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末,2020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在深圳會展中心開展得如火如荼,海量觀眾前來與我國海洋黑科技進行親密接觸。這其中就有廣州日報45名小記者團的成員!
「哇,水下鋼鐵俠!」
「哇,極地無人艇!」
「哇,藍鯨2號!」
……
一聲聲驚嘆,成了小記者們來到每個展位時的例牌表演,也成了海博會撒出的一顆顆科普種子,也許未來有一天它們終會長成「參天大樹」。
本屆海博會製作了一個以「萬米深潛」為主題的導覽圖,順著導覽圖觀眾可以參觀了解我國從水面到深海萬米之下的海洋黑科技。17日,廣州日報小記者就隨著主辦方來了一次萬米深潛式參觀。
首先開啟參觀第一站的是用在太空裡的亞太6D通信衛星模型,該衛星代表著中國高通量通信衛星研製能力已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小記者們一進展館就看到這樣亮爆眼球的展覽,一下子就圍著不肯走了。
佔領0米海面位置的是雲洲智能M80極行者號,這是全球首艘極地科考無人艇,曾經遠赴南極。在一聲聲「哇」中,小記者爭相要跟無人艇合照留念。
水下610米,是「水下鋼鐵俠」,海蘭信ADS常壓潛水系統可以到達這一深度作業。小記者現場觀看到了水下鋼鐵俠在一個大魚缸中的體驗式展示。
水下1225米,這是屬於藍鯨2號的領域。藍鯨2號是世界最先進的鑽井平臺,其在水下1225米的南海神狐海域開採可燃冰開創了兩項世界紀錄。導覽員在藍鯨2號的模型前給小記者們講解,小記者們聽得可認真了。
水下7062米,這是我國深海載人潛水器「蛟龍號」創造的最大下潛深度。小記者們圍觀「蛟龍號」模型,久久不願離去。
最讓小記者們興奮的當屬精敏數字機器有限公司展位上的銀河幻影VR海洋主題樂園了。VR樂園裡有海螺蛋椅、VR划船、HTC互動舞臺、三人海洋探險、四人熱氣球等多種VR產品。在《海底疾馳》等海洋環保主題的VR內容裡,小記者們第一視角感受海洋生物由於汙染而產生變異,因為人類瘋狂捕殺珍稀海底生物而導致的悲劇,激發他們保護環境、保護海洋、保護地球家園的意識和熱情。精敏數字是國內率先從事VR互動體驗項目軟硬體研發的企業,是深圳市代表性的VR體驗設備和系統解決方案的企業,定位在文旅、科教領域,也是VR體驗設備製造領域內的第一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而招商局的船模展覽成了小記者們駐足時間最長的展位。這裡有各種船模和海洋裝備模型,都是平日難得一見的國之重器,孩子們都想把自己與國之重器的合照帶回家。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王納、軒慧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王納、軒慧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童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