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韓城歷史文化走向世界

2020-12-13 渭南青年網

讓韓城歷史文化走向世界

韓城日報記者 馮麗穎 馮翠紅

文化事業的蓬勃發展,是一座城市軟實力提升的重要組成部分。素有文史之鄉稱號的韓城,在「十三五」期間,大力投資文化產業,結出了豐碩的成果。

小電影走向國際

《樹上有個好地方》由韓韓文旅集團公司拍攝,作品一經問世就榮譽加身,《人民日報》評其「內涵和品質完全可以與電影院電影媲美」。

該部影片講述了在20世紀90年代的陝西農村,一個早就被老師放棄的學生巴王超過,在迎來一位美麗善良的女老師之後逐漸改變的故事。

影片首日投放愛奇藝,就一躍成為電影熱搜排名第一,超越了《花木蘭》和《八佰》,豆瓣評分8.0,抖音點擊量9.2億次。影片榮獲第五屆「中國新文娛·新消費」年度峰會「年度網絡電影」,還入選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兒童片提名獎、第八屆中國影視「學院獎」最佳劇情片獎等。

這些還不夠,這部影片還入圍2019年中國國際兒童電影展、第十五屆韓國釜山亞洲青少年兒童電影節、瑞典馬爾默國際電影節等多個國內外影展,讓韓城出品的電影,走出國門,走向國際大舞臺。

獲得這樣的成績,出乎王林偉的意料。王林偉是誰?他就是締造這一切的人,韓韓文旅集團是他創建的,《樹上有個好地方》是王林偉發現挖掘的題材,並作為製片人籤約了導演和項目,由韓韓文旅集團和黃河影業集團拍攝的。這部影片從定劇本、選演員到拍攝成功,王林偉都有參與。「拍攝這部影片的初衷,就是想要填補電影市場上,兒童現實題材影視作品的空白。」王林偉告訴記者。

韓韓文旅集團從2015年開始投資文化影視行業,先後出品了以兒童、精準扶貧及大健康等為題材的電影、紀錄片、動漫作品,代表作有《有我的那天》《一個奇蹟》《龍門之子》等。其中,《一個奇蹟》與《龍門之子》分別入選2019年陝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項目和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國民間故事動漫創作工程扶持項目」。

電影《一個奇蹟》的故事就發生在距我市市區7公裡的板橋鎮,一個家庭極度貧困的山村女孩,得到了「愛心扶貧小分隊」的幫助,小女孩逐漸從自卑、怯懦變得自信、開朗。

「我們將堅持以『文化先行者』的標準踐行,繼續在影視創作板塊深耕,出品更多更好的影視作品,讓它們帶著韓城的歷史文化、帶著韓城的新活力,走向世界。」王林偉說。

小發明走進高校

10月15日,西安郵電大學數字藝術學院舉辦「2020級學生數字影視機器人實習啟動儀式」。我市自主研發的影視特拍機器人正式入駐高校,成為該院學生的一門必修課。

這事兒,我們先從研發影視特拍機器人這項技術說起。

2016年,我市啟動了研發影視特拍機器人的項目,把智能技術與機器人運轉的機器臂結合起來創造出的影視特拍機器人,能在影視拍攝的時候,將機器人的重複軌跡、高速動作跟拍和多軌跡一次完成,是人工無法實現的操作過程。

孫少林是當時參與研發的工作人員之一。「這種融合打破了以往人們的固化思維,它不僅可以讓特效鏡頭活靈活現的體現,還可以讓各種複雜的武打鏡頭更加炫酷,完成了許多人為根本無法實現的特效鏡頭軌跡。」他說。

特拍機器人一經問世,就得到行業內人士的廣泛認可,這幾年,孫少林帶著韓城自主研發的影視特拍機器人,參與拍攝了《唐人街探案》《鬼吹燈》《八佰》《金剛川》等百餘部影視作品。

如今,影視特拍機器人走進了高校,變成一門必修課。孫少林作為元老級人物,參與機器人課程的編纂工作。「參與課程編寫,是我這幾年所累積的知識儲備,讓更多的人學到特拍技術,將韓城智造發揚光大。」

西安郵電大學數字藝術學院院長閆興亞為學院和影視特拍機器人的「結合」牽線搭橋。他說:「特拍機器人課程的設立,為學院和韓城相關部門合作建立了良好基礎,填補了西部高校培養使用特拍機器人專業技能空白。感謝韓城為產教融合發展貢獻的智慧力量。」

小文創走出歷史

2019年9月25日,由西安市人民政府、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卡通藝術委員會主辦的第六屆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西安數字互動娛樂文化周暨CCIF2019中國卡通產業論壇在西安盛大召開。活動頒布了中國城市·文旅IP獎項,共有6個優秀動漫城市IP榮獲最具影響力城市IP獎項,韓城城市IP芮都姑娘——芮芮獲獎。

這個獎,一時引得輿論譁然,也讓韓城以另類的方式再一次走進大眾視線。

「芮芮」的創作由韓韓文旅集團完成,靈感來源於梁帶村古芮國遺址出土的文物人形佩,此人形佩為貴族女孩形象,出土於墓主腰下右側。

「我們設計時基本保留人形的特點:頭頂兩個龍角形小辮,發梢由前額向後腦順齊下垂,面部細眉順眼,寬鼻上凸,長方耳,兩肩平直,雙臂自然下垂,雙手併攏於腹部,雙腿平行直立,雙足併攏,身著闊領斜襟齊肩長袍。」創作該人物形象的韓韓文旅集團文創設計總監燕耀說,「芮芮」是對關中女性幹練、善良、勇敢等優良品質的詮釋。

燕耀不僅是韓韓文旅的文創設計總監,還是西安工程大學新媒體藝術學院的教授。2018年12月,她和學院的其他老師受邀到我市考察,「從古城到党家村、司馬遷祠、梁帶村,保留完整的唐、宋、元、明、清五代時期的建築,蘊含著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在學院的支持下,我們在新媒體的歷史背景下,結合本專業優勢特色去專項創作與韓城歷史文化相關的作品,『芮芮』就是這樣誕生的。」

之後,西安工程大學新媒體藝術學院和韓韓文旅集團的合作更加緊密,相繼完成了韓城城市IP設計,動畫片《花椒精靈》,以及一系列專屬於韓城的文創產品。目前,正在創作的動畫短片有《大禹治水之禹鑿龍門》《芮姜》,以及正在籌劃影院電影《龍門之子》。「在未來的合作中,我們將持續專業特色與韓城歷史文化相結合,創作出更多的優秀作品。」燕耀說,「只有讓韓城的歷史文化真正走近百姓,融入生活,韓城故事才會更加精彩,韓城的傳統文化才能更好地走向未來、走向世界。」

「十三五」收官之年,韓城的文化產業以新的姿態和新的起點,做好了迎接「十四五」的準備,打算一展宏圖,再創佳績。

來源:韓城日報

相關焦點

  • 知韓城故事品味道旅程——記韓城歷史文化名人
    韓城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這裡有多處旅遊景點,包含著許多人文故事,尤以司馬遷祠、党家村民居、梁帶村萵國古墓和趙氏孤兒的故事等最為馳名。今天,我們的旅程就從司馬遷祠景區開始。西漢史學家,曾任太史令(負責記載歷史的官員),後任中書令。因當時替武將李陵敗降匈奴之事辯解而觸怒了漢武帝,被辭掉官職,並處以宮刑(一種汙辱人格的殘酷刑罰)。但他忍辱負重,克服精神和肉體上的重重困難,以頑強的意志,完成了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該書記載了自上古傳說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3000多年的歷史,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被魯迅先生稱其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 中日文化交流對韓城旅遊的貢獻和啟示
    韓城党家村有幸成為當年中日聯合調查項目的一個研究對象,對韓城發現自身的文化價值,促進旅遊發展是一次難得的機遇。一,中日文化交流對韓城旅遊的貢獻1、提高了韓城對自身文化資源價值的認識水平。在此之前 ,雖然我們有保護古城的超前認識,有對古城整體保護的文化自覺,但我們對類似党家村這樣的古村落的價值認識並不充分,對如何利用這樣的資源發展旅遊業等第三產業還沒有提到議事日程。
  • 陝西唯一的縣級歷史文化名城——韓城,不僅是史聖司馬遷故鄉,人文...
    說起陝西韓城,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這裡是「史聖」司馬遷的故鄉。其實,韓城遠不止這些,韓城還是陝西唯一一個縣級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而且還出了清代陝西唯一一個狀元——王傑。韓城古稱「夏陽」「龍門」,在戰國時期,秦設夏陽縣,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置韓城縣,可謂歷史悠遠,人傑地靈,歷史人文景點眾多。
  • 文脈韓城 長樂未央
    司馬遷,這個從黃河邊走向世界的韓城娃。他繼承父志,在遭受莫大屈辱的同時,卻「不墮凌雲之志」,以血作墨,心靈為紙著述歷史,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被魯迅先生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一部《史記》,半部中華史。
  • 今日去韓城逛古城文化街區
    原標題:今日去韓城逛古城文化街區華商報訊(記者 劉翀)在有300餘年歷史的老宅裡生活是怎樣一種體驗,在古城小吃一條街的66個餐飲店鋪裡品嘗韓城地道的小吃又是怎樣一種體驗,這裡還有各種充滿了文化氣息的博物館和元代建築,以及陝西境內最為完整的文廟古建築群。如果你去這座始建於隋朝,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古城——韓城,便可以親自感受。
  • 韓城寫生團專題——夢回韓城(圖)
    人道古城風景好不在江南在韓城尋著古城牆踏著青石板再一次走入韓城主街南北走向略有彎曲如同龍身橫臥,北頭高臺上的金塔便是龍頭,南頭毓秀橋便為龍尾,兩側的街巷就是龍爪了。普照寺距今已有七百餘年的歷史,其建築、雕塑、繪畫都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大佛殿居寺廟最高點,東鄰有土地廟,西鄰有關公廟。殿前東為伽藍廟,西為護法廟。
  • 「韓城處處有故事」韓城北莊村神秘的無字照壁!
    關注 陝西韓城旅遊微信 你才不是古城的過客吾城 | 有故事的韓城 有味道的旅程在厚重的韓城歷史文化長河中,北莊村的歷史似乎顯得有些單薄,或許在曾經在歷史中泛起過幾朵浪潮,也不為人不知了。是山的世界了,把幾十戶人家隨便在山上撒上一把,就成了一個村,再搭幾間木房窯洞就是家了。或許北莊村就是這樣,站在村子裡,抬頭看見一片浮雲,手一抓,就能拉出一串故事了。北莊村的故事,最神秘的就是村裡東南角澇池旁的那座照壁。說是照壁,村裡很多年輕人都看不懂上面的文字,時間太長了,記憶有的時候也會擱淺,何況傳承?
  • 暢享古韓城
    韓城古城南北長達千米,東西800餘米,佔地面積約0.79平方公裡,古城內由文廟,九郎廟,韓城北營廟,東營廟,慶善寺,毓秀橋,城隍廟,縣衙,狀元府,闖王行宮,金城老街,名人故居,民居四合院等眾多歷史古蹟及人文景觀。
  • 韓城古城:古樸風貌映襯千年歷史
    「史記韓城 追風司馬」文化景區作為陝西省「310」文化產業工程重點支持的十大文化園區之一,規劃面積24.4平方公裡,由北向南分為古城歷史文化、遽水生態休閒、黃河大觀遊憩、史聖文化主題四大片區。古城文化景區位於該規劃的最北端,以金城大街為主軸,劃分為東西南北四關、72街巷,有文廟等國家保護單位6處,於1986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二批「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名錄。
  • 驢行韓城漫談02—韓城從遠古慢慢走來
    二是:有多少人是好好研究歷史,研究地理後,能由衷地喊出這句話。三是:能有多少人是遊歷了黃河生態文化圈後,能由衷地說出這句話。老行驢從學校的歷史教育,和自己看書得來的那點微薄的歷史文化知識,能認可接受那句話,很少過心,更說不上動情很深。
  • 「韓城處處有故事」韓城神秘古寨堡
    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韓城,講講韓城的古寨堡。據不完全統計韓城市境內分布著198座古村寨,他們分布在韓城的各個古村莊,成為韓城頗具特色的文化遺產,而最早為躲避匪患而建造的古寨堡是解老寨和郭莊寨。在古代古寨堡並非隨意就可以修建的,為了避免以堡、寨為據點的叛亂,朝廷只批准那些有出任做官的村落才可以建寨。
  • 韓城古城文化街區榮獲「中國旅遊奧斯卡」
    中國網3月24日訊 近日,陝西韓城古城文化街區在第六屆中國旅遊投資艾蒂亞獎頒獎典禮暨新春嘉年華活動中大放異彩,榮獲被譽為「中國旅遊奧斯卡」的「中國最佳歷史文化旅遊項目獎」金獎。據了解,「第六屆中國旅遊投資艾蒂亞獎頒獎典禮暨新春嘉年華」活動於3月18日在浙江烏鎮舉行。
  • 2020韓城文化旅遊工作亮點回眸(組圖)
    開通西安至韓城3對始發終到「一站式」直達的160公裡復興號動車組列車,最短運營時間為1小時58分。過去,韓城到西安需要3個多小時,接通「綠巨人」以後,韓城從此告別不通動車的歷史。這條線路開通運營,對於支撐韓城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引導城市空間布局,加快區域城市化進程,助力文化旅遊高品質提升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 從韓城圓覺寺的興衰看宗教的文化功能
    佛教在傳入中國後與中國文化高度融合,成為了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韓城古城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的主體部分,它是在不斷發展中逐漸完善起來的,包括古城的山水環境、建築格局、街巷肌理、文化圖騰等都在不斷完善,特別是跳出古城城牆範圍,不斷吸收了不同文化元素,通過借、融、連、造等手法,實現環境協調,格局科學合理。
  • 黃河邊上的韓城古城
    韓城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史聖司馬遷的故鄉。80年代,因為發展的需要,韓城另建新城,喧鬧的老城區自此安靜了下來,也使的老城區一批古建築,古民居得以完整保存了下來。今天一條南北走向的明清古街道,典雅古樸的中式建築和文廟,城隍廟等古蹟,讓人仿佛置身於幾百年前。是休閒旅遊,領略古代文化的好地方。
  • 韓城香山裡步行街開業啦!
    、旅遊產品、土特產、各種文化娛樂等。新城街道命名的基本原則是:以南北走向的街道為經,稱街,以韓城名山名水命名;以東西走向的街道為緯,稱路,以韓城著名人文景觀命名。山水與人文交織,基本上就可體現出韓城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特色。
  • 從歷史中消失的司馬遷,為什麼在韓城會有他的祠墓?
    上一篇我們講到了司馬遷祠墓中引人深思的兩件「奇事」,今天接著來講司馬遷祠墓的歷史淵源。我們知道,司馬遷完成《史記》後,就從歷史中徹底消失了。他的死亡時間和原因一直是謎團,那麼,為什麼現在在韓城會有他的祠墓呢?
  • 2016中國(韓城)國際黃河沙灘風箏節在韓城舉行
    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隊及國內50餘支一流風箏代表隊,在華夏母親河--黃河之濱競相獻藝,共同激情演繹「鯉魚躍龍門」現代神話故事,唱響「史記韓城 黃河明珠」文化旅遊品牌。韓城位於關中東北部、黃河西岸,是陝西省計劃單列試點市,也是「中華史聖」司馬遷的故鄉、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花椒之鄉。
  • 韓城歸來話文旅
    由於韓城的經濟發展與城市發展的規劃宣傳,在河津產生了不少的「韓城迷」,言必韓城,驅使我對這個鄰居極大的好奇心。大年初一,來一次「短程「自駕遊,去一覽「一帶一路」國際燈光藝術節。據我所知,韓城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
  • 韓城古城文化街區開街儀式 古城旅遊文化活動多
    1、華燈古城·溢彩韓城——古城亮燈儀式時間:7月29日晚地點:文淵閣酒店內容:亮燈儀式將讓韓城古城成為夜空中最亮的一顆星。3、韓城文脈·文化講堂時間:7月30日下午地點:文淵閣酒店內容:著名文化學者講述中國文脈,韓城的歷史與故事,娓娓道來韓城古城的歷史與文化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