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近日,媒體熱傳一段視頻:《47個未接電話,外賣員等1小時不敢按門鈴》。視頻講述了一個挺暖心的故事:一個男子中午點了外賣,但是考慮到兒子正在複習考研究生,有點失眠,想讓兒子多睡一會兒,就選了「電話聯繫」模式,不想讓門鈴打擾孩子休息。
外賣小哥打了47個電話,這個男子都沒有接,等他想起來,外賣小哥已經在外站了1小時了。男子很抱歉,想補償一下,但外賣小哥婉拒了。視頻的配樂,加深了溫情的感覺。
外賣小哥的克制和忍耐,真的讓人敬佩。在智慧型手機主宰人們生活的今天,大多數人都難以接受對方「一小時不接電話」,這幾乎是一種生理反應了。人們很容易因此感到焦躁不安,仿佛斷開聯繫,就是失去了整個世界。正因為此,很多網友都對那位點外賣的男子表達了批評,可謂是一種將心比心的感受。
但在這「相互理解」的溫情背後,其實存在著一個特別不容易的父親。那位男子點了外賣,明明選了電話聯繫模式,本來應該把手機調成靜音,時刻看著屏幕才是,但是他卻「走神」了,甚至在1小時內都沒看手機。或者他太過勞累了,更有可能的是,對兒子的關注,讓他「靈魂出竅」,整個人已經不在正常生活的節奏之中。
這多少有點難以理解。一個準備考研的孩子,正常情況下已經20多歲,完全是一個成年人。不管是頭一天失眠還是第二天想午睡,都不算太大的事情。但是,這對父子卻像準備高考那樣採用了「應急預案」,午睡的時候不但拒絕門鈴,估計家人的活動也要躡手躡腳,儘量不發出聲音。
我很懷疑,這個午睡到底成功沒有。通常來說,一個神經大條的人,往往會很快入睡。有相當多的失眠,其實是被「我一定要好好休息」的念頭折磨導致的。如果一家人都認為這個午睡非常重要,甚至影響到考研,在這種壓力下,睡眠多半又要泡湯。可憐的備考生,可能會進入一個失眠的惡性循環。
網友講了不少自己遇到的案例。高考前那段時間,大多數中國父母都有一些過度反應,甚至樓上有人在家裡弄出一點聲音,都會被投訴。父母的這種心情當然可以理解,但是,這種「緊張的空氣」,毫無疑問對考生會有更不利的影響。神經質的、反應過度的父母,會給孩子額外的壓力。這些父母總是會發現,所謂「別人家的孩子」都非常省心,高考前甚至在打遊戲。他們不知道,是自己的緊張拖累了自己家孩子。
再想一想那個外賣小哥,他多半沒有讀過大學,更不用說考研究生了。但是他表現出的對環境的忍耐力,卻值得敬佩。能夠婉拒補償,說明他也有很好的心態可以看待人生的得失,他應該不會遇到失眠的問題吧。在接過外賣的時候,那位父親應該從外賣小哥身上學到更多。
(來源:荔枝銳評微信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