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上海今早先後出現彩虹和日暈!你有沒有看到?
據上海發布,有網友告訴小布,上海今早先後出現七彩的彩虹和日暈,你有沒有看到啊?
彩虹
日暈
今夏魔都的天空真是絢爛多彩!此前還出現過——幻日和環天頂弧環、地平弧、日華。
那麼什麼叫日暈、彩虹、環天頂弧等等?它們又是怎麼形成的?快來看市氣象局的權威解釋。
「日暈」通常出現在離地面6~8千米的捲雲上。捲雲薄而均勻,通常由冰晶體構成。這些冰晶體折射或反射陽光就會形成「日暈」。至於「日暈」是環狀的?弧狀的?是光點?還是多彩的?就主要取決冰晶的形狀、大小、排列方式以及光的入射角度。
簡單的日暈幾乎人人都見過,如這種全球各地一年四季都可以出現的「22°暈」,這是由觀測者對暈環所形成的視角半徑而得名的。我們可以通過簡單的動作判定22°暈,如果伸直手臂,張開五指,大拇指尖對齊太陽,小指尖所對的差不多就是22°暈。
「 22°暈」色彩鮮明﹐內紅外紫,紅色往往表現得較清晰而紫色不明顯。出現 22°暈的捲雲中存在數以百萬計的六角柱狀冰晶,大家可以想像2B鉛筆的形狀,當六角柱狀的垂直軸,相當於鉛筆筆芯垂直於太陽光時,光線經過冰晶發生折射和色散就形成了 22°暈。暈的顏色分布與冰晶的大小具有明顯的相關性,冰晶較大、個體和分布越均勻,暈的顏色就越鮮豔清晰。
有一些光、暈能與 22°暈單獨或組合出現,如:幻日、幻日光環、環天頂弧、環地平弧等。「多日」的學名叫做「幻日」;「白虹貫日」指的是幻日光環;而下圖這種「天空的微笑」則被稱為「環天頂弧」;燃燒的雲彩則是「環地平弧」。
出現「環天頂弧」的捲雲是由扁平的六角片狀冰晶組成,光線從冰晶的上平面進入,經折射從側面射出,表現為靠近天頂的接近半圓的彩弧。弧的大小常會隨太陽高度變化而變化,太陽越高,弧半徑越小;當太陽高度高於32°時,它就消失不見。所以在中緯度地區,環天頂弧主要出現在早晨和傍晚。
「環地平弧」也出現在具有扁平六角片狀冰晶的捲雲上,位置接近地平線。是光線從冰晶的側面進入,在下平面射出。環地平弧更多的出現在中午前後,且主要出現在夏季的中緯度地區,越往兩極越少見。
彩虹是一種大氣光學現象,是陽光通過空氣中的水滴(雨滴)時發生折射而形成的,ta是陽光和雨水的共同產物。早在唐代,中國古人就指出:「虹乃雨中日影也,日照雨則有之」。
圖片來源:上海市氣象學會黃寧立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網友@燦咕GUuzZ
如果早晨太陽在東方升起,而且正有微弱的降雨,空氣中水汽較充沛,就有可能看到西面天空出現的彩虹。
今日彩虹形成示意圖
然而,並不是有雨有陽光就一定能看見彩虹,雨後的早晨或傍晚才比較容易看見彩虹,這是因為彩虹出現在與太陽位置相對的另一面天空,且陽光和肉眼所見色光之間有一個固定夾角。
其他條件適宜,太陽高度較低時,看到的彩虹更接近半圓;相反,當太陽高度升高,差不多超過40°時,在地面上就見不到彩虹了。
除非你站得更高,那有機會看得更圓………
空中看到的圓形完整彩虹
至於彩虹的盡頭埋藏著寶藏這樣的童話故事,當然是騙人的,你永遠也找不到彩虹接地的盡頭。彩虹很美麗,但TA只是光的幻象,你無法觸摸,只能真實地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