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城市適合年輕人發展?

2020-12-12 新浪財經

來源:樓市參考

前段時間,教育部公布了一項數據,2020屆高校畢業生將達到近幾年來的峰值:874萬。

再加上去年滯留的畢業生和幾十萬回國的留學生,2020年「新生就業需求」近千萬級別。

然而需求創新高,供給卻遠遠跟不上。

在疫情影響下,社會可提供就業崗位量在急速下滑。天眼查數據顯示,因遭受疫情打擊,第一季度有超過46萬家企業不幸遇難。

目前來看,國內眾多中小企業還沒有恢復過來,面對就業季,大部分企業宣布縮減招人計劃,有的甚至開始停招、裁員。

昨天一個做人力的朋友對我說,今年的畢業生就業難度是「地獄級」的,畢業即失業將成為常態,而且用人單位為了性價比,會壓低薪資,應屆生是最吃香的,研究生這類高成本勞動力,大都不作考慮。

為了一份體面工作,需要從茫茫人海中拼個你死我活,這對剛從象牙塔裡出來的年輕人來說,無疑是一次殘忍的歷練。

但我今天要說的是,對於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來講,最重要的不是尋找一份工作,而是尋找一個有發展的城市。

因為城市是工作和生活的載體,你所選擇的城市,決定了你未來的海拔高度,這是企業給予不了的。

比如說房價這個東西。我之前做培訓,認識成都的學生小張和小李,兩人家庭條件和個人能力相差不多,畢業後,小張選擇在成都打拼,小李則為了安逸,回到老家三四線城市遂寧去銀行當了一名櫃員。

兩人同時在2016年買了房,結果上一輪房價上漲後,小張的財富增值比小李多出上百萬,可能是小李幾年努力都換不來的。當然在商業、醫療、教育等資源的享有上,成都和遂寧也是天地之別。小李每次談到這些,悔不當初。

一般來說,5年時間,不同城市的人生軌跡就可以出現極大的差異。

那麼中國共有660個城市,哪些城市更適合年輕人去發展呢?這是我們今天要思考的課題。

1

宏觀大勢

首先我們要摸清城市發展宏觀大勢。

從近幾年中央下發的城市戰略規劃文件,我們可以得到一個很重要的信息:

中國的城市發展格局已經將從「廣撒網,多斂魚」,轉化為「擇優而從之」。

例如多次提到的城市群、強省會戰略,都是把一個區域的資源集中導入一個城市,打造一個地方核心大城,然後再用大城的力量輻射帶動周邊小城市發展。

坊間也常傳出,「縱一省之力造一城」的說法,典型如合肥、鄭州、武漢、長沙等省會城市。這個概念我強調過很多次,希望在腦海裡留下思維定勢。

這將導致中國城市格局在未來幾十年,處於「強者恆強,弱者持弱」的發展趨勢中。

宏觀上那些底子好的城市,會逐步走向超級大城,而那些自身無資源和區位優勢的小城市最終會淪為養老城,鶴崗就是很突出的例子。

目前來看,東三省、山西、內蒙古、青海、甘肅等北部地區的小城市,此現象已經在加速擴散,未來還會波及到南方。

所以在戰略層面上,年輕人的路最好應選在國家中心城市、一二線城市、省會城市,而不是留在非國家級城市群,無產業和人口流入的三四線城市。

政策在哪,錢在哪,人口就在哪,這個邏輯在中國城市發展路上,亙古不變。

2

一線城市

在戰略層面上,我們知道了城市發展的趨勢。接下來細分講講哪些城市是適合年輕人發展的。

首先是一線城市。

北上廣深一直都是年輕人背起行囊逐夢的沃土。這裡有500強企業,消費力強勁的市場,雲集的三甲醫院、明星小學、品牌商場……這些資源,都是多年充分積累競爭的結果。

當然年輕人在北上廣深工作,有兩方面的挑戰,一方面是人才競爭帶來的職場壓力,另一方面是房租和房價帶來極高的生活成本。

每年都有不計其數的畢業生踏上北上廣深的熱土,同樣也有不計其數的年輕人背起行囊含淚而去。北上廣深像一個漏鬥一樣,不斷將家底殷實、個人能力突出的年輕人篩選出來。

如果家裡沒有幾分底墊,30歲便是決定去留的一道人生大坎。

但即使如此,我依然建議年輕人要敢於踏上這片熱土。因為無論結果如何,在一線城市的「高壓快節奏」環境中,你的格局見識、工作能力、思維邏輯將會有質的提升,這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

這筆財富會在你未來的生活工作中逐步兌現,成為你在下一個城市參與競爭時,衡量薪資水平的籌碼。這跟海歸鍍金一個道理。

很多人都說畢業生如果未來留不在一線城市,還不如一開始就呆在老家,積累些人脈關係。

其實這個觀點是無法成立的。

人脈關係的靠的是個人能力,而不是時間。如果你有兩把刷子,去哪兒人們都會圍著你轉,如果庸碌無為,你在一個地方呆一輩子,有用的社交關係依然與你無緣。

3

哪個更合適

那麼一線城市中,哪個對於年輕人更適合?我認為是有區別的,首先是北京,其次上海、深圳,最後是廣州。

北京為什麼要排在第一位呢?我一直在對周邊的人說,這個城市的特點就是「大而全」。

北京是全國產業結構最複雜的城市,工作機會多,平臺大薪資高。名牌高校眾多,也意味著未來最新最賺錢的產業一定會在北京。

而且因為政策原因,幾乎所有大型企業都在這裡有分部,大小行業會議均在這個地方展開,而且代表著行業的趨勢發展,對於個人學習成長有一定的幫助。

北京很大,天南海北的人像是大雜燴,包容性足夠,在這裡不愁找不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缺點是政策因素,市場自由度不夠,這幾年路邊的門店燈牌被拆後,生活氣息漸漸稀薄了。

上海是一個精英城市,偏國際化,時尚之都,適合對生活有小資情調,有追求的年輕人。缺點是包容性相對較差,呆久了會感覺這個城市有些陌生。

深圳城市人口年齡結構,在四大一線城市中是最年輕的。年輕人多的城市有很多好處:創造力強,消費市場活躍,對新生事物的接受力強。

就業機會多,也很容易和敢打敢拼的年輕人一起創業,致富效應強。市場自由,晚上12點後,街邊巷尾燈火通明,生活氣息足夠。

缺點是地少人密,教育和醫療等公共資源太過稀缺,差北上廣幾個段位。薪資水平不及北京,而且深圳的房價已經超越北上,穩坐第一。這對於家裡沒有實力的年輕人來說,無疑是最高的圍牆。

廣州科教、醫療資源很強,這註定其一線地位不會被其他二線城市輕易動搖。貿易門戶,對國內做電商行業的人有一定的幫助。

但缺點也明顯,這幾年發展有些偏離軌道,尤其在科技、金融、服務產業上創新力和其他一線城市拉開了差距,被深圳壓過一截。薪資水平和新興就業崗位不及其他,但廣州房價相對於深圳,較為友好。

下面我們再看看二線城市。

4

二線城市

其實從2018年開始,社會上對年輕人「一定要去一線城市發展」的主流意識,有了一定的改觀。

一是,北上施行了人口疏解政策,定向優化人口結構,政策面對人口流入不友好。其次是經過上一輪樓市高潮後,北上廣深的房價上漲過猛,粉碎了大多數年輕人的夢想。

那時候,網上隨處可見「逃離北上廣深」的文章。很多年輕人開始選擇心怡的二線城市發展。那麼哪些二線城市適合年輕人發展呢?

這時候很多人開始翻榜單了,什麼城市GDP,人均收入,城市宜居指數……市場上有關城市各維度的排行數不勝數。

至於哪些值得參考,我認為只需要關注三個因素:

1、城市行政地位-城市發展

2、產業創新能力-薪資水平

3、國民營經濟佔比-就業機會和公平性

1、城市行政地位。

這是判斷城市發展最基礎的因素,決定了中央會花多少精力和資金投入到這個城市。

去年有的城市申請地鐵項目,全部通過審批,而有的城市非但沒通過,還被砍了一半。地鐵一響,黃金萬兩,未來的城運因此改變。在此層面上,國家中心城市,地方強省會城市都是年輕人應該考慮的。

2、產業創新能力。

60年代的東三省,80年的北方能源大城,還有2000年時期唐山、保定等重工業城市,這些城市都是當年站在風口的佼佼者,然而因為產業沒有及時升級創新,被歷史洪流所淹沒。創新是一個城市的生命力,這在網際網路時代,更加突出。

3、國民營企業比例。

國企強民企弱,這個地方的資源被壟斷,高薪就業崗位少,年輕人發展機會少;國企弱民企強,證明這個地方市場經濟發達,高薪就業崗位多,年輕人發展有足夠的空間。在某種意義上講,這一因素和產業創新能力高度吻合。

基於上面三大因素,再加上前段時間對幾十份權威機構榜單的研究,得出了「最適合年輕人發展的城市」,榜單如下:

第一梯隊:成都、杭州、蘇州

第二梯隊:重慶、武漢、長沙、南京、西安

第三梯隊:天津、合肥、鄭州、青島、廈門、佛山、東莞

這15個城市,無論從城市能級還是資源佔有,均是一方翹楚,是值得年輕人立足的淘金之地。

其中,最推薦年輕人去的是處於西南的成都,人口基數大經濟創新能力強,這幾年得到諸多500強企業青睞。市場經濟自由,對城市新居民的包容性強,從前段時間首次提出地攤經濟可以看出。

成都也是全國從疫情中走出的第一個強二線城市,產業結構較為新穎,這幾年網際網路和科技產業也是一方翹楚,實力底蘊強悍。

其次是東部沿海蘇杭二市。經濟動力強,是東部沿海城市的核心,人均收入緊跟一線城市,地方文化儒雅,節奏不緊不慢,城市居民人口素質較高。

在房價上,成都和蘇州相對杭州有一定的優勢,杭州目前房價處於二線城市的頭部,而且極愛炒作,年輕人在此紮根有一定的難度。

重慶自古是成都的宿敵,3000萬人口的超級大城,意味著經濟天花板很高。但是由於地貌特徵,高樓擁簇,有時候感覺像是內地版香港,有些壓抑。而且經濟以第二產業為主,創新能力有待開發。好處是相對於成都,房價健康,買套房子相對輕鬆,目前依然屬於二線城市中的窪地。

長沙是一座黑馬城市,個人非常喜歡。經濟動力強,娛樂文化產業出眾,房價健康能留得住年輕人,城市娛樂性高,被稱為湘江邊上的「不夜城」。這裡房價低,年輕人幸福指數高,吃喝玩樂,生活氛圍濃烈。

西安上榜的原因,是近幾年來當地對大學生創新投資力度極強,而且西安的高校資源豐厚,城市文化底蘊深厚,是西北部城市的未來。這也從側面解釋了,國家要把第9個國家中心城市頭銜給了西安的原因。

武漢、鄭州、合肥是中原三傑,分別代表一方水土,省內絕對的資源核心。其中武漢因此這次疫情有些傷及根本,但這座九省通衢的歷史大城,會快速從陰霾中走出來。畢竟城市經濟體量,高校資源,地理區位都是中原之最。整體來講,武漢綜合面要強於鄭州和合肥。

天津、南京、廈門、青島,雖然在經濟創新上力度不及其他,但在自身的科教、醫療等資源上,在區域內有較大的優勢,這是歷史和政策長期積累的結果。

但在地域上講,天津是北京退而求其次的選擇;南京房價和經濟,相對蘇杭二市沒有優勢,廈門是福建的權貴中心,房價收入比趕超一線城市;青島這幾年第三產業發展緩慢,民營經濟較弱,人均收入不見起色,對外來年輕人不太友好。

5

城運即人運

城運即人運,是刻在歷史書上的箴言。

選對一座城市,很容易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適合自己的另一半,未來孩子也能享受到良好的教育。家庭的發展和城市的節奏息息相關。

策略上,首選一線城市,修身養性打磨自己,如果感覺自己找不到方向,家底又不殷實,就及早選擇下一站,最好在一個能紮根未來,處於快速發展的城市購置房產。方便在離開一線城市後,有一個穩固的根基。

相信我,隨著城市發展,房地產紅利對於年輕人的人生發展來說,絕對是大頭。

當然除此之外,還要參考你對城市地理位置和環境的追求。你是西安畢業的大學生,家也在西安,那麼讓你去更強的杭州發展,這顯然是不現實的。

還要考慮的一點因素就是氣候環境,有人喜歡四季如春的南方,也有人喜歡能看得見雪花的北方。仁者見仁。

總之,如果你已感知到,自己所在的城市正在被時代遺棄。那麼就應該果斷背起行囊,踏上尋找未來的路途。

有時候,選擇比努力重要得多。

相關焦點

  • 哪些城市適合年輕人的發展
    又到畢業季了,很多學生都會踏入社會開始工作,對年輕人來說,選擇比努力重要很多,尤其是畢業後所選擇的城市,是以後工作和生活的載體,決定了未來的發展高度。那麼哪些城市適合年輕人發展?由於換城市會有很大的成本,畢業之後第一次選擇的城市,很大概率決定了你最終會留在哪裡過完一生。因此,城市的選擇,就跟投資一樣,要找個有發展潛力的績優股,不光要考慮現在,還要看未來。首先,要看城市發展宏觀大勢。
  • 哪些城市適合年輕人發展?南京竟然排…
    一般來說,5年時間,不同城市的人生軌跡就可以出現極大的差異。 那麼中國共有660個城市,哪些城市更適合年輕人去發展呢?這是我們今天要思考的課題。 政策在哪,錢在哪,人口就在哪,這個邏輯在中國城市發展路上,亙古不變。 2 一線城市 在戰略層面上,我們知道了城市發展的趨勢。接下來細分講講哪些城市是適合年輕人發展的。 首先是一線城市。
  • 哪些商品最適合在農村開?哪些比較適合年輕人開?
    隨著現在經濟的發展農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農村現在與過去相比大不相同,不僅從精神面貌上,還有很多農民朋友的思想觀念,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同樣農村的經濟條件提高,家家戶戶很多地方都住上了二層小洋樓有每家每戶都有了自己的汽車,可以說大家離小康生活又近了一步。
  • 中國最適合年輕人發展的五座城市,新一線城市潛力很大
    最近網上發布了關於《2019中國主要城市青和力洞察報告》,其實就是說適合年輕人發展的城市,用青和力來代表城市對年輕人的吸引力,上、北、廣、深四座一線城市排名前四,其次就是杭州市,它是浙江的省會城市,也是新一線城市行列中,經濟水平較高的一座城市,杭州的發展潛力大,還有許多企業在這裡快速崛起
  • 中國「適合」年輕人打拼的城市,發展前景好,不是北上廣!
    為了有更好的發展,很多的年輕人畢業以後都會去一線大城市發展。而說到這些大都市,人們肯定首先想到的就是北上廣了,因為這幾個城市經濟實力強,對於年輕人來說機遇會更多一些。成都是我國的特大城市,成都自古便是中國西南地區的金融和商貿重鎮,培育形成了電子信息、汽車、機械製造、食品、金融、旅遊六大千億產業集群。除了適合旅遊,成都同樣也很適合居住,這裡的消費水平不算太高,許多來這裡發展的人,大多都選擇定居在這座城市,畢竟經濟收入還算宏觀,而且消費總體來說比較低,生活節奏也沒有想像的那麼快。
  • 非常適合年輕人發展的六座城市,北京只能排第二,第一實至名歸
    隨著我國整體的迅速發展,由於國內眾多城市的地理位置以及發展歷程的不同,因此也導致如今國內各個城市之間不同的發展實力,而其中許多經濟實力較為優越的城市就吸引了大量的年輕人前往,為自己的理想拼搏和奮鬥,那麼按照目前我國眾多經濟大城的快速發展來說,哪座城市相比較更加適合年輕人的發展呢?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介紹我國最適合年輕人發展的六大城市。
  • 適合年輕人的兩座城市,一座適合奮鬥,一座適合居住
    現在的年輕人在從學校畢業後大多都選擇留在大城市發展,這也是由於大城市的發展比較多,其實我們也能夠感受到現在大城市的人是越來越多,在城市生活壓力是難免會有的,所以在很多人心中也會萌發出「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的想法,都說北上廣不相信眼淚,其實這些城市是非常適合奮鬥的,在我國還有一座生活節奏很慢的城市是非常適合居住的。
  • 非常適合年輕人發展的六座城市,北京直能排第二,第一實至名歸
    隨著我國整體的迅速發展,由於國內眾多城市的地理位置以及發展歷程的不同,因此也導致如今國內各個城市之間不同的發展實力,而其中許多經濟實力較為優越的城市就吸引了大量的年輕人前往,為自己的理想拼搏和奮鬥,那麼按照目前我國眾多經濟大城的快速發展來說,哪座城市相比較更加適合年輕人的發展呢?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介紹我國最適合年輕人發展的六大城市。
  • 最適合年輕人發展的6大城市,北京僅排第二,第一實至名歸
    自從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在飛速的發展,在這期間湧現出了眾多優秀的城市,四大一線城市,十五座新一線城市,還有眾多的二線城市,這些都是相當優秀的城市,不過優秀歸優秀,每一個城市之間的發展還是有所不同的,有的城市深受人們的歡迎,還有的城市並不是那麼的吸引人才,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幾座深受年輕人歡迎的城市,一起來看看吧!
  • 廣西適合年輕人穩步發展的城市,不是桂林百色,也不是北海
    廣西相對來說優勢不明顯,廣西可說是海岸區,但與海面接壤的地方不太寬,雖然同越南接壤,但對廣西的對外貿易和經濟發展影響不大,同時廣西地理位置不太好,不僅不能接近經濟發達地區,而且總體海拔較高,交通也相對不發達,但是光明的未來是無窮無盡的,近年來,我們更加注重協調發展,"一帶一路"等政策對沿線地區發展也產生了很大積極影響
  • 今日話題:無錫這座城市適合年輕人發展和定居嗎?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無錫這座城市,到底適不適合年輕人前來發展和定居? 結論: 七年,現在我的答案很篤定,無錫這座城市,如果你足夠年輕,也許並不適合你發展,志向遠大的年輕人會選擇更大的城市,沒有志向的人也很難在無錫生存,這裡沒有你幻想的收入,同時這裡也不養閒人。
  • 國內適合年輕人的3座城市,擁有發展機遇,你去過嗎
    現代社會人員流動頻繁,很多年輕人為了夢想去外地打拼,在國內著名的大城市很多,其中有3座城市最適合年輕人,不僅是旅遊城市,而且機遇無限,你去過嗎?在很多人印象中,蘇州是一座旅遊型城市,是靠旅遊發展起來的城市,事實上蘇州的工業也很發達,世界500強企業的數量也很多 ,歷史古城與現代城市完美結合,迸發出新時代的活力,很受人們喜愛。鄭州也是充滿了活力,這些年發展得非常好。
  • 中國最適合年輕人打拼的城市,不是北上廣,而是這個新興城市
    導語:中國最適合年輕人打拼的城市,不是北上廣,而是這個新興城市。大家好,歡迎點閱本期內容。我們常說年輕人還是要多去外面闖蕩,見見世面,對於年輕人自己來說,大部分人也更希望留在大城市。北上廣這三個城市是我國發展最好的地方,一直以來也是很多人追夢的所在,不過「北漂」這樣的詞近幾年來不那麼流行了,現在最吸引年輕人的城市已經不是北上廣了。根據相關資料,現在中國最受年輕人青睞的城市是深圳。在2017年的人口數據中,深圳的常住人口大約1200萬,其中有本地戶籍的僅有400多萬人,而這個城市的實際管理人口則超過了2000萬。
  • 這屆年輕人,更傾心於哪些城市?
    原標題:這屆年輕人,更傾心於哪些城市? 這屆年輕人,又更傾心於哪些城市? 哪些城市贏得 " 芳心 "? 新經濟加速人口吸納 那些贏得年輕人 " 芳心 " 的城市,首先在收入方面佔有明顯優勢,平均工資都可圈可點。
  • 一線城市還是二線城市,年輕人發展最優的選擇是哪個
    一線城市的優點是十分明顯的,工作機會多,收入高,更公平更有活力,所以每年吸引大量年輕人流入。但一線城市的缺點也同樣十分明顯,離家遠父母不放心,生活成本偏高,現在的高房價普通人想留下來很不容易。二線城市特點是生活節奏慢,房價低,適合生活。但是缺少活力,收入偏低。
  • 中老年人旅遊,國內最適合的三座城市,有一座年輕人也偏愛
    隨著這幾年我國的經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升,交通條件也越來越便利。對於現時代的一部分中老年人來講,不像上個世紀的老人們安安靜靜的窩在家裡養老,而更多的是出門旅遊看看中國甚至全世界的大好河山。像一些旅行團推出的老人團在近些年來就特別的火爆,不僅在各大風景區能看見老年人的身影,甚至高山,高海拔的地區也有一些中老年人,也正是因為中老年人愛旅遊,愛鍛鍊,所以國內的中老年人的身體素質不差於天天宅在家的年輕人。
  • 四川「最適合」年輕人定居的城市,不是廣元也不是綿陽,而是這裡
    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滿足於現狀,想離開自己的小縣城去一個更有發展潛力的城市,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四川省最適合年輕人的城市,談談四川省最適合年輕人定居的城市,也許有人會想到廣元,因為廣元的物價還不算高,年輕人來到這裡,沒有什麼生活壓力,或者綿陽,作為成渝經濟圈七大區域中心之一,雖然發展情況還不錯
  • 漢口,真的不適合年輕人嗎?
    但讓我最不能力理解的是,網上很多人不僅對漢口唱衰,還說年輕人適應不了漢口的生活,搞得像年輕人在漢口就不能生存一樣!漢口真的不適合年輕人嗎?年輕人適應不了漢口的生活?小編曾在漢口生活5年,漢口給我的印象一直是繁華中帶點歷史感,即使當高樓大廈包裹老舊小屋時,它也不乏人文氣息,如果你深入了解後會發現,漢口根本不是垂暮長者已老已,而是在日新月異的城市變更中更顯朝氣,這裡也有不少的年輕人。
  • 四川省資訊|成都有哪些適合年輕人遊玩的好地方值得推薦?
    四川省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成都有哪些適合年輕人遊玩的好地方值得推薦?嗯,適合年輕人去的地方啊。2、到成都旅遊必去的景點和必吃的美食有哪些?我推薦韓包子,韓包子是四川成都地方傳統小吃之一,從創業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歷史了。包子應該是中國最普遍的小吃了,從北到南,從東到西都能見到包子,做出名的也很多,成都韓包子便是其中一例。成都,中國的天府之國,世界的美食之都。
  • 適合年輕人打拼的五大城市,上海排在第一位,蘇杭誰更合適?
    適合年輕人打拼的五大城市,上海排在第一位,蘇杭誰更合適?這社會是二八定律,富的是一小部分人,大多人還在忙於生計。中國有14億人口,其中年輕人大約是兩億多,能夠拼爹的是少數,大多數人想要生存下去必須要打拼,而那些經濟發達的城市則成為了他們打拼的首選,但並不是每座城市都適合人們去打工。適合年輕人打拼的五座城市,毫無疑問上海排在第一位,蘇州和杭州誰更適合呢?上海,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也是中國綜合實力最強的城市,被譽為是魔都,一座充滿魔幻的國際化大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