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你介紹的是世界上一處非常奇特的美景公路——「雪壁公路」,這條道路兩側積雪高達20米,非常壯觀,人身處其中,可以親自觸摸到如極地般的冰壁以及感受到抬頭僅見一線藍天的震撼之感,人仿佛身處一片白色奇境中,是一生中不可錯過的體驗。你知道這個地方在哪裡麼?
這樣有獨特風格的公路其實離我們不遠,就在我們的鄰國日本。在日本中部的富山縣,那裡有座山叫立山,向來有「日本阿爾卑斯山」、「日本最後秘境」之稱的立山黑部,位於日本中部,自古即被視為日本靈山,與富士山和白山並列為日本三大神山。立山每年最令人期待的是春天的開山活動,在經過一個冬天的封山後,4月下旬開始,從雪地中闢出的車道,像雪地版的摩西分海,十幾二十米高的雪牆,遊客在雪白的世界裡,望出一線藍天,然後下車體驗雪之大谷,這樣的雪牆奇觀,一直持續到六月底,若是好運,即使到7月初,還有機會看到雙層巴士高的雪牆。這條道路兩側積雪高達20米,最具特色線路長300多米,每年吸引近百萬遊人前來,感受冬盡春來的大自然與人工結合之震撼奇景。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雪牆呢?由於當地海拔較高天氣寒冷,冬季山上堆滿了深不可測的積雪。 過去根本不是景點的這裡,20年前因為一位乘坐巴士的乘客說了一句「我想在這裡試著走走」。於是每年花大半年時間用於封山,等待積雪高達十幾米,再利用GPF來判斷出公路的位置後,從積雪表面開始朝著地面慢慢除雪,結果就誕生了這個大雪谷!不知不知就成了遊覽勝地了。(真是要感謝這位遊客啊!)
最開始,是為了確保連接富山和長野的「立山黑部阿爾卑斯山脈路線」全線開通,當局在「美女平」車站和「室堂」車站之間進行除雪作業,沒想到在1993年順便舉辦的「立山雪之大峽谷」行走活動,意外贏得好評,之後就形成了「立山黑部開山」的慣例。如今每年4月春季到來時,當局會鏟雪開山,形成500米長的雪之大峽谷,供遊人使用,人們可以在近20米高的兩面雪牆中行走。兩側是高聳入天的白色雪牆,頭頂是蔚藍澄淨的天空,堪稱雪牆絕景。
因為隨著溫度逐漸升高,積雪開始融化,越往後雪牆高度就會逐漸下降。因此最佳的觀賞期只有4月中下旬,這個時候的雪牆高度能夠達到20米左右。不過,即使是在夏天,這裡仍然是一片冰天雪地的景象,因此若想來感受季節反差,那麼可以在5月或6月份過來玩雪迷宮和滑雪。由於身處高原雪地,室外溫度較低,著裝上要注意保暖,最好戴上太陽鏡,防紫外線,並且要穿上防滑的鞋子,帶好登上的雪杖,注意雪崩。
除了雪牆壯觀外,遊客到此還有另一番精彩的經歷,從立山車站到扇澤的阿爾卑斯路線約90公裡的路程中,必須乘搭6段以上換搭7種交通工具,包括全球最長的無支架高山纜車、日本唯一電力無汙染隧道巴士、坡度達3.5度的地下纜車,特別是從大觀峰至黑部平這一段,是俯瞰立山連峰最美的一段,在短短7分鐘的行進過程中,遼闊視野毫無阻礙,立山壯麗景色盡收眼底,美不勝收。
地理原理分析:
為什麼日本立山能形成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雪壁公路?這得益於立山冬季超乎尋常甚至變態的降雪量,立山周圍是世界上降雪量最大的地區之一(上圖中的A地)。東亞由於冬季受西伯利亞高氣壓所控制,吹西北風,此地位於日本中部山脈的西側,冬季寒冷乾燥的西北風向日本方向運動,經過日本海增溫增溼帶來大量的水汽,遇到日本中部山脈的阻擋,在山脈的西側形成了迎風坡地形抬升帶來大量降雪。同時由於暖流對馬海流在冬季通過日本海而帶來大量水汽,因而常有大量降雪,積雪厚度達到數米至十數米高,使這裡成為世界上降雪量最大的地區之一。
透過現象看原理,你明白了麼?
了解更多有意義的內容,請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