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一段短文,只有26個字,卻引申出兩個成語

2020-12-24 品詩賞詞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抵對門。很多時候我們對眼前的事情熟視無睹,就像眼睫毛近在眼前,自己卻看不到。有些事情可以用簡單的方法處理,有人去大張旗鼓,不怕麻煩,結果不是得不償失,就是失去了最好的時機。下面就分享孟子的一段短文,只有26個字,卻引申出兩個成語。

原文:(選自《孟子》)

道在邇而求諸遠;事在易而求諸難;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這段短文的大意是:道在近旁,卻到遠處去尋求;事屬容易,卻往難處去下手。人人都親近自己的父母、敬重自己的長輩,天下就安定了。

「道在邇而求諸遠」,這是捨近求遠;「事在易而求諸難」,這是舍易求難。孟子認為,無論是捨近求遠、還是舍易求難都沒有必要,而且都是極其糊塗。孟子非常善於用比喻來說明道理,他將治國、平天下這等大事與修身齊家的小事聯繫起來,看似樸素的道理,如果人人都孝順雙親、尊敬長輩,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一種良好的社會風氣,於時爭端難起,天下自然就會太平。

在孟子所處時代,諸侯君主極力希望通過霸道謀求天下,孟子卻認為這是捨近求遠、舍易求難的行為。他奉勸他們應當從安撫百姓做起,這樣才算「近和易」的事情,而且最終如果天下歸心,平治天下將不是難事。

孔子也曾提醒他的學生,在追求「仁」的道路上,不要捨近求遠,仁就在咫尺,只要願意調整心態,努力學習,則「斯仁至矣」。我們都明白捨近求遠、舍易求難不可取,但又常常不自覺地犯這樣的錯誤。傳說古代有個人不知變通,有一天他兒子不小心掉到河裡,他不馬上想辦法搶救,反而不辭辛苦地走很遠,去尋找遊泳高手。

再比如東漢光武帝時代,大臣上書請皇帝趁匈奴內亂時前往攻擊,皇帝認真地分析了形勢,然後耐心地勸說大家,「舍近謀遠者,勞而無功;舍遠謀近者,逸而有終。現在國內剛剛統一,人民生活尚不安定,時機不對,不如息事寧人。「自此以後,文武大臣再也不提這件事了。

老子曾說,「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幹大事都必須從小事開始,成功並不意味著非要一鳴驚人,對小事的處理方式,卻恰恰奠定了成功的基礎,用積極的態度做好每一件小事,成功才能距離我們更近,實現起來也才能更容易。

捨近求遠與從小事做起,看似不相干,其實卻聯繫緊密,正是因為不善於從身邊發現問題和機會,才會好高騖遠,希望捷足先登,其實反而是走了彎路。

反過來說,如果我們不注意團結身邊的朋友,不用最簡單易行的方法考慮問題,反而遇事就捨近求遠,碰到問題就喜歡舍易求難,長久下去就會養成各種不好的習慣。為人處世既需真誠務實,也要凡事從簡,就像朋友之交淡如水。古人說,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真理都很樸素簡單,簡單的人往往也很偉大;幸運經常地來自於簡單,快樂的生活更需要一切從簡。

相關焦點

  • 老子的一篇短文,只有短短41個字,卻流傳了一個成語
    如今很多盛行的成語都出自道德經,比如,物極必反、禍福相依、自知之明等等。下面介紹老子的一篇短文,只有短短41個字,卻流傳了一個成語。《道德經》第64章:為者敗之,執著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
  • 孟子的一段短文,巧用比喻,讀了三遍就會背誦
    戰國時代的思想家孟子就曾指出,「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很多事理書本上得不到,只有通過親身實踐,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下面分享孟子的一段短文,巧用比喻,讀了三遍就會背誦。《魚我所欲也》(節選)作者:孟子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 與「羊」有關的成語,你知道幾個?
    與「羊」有關的成語,你知道幾個?成語一直是中華文化的精髓,以十二生肖為主的成語更是應用頗多。那麼,帶「羊」字的成語,你又知道幾個呢?除了「亡羊補牢」,你還知道什麼呢?下面,和我們一起學習下吧!引申為泛而不專,終無所成。虎蕩羊群出自《三國演義》出自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一回:「孔融望見太史慈與關、張趕殺賊眾,如虎入羊群,縱橫莫當。」指老虎跑進羊群。比喻強大者衝入柔弱者中間任意橫行,以強凌弱。鼠穴尋羊出自《隨園詩話補遺》出自清·袁枚《隨園詩話補遺》卷四:「有某公課士,以賦得蜻蜓立釣絲,限『蜻』字,七排四十韻。人以為難。
  • 《詩經》裡的一段話,短短37字,卻包含一個成語,更指點人生
    《詩經》中也有很多成語,比如不稼不穡,指不參加勞動生產;兢兢業業,指工作時踏實認真。再如,不可救藥,比喻無法挽回的局面;丹鳳朝陽,指賢才遇到明主,等等。讀者在閱讀這些經典著作時,只要細心觀察、認真思考,就會有很大收穫。下面介紹《詩經》裡的一段話,短短37字,卻包含一個成語,更指點人生。
  • 《瘋狂猜成語》面面兩個面字的成語是什麼答案介紹
    導 讀 看圖猜成語兩個面字答案是什麼_看圖猜成語之兩面三刀,看圖猜成語兩個面字下面三個刀答案,看圖猜成語面字字答案
  • 出自《孟子》的12個成語,絕大部分都很常見,真是百姓日用而不知
    孟子(約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軻,字子輿,戰國時期鄒國(今山東濟寧鄒城)人。戰國時期著名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僅次於孔子,與孔子並稱「孔孟」。《孟子》是「四書」中內容最多的一本,千百年來,學者必讀。
  • 出自《孟子》的三十個常用成語,值得收藏!
    《孟子》作為儒家的一部經典之作,內容豐富,文字優美,其中大量的語言轉化為今天的成語、格言、俗語。今天收集其中常見的三十個成語,與大家共享。一,五十步笑百步。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 《瘋狂猜成語》面面兩個面字打一成語答案一覽
    導 讀 瘋狂猜成語中圖片上出現的提示,有時候數量和位置都是非常關鍵的信息。
  • 這25個成語源於《孟子》,看看來自哪句話
    作為儒家經典著作之一的《孟子》,為我們提供了很多意蘊深刻而又生動形象的成語。專心致志、緣木求魚、出類拔萃、茅塞頓開……這些成語可都是來源於《孟子》,你知道這些成語是怎麼從原文中提煉出來的嗎?一起了解下! 1 截取原文,直用原義 源自《孟子》的成語,大都是直接從原文中截取而成,而且詞義沒有太大改變。
  • 這25個成語源於《孟子》,你都知道嗎
    作為儒家經典著作之一的《孟子》,為我們提供了很多意蘊深刻而又生動形象的成語。專心致志、緣木求魚、出類拔萃、茅塞頓開……這些成語可都是來源於《孟子》,你知道這些成語是怎麼從原文中提煉出來的嗎?一起了解下! 一、截取原文,直用原義 源自《孟子》的成語,大都是直接從原文中截取而成,而且詞義沒有太大改變。
  • 3萬多字的《孟子》,講了兩個思想精髓,讀懂了才算理解儒家思想
    孟子其實與莊子幾乎是同時代的人,但是不管是孟子,還是莊子的著作中,幾乎都很少提到對方。莊子的道家思想在《莊子》一書中表現得自由寫意,生動形象,當然也非常發人深省,是古代道家思想的經典,而相比於《莊子》,《孟子》一書就要嚴肅認真很多。《孟子》一共七篇,每一篇分為上下兩個部分,一共其實是十四篇。
  • 曾參、孟子、公孫丑和成語「膾炙人口」
    今天要給大家講的不是有關於這個成語故事的由來,而是說說孟子、曾參還有公孫丑和成語「膾炙人口」的故事。話說曾參的父親曾皙非常喜歡吃羊棗(一種像羊屎蛋一樣的果實),曾參比較孝順,曾皙在世的時候,曾參經常給父親買來吃。後來曾參的父親曾皙去世了,曾參害怕想起自己死去的父親,於是至此不再吃羊棗。
  • 李商隱這首詩只有28字,誕生兩個成語,其中一個兩次出現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人,和杜牧一起合稱「小李杜」,又和溫庭筠合稱「溫李」,是晚唐最傑出的詩人。他的詩歌情深詞婉、語言清麗、句式多變、對仗工整、工於比興、巧於用典。藝術風格非常獨特,對後世影響非常深刻。
  • 陝西西安有這樣一處奇特景觀,還因此引申出「涇渭分明」這個成語
    很多成語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使用的頻率非常的高,但是我們大家大部分人只會用,而不知道其中的深刻含義,其實很多的成語就源自我們的日常生活或者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自然景觀。就比如我們今天來帶大家要了解的陝西省西安市的一處非常奇特的自然景觀,黃河支流渭河,與渭河支流涇河之間發生的一些故事,並因此引申出的「涇渭分明」這一成語。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事半功倍,你還知道哪些具有聯合式用法的成語?
    出處:《孟子·公孫丑上》:「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典故:戰國的時候,有個大思想家叫孟子,他有很多的學生。有一次他和他的學生公孫丑談論統一天下的問題。孟子最後說:「今天,像齊國那樣的大國,如能施行仁政,天下百姓必定十分喜歡,猶如替他們解除痛苦一般。所以,給百姓的恩惠只及古人的一半,而獲得的效果必定能夠加倍。現在正是最好的時機呢!」,後來人們便根據孟子所說的這兩句話,引申為「事半功倍」,用來形容做事所花力量較小而收到的效果甚大。
  • 孟子怎樣看待堅持?成語「一曝十寒」解讀
    那你想知道一代亞聖孟子是如何看待「堅持「的嗎?在先秦·孟軻《孟子·告子上》第九章中記載著這樣一句話,孟子曰:「無或乎王之不智也,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意思是,別對大王的不聰明感到奇怪吧!
  • 說文解字|範曄:馬皇后常衣大練,裙不加緣,「緣」到底是何意?
    一、說文解字:「緣」字本意緣(yuan)是一個形聲字,左邊的「糹」是形旁,右邊的「彖」是聲旁,本義是衣服的邊飾。《禮記玉藻》:「緣廣寸半。」意思是鑲邊寬一寸半。又:「緇布衣,錦緣。」這是說,黑布衣,用彩色的絲帛作邊飾。《說文解字》:緣,衣純也,衣純就是衣服的鑲邊。
  • 表達中秋美好祝願的十個成語,各個都帶「月」字
    中秋節到了,年父這裡準備了十個具有美好含義的成語,個個都帶有月字,供大家在相互表達祝福時參考使用。第一個、七星伴月解讀:七星是「吉星」的諧音,成語的寓意為吉祥、圓滿。類似成語:眾星捧月、眾星拱月、眾星攢月。第二個、花好月圓解讀:花正開放,月正圓滿,寓意為生活美好圓滿。例句:在這個花好月圓、全家團聚的日子裡,給您送去誠摯的祝福!
  • 晏殊這兩句宋詞厲害了,14個字當中就包含了兩個成語
    共 738 個字,4 張圖片,閱讀時長 3 分鐘在北宋詞壇上,晏殊的地位是不容忽視的。他曾經官至宰相,雖然沒有太大的歷史功績,但是太平宰相做的還是很不錯的。閒暇之餘,他的宋詞創作也別有風格,留下了很多經典名句。
  • 詩詞成語取名:10個成語,10首詩句,10個句句驚豔好名!
    大家都知道,成語大多不是出自典故,就是來自一句詩。下面分享的10個成語,分別出自10首詩句,為孩子取了10個句句驚豔的好名字。希望對大家有幫助。不管怎樣取名,都要結合孩子的生辰八字,因為八字對五行有補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