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捐遺活動現場
為進一步普及人體器官捐獻知識,倡導文明生死價值觀,3月28日,瀋陽市紅十字會在瀋陽市菩遙山捐遺紀念廣場舉行「捐獻遺體,讓愛飛翔」清明掃墓活動,瀋陽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紅十字志願者、捐遺家屬和各醫學院校的師生代表500餘人共同緬懷和祭奠遺體捐獻的先行者。
遺體捐獻是一項拯救他人、延續生命的愛心事業。先行者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當天的清明祭活動,瀋陽市紅十字會共出動10餘輛大客車,每車配有數名志願者為家屬提供服務。活動現場由捐遺家屬擔任主持人,捐遺家屬宣讀祭文,醫學院校的學生通過朗誦形式祭奠「無言良師」,表達他們對捐獻者的追思和對捐遺家屬的敬重。在這次活動中,年齡最小的紅十字會志願者是東北育才學校高中部年僅15歲的高一學生梁依檸。梁依檸同學是該校高中部團支部副書記,她和其他志願者一起在紀念廣場上主動擦拭碑文,攙扶年老的捐遺者家屬,令在場者稱讚不已。
愛心企業——瀋陽市菩遙山墓園向瀋陽市紅十字會無償提供捐獻者紀念場所並立碑刻字,為先行者親人打造一個緬懷紀念的優美環境。紀念廣場主體建築面積2000平方米,投入建築資金116萬元。菩遙山墓園一直致力於公益事業,用愛心奉獻打造企業文化,承擔社會責任。
志願捐獻遺體器官(眼組織)是一項利國利民、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崇高行為,對促進祖國醫學事業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這種無私無畏、移風易俗、造福國人的行為也對促進精神文明建設起到積極作用。瀋陽市紅十字會呼籲更多的人參與到這項有意義的事業中來,共同締造幸福瀋陽。(徐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