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年末歲首,廈門市各中小學都會集中開展一場校內大型「應季活動」——校園科技節。
雖然科技節的舉辦早已成為規定動作,但每次在老師們絞盡腦汁之後,各校的活動內容總能推陳出新、創意無限。在腦洞大開的歡聲笑語中,孩子們探索科學的興趣被不斷激發,動手動腦的能力正不斷增強……
而這些,都對標了廈門市教育局關於開展科技教育的要求:充分利用校內各種資源,積極探索科技教育新形式,開展形式多樣、學生喜愛的科技教育實踐活動,增強學生動手實踐與觀察分析能力、掌握科學防疫的方式方法、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增強民族榮譽感等。
科學防疫
千方百計普及前沿防疫知識
「科學防疫 智慧健康」是今年全市中小學科技節活動的最大主題,圍繞這一主題,從11月16日開始,廈門中小學陸續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科技實踐活動,活動將持續至12月25日。
從「手繪抗疫地圖」的製作到「防疫小知識」書籤的設計,再到「歷史上的抗疫先鋒」創作競賽,學校用盡各種方法,要讓孩子們學會科學防疫知識,呵護孩子們健康成長。
在廈門外國語學校初中部於上周舉辦的科技節活動中,向學生普及預防傳染病的科學知識,讓學生形成常態化的防疫意識便是活動的最重要目的。活動以猜燈謎的形式進行,而入場的門檻,就是必須熟練掌握「七步洗手法」。
入場後,同學們發現,系在校內風雨跑道上的200多條謎題如同絲帶在風中飄揚,其中蘊含著最新的前沿防疫知識、生活常識和垃圾分類知識,同學們熱烈參與,積極作答,或互相挑戰設疑,或尋求專業解答,現場頓時化成知識的園地。
再比如在廈門外國語學校瑞景分校的科技節中,初一、初二年段學生不但在校內就能聆聽防疫專家開設的防疫知識講座,在「地理創意地圖設計」等活動中,同學們還能利用所掌握的防疫知識,製作手繪抗疫地圖等;而廈門九中的科技節,各年段、各學科呈報的26項活動更是將知識性、趣味性、科學性融於一體,且形式多樣,百花齊放,其中就包括道法與法制學科的「防疫小知識」書籤設計、歷史學科的「歷史上的抗疫先鋒」創作競賽等。
科技遊園
淋漓盡致展示學生科學素養
廈門各中小學的科技節一般都會持續近一個月甚至更長時間,許多學校將高潮環節設定為「遊園模式」。
譬如廈門六中就在科技節的閉幕活動中,分初高中兩個校區同一時間為同學們送上了一道寓教於樂的「科技大餐」——遊園活動項目累計110項,場館50間,其中初中部遊園活動項目45項,場館20間;高中部遊園活動項目65項,場館30間。包括創意水墨體驗、正字反寫、組裝小型電動機、數獨、閩南語趣味翻譯等,同學們可以通過參加各展室的活動贏取獎券,不同數量的獎券還能兌換不同的獎品。
看!經典的水火箭實驗,讓學生在玩的過程體驗到物理學的魅力;神奇的化學實驗館,一直都是學生的「心頭好」,各種趣味實驗總能引發陣陣歡呼;操作生物顯微鏡,同學們還與微生物世界來了個親密接觸!
在蔡塘學校的科技節遊園活動中,孩子們也得開動腦筋,不斷嘗試怎樣才能將紙牌搭得又高又穩,怎樣才能讓雞蛋從高空下落撞地卻完好無損,怎樣才能讓吸管承受更大的重量……
還有海滄育才小學的科技遊園,「魔方挑戰」、「消化器官我認識」、「金雞獨立的易拉罐」、「方塊之謎」、「怪坡之體驗」、「創意七巧板」等關卡,都讓孩子們的聰明才智和科學素養展示得淋漓盡致。
創意比拼
開動腦筋還要不斷嘗試實踐
另外一些學校的科技節活動,在前期默默醞釀的基礎上,最終以現場創意大比拼的方式呈現,嗨爆全場!
例如,今年湖裡進修二附小的科技節有一場叫「創意戰車」的「大秀」。這一比賽以科技、環保和創新為主題,用紙殼包裝加以兩根小木棍或塑料管,再配上同學們豐富的想像力,製造出各式紙板戰車。然後,在比賽當天,學校的操場上就出現了酷炫的「抗疫戰車」、「坦克戰車」、「火箭戰車」等38種造型別致的戰車。
比賽現場,待裁判一聲令下,孩子們兩隊為一組同時從起點出發,有的戰車被推著狂奔,有的戰車被拉著疾馳,孩子們馳騁賽場,揮灑豪情。校方說,活動讓孩子們學會了更多環保與創新的知識,也收穫了團結協作的快樂。
公園小學的科技節,有一項叫「星球模型」的「設計展」,該校一二年級的小萌寶們在家和爸爸媽媽一起,拿起彩筆、剪刀、顏料、膠帶,將家裡的廢舊物品:報紙、紙箱、鞋盒、木棍等變身成星球模型,再帶到班級展示PK。孩子們驚喜地發現,有的星球是高爾夫球製成的,有的星球是蛋殼材質,許多小朋友還把整個太陽系都整出來了!結合三年級、六年級製作的「科學小報」等活動,公園小學要讓孩子們的心裡都萌發小小航天夢。
機器人PK 零距離接觸人工智慧
無論是遊園還是創意大賽,科技節上怎能少得了科技感十足的機器人元素呢!
今年在許多學校的科技節開幕式中,機器人整齊可愛的集體舞表演賺足眼球。學校也為孩子們搭建起人工智慧展示、科普、操作等區域,讓同學們都能零距離接觸人工智慧。
例如廈門六中、廈外瑞景分校的同學們就能在科技節活動中零距離觀察、接觸、組裝並操作機器人,還可以讓機器人通過動作捕捉系統,實現與主人的同步行動。
濱北小學的科技節,還有「AI足球嘉年華」,持續了一個多月的AI足球機器人搭建賽、AI足球機器人編程賽,以及最終的2對2 AI足球機器人對抗操作賽等,都讓孩子們既學到足球知識,又見識到科技的智慧力量。
數據
廈門百所中小學已建186個人工智慧實驗室
今年各校的科技節,實際上都是廈門市第30屆中小學科技節活動的組成部分,每一年,通過這一場場看似常規卻看點十足的科技節活動,全市師生的科學素養和實踐能力一直在不斷提升。
來自市教育局的數據顯示,廈門市中小學的智慧教育正努力構築出創新生態,2020年,廈門積極開展科技創新大賽、電腦製作活動、機器人比賽等一系列活動,實施英才計劃,百餘名優秀高中生由廈門大學教授進行幫帶培養,100名高中生參加青少年高校科學營「雲上科學營」活動。四大學科奧賽省一等獎47人,位居省前列。
在前期試點基礎上,廈門開展了中小學智慧校園創建,首批評選43所智慧校園達標學校;實施「人工智慧進百校」項目,在全市100所中小學建設186個人工智慧實驗室,開展人工智慧教育試點,逐步推廣編程教育,培養學生科學素養、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
海峽導報記者 梁靜 通訊員 傅春榕 學校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