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開國紀念幣銅元精品一覽,絕對的稀有銅元!

2020-12-20 古泉說

銅元在中國製造、流通不過半個多世紀,雖然在漫長的貨幣發展史上只是短暫的一瞬,但其數量龐大,品類繁多,形制及版別的區分,極為複雜,可以說,歷史上任何一種錢幣都無法與之比擬,置身其中,方可體會其獨特的收藏魅力。近年來,隨著機制銀幣價格一路走高,銅元行情也悄然啟動,尤其是稀見樣幣以及頂級品相的高分流通幣,身價已今非昔比。今天小編便藉此機會帶大家了解一下幾枚民國銅元的市場價格。

民國八年徐世昌像背開國紀念雙旗十文銅幣

民國八年徐世昌像背開國雙旗十文銅幣一枚,橙紅色包漿,此幣打制極為完美,人像形態生動傳神,栩栩如生;壓力十足,幣面平整,原色巧克力包漿帶底光,品相頂級,民國銅元綱目性大名譽品,此品為目前所見品相最為頂級者,此版目前所見不超過十枚,極為難得罕貴。

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雙旗十文(連葉版)

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雙旗十文,該幣為機制銅元,正面無圈,錢幣正面兩面旗幟交叉而立,左為十八星旗,右為五色旗,旗後系有纓帶,靈動飄逸,雙旗寓意全國一統與民族大團結;上緣為「中華民國」四字,下緣鑄「開國紀念幣」五字,字體秀美,筆畫遒勁有力,左右兩側分列長枝花卉,正面與一般雙旗幣的區別是正面無圈,左軍旗中心加圈、點。背面中央珠圈內鑄嘉禾「十文」字樣,珠圈外連葉紋飾,無英文;珠圈內大麥穗,下方枝葉呈捆綁狀。據銅元最新的研究(尚未得到公認),這種背面珠圈外採用連葉紋飾而不採用英文的做法,均為安慶造幣廠所為。

民國湖南洪憲元年開國紀念當十銅圓

湖南洪憲元年開國紀念當十銅圓一枚,為紀念湖南憲法設立而專門鑄造,打制極為清晰深峻,壓力十足,鏡面底版,原色深玫瑰色包漿,底光閃耀,極其美麗,狀態頂級,不可多得,十分難得罕貴,是為中國銅元珍稀品種。

1920年中華民國開國紀念背嘉禾「壹枚」銅幣

1920年中華民國開國紀念背嘉禾「壹枚」銅幣一枚,CCC-660,圖文清晰,頗為少見,NGC MS61BN據何代水、周沁園編著一書記載:「壹枚」開國紀念幣,所見品相皆不佳,出處眾說紛紜,可歸納為二種:第一種,此幣應為山西銅元廠開始運行時或成立之前的試製幣,……初期試製的品相可能不佳。第二種,從製作品質看,應非正規造幣廠所為,在軍閥割據的動亂時代,為了牟利或私籌軍餉,某地小軍閥或商人,仿照山西銅元「壹枚」或南方各省的開國紀念幣,私造之品。

相關焦點

  • 民國開國紀念幣銅元及銀元選粹
    民國時期各省所鑄銀元、銅元,品種繁多,面貌多樣,各具特色,作為系列收藏和專題收藏的良好素材,歷來受到藏家的喜愛。在那個動蕩不安的歷史時期,各位風雲人物,紛紛將其肖像鏤刻於錢幣之上,品種之多樣、工藝之精湛令人讚嘆,不少經典之作代表了當時中國機制幣製造的最高水平。
  • 別說銅元不值錢,這二十種價值連城的銅元,隨便有一枚就能逆襲!
    17 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五文 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五文試鑄銅幣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五文試鑄銅幣,資料顯示,民國開國紀念幣五文,已知存世僅三枚。據嘉德介紹之拍品為「臺灣鄭仁傑銅元目錄封底原品」。
  • 中國銅元五大金剛三大天王,價高難尋,一般人家裡找不到!
    同年,天津造幣廠根據財政部關於鑄造紀念幣的規定,鑄造了袁像共和紀念十文銅元。按實物,此紀念幣可分小面型和大面型兩種版別。其中,前者較少,後者極稀。孫中山像開國紀念幣銅幣孫中山像開國紀念幣有金、銀、銅三種材質。我們通常所說的孫小頭都是指銀元,名氣要遠遠高於銅元,但孫像銅元在珍稀度上要比銀元罕見許多。
  • 中世紀國際拍賣錢幣系列:王先生祖傳民國開國紀念幣雙旗十文亮相
    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是銅元是很重要的一個品類,甚至可以說是民國銅元的主體品種。開國紀念幣在民國流通的時間並不長,發行數量自然比較少。1911年辛亥革命勝利後,清帝退位,中華民國成立,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是由民國政府發行的一款紀念銅錢,正面「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字樣,十文,背面交叉龍旗,相當少見,非常珍貴。
  • 錢幣收藏 | 十種民國珍稀精美銅元 每種都價值不菲
    根據幣面所鑄的「開國紀念」四字來看,此幣當為民國元年(1912)鑄造。據史料記載,光緒三十二年(1906),清政府對全國的造幣廠進行裁撤歸併。其中,安徽省造幣廠歸併於江寧(今南京)戶部造幣分廠。民國期間,安徽省也未重建造幣廠。因此,它的鑄地並不是安徽省。
  • 2020最具收藏價值的民國銅元?大漢銅幣、連葉版雙旗幣重點關注
    然而,對於後世的收藏而言,銅元則是富涵歷史知識、種類豐富多彩、版式千變萬化、頗具挑戰和意趣的收藏門類。近年來,隨著機制銀幣價格一路走高,銅元行情也悄然啟動,尤其是稀見樣幣以及頂級品相的高分流通幣,身價已今非昔比。在新的2020年中這些版本的銅元都是值得關注的!有的就要好好收藏了!
  • 馬蘭幣精品一覽,民國銅元的一朵奇葩!
    四川馬蘭幣產生於民國時期,何為馬蘭幣?一面為馬圖,一面為蘭花圖的圓形銅幣簡稱馬蘭幣,馬蘭幣上的動物圖案除了馬之外,還有水牛,老虎,獅子,仙鶴,蝴蝶。植物圖案除了蘭花之外,還有海棠,竹子,稻穀等等。馬蘭幣的性質可能是饋贈用品,賭博籌碼或是紀念幣,不過有些有面值,大小形制對應早期的「五文」、「十文」、「二十文」銅元,因此馬蘭幣可能用於流通。馬蘭幣的種類較多,按照材質可以分為黃銅、紅銅、白銅、銀質。按照規格可分為大型、中型和小型。就目前收集的品種來看,大致可分為8類,120餘種。1、正式流通用馬蘭幣。2、紀念性質的馬蘭幣。3、有面值的馬蘭幣。
  • 精品推薦—清代民國古錢幣
    民國成立後,銅元仍繼續大量流通使用。1914年,銅元正式改稱「銅幣」,民國發行的銅幣與清最大的區別是龍紋被換成了由稻穗組成的嘉禾紋。各省鑄造的銅元大多為兩面叉的國旗圖案,並有「開國紀念幣」或「中華民國銅幣」字樣。1911年辛亥革命勝利後,清帝退位,中華民國成立。
  • 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雙旗幣,2017年最新拍賣成交價超過200萬
    中國民主主義革命的先驅者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並在頒布的「臨時大總統令」中提出要「另刊新模,鼓鑄紀念幣」,隨後武昌和南京兩處造幣廠率先鑄行了「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銅元輔幣,以十文面值的為主,在全國大量發行以取代清朝銅元。這就是「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銅元的由來。
  • 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十文銅幣,現在能值多少錢?
    所以,開國紀念幣十文一般都很難進入玩家的法眼,甚至是不屑一顧。 開國紀念幣雙旗十文銅幣作為民國開國第一銅幣,其作用主要就是為了在全國範圍內全面更換市場流通的清代銅幣,所以必須全面覆蓋,這種情況下,南京造幣廠和武昌造幣廠全力鼓鑄,兩廠先後鑄造開國紀念幣十文上百億。
  • 2020年 細談民國機制幣版別
    銅元大體分三種銅質,即紅銅、黃銅、白銅。銅質的不同,有的價格相差相當大。一般來說,白銅質銅元均較為稀少。 四、注意規格的區別。同種銅元有的有大小、薄厚之別。同一版別中的大樣和厚重者須特別注意,如民國十三年造雙枚中華銅幣、民國十文河南雙旗等,其厚度超過2.5毫米者即為樣幣。 五、注意由製造工藝方面原因而產生的區別。
  • 這些民國銅幣很值錢,快看你手裡有沒有!
    小易提醒 銅元的種類繁多,版式千變萬化,這裡小易給你們整理了一些值錢的民國銅元,快看看你們手裡有沒有! 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雙旗連葉十文
  • 民國銅元——《雙旗幣當制錢二十文(湖南省)》特殊版鑑賞
    銅元在我國發行流通前後不過半個世紀的時間,在我國貨幣的歷史長河中僅是十分短暫的一瞬間,但中國銅元見證了中國從封建社會演化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的歷史過程,是我國近代貨幣史和錢幣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錢幣雖小,卻也能反應當時社會文化的特徵,獨具歷史意義。
  • 曾在海南流通的外國貨幣:美國銀元 汶萊銅元(圖)
    到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國民政府宣布「廢兩改元」後,銀兩便終止使用,改用銀元。  銀元的前身則是清末所鑄的「龍洋」,以及國外流入的西班牙、墨西哥銀元(俗稱「番銀」、「洋銀」,民國後流通的有孫中山頭像的銀元,袁世凱頭像的銀元(俗稱「袁大頭」),還有「廢兩改元」後開鑄的「帆光」(正面鑄孫中山半身像,背面印有帆船圖案的銀元),這些銀元統稱光洋。
  • 北洋銀元局與銅元的盛行
    光緒元寶三十三年版,津廠所造壹圓銀帀中數量最低的北洋三十四年版,津廠壹圓銀帀製作量最高的一種,民國初年在多處恢復生產,版別極多,此為其中背"34」字體較特別的版式,稀見。一種的龍形同銀幣, 本文以「北洋龍」 稱之;另一款與戶部一兩圖形近似, 俗稱「戶部龍」 ,俗稱「戶部龍」僅二十文一種,是民國6年武昌造幣廠以日本代制的「戶部」模具中未使用的二十文銅元改制而成皆可分細版多式。戶部北洋龍二十文、十文、五文等三種銅元是北洋銀元局開鑄時製作, 泉界已無異議。
  • 開國紀念幣種類大全,辨別價值高低,可以學習下
    1、開國紀念幣下五星版根據趙寧夫、胡國瑞為主編的編纂委員會《中國錢幣大辭典(民國篇,金銀幣卷)》(中華書局)記載,民國元年(1912年)3月,孫中山批准中華民國財政部江南造幣總廠鑄造開國紀念幣,於5月開鑄,次年1月停鑄,鑄量2300萬枚,流通於江浙一帶。該幣正面中央有孫中山側面像,上鑄「中華民國」,下鑄「開國紀念幣」,左右有長枝花飾。
  • 錢幣精品推薦鑑賞-中華民國雙旗幣十文
    民國建設後,銅元仍繼續大量流通使用。1914年,銅元正式改稱「銅幣」,民國刊行的銅幣與清的區別是龍紋被換成了由稻穗組成的嘉禾紋。各省鑄造的銅元大多為兩面叉的國旗圖案,並有「開國紀念幣」或「中華民國銅幣」字樣。
  • 民國機制幣種類繁雜?如何鑑賞,這五大招接好!
    銅元大體分三種銅質,即紅銅、黃銅、白銅。銅質的不同,有的價格相差相當大。一般來說,白銅質銅元均較為稀少。 四、注意規格的區別。同種銅元有的有大小、薄厚之別。同一版別中的大樣和厚重者須特別注意,如民國十三年造雙枚中華銅幣、民國十文河南雙旗等,其厚度超過2.5毫米者即為樣幣。
  • 民國時期機制銅元——<四川銅幣100文/湖南雙旗幣二十文>鑑賞
    民國成立後,銅元正式改稱「銅幣」,民國發行的銅幣與清最大的區別是龍紋被更換代替。各省鑄造的銅元大多有自己的圖案和特色,當時期銅幣種類繁多,主要由於晚清時期銅元和民國早期銅幣的混合使用,加上各地鑄幣廠鑄造銅幣數量非常多,種類比較雜,據統計數據可謂震驚國人,最開始本以銀幣為主幣、銅幣為輔幣,後來銀幣鑄造漸少、銅幣激增且面值變大,民國十二年以後尤甚,同時質量也下降很多,國民政府後期開始整理金融秩序,推行法幣,加上晚清時期的銅元回收重鑄,逐漸銅元慢慢的退出歷史的舞臺。
  • 帶孔銅元知多少?大清銅幣、光緒元寶盡顯風採
    機制銅元的流通,發端於清末,延續至民國,歷時短短四十餘年,在中國數千年貨幣歷史長卷中,猶如匆匆過客。然而,這短暫的銅元時代,卻經歷了中國社會前所未有的動蕩。期間,各省鑄造銅元品種豐富,由於使用過程中損毀嚴重,加之銅材本身容易磨損和腐蝕,留存至今,品相能夠到達入藏級別者,可謂萬裡挑一。今天小編便精選了一些帶孔的機制銅元,與同好共鳴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