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情人節「七夕節」的前世今生

2020-12-21 人文精神寄託

七夕節,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的節日,是象徵著愛情的節日,是我們中國本土的「情人節」。

作為一名中國人,你了解七夕節嗎?七夕節是怎麼由來的?如今還有什麼傳統習俗?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吧。

七夕節的神話故事。

七夕節的來源,與民間傳說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緊密相關。它講的是一個孤兒牛郎,在受到兄嫂的虐待後,一次偶然的機會,結識了私自下凡的織女,因情投意合,他們很快就成為一對幸福美滿的夫妻。

但王母娘娘知道這件事後,大發雷霆,親自下凡,要強行把織女帶回天庭,這對恩愛夫妻眼看就要被拆散。

在一頭已經得道的老牛幫助下,牛郎穿上牛皮做的鞋,上天去追趕織女。王母娘娘見狀,馬上拔下頭上的金簪一揮,一道波濤洶湧的天河就此出現,牛郎和織女被隔在兩岸,只能相對哭泣。

但他們的忠貞愛情,還是感動了喜鵲,於是成千上萬隻喜鵲飛來搭成鵲橋,讓他們走上鵲橋相會。王母娘娘對此也沒有辦法,妥協之下,只好允許兩人在每年的七月七日於鵲橋相會。

七夕節的傳統習俗。

在古代,人們對七夕的重視程度遠勝於今天。無論皇宮還是民間,乞巧活動都非常隆重,不同地區也各有趣味,有些民俗流傳至今。

1.吃巧果。七夕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主要原料是油、面、糖、蜜,並會做成瓜果花草等模樣。據記載,在宋朝市街上就已經有七巧果出售了。北方有的地方,到了七夕節前製作大量的巧果,可以用線穿成一串,給寶寶們戴上,一種好的寓意。

2.種生求子。這是一個較為古老的習俗,又稱「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有的地方也叫「泡巧」。在七夕節前幾天,人們會在木板上鋪上幾層土,並種下粟米,讓它長出綠油油的嫩苗,再擺上一些小茅屋、花草在上面,做成小村落的樣子,稱為「殼板」。有時也將綠豆、小豆、小麥等種入碗中,等它長出嫩芽,再用紅、藍繩子紮成一束。

3.祭拜織女。這個活動基本上都是女性參加,七夕節的晚上,在月光下擺好桌椅,並在桌子上放好茶、酒、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圍坐在桌前向織女星默禱,默念自己的心事。比如祈求長得越來越漂亮、找個如意郎君、早生貴子、丈夫將來有出息等等,一般到了半夜時分才會散場。

4.穿針乞巧。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於漢,流於後世。《西京雜記》說:「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具習之。」南朝梁宗謀《荊楚歲時記》說:「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婦女結彩樓穿七孔外,或以金銀愉石為針。」在七夕節這天,每家每戶的女子都會走出家門,聚在一起,拿出自己的針線女紅,通過穿針的方式乞巧。

5.洗頭髮。婦女七夕洗髮,也是特別的習俗。在湖南、江浙一帶都有此記載。例如湖南湘潭地區《攸縣誌》:「七月七日,婦女採柏葉、桃枝,煎湯沐發。」而散文名家琦君(浙江籍)的《髻》也提到其母與叔婆等女眷,都在七夕沐發。這項習俗,大約和七夕「聖水」的信仰有關。人們認為,七夕這天取泉水、河水,就如同取銀河水一樣,具有潔淨的神聖力量。有的地方直接叫它「天孫(即織女)聖水」。因此女性在這天沐發,也就有了特殊意義,代表用銀河裡的聖水淨髮,必可獲得織女神的護佑。

6.染指甲。染指甲系是中國西南一帶的七夕習俗,四川省諸多縣誌以及貴州、廣東兩地,也有此風。許多地區的年輕姑娘,喜歡在節日時用樹的液漿兌水洗頭髮,傳說不僅可以年青美麗,而且對未婚的女子,還可以儘快找到如意郎君。例如四川綿陽地區《鹽亭縣誌》:「七月七日為乞巧節。童稚以鳳仙花染指甲。」其實,這一天用花草染指甲大多數都是女子與兒童們節日娛樂中的一種愛好,也與生育信仰有密切的關係。

七夕節的「中國味」。

七夕的美好與詩意,大約就是洋溢著愛與暖的「中國味」。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7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首次將七夕節寫進頂層設計。「讓收藏在禁宮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而我們的傳統節日,亦當從民間傳說與消費主義中走出來,走進新時代的天地,走進年輕人的心裡。

我們的七夕,是風流如斯的七夕,是「人間值得」的七夕。國人摒棄傳說真偽之辯,而生生不息地傳揚著忠貞浪漫的愛情。這種堅守與美好,恰恰是漢文化最注重家庭情結的精神根源。國人倫理觀念構建在家庭基礎之上,所謂「家國天下」,家事雖小,卻是「國」和「天下」的細胞單元。

相關焦點

  • 七夕節的前世今生:從「女兒節乞巧」到「中國情人節」
    原標題:「七夕節」:從「女兒節」到「中國情人節」「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小時候的七夕,就是媽媽、外婆講的牛郎織女的美麗神話。七夕這一天,仰望星空,遙想牛郎織女鵲橋相會,那時的我頓覺生活浪漫而美好。如今的七夕,也是屬於「有情人」的節日,買買買、送送送,表愛達意。
  • 中國的情人節「七夕節」的前世今生
    七夕節,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的節日,是象徵著愛情的節日,是我們中國本土的「情人節」。作為一名中國人,你了解七夕節嗎?七夕節是怎麼由來的?如今還有什麼傳統習俗?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吧。七夕節的神話故事。七夕節的來源,與民間傳說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緊密相關。它講的是一個孤兒牛郎,在受到兄嫂的虐待後,一次偶然的機會,結識了私自下凡的織女,因情投意合,他們很快就成為一對幸福美滿的夫妻。
  • 「七夕節」:從「女兒節」到「中國情人節」
    如今的七夕,也是屬於「有情人」的節日,買買買、送送送,表愛達意。自從2006年5月20日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開始,「七夕節」逐漸坐實了「中國情人節」「東方情人節」的席位。2020年的「七夕節」要比往年來的晚一些,這是每兩到三年來一次的閏月「搞的怪」。在8月25日「七夕節」來臨前夕,讓我們走近它的「前世今生」。
  • 「七夕節」:從「女兒節」到「中國情人節」
    小時候的七夕,就是媽媽、外婆講的牛郎織女的美麗神話。七夕這一天,仰望星空,遙想牛郎織女鵲橋相會,那時的我頓覺生活浪漫而美好。如今的七夕,也是屬於「有情人」的節日,買買買、送送送,表愛達意。自從2006年5月20日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開始,「七夕節」逐漸坐實了「中國情人節」「東方情人節」的席位。
  • 「七夕節」:從「女兒節」到「中國情人節」
    小時候的七夕,就是媽媽、外婆講的牛郎織女的美麗神話。七夕這一天,仰望星空,遙想牛郎織女鵲橋相會,那時的我頓覺生活浪漫而美好。如今的七夕,也是屬於「有情人」的節日,買買買、送送送,表愛達意。自從2006年5月20日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開始,「七夕節」逐漸坐實了「中國情人節」「東方情人節」的席位。
  • 文化淺析:七夕文化,如何從「女兒節乞巧」到「情人節」?
    七夕節」為什麼會逐漸成為了「中國情人節」「東方情人節」呢?在8月25日「七夕節」來臨前夕,小編帶大家來走近它的「前世今生」,淺析背後的文化含義。一、七夕不是中國正統的「情人節」按照民間傳說,七夕節表達的是已婚男女之間「不離不棄、白頭偕老」的情感,恪守雙方對愛的承諾,而非表達婚前情人或戀人的情感,因此將「七夕」稱為「中國情人節」並不妥當。
  • 中國的「七夕」 節究竟是不是情人節?
    8月17日農曆七月初七日是中國一個民間的傳統節日,今年的七夕節中國多地舉辦的這一場傳遞愛的統文化——七夕主題活動。七夕有牛郎織女的傳說,當然是一個與愛情婚姻有關的浪漫日子,但不能僅僅把七夕看成是中國版的情人節去理解,還是要用我們自己的傳統文化激起更多人的共鳴。
  • 七夕節是什麼節?七夕節是中國情人節嗎 七夕名稱有哪些
    七夕節是什麼節日為什麼七夕節是情人節嗎 七夕名稱有哪些  七夕是我國的情人節,那麼大家知道七夕是幾月幾日嗎?相信大家都知道七夕是在什麼時候吧,那麼什麼是七夕節呢?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相關的內容。
  • 七夕節--中國情人節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女兒節、乞巧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七夕節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許願、乞求巧藝、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儲七夕水等,是七夕的傳統習俗。
  • 七夕節是什麼節?七夕節是中國情人節嗎 七夕名稱有哪些
    七夕節是什麼節日為什麼七夕節是情人節嗎 七夕名稱有哪些  七夕是我國的情人節,那麼大家知道七夕是幾月幾日嗎?相信大家都知道七夕是在什麼時候吧,那麼什麼是七夕節呢?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相關的內容。
  • 情人節的前世今生:為什麼中國的情人節,不如西方的情人節受歡迎
    今天又是一年度的西方情人節,相比於中國的七夕情人節,明顯西方情人節更受到現在中國年輕人的歡迎,那麼為什麼中國的情人節比不過西方的情人節呢!而情人節的歷史來歷又是什麼,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中國和西方情人節的不同來歷,為什麼收到的歡迎程度不一樣!
  • 「七夕節」話「情人節」
    「七夕節」話「情人節」 文/聶西峰 天空繁星閃耀,一條銀河橫貫夜空南北人們把每年農曆七月初七稱為「七夕節」。人們也把它稱之為中國的「情人節」。它表達的是中華民族的兒女之間「不離不棄」、「白頭偕老」、「忠貞不渝」的一種爰情。它恪守的是雙方對愛情的一種承諾。
  • 你把七夕當做情人節過?七夕本是女兒節!中國的情人節不是這天
    說到七夕,大家很自然就會想到中國的情人節,鵲橋會、收禮物等,我可以很負責的告訴你七夕並不是情人節!其實本是女兒節。那麼,七夕節的傳統習俗有哪些?1、七夕本是女兒節七夕節起源於古代的傳統節日,最初只是一個女孩子的節日,與愛情根本無關。
  • 中國的情人節?其實七夕節與愛情並無關係
    如3月14日是白色情人節,男生在2月14日給女生送禮後,女生會在這一天給男生回禮;不過我們這裡所說的情人節,是西方情人節。如果提起中國情人節,我相信很多人腦子裡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七夕。但是在古代,七夕和愛情並無關係。
  • 聚焦| 「七夕」就是中國的情人節?一張圖了解真正的七夕節
    聚焦 | 「七夕」就是中國的情人節?一張圖了解真正的七夕節 2020-08-25 09: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牛郎織女來相會 史上最全"七夕"情人節祝福簡訊
    在我國,農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氣溫暖,草木飄香,這就是人們俗稱的七夕節,也有人稱之為"乞巧節"或"女兒節",這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    今天是七夕,傳說中牛郎織女都能在今天相會,可是你在哪裡呢?    我愛你~!似乎一萬年萬萬年!用思念編織成愛你的 語言,月亮代表我的心!~愛你永遠~!    親愛的,今天是中國情人節。遠遠的,送你一個情人節的吻!中國式。*^^*    天上牛郎織女相約鵲橋,地上一群傻瓜約會斷橋。試問:今夕是何夕?答曰:中國情人節!
  • 「中國情人節」——「七夕節」的由來
    每年農曆七月初七這一天,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七夕節」。七夕節始於漢朝。牛郎織女的故事是古代四大愛情故事之一。相傳,在每年的這個夜晚,是天上織女與牛郎在鵲橋相會之時。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婦女便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少不了向她求賜美滿姻緣,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稱為」乞巧節」。相傳農曆七月七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故稱為「乞巧」。其起源於對自然的崇拜及婦女穿針乞巧,後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傳說使其成為象徵愛情的節日。七夕節婦女穿針乞巧、祈禱福祿壽、禮拜七姐、陳列花果、女紅等諸多習俗影響至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國家。
  • 中國的情人節不是七夕節?那是哪一天?
    最為人們追隨的,便是這2月14日的情人節。這天是西方國家為了紀念瓦倫丁和典獄長女兒的愛情所設立的節日。在這個節日傳入中國後,很多小情侶便也開始跟著「過節」了,並以此來紀念他們的愛情。但與此同時,很多人也開始注重我們自己國家的傳統節日,而且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中國的情人節是農曆的七月初七,也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七夕節,但其實,這是千百年來人們的一種誤解,七夕節並不是真正的情人節。七夕節,在古代被稱作「乞巧節」,起源於漢代,是指女子拜祭紡織高手、女紅大師織女以乞求心靈手巧的意思。
  • 七夕節:被西化的情人節
    由於「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使七夕成為了象徵愛情的節日,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被稱為「中國情人節」。七夕節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宋代。中國七夕節雖然生成時間比西方情人節早得多,而且一直在民間流傳經久不衰,但目前在年輕人中,七夕節不如西方情人節受寵。
  • 2020年七夕節經典表白簡訊大全,七夕情人節快樂
    2020年七夕節經典表白簡訊大全,七夕情人節快樂時間:2020-08-24 23:4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年七夕節經典表白簡訊大全,七夕情人節快樂 1夜色碧柔照七夕,星河晴朗傳情意,快把手機攥手裡,編輯簡訊給佳麗,祝福愛情甜如蜜,牛郎織女不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