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三人結伴登山一人墜崖,兩人隱瞞真相11年後被判賠償

2020-12-25 澎湃新聞

保定三人結伴登山一人墜崖,兩人隱瞞真相11年後被判賠償

保定晚報微信公號

2018-07-30 13:01

保定晚報微信公號7月27日消息,三名小夥伴相約去爬山遊玩,其中一人失足墜崖,另二人不敢聲張並隱瞞了真相,10年後屍骨被發現,事情真相大白。

河北保定曲陽法院近日審結這起三人結伴爬山遊玩,一人墜崖的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糾紛案件,判令同行的二人承擔30%的賠償責任。

曲陽某村的王某、張某、劉某三人是非常要好的夥伴,平時經常一起玩耍。 2005年農曆正月十六日大清早,三人相邀一起去爬曲陽嘉禾山,並騎摩託車同往。爬山過程中,劉某不慎失足墜崖。王某、張某(當時年齡分別為16和19歲)各自回家後,未向家人提及劉某墜崖之事。天黑後,劉某父母向王某、張某詢問劉某為何沒回來。王某、張某均稱劉某爬山太快,二人追不上,到山頂後也未見到劉某,等了很長時間未見劉某出現,二人就下山回家了。第二天,劉某父母組織人上山尋找,未能找到劉某。

2016年秋,一名爬山愛好者在一陡崖處發現一具骨骸,遂報了警。公安機關對發現的屍骨進行DNA鑑定比對,確認為劉某的屍體。劉某父母將王某、張某訴至法院。

曲陽法院經審理後認為,爬山具有危險性,三人結伴同行,從道義和法理上講,三人之間即產生相互扶助義務,爬山過程中,三人應相互提醒注意安全。劉某不慎墜崖,王某、張某無法施救時,應及時報警、求助於他人或通知劉某家人,以贏得搶救時間,而王某和張某卻選擇沉默。主審法官依照《侵權責任法》有關規定,判令王某、張某承擔30%的賠償責任。

法官在此提醒,外出遊玩前應當將遊玩路線、強度、責任、義務等明確告知參加者,以便於讓參加者做出判斷、選擇。在危險發生時,除向他人求助和報警外,全體參加者應當在自身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對遇害人進行力所能及的救助。

【他山之石】

相約遊泳一人身亡,法院判決同伴不履行救助義務擔責

2014年7月2日中午,周某(事發時14歲)、王某(事發時15歲)、宋某(事發時14歲)相約去遊泳。遊泳過程中,周某在瀑布跳水時不慎被水衝下瀑布溺水,王某、宋某二人受驚嚇返回岸邊,等待一會兒仍未見同伴起來後,二人開始沿河往下遊尋找,經過二十多分鐘尋找,二人無功而返。因害怕家長責罵,二人將周某的衣褲、鞋子丟棄,拿走其手機,並訂立「攻守同盟」隱瞞周某溺水事實。

事後,周某父母多方尋找周某未果,同年7月7日下午,周某屍體在下遊河中被發現。民警分別對宋某、王某詢問時,二人才如實陳述事情真相。

2015年1月6日,周某父母向重慶永川區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兩名同伴及其監護人共同賠償14萬餘元的損失。

法院審理後認為,周某、王某、宋某均系未成年人,屬於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王、宋二人面對周某的溺水,應當及時呼救而未及時呼救,沒有盡到足夠的救助責任,且事後隱瞞了周某溺水身亡的事實,應對周某死亡造成的經濟損失承擔一定的民事賠償責任。周某父母未能盡到監護責任,放任周某到危險地段遊泳,且周某具有一定的辨別能力,其在遊泳過程中不注重自身安全和自我保護並作出危險行為。周某自身過錯及其監護人沒能盡到監護責任是周某溺水死亡的主要原因。法院判決兩名同伴各承擔10%的賠償責任,由兩名同伴及其父母分別賠償原告1.9萬餘元。

什麼是救助義務?

通常來講,一個公民對另一個公民的救助義務分為兩種情況:一是道德上的救助義務;一是法律上的救助義務。

道德上的救助義務歸人們的良心管轄,是自願行為,在有能力救助的條件下選擇不救助的人,受到的是其自身的良心和社會道德的譴責,無強制性義務。比如一個會遊泳且受過救助培訓的人,路過河邊時,遇到一位陌生人掉到水裡,他並不伸出救助援手,人們只能從輿論上譴責他,並不能要求其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而法律上的救助義務是有強制力的,如果負有救助義務人沒有積極地履行救助義務,應承擔法律上的賠償責任。法律上的救助義務可以是法定的,如夫妻之間、父子之間的救助義務,也可以是先行行為引起的。如,人們基於共同意思而從事某種活動或者處於某種環境時, 一方面臨人身危險,另一方應給予力所能及的救助。這種夥伴之間的救助是一種侵權法上的作為義務,從司法實踐中,如夥伴之間未實施救助的,一般均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原題《三人結伴登山一人墜崖,二人隱瞞真相10年後屍骨才被發現》)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救助責任

相關推薦

評論(12)

相關焦點

  • 3人結伴登山1人墜崖 兩人隱瞞真相11年後被判賠償
    原標題:保定三人結伴登山一人墜崖,兩人隱瞞真相11年後被判賠償保定晚報微信公號7月27日消息,三名小夥伴相約去爬山遊玩,其中一人失足墜崖,另二人不敢聲張並隱瞞了真相,10年後屍骨被發現,事情真相大白。
  • 一人不登高,兩人不觀景。三人、四人應該忌諱什麼?
    古語說,一人不登高。意思是一個人的時候最好不要去登山或者去高處。為什麼呢?這裡講的是一種危險。一旦墜落山崖,甭說救你,連一個報信兒的人都沒有。兩人不觀景呢,是說兩個人結伴出去玩,在山頭看風景時,一旦其中一人失足摔下山崖,另一個人肯定百口莫辯,家裡人就會認為是他害死的,沒有人能夠證明他的清白。有點瓜田李下的意思。你到了瓜田裡繫鞋帶,到了李子園中摘帽子,明明沒有偷東西,別人也會認為你在偷果子。這一句話還有一種說法,叫做兩人不觀井。意思也差不多,一旦有人掉到井裡去,另一個人就說不清楚了。
  • 航班隱瞞延誤取消原因應有「懲罰性賠償」
    對此,許多人擔心,旅客和航空公司之間信息不對等,萬一航空公司有意對旅客隱瞞航班延誤的真實原因,以此逃避向旅客提供餐食或住宿等服務,怎麼辦?這種擔心並非多餘。中國消費者協會曾經發布的數據顯示,近年來對航空運輸服務的投訴量顯著增加,其中航班延誤理由不能服眾是主要投訴問題之一。
  • 驢友結伴爬野山一人墜崖 同伴繼續前行又迷路
    10月16日,來自鶴壁市的一驢友在爬野山賞紅葉時,不慎失足墜崖受傷。面對此變故,同行中有17人選擇了繼續前行遊玩,在中途中卻又迷路被困山中。幸虧輝縣市救援隊及時相救,墜崖男子及其迷路同伴才得以全部脫險。
  • 三人打一人,不知另外兩人具體信息,能要求一人承擔連帶責任嗎?
    共同侵權,是指兩人以上違法侵害他人權益有損害後果的行為。認定為共同侵權行為,系符合以下條件:一是侵權主體為複數,兩人或以上,行為人可是法人或自然人。二是共同故意或過失或兩者結合實施侵權行為。三是侵權行為與損害結果有因果關係。四是受害人有損害。只要滿足四個構成要件,成立共同侵權行為,所有行為人必須對外承擔連帶責任,被侵權人可請求全部或部分侵權人承擔全部責任。
  • 公務員李小川因詐騙罪入獄四年半 改判無罪後申請2771萬國家賠償
    申訴期間的李小川被判無罪一年多後,李小川申請國家賠償近2771萬元。購買土地使用權後,李小川與周代容、羅建兵、黃顯琴三人約定一起建房,並先後以6.8萬元和4.8萬元的價格,將兩間門市房轉讓給周代容和羅建兵。爭議也在此時出現,羅建兵後來出具的收條顯示,當年10月28日,他又付給了李小川10.4萬元購買了兩間門市房;11月4日,他還替黃顯琴墊付給李小川10.4萬元,同樣是用以購買門市房。
  • 別讓這些登山誤區,變成你戶外路上的「定時炸彈」
    一日登山也是系統工程——一日登山,尤其是野山,從天氣評估、路線選擇到裝備攜帶都體現著登山的精細。一日登山最好帶上這些: 軌跡可以預防迷路,急救包有助於受傷後遏制傷情,口哨可以省力呼救,頭燈、火種、救生毯、雨衣(雨季)應付天黑及下雨,備用糧、備用水可以幫你撐到救援到來。
  • 中國孕婦泰國墜崖案,婆婆曾讓其隱瞞被拒反罵「沒死為什麼報警」
    近日,中國孕婦泰國墜崖案又一次的回到大眾的視野中。事情要追述2019年6月9日,當時懷孕的王女士在泰國烏汶帕登國家公園遊玩時,從約34米高的懸崖墜落。之後王女士很快被人發現,送往醫院搶救後奇蹟生還。醒來後王女士對媒體講述了事發的真相:「是丈夫把我從懸崖邊推下去的。」據悉王女士身體多處骨折和錯位,手術後雖然沒有生命危險,但是行動卻十分困難。事發後在泰國警方還沒有介入之前,王女士的丈夫俞某曾給自己的母親打電話,撒謊說妻子不小心跌落,僅受輕傷。
  • 中國孕婦講述泰國墜崖細節
    3月24日,中國孕婦泰國墜崖案一審宣判,被告人俞某冬一審被判處終身監禁。當事人王女士講述了泰國墜崖細節以及兩人相識到結婚的過程,她稱俞某冬從兩人相識都是刻意安排,婚後一直為其償還債務。孕婦墜崖地點。
  • 刷浦發JCB信用卡享自助餐兩人或三人同行一人免單
    截止時間:2013-09-30主辦機構:浦發銀行活動區域: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廣東省,福建省,江蘇省優惠方式:免單優惠活動:刷浦發JCB信用卡享五星酒店自助餐兩人或三人同行一人免單活動內容:即日起至2013年9月30日,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南京,天津,福州八地指定高級酒店,憑浦發銀行jcb信用卡支付,即可享受兩人同行一人免單或三人同行一人免單。
  • 中國孕婦泰國墜崖!衝丈夫喊:為什麼這麼對我?……真相來了
    妻子也表示,是因為懷孕頭暈不慎墜崖。就在人們以為誤會消除,這就是一起意外之時,昨天泰國媒體又刊發消息,案情出現重大反轉,丈夫Yu因涉嫌殺妻被泰國警方逮捕。據泰媒Sanook報導,泰國烏汶府孔堅縣警局警方對外透露,目前墜崖中國孕婦Wang某已甦醒且情況有所好轉,因此再聯繫警方做新一輪筆錄。
  • 煙臺龍口6名驢友登山遇險 1人墜崖5人被困
    6名驢友登山 1人墜崖 5人被困來源:山東廣播電視臺齊魯頻道《每日新聞》  齊魯網11月24日訊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齊魯頻道《每日新聞》報導,前幾天,6名驢友結伴到龍口常勝山遊玩,其中一名驢友在攀登主峰的時候,不慎掉下懸崖,其他幾位驢友在攀登過程中,逐漸偏離了正常道路
  • 俗語:一人不登高,兩人不觀井,那三人、四人不幹啥?你都了解嗎
    俗語:一人不登高,兩人不觀井,那三人、四人不幹啥?你都了解嗎相信很多朋友都有過一個人爬山的經歷,當我們經過辛苦的努力爬到山頂時那種將高山踩在腳下感覺真是讓人非常享受。可古人覺得一個人登山是件挺危險的事,所以才會有「一人不登高」的俗語。為什麼說一人登山是件危險的事呢?因為一個人登山時如果突然身體不適,那這時候不會有人照顧你,如果遭到野獸的襲擊,也沒人和你一起抵抗野獸的攻擊,如果你突然失足跌下山,那就連為你發出求救信息的人都沒有。
  • 泰國墜崖孕婦講述事發細節 兩人相識都是刻意安排一直為其還賭債
    俞某冬被判無期,當庭要上訴     此前報導,2019年6月9日,泰國烏汶府帕登國家公園發生一起意外。中國江蘇籍遊客王女士從公園一處34米高的懸崖上墜落,所幸,王女士跌落時周圍有多處樹幹和落葉,所以雖然全身多處骨折,但並沒有生命危險。
  • 「驢友」結伴登山須計劃周全
    結伴出行探險驢友不熟悉地形或突遇暴雨山洪等因素被困大山之中事件頻繁發生,有的甚至還付出生命。    12月5日19時,2名到浙江雁蕩山大龍湫遊玩的「驢友」迷了路,被困在雁蕩山顯勝門風景區需要救援。樂清登山救援協會、消防大隊等部門接到求助電話後,火速趕到現場救援。經過近3個小時搜尋才在一個陡峭的懸崖上發現2名被困者,由於自帶的食物已經吃完,1名被困人員因體力不支出現嚴重虛脫。
  • 河南69歲驢友在泌陽登山時不慎墜崖身亡
    央廣網駐馬店9月27日消息(記者汪寧)9月26日,河南駐馬店市一驢友在該市泌陽縣一野山登山時不慎墜崖身亡。據了解,該墜崖者葉某今年69歲,來自河南駐馬店。9月26日,葉某與來自駐馬店的其他驢友共計30人,一起自發前往泌陽銅山附近的梅子川山登山,在登山過程中不慎跌入山崖。
  • 未攜帶登山裝備 謝絕租用防滑鏈 兩名驢友在彭州九峰山墜崖遇難
    悲劇發生  兩驢友登山遭遇不幸 遺體被連夜運送下山  1月20日晚間,記者從彭州當地救援人員及警方處獲悉,兩名驢友在彭州九峰山遭遇不幸,墜崖身亡。遺體於當晚被連夜運送下山。近年來,九峰山吸引著不少戶外愛好者前往登山。尤其進入冬季,前往登山觀雪的戶外愛好者眾多。  據救援人員介紹,他們於1月19日接到指令前往搜尋,20日找到了墜崖驢友,共有兩人,一男一女。當地消防派出兩支救援隊伍上山,分別將兩名遇難驢友運送下山。  從救援人員拍攝的救援畫面看,搜救過程中,九峰山上,樹木及地面均有冰雪覆蓋,道路溼滑加上叢林灌木,讓通行變得困難。
  • 未攜帶登山裝備,謝絕租用防滑鏈,兩名驢友在彭州九峰山墜崖遇難
    悲劇發生兩驢友登山遭遇不幸 遺體被連夜運送下山1月20日晚間,記者從彭州當地救援人員及警方處獲悉,兩名驢友在彭州九峰山遭遇不幸,墜崖身亡。遺體於當晚被連夜運送下山。近年來,九峰山吸引著不少戶外愛好者前往登山。尤其進入冬季,前往登山觀雪的戶外愛好者眾多。據救援人員介紹,他們於1月19日接到指令前往搜尋,20日找到了墜崖驢友,共有兩人,一男一女。當地消防派出兩支救援隊伍上山,分別將兩名遇難驢友運送下山。
  • 陝西華山景區三名遊客墜崖 其中一人死亡
    中新社北京十月五日電據悉,陝西華山景區十月三日發生了兩起安全事故,三名遊客墜下山崖,其中一人死亡。  這是昨晚全國假日旅遊部際協調會議辦公室發布「十一」黃金周假日旅遊信息第四號通報透露的消息。  華山第一起事故為遊客盧某某攜女友戴某在觀日出後,違規離開登山路換衣服,盧不慎撞了戴,使戴失去平衡墜崖,盧在伸手抓戴時也被帶落墜下。景區工作人員聽到崖下有人呼救後,立即組織搶救,戴被救起,盧已死亡。  第二起為遊客劉某王某三日清早登山後,來到救苦臺下方西北側,為取奇險鏡頭攝影,違規越過路邊保護鐵鏈。
  • 命落北京房山區棺材山 河北一名驢友登山不幸墜崖身亡
    據悉,這是今年發生在房山區的各處野山中,第四起驢友墜崖身亡事件。據 「曉苑漫步」了解,李先生今年45歲,昨天下午,他和妻子會同27名驢友一起乘坐大巴車,從河北專門前來房山登山。昨天晚上8點半左右,救援隊接到了房山公安分局周口店派出所關於李先生墜崖的警情,17名隊員陸續趕往出事地點,晚上9點左右,隊員到達山下,準備進山與民警及房山消防支隊城關中隊的消防員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