕生至今也已經走過30多億年的歷史,人類如今雖然是地球上的絕對霸主,但是放眼整個地球的歷史,人類區區百萬年的時間真的是彈指一瞬間的事。
  • 地球46億年歷史,發生了5次生物大滅絕,人類怎麼能主宰地球?
    人類歷史才500萬年,地球歷史都已經46億年了。和地球歷史相比,人類歷史真的太短了。更為重要的是,在地球歷史上,各類物種已經滅絕了多次,這就告訴我們一個最為深刻的道理——我們要保護環境,人類主宰地球是不可能做到的。下面,我就來說說地球歷史上發生的5次生物大滅絕。
  • 地球史上最嚴重的一次生物大滅絕!97%生物消失,持續了500萬年
    地球上曾經發生過多次的生物大滅絕事件,就目前以人類的文明科技探索,只能發現到歷史上出現過的五次的生物大滅絕。分別是發生於4.3億年前的奧陶紀末,3.7億年前的晚泥盆世,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和2億年前的三疊紀末,以及大家最為熟悉的6500萬年之前的白堊紀末!
  • 地球歷史上經歷了5次生物滅絕,它們之間有聯繫嗎?專家給出猜想
    地球歷史上經歷了5次生物滅絕,它們之間有聯繫嗎?專家給出猜想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進步,我們現在知道了地球已經誕生46億年了,在這46億年的時間中,地球已經成功的孕育出了生命,而且在這段歷史中,地球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地球一共受到了5次生物大滅絕,我們一起來看看這5次大滅絕的時間和事件,他們之間有什麼聯繫嗎?
  • 地球共出現過5次物種大滅絕,人類離第6次物種大滅絕,還有多遠?
    地球共出現過5次物種大滅絕,人類離第6次物種大滅絕,還有多遠?6500萬年前的恐龍大滅絕,這五次物種大滅絕中,當數二疊紀末期的大滅絕最為嚴重、最毫無防備。或許你會好奇既然在漫長的46億年歷史中,地球一共出現過5次物種大滅絕事件,那麼第6次生物滅絕是否有可能再次降臨地球?人類離第6次物種大滅絕還有多遠?
  • 天崩地裂臭氣瀰漫 二疊紀末生物大滅絕事件(圖)
    ,這個項目對2.52億年前地球上一次最嚴重的生物大滅絕事件進行了詳細研究,在滅絕的時間和形成原因上提出了一些新觀點,這項研究對評估當今的地球環境變化具有重要的啟示。  [2.52億年後的今天]  東部那片海域變成了一座山  這就是整個二疊紀末大滅絕的過程,這次事件中,海洋中95%以上和陸地上75%以上的生物物種都遭遇滅絕,是地球經歷的五次大滅絕中最嚴重的一次,它使演化進程產生重大轉折。這次大滅絕,成為古生代和中生代的界石。
  • 地球上的十大生物滅絕事件
    大多數人對大滅絕的認識是6500萬年前導致恐龍滅亡的小行星撞地球。但事實上,自從大約30億年前第一個細菌生命進化以來,地球經歷了無數次的大滅絕。隨著全球變暖對地球生態系統的破壞,我們正面臨著第11次物種滅絕。
  • 它安全度過三次生物大滅絕,和恐龍相處1.6億年,不是水熊蟲
    生命的演化從來不是一成不變的,海洋生物會選擇來到陸地生活,陸地生物會選擇下海生活。不管做出了什麼選擇,都是為了更好地活下去。能迫使生物去一種完全陌生的環境中生存,不出意外的話,它們原來的生存環境都發生了巨變。那什麼樣的巨變才能讓這麼多的生物「背井離鄉」,選擇去陸地或者海洋生活?
  • 地球生物滅絕或再次發生:我們處於氣候最壞時期
    人禍和天災都在威脅著我們生存的地球。據中外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發生在三疊紀早期的地球生物大滅絕緣於地球表面溫度過高,而當前越來越高的地球表面溫度,似乎預示著另一場大滅絕的到來。  保護我們的地球和地球生物,是我們的職責。
  • 地球經歷了5次大滅絕,怎麼回事?
    地球上已經經歷了5次大滅絕事件。而最著名的就是恐龍的滅絕,一般認為恐龍的滅絕和小行星碰撞有關。而最近科學家研究稱,小行星並非我們面臨的唯一威脅,氣候變化導致多種物種消失。總之,死法有很多種。地球很脆,我們要好好愛護珍惜,同時我們也要努力進行科學發展,高科技讓人類更安全。恐龍滅絕也許是由小行星撞擊導致的。
  • 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如果到來,科學家找到證據,人類可能是最大推手
    當然,這五次生物大滅絕都跟人類沒有任何關係,那個時候人類還沒有出現。第一次生物大滅絕發生在4.4億年前的奧陶紀末期,由於當時地球環境變化,氣溫下降海平面下降,這導致了當時大量的海洋生物滅絕,滅絕生物佔比達到了85%;第二次生物滅絕發生在3.65億年以前的泥盆紀晚期,這也是魚類發展到巔峰的時代,大量脊椎動物出現,同樣的地球溫度下降海平面下降,導致大量海洋生物消失;
  • 地球五大生物滅絕事件:白堊紀恐龍滅絕(圖)
    北京時間12月24日消息,儘管白堊紀-第三紀生物大滅絕(又稱K-T滅絕事件)最廣為人知——因為恐龍就是當時滅絕的——但在地球歷史上發生過的一系列的生物大滅絕事件中,有的比K-T滅絕事件更具有毀滅性。所謂生物大滅絕,指的是一大批生物物種同時,或者在很短的時間內突然死亡、消失。
  • 地球上最珍貴的一大生物,在沙漠中生存,可惜只剩38條!
    地球上最珍貴的一大生物,在沙漠中生存,可惜只剩38條!地球在宇宙中有了46億年的歷史,孕育無數的生命。很多生命一直延續至今,也有些生命由於種種原因沒能繁衍下來,任何一種生物都有其本身的價值。如果沒有這些生物,生態平衡早就破壞了。
  • 8000隻海鸚的「悄悄」死亡,可能是第六次生物大滅絕的前兆
    近期,科學家在阿拉斯加白令海岸上,發現了大量海鸚死亡的屍體,數量多達8000多隻,這已經不是阿拉斯加第一次出現大規模的鳥類死亡事件,在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期間,科學家測量和觀察到了360隻成年和少年海鸚的屍體出現在海岸上。
  • 史上發生的五次物種大滅絕,二疊紀大滅絕最嚴重,90%以上的物種消失
    奧陶紀(Ordovician Period,Ordovician)是古生代的第二個紀,開始於距今5億年左右,延續了大約6500萬年。奧陶紀是地球史上海侵最廣泛的時期之一,世界許多地區都廣泛分布有海相地層,奧陶紀氣候溫和,淺海廣布,世界許多地區(包括我國大部分地區)都被淺海海水掩蓋,海生生物空前發展,較寒武紀更為繁盛。
  • 地球經歷過5次大滅絕,如果第6次輪到人類,下一任統治者會是誰
    文/行走天涯地球經歷過5次大滅絕,如果第6次輪到人類,下一任統治者會是誰地球是我們全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如果有一天地球突然不能繼續容忍人類繼續生活下去了的話,人類一旦在這之前還沒有找到新的家園可以居住的話
  • 進化論地球之初,寒武紀大滅絕。這些知識,你知道嗎?
    海洋中越來越多的生物出現了,然後出現了生物大滅絕。這個時候,地球海洋有了很多的食物,非常適合種族繁衍,這時候,一種形狀奇怪的生物漸漸出現了,它就是埃迪卡拉生物。陸地上也有了許多的節肢動物,當時的動物很大,一隻蜻蜓有1.5米長(蜘蛛、蜈蚣不是蟲子,而是節肢動物,關於兩者的區別,我最近就會講)。這時候,有一種魚長出了腳,適應了海邊的環境,然而這一演化,幫助這種東西逃過了滅頂之災。這個時候,經歷了史上最重大的一次物種滅絕——寒武紀大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