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的「人有三急」是哪三急?小常識深藏大道理

2020-12-15 古言文化

引言

生活中,我們常常說:我去上個廁所,人有三急啊。我們通常把這句話理解為屎尿急,那在古代,人們指的「人有三急」到底指什麼?除了屎急和尿急還有什麼呢?

古代的「人有三急「

從古到今,這句話的含義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古代,最早有關這句話的記載是在《論語陽貨》中,其中講到:三疾。由於後人相傳的誤解,把「疾」當成了「急」。實際上在當時候,這是孔子對「世風日下,人心不古」這種社會現象的感嘆之意。

其中,「一疾」表示人的狂妄。當時候有些人狂妄自大,目中無人,為人處世特別的囂張,所以發出這種感嘆。「二疾」表示驕傲。意思就是做人做事看不起別人,經常輕蔑他人沒有禮數。「三疾」表示愚昧無知。在古代,文人常常受到尊重,主要是由於讀書人不多,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交流困難,所以被稱為「三疾」。

現在的「人有三急「

到了現代,人們把「三急」分為內急、性急、心急這三急,那麼這三個字到底有什麼含義,指的是什麼呢?

內急

我們通常把內急理解為上廁所急,也就是大便急。古時候人們的廁所往往都是在茅房,離自己的住宅比較遠,所以吃壞了肚子非常著急,萬一拉到了褲子裡那真的是不雅觀了,所以被稱為:內急。

性急

這裡的性,其實是指的洞房花燭夜。在古代,由於思想的落後和觀念的保守,男女的房事只有在洞房花燭夜才能進行,所以每當結婚當天,新郎都非常的著急,這種傳宗接代的大事,自然是非常著急。

如今,這種著急的理解顯然不適用,由於人們思想觀念的解放,以及現在結婚當天兩口子的忙碌,到了晚上只顧著數禮錢了,所以就不稱得上「急」了。

心急

這裡的心急指的是妻子生孩子,心裡著急。在以前人們生孩子大多數都是在家裡生孩子,找來接生婆,然後幾個丫鬟伺候著,丈夫不能進入產房,只能在門口焦急地等待。一方面是擔心出現什麼狀況,一方面是非常想聽到一聲啼哭聲。

所以當丈夫聽見了孩子呱呱落地,才會放鬆下來,男人的著急恐怕這等老婆生孩子的「心急」算是其一。

其實,這三急是關於人心理的著急,這也是人們無法避免的,用現代的話來說,找不到廁所我們可以憋一會,如果洞房花燭夜家裡有其他事也不再著急,而在醫院不管是老婆生孩子還是家人做手術,都會感到著急,所以不能一概而論了。

通俗的「人有三急」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通常所理解的「人有三急」已經有了新的含義,我們普遍認可的是:小便急、大便急、屁急。

小便急

人們常說,活人還能讓尿憋死了,其實說的就是小便急。在現實生活中,還真有被尿憋死的人,據說有一個叫珍妮佛史崔基的姑娘,在一項金氏世界紀錄挑戰賽中,參加了「憋尿」活動,不料活動結束後,由於憋尿太久導致膀胱衰竭而死。這不得不說,膀胱有風險,憋尿需謹慎啊。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看到那些在高速公路邊上,停下來解決小便的司機,他們往往是開了好幾個小時的車,已經憋尿很久了不得不下車解決。我們在生活中也有類似的特殊情況,比如坐車,或者在一些景點找不到廁所的時候,還真的是「急」。

大便急

和小便不同,如果在生活中我們真的找不到廁所,在一些街角旮旯還可以解決小便,雖然是不太道德,但是終究解決了,可是如果是大便怎麼辦呢?

和小便不同的是,憋尿只會覺得腹部脹,而如果是憋大便,那真是會感到疼痛。生活中如果我們上火了,發生了便秘,那真的是太痛苦了。據說美國有一個男子,因為長期便秘只能去洗腸子,但是一直這樣也浪費錢,他乾脆不管了,後來肚子慢慢吃的很大很大,最後只能「炸腸」而終。

因而,不光是憋尿危險,憋大便同樣危險,由此可以看出來,這個「急」還真的是「急」啊。

屁急

我們有一句俗語說的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意思就是放屁隔著褲子就可以了,沒有必要脫了褲子放。這也可以看得出來,放屁雖然可以隨時隨地解決,但是其味道可是難聞啊。所以在一些重要場合,比如開會、宴會、發布會等等場合,如果突然來一個屁,那自然是非常尷尬的。

尤其是在一些公共場合,屁的響聲很大是非常不禮貌的,但是「人有三急」,有屁了又不能憋著,如果屁一直憋著,會讓食道內充滿空氣,導致肚子不舒服。

現在的用法

如今隨著人們知識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人有三急」也有了新的理解。由於現在社會我們生活節奏的加快,我們廣義上所理解的「人有三急」指的是上廁所,肚子餓,極其困的意思。

上廁所急,就是我們所說的尿急和便急,肚子餓指的是因為工作繁忙都沒有來得及吃飯,等緩過來發現肚子非常餓,以至於快暈倒的感覺。而極其困指的就是因為多幾天加班熬夜沒有睡覺,極其睏倦的狀態,就算是站著都可以睡著。

因此在生活中,除了上廁所可以說一句:人有三急外,在極其睏倦的時候,也可以說:人有三急,我瞌睡的不行了。這樣也是可以理解的。實際上,這「三急」說的是人也是一個生命體,也有難以忍受的時候。

相關焦點

  • 人們常說的「人有三急」是哪三急?小常識深藏大道理
    引言生活中,我們常常說:我去上個廁所,人有三急啊。我們通常把這句話理解為屎尿急,那在古代,人們指的「人有三急」到底指什麼?除了屎急和尿急還有什麼呢?古代的「人有三急「從古到今,這句話的含義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古代,最早有關這句話的記載是在《論語陽貨》中,其中講到:三疾。由於後人相傳的誤解,把「疾」當成了「急」。
  • 人們常說「六親不認」是哪六親?「人有三急」又指哪三急?
    其中,自然就有小編今天要說的。人們常說「人有三急」,你知道是哪「三急」嗎?人們還常說「六親不認」,你知道是哪「六親」嗎?雖然很多人都知道這兩種說法的意思,但並不一定明白這「三急」和「六親」的含義。今天,小編就來解釋一下,這兩種說法的含義,看完你就明白了。關於「人有三急」的「三急」,有三種說法。其中說法流傳最廣的是指尿急、便急、屁急。
  • 古人常說人有三急,究竟是指哪三急呢?看完令人腦洞大開
    我們現在人常說人有三急,但是有時候卻讓我們說出是哪三急的時候卻沒有多少人能夠說的出來,那麼人們常說的人有三急,指的是哪三急呢?一般來說有三種說法,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總結一下是哪三種說法。第一種:內急,性急,心急所謂內急指得就是上廁所著急,吃喝拉撒尿這是人之常情,所以不管在什麼時候,都有上廁所的權利。所謂性急指的是洞房急,正所謂春宵一刻值千金,洞房的時候新郎能不著急嗎?心急,這裡心急指的是女人生孩子,男人在外面等的著急,老婆在裡面生孩子,自己卻不能進去陪著,當然是心急如焚了。
  • 「人有三急」,哪三急?「六親不認」,哪六親?我們的理解粗淺了
    在面對像「人有三急」「六親不認」這樣的詞時,因為隨著語言的發展,這些成語大都被當作名詞或者是形容詞使用,我們只是大概了解這個成語表面的意思,卻很少去深究其中蘊含的深意。比如「人有三急」指的是哪三急?「六親不認」指的是哪六親?
  • 「人有三急」到底是哪「三急」?
    我們經常說,「人有三急」。可是你知道是哪三急嗎?當然,一般人都會說,「三急」嗎,誰不知道。三急就是指內急,性急,心急。可是你知道這三急代表什麼嗎?有一種說法是:人有三急中的三急,是說人每一天都必須要做的即尿急(小便)、便急(大便)、嘔吐。因為這些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是必須做的。還有一種說法不知道是不是調侃。認為三急是「內急,性急,心急」。內急,即上廁所急。性急,即結婚入洞房急。心急,即老婆在裡面生孩子你在外面等急。內急是自然需求,性急是生理欲求,心急是人生延續的需求。
  • 農村常說:「人有三急,六親不認」,「三急」和「六親」是指啥?
    但是大家有沒有發現,有很多俗語或者老話,我們都曾聽說,但是要追問為什麼這麼說,卻很少有人能說出個所以然來。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句俗語「人有三急」,究竟是哪三急,還有一句我們經常說的「六親不認」,到底是哪六親呢?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可以說是數不勝數。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人有三急和六親不認的真實含義。
  • 古人常說:「人有三急」,是哪三急?「六親不認」又是哪六親?
    而幾乎每個中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自己常用的成語。但儘管成語用得如此廣泛,人們在真用時,其實並不是特別清楚它的意思,只不過是習慣了而已。那麼有哪些成語是我們經常使用卻實際上並不特別清楚它的意思的呢?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好好盤點幾個這樣的成語。比如,人有三急、六親不認等。這兩個成語我們應該很熟悉了,但是,這其中的三急,和六親是什麼意思呢?小編就來給大家好好解惑一波。
  • 「人有三急」,哪三急?「六親不認」,哪六親?我們的理解粗淺了
    在面對像「人有三急」「六親不認」這樣的詞時,因為隨著語言的發展,這些成語大都被當作名詞或者是形容詞使用,我們只是大概了解這個成語表面的意思,卻很少去深究其中蘊含的深意。比如「人有三急」指的是哪三急?「六親不認」指的是哪六親?
  • 「人有三急」是哪三急?其實國人都被誤解了上千年
    「人有三急」是哪三急?其實國人都被誤解了上千年如果是在開會的時候想要上廁所了怎麼辦?憋著?估計很多人都會這樣做吧,其實請個假上個廁所也無所謂的啦,畢竟人有三急。說到這,不知道小夥伴們知不知道人有三急是哪三急?真的是尿急啥的嗎?
  • 俗語「人有三急」是哪三急?「六親不認」是哪六親,看後漲知識了
    但是大家有沒有發現,有很多俗語或者老話,我們都曾聽說,但是要追問為什麼這麼說,卻很少有人能說出個所以然來。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句俗語「人有三急」,究竟是哪三急,還有一句我們經常說的「六親不認」,到底是哪六親呢? 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可以說是數不勝數。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人有三急和六親不認的真實含義。
  • 「人有三急」和「六親不認」,到底是哪三急、哪六親,長見識了!
    但是大家有沒有發現,有很多俗語或者老話,我們都曾聽說,但是要追問為什麼這麼說,卻很少有人能說出個所以然來。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句俗語「人有三急」,究竟是哪三急,還有一句我們經常說的「六親不認」,到底是哪六親呢?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可以說是數不勝數。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人有三急和六親不認的真實含義。
  • 真正的「人有三急」,都是哪三急,這才是標準答案
    總聽到別人說「人有三急」,那麼,三急分別指的是哪三急?今天我們來主要聊聊這個看似很平常,有非常不平常的「三急」。第一,人有「三急」中的「三急」指的是內急、性急和心急。內急,這個就不必多說了,就是內急。而性急這個並不能按照一個詞組來理解,指的是性子急。就是單純的指性急,也就是結婚時入洞房急。心急這個就是老婆生孩子的時候,心裡的火急火燎,這個可能「急」大人的遠遠沒有「急」小孩的概率大。可能就是著急看看是男是女而已。這個很本能,也有對人類未知事物的好奇。第二種解釋,這個就有點高深了。這「三急」指的是狂、矜、愚。
  • 「人有三急」是哪三急?「六親不認」是哪六親?看完你就知曉了
    很多人在生活中,常會用到一些四字成語。比如,人有三急、六親不認等。當然了,既然我們會用,就表明我們知道它的大致意思是什麼。不過,若是要問其具體表達的意思是什麼,那可能曉得答案的人並不是很多。就拿「人有三急」一詞來舉例,可能大家都知道它的整體意思是說,人在生活中有很多非常著急要去做的事情。但是所謂的「三急」到底具體是什麼意思,卻並非所有人都能很清楚。本文我們就來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一些四字成語中的某個詞到底具體指的是什麼。如果你對此感興趣的話,就趕緊來圍觀一下,看完您就知曉了!一、「人有三急」中的「三急」的意思。
  • 「人有三急」是指的哪「三急」?綠色代表健康,為何男人卻討厭?
    說起中國的詞語,有時候別說外國人難以理解,就連中國同胞同樣聽得雲裡霧裡,而且有一些詞語聽起來非常簡單,但是當有一天需要真正對一個詞語進行解釋的時候,卻發現自己只會運用,而不知道它的意思。我們經常說「人有三急」,那它到底包含哪「三急」呢?老百姓們罵人的時候也會用到「六親不認」,六親要包含哪「六親」?人們經常所說的「三長兩短」,其中「三長」和「兩短」各指什麼?
  • 古代說人有三急,但現在人的三急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古時候的人說:」兔有三窟,人有三急」。三急是人之常情,誰都有強烈的需求。古代的三急一般指的是:第一急是上廁所急,因為無論你是凡夫俗子還是耀眼的明星,想排洩的時候必須要馬上排洩,要不然就會汙染了褲子。第二急是洞房花燭夜的性急。因為古代人沒有現在人這麼開放,必須要新婚夜才能享受魚水之歡。
  • 老祖宗說「人有三急」,指的是哪三急?這句話被人誤會了好多年
    俗語種類豐富多彩,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中提到的俗語有「黃鷹抓住鴿子的腳」、「推倒油瓶子不扶」、「坐山觀虎鬥」、「人家給個棒槌,我就認作針」等等。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一個淺顯易懂的俗語「人有三急」,相信大多數人都聽過這句話,但卻很少有人確切地知道,「三急」究竟指的是哪三急?而這句話也被人誤會了好多年。關於「人有三急」有三種說法。
  • 「人有三急」指的哪三急?「六親不認」指的哪六親?看後漲知識
    比如說我們經常所說的「三急」指的什麼?「六親」又指的是哪六個親戚?看完此篇文章,你肯定能收穫不少知識。「人有三急」,指的是哪三急?俗語作為中文體系裡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我國具有很高的地位。大部分的俗語都是勞動人民在生活中,利用自己積累的經驗而創造出的,能夠很好地反映人們的現實生活狀況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之心。
  • 都說「人有三急」,到底是哪三急?而「六親不認」究竟是哪六親?
    而幾乎每個中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自己常用的成語。但儘管成語用得如此廣泛,人們在真用時,其實並不是特別清楚它的意思,只不過是習慣了而已。那麼有哪些成語是我們經常使用卻實際上並不特別清楚它的意思的呢?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好好盤點幾個這樣的成語。
  • 「六親不認」是哪六親?「人有三急」又是哪三急?道理很深刻
    我們常常聽到「人有三急」、「六親不認」等等之類詞彙。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用它,那我們大概就會明白,他們大概表達的意思是什麼,但是如果具體研究起來就會發現,真正了解答案的人並沒有那麼的多。就從「人有三急」這句話來講,它常常用在某個人有非常要緊的事必須要離開的場景。但如果追問起來,其中的「三急」到底是什麼意思?卻很少的人會回答上來。
  • 「人有三急」是哪三急?「六親不認」是哪六親?看完你就知道了
    當然了,也許很多人聽到「俗語」這兩個字,就會簡單地認為,這不就是我們日常說的一些話而已嘛,有啥哲理可言?其實不然,俗語作為漢語語彙裡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我國的文化史上還是具有一定地位的。一般來說,俗語大多數都是勞動人民創造出來的,很好地反映了人民的生活狀況,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在古代的很多君王中,都會以俗語或童謠來判斷地區狀況。因此很多俗語都附有一定的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