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是江蘇省鎮江市代管的縣級市,地處蘇南,東連鎮江,西接南京,是南京的東南門戶,是南京都市圈成員縣級城市,素有「南京新東郊、金陵御花園」之美譽,是長江三角洲一座集港口、工業、商貿、旅遊為一體的新興城市。句容是中國百強縣(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全國科技工作先進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中國草莓之鄉、江蘇省文明城市、全國文化先進縣(市)」。境內氣候溫和,山水秀麗,人文薈萃,古蹟眾多,有道家「第一福地、第八洞天」——茅山,「律宗第一名山」——寶華山,江蘇」九寨溝」——九龍山。
01茅山
茅山位於江蘇省句容市,江蘇省西南部。地處句容、金壇兩地交界處,南北約長10千米,東西約寬5千米,面積50多平方千米。主峰大茅峰海拔372.5米,是茅山的最高峰。
茅山是中國的一座道教名山,是道教上清派的發源地,被道家稱為「上清宗壇」。有「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之美譽。也是中國六大山區抗日根據地之一。山上景點多,有九峰、十九泉、二十六洞、二十八池之景。茅山的宮觀道院最盛時多達257處,有房屋5000餘間。太平天國時曾遭兵燹,至清末,尚存「三宮五觀」。
五觀為德佑觀、仁佑觀、玉晨觀、白雲觀、幹元觀。日寇掃蕩茅山和「文化大革命」期間,茅山道院又遭損毀,只剩一些斷垣殘壁。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宗教政策得到落實,政府撥款修復了九霄萬福宮和元符萬寧宮,合稱茅山道院。元符萬寧宮位於茅山積金峰南腰處,佔地面積約為3000多平方米,初名「潛神庵」,為茅山上清派第25代宗師劉混康修煉之地。紹聖四年(1098年)始建「元符觀」,九年後建成,徽宗賜額「元符萬寧宮」,並令江寧府發兵200人,供元符宮及崇禧觀巡邏灑掃。
為紀念在抗戰期間犧牲的烈士、蘇南抗戰勝利五十周年,在黨支部和國家的支持下,建成茅山「蘇南抗戰勝利紀念碑」,蘇南茅山抗日根據地是當年全國開闢最早,堅持最久的抗日根據地之一。
蘇南抗戰勝利紀念碑碑名由原國防部長張愛萍將軍題寫,為紀念蘇南抗戰勝利五十周年,於1995年9月1日落成此碑,全高31.3米寓意由鎮江市31.3萬共產黨員捐資所建。「碑前放鞭炮,空中響軍號」:鎮江句容茅山是中國著名抗日根據地,當年陳毅老總運籌帷幄於茅山。茅山有一絕,在茅山抗日勝利紀念碑前燃放爆竹,能聽到軍號的聲音。當鞭炮點燃後,天空中響起鞭炮應有的一聲「砰」聲後,便會響起三聲軍號聲,三聲的音調還不相同。
02赤山湖
赤山湖項目作為豐盛句容開發項目的核心部分,佔地約18平方公裡,包括赤山、白水蕩北湖、白水蕩南湖、花蘭墩、赤山湖5個組成部分。項目地理位置極佳,距南京僅30分鐘車程,多條省道和國道在景區匯集。
項目所在地句容,歷史上一直隸屬南京,一座具有2000年多年歷史的古城。景區核心區域赤山湖,歷史上水域面積曾高達200平方公裡,煙波浩渺,無邊無際。隨著江寧、句容地區人口密度越來越高,大量湖面被填埋成農田和魚塘,赤山湖逐漸消失。從2012年開始,為防洪蓄水,保護生態,政府重新挖田造湖,再次修復了赤山湖生態。句容河作為秦淮河的上遊,流域範圍內明清地域地方特色明顯,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藝術和旅遊觀光價值。目前句容地區已有茅山、寶華山等著名旅遊景區,地方政府正在實施產業互動,加快休閒農莊、特色農家樂、採摘觀光農業、農產品加工等休閒農業的發展。
赤山湖國家溼地公園作為生態型社會公益性建設項目,旨在恢復秦淮河上遊湖泊溼地,進一步完善赤山湖溼地的防洪、淨水、鳥類棲息地等功能,為國內外遊客提供溼地科普教育基地和休閒場所。
赤山湖是在紅土覆蓋的赤山腳下的一汪盈盈綠水,這裡有「赤山」——秦淮平原水網區三四百年前崛起的死火山孤峰一座,這裡有「赤山湖」——湖心水質可達二類水標準,湖水清澈見底,湖面倒映了岸邊的綠植後散發出翠玉般的優雅光芒。縱觀我國目前已經正式授牌或試點建設的國家溼地公園,山與水自然資源各具特色又如此交相輝映的尚屬首例,因此赤山湖堪稱中國首個赤山綠水的國家溼地公園。
江南地區歷來繁華富饒、阡陌交通、人口密集,赤山湖區域卻一改人們對江南的尋常印象,這裡少有鱗次櫛比的高樓,少有現代工業化的高壓電塔,有的是錯落有致的村莊、滿眼的油菜花、一水白到天的湖蕩、赤山的輪廓,甚至在天氣晴好時可見20多公裡外茅山的剪影。赤山湖有珍貴的天際線資源,這裡是江南最純淨的天際線。
江蘇省現有的國家溼地公園中絕大多數規模為三四百公頃,赤山湖總面積1300公頃,屬江蘇省較大的國家溼地公園,規劃區範圍內湖泊、河流、草本沼澤、魚塘、水稻田等多樣的溼地類型孕育了豐富的自然溼地生物。規劃實施後,自然環境的進一步好轉,將使赤山湖的生物物種越來越豐富,赤山湖成為南京周邊最大的候鳥棲息地,每年過冬鳥類有290多種,同時還是大天鵝過冬中轉站。冬季在赤山湖越冬的大天鵝最高紀錄已經突破59隻,常年居住於赤山湖的鳥有7500多隻,繼而赤山湖成為江蘇省生物百科溼地公園。
03瓦屋山
瓦屋山是以開展森林旅遊、遊覽觀光、避暑消夏、尋古攬勝、探險獵奇、科學考察等為主要內客的綜合性大型國家森林公園;自1993年3月被國家林業部批准為國家森林公園以來,進一步加速了整個公園的開發進程。瓦屋山國家森林公園面積105萬畝,是全國最大的森林公園。
瓦屋山國家森林公園主要由玉屏人工林海度假景區、八面山尋古攬勝景區和核心景區--瓦屋山原始森林獵奇探險景區組成。該園是以原始森林景觀為主體,有植物3600多種,被子植物總科數佔世界被子植物的60%,被譽為世界被子植物的搖籃和分化中心。 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有珙桐、水青、鐵杉、紅豆杉等。有460多種野生動物,其中有熊貓、羚羊、黑顴、綠尾虹雉等6種一級保護動物,小熊貓、猴等17種二級保護動物。
1996年瓦屋山客運索道也投入運營。1997年被評為全國森林公園十大標兵單位,1999年被列為全國重點生態旅遊景區, 是國家林業總局定點聯繫的三個國家森林公園之一。目前,景區日接待能力達1500人,年接待能力達5萬人次,可滿足各界人士、各類遊客不同層次的需求,是人們進行生態旅遊、休閒度假、科普研究、探險考察、攝影寫生、舉辦會議及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理想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