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提起賽裡木湖,無人不曉,無人不知。賽裡木湖,一年四季,美景如畫,讓人心旌蕩漾。都說賽裡木湖是大西洋的最後一滴眼淚,是因為大西洋暖溼氣流最後眷顧的地方,就是賽裡木湖。
賽裡木湖古稱「淨海」,位於中國新疆博爾塔拉州博樂市境內的北天山山脈中,緊鄰伊犁州霍城縣,就是離我以前居住地比較近的地方,所以成了我們一年四季可以打卡的景點。
賽裡木湖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高山湖泊。湖面海拔約2071.9米,東西長約30公裡左右,南北寬約25公裡,面積約453平方公裡,平均水深約46.4米,最深處可達106米,蓄水量達到210億立方米。
「賽裡木」是哈薩克語音譯,意為「祝願絲綢之路行人平安」,也有蒙古語「山脊梁上的湖」音譯之說。漢語又名「三臺海子」,因湖東岸的三臺是清代設立的鄂勒著依圖博木軍而得名。查史料記載,這一路到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的三岔口處,歷史上一共有五個「臺」(驛站),分別為一臺、二臺、三臺、四臺、五臺。而這幾個「臺」大約在元朝就設立了。那時候,位於我住的伊犁境內的阿里麻力是成吉思汗的二兒子察哈臺汗國的都城,來往於阿里麻力的商賈旅人川流不息,且多為騾馬徒步行走,故而設此「臺」多為旅人過客歇息之用,當然也為軍事服務。此處的「三臺海子」,由此而生。後來,清王朝也沿用了此方法。由於絲綢之路要經過賽裡木湖,因此,湖區還遺存有巖畫、烏孫國古墓群、寺廟遺址、敖包(鄂博)、碑刻、古代驛站遺址等,不過,我去了幾次都未曾謀面這些古蹟。
另外關於賽裡木湖的來歷,有許多版本的傳說,但無論是哪一種版本的傳說,基本上是一樣的故事情節和結尾,我就選擇一個簡單明了短小的故事情節告訴大家。
在很久很久以前,在還沒有賽裡木湖的時候,這裡是一個盛開鮮花的美麗草原。草原上,有一位叫切丹姑娘與叫做雪得克的哈薩克族青年男子彼此深深相愛。可是兇惡的魔鬼貪婪切丹姑娘的美色,將切丹抓入魔宮,切丹誓死不從,伺機逃出魔宮。
在魔鬼們的追趕下,切丹跳進一個深潭。當雪得克勇拼後趕來相救時發現切丹已經死去,萬分悲痛中也跳入潭中殉情而死。霎時,潭裡湧出滾滾濤水,將魔鬼們全部淹死。這對戀人的真誠至愛和悲痛淚水也化成碧藍的湖水,從此遼闊的草原就變成了一片汪洋,就是現在的賽裡木湖。那對含恨而死的情侶,在波濤洶湧中又化作了兩座形影不離的小島,至今廝守在萬頃碧波的湖面中間……
這就是賽裡木湖美麗的傳說,動聽悽美,讓人哀婉嗟嘆。無論如何,賽裡木湖的美都是讓人驚嘆和震撼的。
春季的賽裡木湖,雖然冰雪還沒有完全融化,但是到處可以看見殘雪和欣欣然睜眼的青草野花。站在緩緩的山坡頂上放眼望去,賽裡木湖的湖面鑲嵌在群山和綠草之中,宛若翠綠鬆軟的絲綿上擱置著一塊巨大的藍寶石,一眼望不到邊際,湖水隨天氣的顏色而變化,蔚藍的天空映在它的水面,整個湖水清澈碧藍,連天空都比不上它折射出來的美麗,朵朵白雲也只能充當它的陪襯。
夏季的賽裡木湖水清透涼爽,甚至有點兒刺骨,它就像一顆璀璨的藍寶石始終高懸於西天山之間的斷陷盆地中。遠看天水相連,群山環繞,碧水青山,美景如畫。這時湖邊的整個湖畔草地寬廣無垠,青草如茵,小小金花,遍地開放,牛羊如雲、牧歌悠悠,氈房點點,構成了一幅充滿詩情畫意的古絲綢之路的魅力畫面,可以使人們充分體驗回歸自然的浪漫情懷,領略塞外悠久而獨特的民族文化。
秋季的賽裡木湖,天高雲淡,森林青翠,俯瞰湖面,天是藍的,水是藍的,藍天融於水,水波潤著天,這真是群山環繞、天水相映的美圖欣賞。 看著那片湛藍,沁人肺腑,令人刻骨銘心。這時,雖然原來的青草已經開始微微泛黃,但是秋高氣爽的賽裡木湖更有一番魅力。
冬季裡的賽裡木湖,只見瑞雪飛舞、銀裝素裹,雪湧水凝,蔥萃的蒼松與潔白的雪被交相輝映,構成一派北國林海雪原的壯闊景色。茫茫雪原,無邊無際,每年的冬季冰雕展更是千姿百態,栩栩如生,為整個冰冷的冬季,增加了色彩和活力。
賽裡木湖,一年四季, 風景美如畫。在這裡,可以環湖而行,也可以搭上帳篷,欣賞夜晚高空的星辰,可以做一個天邊雲夢。
賽裡木湖還有一個難解之謎,就是賽裡木湖的水不能喝,水裡不能養魚,水面不能划船,說水中有水怪,曾經淹沒過船隻,無論怎樣的傳說,都給賽裡木湖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賽裡木湖就像是一個無暇的天然翡翠鑲嵌在新疆天山山脈中,成為新疆旅遊業中最靚麗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