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遊的採訪是在他獲得平遙電影節「最佳男演員」回來後,又正好趕上《風犬少年的天空》(以下統稱《風犬》)大結局,採訪被安排了整整一天。
剛結束上一家採訪的週遊,無縫銜接進入《超級星聲》的採訪間,進門後忙跟因自己工作順延而等待的工作人員說抱歉,採訪中途也沒有一點疲憊和懈怠。
他說特別喜歡和記者聊天,「能聊很多我自己想不到的東西。」
這或許也是他自我思考和反思的另一種途徑。
在採訪中,他和我們談青春、談自己的過往、談劇中人物、談獲得大獎的感受等,你看到的對談中的他,似乎永遠是一副積極向上、樂觀處事的態度。
你不知道這是他經歷太多後的釋然,還是他天性如此。
就像他到現在也不清楚,《風犬》中劉聞欽臨死前還在念叨的「須知少時凌雲志,曾許人間第一流」,其中的「第一流」到底指什麼?
他到現在還在思考。
慶幸的是,現年二十九歲的週遊,終於獲得了他人生中第一個「最佳男演員」大獎。七年前許過的「希望在電影院看到自己作品」的夢想,已經實現。
這也許,也是他少年時曾許過的「人間第一流」。
十八歲
在最近開播的《迷霧追蹤》中,首次擔當男主的週遊,和蔣勤勤攜手探案,演繹了一出從菜鳥警察逐步晉升青年警探的成長戲碼。
而在此之前,週遊接連播出的兩部作品,分別是豆瓣評分高達8.2分的《風犬》,和讓其斬獲第一座「最佳男演員」桂冠的電影《野馬分鬃》。
▲《迷霧追蹤》劇照 圖/網絡
不同於《迷霧追蹤》的懸疑探案風,週遊在《風犬》和《野馬分鬃》中刻畫的都是關於成長的代價和生命無常的角色。
作品中的劉聞欽和阿坤,兩個年輕人,像極了一路野蠻生長的週遊。
雖然沒有過大學生活,但週遊說起過往經歷從不避諱。他在媒體面前講述他進入社會後幹過的各種雜工;到後來17歲時在饒雪漫的書模選拔中脫穎而出,接連拍攝了《左耳》《沙漏》等多部熱門小說配圖和封面;再到後來籤約陳坤的公司,一路在演藝圈摸爬滾打。
對於這些,他沒有半點遮掩,非常淡然。
▲《風犬少年的天空》劇中臺詞 圖/網絡
《風犬》中有句臺詞「生活什麼時候給過我十八歲」,這被眾多網友稱為劇中「最扎心臺詞」之一。但在週遊看來,這只是「(劉聞欽)在那一刻在那個階段表達出來的、他在情緒失控時說出了這樣的話」,他覺得「這不一定是壞事」。
「生活也沒有給過我十八歲」,這是週遊對於自己青春的總結。
所以他在這場戲拍攝時,並沒有「心痛」的感覺。談及劉聞欽的十八歲,週遊總是自動帶入自己,仿佛他這個人已和劉聞欽融為一體。
「過了那個階段,不管是他也好、是我也好,可能我覺得不給就不給嘛。沒關係,你還有二十歲,你還有二十一歲,你還有二十二歲,好好去為自己的生活、為自己的事業打拼就好了。」
《風犬》大結局,「劉聞欽意難平」上了熱搜,很多觀眾覺得這個角色的一生太過悲慘。反而週遊作為表演者這個個體,卻很肯定地表示這個結局自己沒有半點「遺憾」。但他又同時表示,他能理解這種感受,「大家心有多痛說明就愛這個人物有多重。」
他說觀眾能有這種感受,他覺得「開心」。
陽光
這個社會對年輕人的規訓,往往是不動聲色的。
週遊說他見到陌生人是會有比較緊張和不知所措的時候。拍合照時,你會覺得這個人似乎與劇裡的其他小夥伴有著一種天然的隔閡。這種隔閡,不是生人勿近,可能就是那份獨特的氣質,比如野、比如憂鬱、比如年齡帶來的成熟感。
但週遊在這次採訪中,帶給我們更多的感受,卻是「陽光」。
這種「陽光」,不是說這個人乍一看氣質多麼熱情開朗,而是他對於生活、對於過往、對於未來的一種冷靜自持和永遠向上的態度。
對劇中角色「老狗」(彭昱暢飾)那種「月老式付出」怎麼看待?週遊用川普脫口而出劇中臺詞「喜歡一個人的時候,哪個不是爛命一條」。
▲《風犬少年的天空》劉聞欽落淚 圖/網絡
對於有網友質疑劉聞欽性格上的「懦弱和想得太多」,週遊也會給其找到很好的理由,他覺得是這個人物原生家庭給其帶來了不可磨滅的印記,「我覺得他已經做出了最積極的一種態度了。」
在演的時候有沒有為劉聞欽的青春感到「心痛」?週遊也非常肯定的回答「沒有」,他說:(劉聞欽)後來有開了小面(店),有認識昕姐,然後過著那種很幸福的生活。
甚至在面對「生活中是否處處有疼痛」這個求證時,他的回覆都是「在你疼痛的時候你如何面對這件事情,你用笑去解決了,你用幸福去解決了,你用愛去解決了,我覺得這些是很重要的。」
但,他所展現出來的這種「陽光」,你甚至不知道這是一種天性使然,還是一種成年人掙扎後的自我安慰。
也許正如週遊自己所說的「人其實有很多面」,「你今天採訪我,其實這是我的這一面,可能明天我是另外一面,或者某一刻我就是再另外一面。」
較勁
當下的週遊,心願是「去拍更好的電影,讓中國電影去跟世界上的電影去競爭、去對抗」。
他對演戲極度認真,在拿到劇本後,一旦被角色吸引,在那個階段他就開始分析這個角色要做什麼、幹什麼要以什麼的狀態、人物的一些表達是不是反向的和別人不太一樣。
對於劉聞欽,週遊覺得表演本身於己而言「是得心應手的」,但在「說川普」和「唱粵語歌」這兩點上,他卻犯了難。
對於「川普難不難」的問題,他連說三個「難」字。除了劇中多位主創來自川渝地區自帶語言buff這個天然壓力外,週遊又因為種種原因偏後進組,這更增加了他的壓力感。
▲《風犬少年的天空》劉聞欽和老狗(彭昱暢飾) 圖/網絡
「每天都在練、一直練,有些詞說不清楚就一直重複」,包括出工、收工、吃飯、購物、健身甚至幾乎是任何時間,他都和重慶話老師待在一起,就連那句簡單的「老狗」,都是重複了無數遍的結果。
而到了要唱中文、粵語切換的《一生所愛》時,更令週遊犯了難。
他跟自己較勁,著急、擔心、失眠甚至一度奔潰。
他害怕自己唱不下來,害怕因自己原因耽誤現場進度,害怕那麼大的場面要拖很久,「反正那一兩天根本睡不了覺,害怕不行啊。」
「劉聞欽到底該怎麼死啊」,也是令週遊很困惑的一個點。
這場戲,是劉聞欽這個角色殺青的的倒數第二場戲,週遊作為這個人物的使命也就結束了。
在這場戲拍攝的前一晚,週遊再一次失眠了。
他一直在思考的是,雖然劇情是劉聞欽去搶回包包時無意被小混混捅死了,但那個過程「需要考慮很多」:他到底該怎麼死?他怎麼死才能最體現這個人物?這一瞬間怎麼刻畫對劇作來說是最好的?
最終,大結局的這一幕上了熱搜,劉聞欽也成為眾多網友的「年度意難平」。
週遊在說個人經歷和說劉聞欽時的狀態完全不同,最突出體現在眼神的變化上。尤其說到這個角色最終命運時眼睛有點溼潤,快哭了。據現場工作人員講述,當週遊說到「該讓(劉聞欽)怎麼死」時,眼神甚至讓人害怕:完全感覺是兩個狀態、兩個人,甚至有種他被劉聞欽「附身」的感覺。
用自己的某一面和角色置換,在週遊看來,是必須且理所當然的。
困惑
週遊是一個很喜歡看人、且會不自覺盯著人看的演員。
在演戲上,他是很享受、沉浸的演員。但在戲外,他又有著很冷靜、客觀的思考。
似乎,他沒有人們刻板印象裡覺得一個好演員就應該是敏感、脆弱、出戲難的那麼一種狀態。他在離開角色後,會使自己主動抽離,甚至是強制性地過一周常規生活:不出門不見人,什麼工作都不幹,隨便幾點起,看看書、做做飯、來個運動;或者站到窗邊看看人,到樓下走一走、去商場裡面逛一逛等。
從《風犬》走出來的劉聞欽,整個命運、生活簡直就是週遊現實的翻版。這個人物,與週遊有著天然的親近感和契合感,不管是那份要強還是倔強。
▲電影《野馬分鬃》阿坤片場照 圖/網絡
但從對命運的反抗結果來看,似乎《野馬分鬃》中的阿坤,和週遊更像。
他曾說過:「劉聞欽其實是妥協了,但阿坤並沒有想那麼多,他想做什麼就去做了。」
這也是目前週遊的狀態,想做什麼也都在做了。
現在的週遊,是平遙影展最年輕的「最佳男演員」,也是首位入圍坎城長片的90後內地男演員。
但表演上的「得心應手」,卻並沒有換來獲獎後自我認知上的「理所應當」。
▲週遊獲平遙影展「最佳男演員」 圖/官微
「你不可能想到是你的!」
週遊陷入了困惑,這讓他「不知所措」了好長時間,更糟糕的是他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辦了。
「該怎麼說,反正就是一切都混亂了,讓我變得不太清晰了。當你得到一種認可的時候,這是你之前的目標,那接下來的目標是什麼樣子?然後你是不是應該就此止步,還是繼續奮勇向前?那你應該是收穫這份所謂的影帝,還是應該是說這只是我的一個開始、這是我夢想出發的地方?」
「已經有答案了嗎?」
「差不多了。」
統籌|馬晨
採寫|李葉萍
視頻攝像|顧曉培
視頻剪輯|孫世麒
視頻設計|強佳琪
你是因為什麼認識週遊的呢?
對他有怎樣的印象?
評論裡一起來聊聊吧~
也不要忘記給文章點個「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