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天壇以後就想什麼時候去故宮,等《上新了,故宮》開播以後,每天的客流量至少有五萬人,真不知道去看什麼。
所以這輩子都不想去了,或者,新年那幾天人得少吧~開不開就不知道了。
景山公園在故宮的後面,原來屬於故宮的一部分。
在修建時期,挖出來很多廢土廢料,就成了現在的景山。
皇帝也會來景山活動活動胳膊腿,等等高,望望遠。
他老人家要是知道這霧霾這麼嚴重,就不會想建了吧。
周末就想有半天的時間去景山拍拍故宮,不料,365天,趕上了300個霧霾天之一,沒辦法。
天安門下車以後,穿進胡同,有很多四合院,有大門可以讓車開進去的,應該都是國家領導人的府邸吧。
先到了東華門,是故宮東門,臣子們上朝就是從這個門進出,所以,東華門很多老宅子。
這是一個死胡同,可以騎共享單車,順著大街走,有指路標,景山公園對面兒就是北海了。
二環以裡車都很少,沒事來這邊幹嘛,都是古建築。
故宮一角,角樓,很多拍角樓的視角都是這個拍攝位。
超級喜歡這款拍攝模式,它叫做「玩具模式」,可以銳化圖像,並且虛化了四周,聚焦到圖片的中心。
這個模式給人一種歷史感,好像時間就在這一刻停止。
滴滴共享不用交押金,還是騎車方便。
不知道為什麼右下角為什麼有個藍條~我還是拍照小白,攝影博大精深,專家幫我指導指導~~
喜歡這張,遠處是老北京,近處是青年男女~女孩兒貌似在看著門樓,男孩兒的心思卻都在女孩兒身上。
我就裝作拍城樓,拍了這麼一張~
完後,老家兒來了,它才不管這是誰住的房子,自己安然自得的享受這一分一秒。
這是故宮的後面,對面就是景山了,雖然是後門,但還是很壯觀。
我發現,相機逆光拍攝根本看不清屏幕上成像如何,只得閉著眼睛隨便捏幾張,到電腦裡才能看清,感覺像賭博,賭一下成像好不好,只能到電腦裡再見分曉了。
果然,很糊。
暗處很暗,亮處很亮
還記得剛才我們在護城河對岸拍角樓嗎?這就是另一邊的城樓子~
每次拍這種照片,我都想起《甄嬛傳》片尾曲的照片~
逆光太嚴重了,其實我都看不清楚對岸的城樓,不過,聽說這個位置拍夕陽很美。
我想說,不是拍糊了,是,天氣!
就這樣!
此刻,我都不想去景山了,料想到此行不如意。
如果你帶了公交卡,直接刷卡,兩塊~可想而知,也看不了什麼~樓下是自發的民間歌唱團~就算霧霾,也是風雨無阻。
你要知道,作為北京人,連霧霾都受不住,可怎麼行~不僅要出門,還要大口吸~
特別不滿意這兩棵樹,怎麼就擋住了正殿呢,景山就是登高望遠的地方,趕上天氣不好就看哪都不順眼哈~
霧蒙蒙的天氣,自帶做舊效果。
遠處圓圓的發亮那個就是國家大劇院。
其實我喜歡借用這種,門框啊、柱子啊,形成一種框架拍照片,只是我還沒抓住這樣做的要領。
此刻我們在中軸線上,一會就會看見鼓樓~
最遠處的深紅色城樓就是鼓樓了,那邊小吃一條街,還有電玩。
走著走著就發現人原來越多,就是南鑼鼓巷了。
我沒見過這麼高的柿子樹,紅通通的,在寒冷的冬天格外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