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吉島(Phuket Island),泰國南部島嶼,位於泰國南部馬來半島西海岸外的安達曼海(Andaman Sea);首府普吉鎮地處島的東南部,是一個大港口和商業中心;普吉島是泰國最大的海島,也是泰國最小的一個府;以其迷人的風光和豐富的旅遊資源被稱為「安達曼海上的一顆明珠」;普吉島自然資源十分豐富,有「珍寶島」、「金銀島」的美稱。
普吉島是泰國最大的島嶼,位於泰國西南部的安達曼海,屬於熱帶海洋性氣候,炎熱多雨,全島面積543平方公裡,人口28.75萬,島上環境純淨,海水清白,有豐富的海鮮和熱帶水果,是一座著名的度假島,島的東南部有港口城市—普吉市。普吉島北與泰國陸地相望,素有「金銀島」的美譽,盛產橡膠,旅遊業發達。
稍微在酒店休整一下就找飯店吃飯,我住在巴東,可以說是整個普吉島最熱鬧最亂的鬧市區,所以一出門走不遠就有很多飯店,剛去沒有經驗,找了個露天的人妖開的飯店,都是人妖服務員,會簡單的中文,一頓飯下來500,後來待得那段時間回頭想想第一天吃的那一餐真是太傻太天真!根本沒必要!!!信我的沒錯!我用金錢跟時間買到了經驗芒果糯米飯,去薩瓦迪卡必吃的東西,個人覺得去路邊攤吃更地道。
泰國一般下午三點以後,各個業主會出來,是個夜生活豐富的國家,所以夜貓子們可以盡情享受,可以盡情釋放自己的荷爾蒙為巴東海灘,大街邊上的小酒吧隨處可見 ,可以去購買薩瓦迪卡特色衣服,還可以去夜市吃東西。江西冷,普吉島的市中心,購物中心,小紀念品很便宜,想給朋友買的話去那裡就可以 100泰銖就可以買到一份!另外購物中心 李維斯還有施華洛世奇的價格超級便宜!去泰國不買李維斯就相當於白去一趟!晚上有很多當地街舞愛好者跳舞!泰國隨處可見的交通工具是突突!搭乘的時候一定要講價!
做遊艇去各個島的照片在ipad裡普吉島生態自然環境很好,你可以在海邊隨手一抓就會抓上來一條魚,但是當地人會讓你放生,不要破壞生態環境……以下所有去海島的活動都是我自己在淘寶上訂的,會有車去你所在酒店接你,你一定要提前在酒店大堂等著,活動結束後會送你回酒店。在印尼大海嘯那場災難中,普吉島受災情況嚴重,特別是皮皮島,基本島上無一倖免,一場海嘯讓這個島底朝天,水性好的朋友潛水後告訴我,海底下面有很多酒桶,殘骸,可見有多嚴重,而且聽泰國當地人說,皮皮島有鬧鬼的事情,說一說關於潛水,印象中所有花費最貴就是潛水,我可以說花錢買罪受麼幾十斤的氧氣瓶真不是鬧著玩的,身上還背著鉛塊增加重量,進入海裡,沒有經過訓練的人完全身體不受控制,水壓很大,含在嘴裡的吸氧裝置,對於我而言,真心含不住,很怕一沒咬住,就從嘴裡掉出去我們一行人基本都是興高採烈下去,顫顫悠悠上岸的,哈哈哈哈哈。深潛水的好處就是可以更親近的接觸海洋生物。
普吉島佔地810平方公裡,其呈鋸齒狀的西海岸上散布著芭東,卡倫和卡塔海灘。所有海灘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海嘯的破壞,但美麗的沙灘依然存在。內陸的村莊充斥著令人暈眩的霓虹燈和水泥建築,是夜間遊逛的好地方,但在正午的日光睛顯得單調乏味。整潔的奈漢海灘位於島嶼南端,是個純粹的海灘,沒有嘈雜的T恤商店和酒吧。從島嶼南端轉而往東即可抵達拉威海灘,可在此租船到附近的島嶼去。美得難以言表的林賽海灘位於西海岸芭東海灘的北部,稱得上是一個獨立的小天堂。邁考海灘位於西北部海岸,屬於斯裡那特國家海洋公園的一部分,海龜從每年10月末至次年2月在這裡產卵。
泰銖100人民幣大約兌換480銖。到銀行都可換匯,在帕通海灘、卡塔、卡隆海灘和普吉鎮也會由銀行開設的換匯亭。另外,一些知名賓館裡也可以換匯,但比銀行換得少。換匯亭開放時間:9:00—20:00,每天人民幣與泰銖的大致匯率:1:4美元與泰銖的大致匯率:1:38歐元與泰銖的大致匯率:1:48溫情提醒:身邊最好多備一些小面額的紙幣,使用1000和500銖的大面額紙幣可能會遇到找不開零錢的尷尬。泰國人多為虔誠的佛教信徒,所以進入當地時有一些禁忌是一定要遵守的。 1.進入寺廟要脫鞋、不要穿著短衫、短褲進入。女性避免碰觸僧侶;招呼時,雙手合掌。頭為神聖部位,不隨便摸別人的頭。在公共場所,男女不可有太親密舉動。禁賭,在飯店房間不能玩牌或打麻將。
「普吉」這名字的歷史可以回溯到1025年,該島當年的舊名「Manikram」在泰米爾語中是「水晶山」的意思。但是,普吉還有另一個更知名的舊名(尤其是在西方文化領域)「Junk Ceylon」,卻是源自於3世紀亞利山卓圖書館中著名學者託勒密,他曾在著作中提及如果想要從中南半島一帶(當時他稱為Souwannapum)前往馬來半島時,會經過一個叫「Jang Si Lang」的驛站,是西方文獻中最早提及普吉的一份。在中國清代的謝清高在其著作《海錄》稱此地為養西嶺。約4世紀,一群因為不堪侵擾而逃離原居地印度的泰米爾人(Tamil)開始在整個馬來半島西岸殖民,殖民範圍包含了普吉島。
7世紀至13世紀,普吉與鄰近的地區都是由以蘇門達臘為根據地的馬來王國室利佛逝(Srivijaya)所控制,當時普吉因為缺乏可以作為航運用途的河口港埠,再加上人口稀少,整體發展水平很低。13世紀末,普吉首次納入泰國版圖。素可泰王國時代的藍甘亨國王(King Ramkhamhaeng)在位時,當時竹古巴被劃分在洛坤府(Nakhon Si Thammarat)的管理區域內,使得普吉也連帶地被劃入其範圍。雖然只是一個小島,但普吉擁有非常豐富的物產礦藏,包括象牙、寶石、天然珍珠、毛皮、香料與龍涎香。因此自17世紀時第一座錫礦礦坑在島上開挖後,就決定了此島日後的經濟與政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