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我們這款蘭蔻肌底精華眼霜就是通過『非特』進入中國市場的,當時正趕上中國的『6.18』,這款眼霜在天貓的銷量創了奇蹟,『非特』這一新舉不僅促進了海外消費回流,同時還拉動了內需。」歐萊雅企業代表塗春怡表示「非特備案」對企業是重大利好,企業能更快把最新的產品引進中國市場。
塗春怡口中的「非特備案」是指上海浦東新區率先在中國啟動的進口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試點改革。這項改革舉措自2017年3月1日實施以來,大大縮短了進口化妝品在中國的上市時間。歐萊雅就是其中之一。
從3個月到5天
「很多人不知道,國際知名化妝品牌的最新產品進入中國,從審批到上市通常需要5-6個月的時間,僅審批時間就會達到3個月,而我們啟動進口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試點改革後,審批時間縮短到了5天。」上海市浦東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沈建華介紹。
「比如我們一款粉底棒就著實體會到了『非特備案』帶給企業的紅利,減少了研發到上市的時間,在中國做到了『亞洲首發』,這讓中國消費者第一時間就能夠拿到此款商品。」塗春怡說隨著「非特備案」管理措施在浦東的實施,漂洋過海來到中國的國際知名化妝品牌的最新產品,不再需要以往長達5-6個月的審批等待,隨時在上海浦東新區完成備案,隨時就可以在中國市場發售,與全球市場幾乎同步的新款發行速度令人中國消費者咋舌。「大家再不用跑韓國、日本或海外代購,家門口就能買到了。」
自2017年3月1日起至2018年12月21日,凡從上海市浦東新區口岸進口,且境內責任人註冊地在上海浦東新區的首次進口非特殊用途化妝品,由現行審批管理調整為備案管理。首次進口非特殊用途化妝品辦理備案通過備案系統實施,在備案系統取得備案憑證。事後,企業自行列印備案憑證後,即可辦理相關進口通關手續。
「通過這一試點改革措施,進口非特殊用途化妝品的準入時限從至少兩個月,縮短為凡提交符合要求的紙質資料的,備案窗口當場受理並完成備案。」沈建華說,「非特備案」實施一年多來,2016件非特化妝品完成備案審查。「非特備案」受到越來越多國際化妝品企業的歡迎。「企業獲得的是與時間賽跑後的利潤,消費者獲得的是儘早體驗新品的快樂。」
「如今在浦東,人們在家門口買到最新在巴黎等時尚之都上市的進口日用化妝品已成為平常事。」沈建華說這就是進口化妝品的「浦東速度」。
「變與不變」中引領改革
作為中國化妝品研發、生產、經營和消費最集中的城市之一,上海的進口化妝品貿易額佔全國58%,進口非特殊用途化妝品的申報佔全國50%以上。之前的審批管理導致備案所需時間長,同時成為消費者儘早嘗試新產品的瓶頸。「進口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管理的試點工作,勢在必行。」沈建華說。
沈建華用六個「變與不變」形容改革內容。其中,資料審查內容不變,審查方式有變化。資料要求及技術要求未變,資料審查內容也未變,將審批管理的資料審查改變為備案後資料監督檢查,即在備案後3個月內進行。同時將一位專家審查制改為系統隨機指派5位分別網審及上海局的審核,確保了產品備案質量。
進口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管理試點中,還制訂了《備案分類監管辦法》、《備案風險監管辦法》和《備案誠信檔案管理辦法》,加強了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從以前審批後不管,到現在加強化妝品的上市後監管。為使用消費者能使用放心的化妝品。
從最初企業持觀望態度,到如今用戶名註冊、產品備案數量及進口量呈快速增長態勢,該試點工作得到了進口化妝品企業的普遍歡迎。
沈建華告訴記者,自試點公告發布後至今,共有45家化妝品企業落戶到浦東註冊新公司,有7家企業新增了化妝品經營範圍,參與試點工作。歐萊雅、香奈兒等本身就註冊在浦東的跨國化妝品公司第一時間加入備案試點,比如香奈兒公司目前已成功備案100多件產品,近百件備案產品已上市銷售。雅詩蘭黛、寶潔等越來越多的跨國化妝品企業也被吸引到浦東,已經或準備開展相關業務。
截至2018年6月底,首次進口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系統,浦東的172家境內責任人已註冊了264個用戶名,受託於32個國家和地區的237家境外生產企業的產品,境內委託境外企業為27家。已獲備案憑證的產品為1680件。
目前,國務院決定在天津、遼寧、浙江、福建、河南、湖北、廣東、重慶、四川和陝西10個自貿區,推廣複製浦東新區經驗,擴大試點實施進口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管理工作。
「進口非特備案」小常識
1、什麼是化妝品?哪些屬於非特殊用途化妝品?
化妝品指的是以塗擦、噴酒或類似方法,散布於人體表面任何部位(皮膚、毛髮指甲、口唇等),以達到清潔、消除不良氣味、護膚、美容和修飾目的的日用化學工業產品。通過注射、口服等方法使用的不是化妝品。
特殊用途化妝品是指用於育發、染髮、燙髮、脫毛、美乳、健美、除臭、美白(祛斑)、防曬共9類化妝品。
除了特殊用途化妝品以外的化妝品都是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常見非特化妝品有:洗面奶、淋浴液、洗髮水、補水面膜、爽膚水、卸妝油、香水等化妝品
抑菌(殺菌)洗手液、漱口水、外用衛生洗液等不屬於化妝品。
2、什麼樣的產品可以享受這項政策?
境內責任人註冊地址在廈門自貿片區內,並從廈門自貿片區口岸首次進口的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可以申請備案。
3、經營地址是否必須在自貿區內?
目前境內責任人註冊地址和經營地址均需在廈門自貿區內,註冊地址可與實際經營地址不是同一地址,實際經營地址不可為虛擬地址,聯繫電話應為廈門本地固話或手機號。
4、境內責任人和在華申報責任單位的區別?
《化妝品行政許可申報受理規定》中規定的在華申報責任單位是指由境外化牧品生產企業授權委託,負責產品代理申報有關事宜,對申報資料負責並承擔相應法律責任的中國境內獨立法人。同一境外化妝品生產企業只能授權一家在華申報責任單位。境內責任人是指根據境外化妝品生產企業授權,負責產品的進口和經營,並依法承擔相應的產品質量安全責任的,註冊地在自貿區內的企業法人。境外化妝品生產企業可以根據經營活動的需要,授權多個境內責任人,但授權範圍不得重複,同一產品不得授權多個境內責任人。
5、向國家局申請行政許可和申請進口非特備案可以同步進行嗎?
不可以,二進一,已經在國家局申請首次進口非特化妝品行政許可,只要未開展技術審評,可申請退回申報資料,按照各案方式辦理進口。但向國家局申請未通過審評的,不能再中請備案。
6、境內責任人投權書的投權範圍怎麼寫?
直接寫產品名稱或者產品系列,如某某公司生產的全部非特殊用途化妝品,不強制要求列明具體品種。
7、臺灣化妝品生產企業負責人可否攜公章來大陸一起籤字公證?
因國內公證機關無法公證公章,故臺灣企業仍需在臺灣公證後提交海基會轉遞,經福建公證協會比對後方可使用。建議臺灣企業的公證原件至少3份為宜。
8、境外生產企業境內責任人授權書怎麼公證?
境外生產企業可以到當地公證機關或大使館公證籤字蓋章,經中國駐該國大使館確認。中國臺灣的生產企業經當地公證機關公證後,通過海基會轉遞福建公證協會比對後方可使用。
9、境內責任人授權書採用郵寄方式,如何公證?
境外生產企業在境外籤字蓋章後公證並經大使館或公證協會比對確認後,境內生產企業在同一份授權書上籤章並公證,或者境內企業單獨出一份接受授權的聲明並公證。具體以公證機關答覆為準。
10、向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申請行政許可的檢驗報告可以使用嗎?
①已完成行政許可檢驗但尚未提交行政許可申請的進口非特化妝品,擬在廈門自貿區辦理進口非特備案的,該產品檢驗報告可作為進口非特化妝品備案資料提交。
②原申請許可檢驗的在華申報責任單位與備案境內責任人不同的,申請人應當同時提交備案產品與原許可檢驗產品為同一產品的情況說明以及原在華申報責任單位允許使用該檢驗報告的知情同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