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和德國一樣,中世紀以來一直處於分裂狀態,這種局面持續到19世紀。當時曾發生過好幾次統一運動,最後由薩丁尼亞王國主導完成。
薩丁尼亞王國的發源地並不在地中海,而是勃艮第地區北端的薩伏依地區。薩伏依家族於16世紀將王宮從洛林西邊的香檳地區遷到皮埃蒙特地區的都靈。後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爆發,1720年,薩伏依家族用地中海的西西里島與西班牙交換,取得了薩丁尼亞島。
自12世紀以來,薩丁尼亞島就是一個獨立公國,隨著薩伏依家族將統治中心也轉移到該島,兩者重組為薩丁尼亞王國。王國成立後,作為義大利民族主義的旗手,隨即開始醞釀統一戰爭。
然而,當戰爭真的開始後,薩丁尼亞才發現自身力有未逮。為取得拿破崙三世的支持,答應割讓薩伏依和尼斯兩個地區。法蘭西王國這才出兵支援,促成了義大利的統一。義大利統一的過程可謂艱難曲折,可以說是用充滿屈辱的犧牲換來的。
倫巴第位於皮埃蒙特東部,因日耳曼人中的一支倫巴第人曾在此建國而得名,中心都市便是米蘭。值得一提的是,當時曾出現一個米蘭公國,它是一個以米蘭為核心,整個中世紀歐洲特有的「公社」形態國家。
到16世紀中葉,米蘭由西班牙和奧地利輪流統治,拿破崙戰爭期間又成為法國領土。後拿破崙失勢,經過維也納會議協調,再度回歸到奧地利的統治下。19世紀中葉,第一次義大利統一戰爭期間,米蘭被薩丁尼亞王國吞併。
最後要提到的是威尼託地區,這算是中世紀的義大利最具代表性的都市。
這還得先回溯到羅馬帝國末期,為了躲避日耳曼人遷徙帶來的紛爭,羅馬人開始移居到亞得裡亞海沿岸。此地從古代起就住著威尼斯人,因此城市也被命名為威尼斯,即威尼託。公元6世紀以後,該地區人口激增,加之地處交通要衝,於是逐漸成為地中海商業活動的重鎮。
隨著經濟的蓬勃發展,威尼斯很快成為富有的代名詞,威尼斯商船因而常受到亞得裡亞海盜的攻擊。於是,威尼斯人開始武裝船隊,後來更將版圖擴張至亞得裡亞海周邊的陸地。在與十字軍達成合作後,威尼斯的勢力甚至強大到幾乎將拜佔庭帝國消滅。後來,它打敗了義大利半島上最大的競爭對手熱那亞,完全取得了黎凡特貿易的霸權。
不過,好景不長,隨著大航海時代的來臨,地中海不再如此重要,威尼斯的榮光也日漸消退。19世紀初,威尼斯被拿破崙佔領,最後割讓給奧地利。直到1861年,義大利王國成立,威尼斯仍在奧地利的統治下。等到1866年,奧地利在普奧戰爭中失敗,威尼斯終於併入義大利。
也正是在同一年,義大利王國將薩伏依和尼斯割讓給法國,藉此取得軍援,最終完成了統一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