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茶農永福打造大陸最大臺灣軟枝烏龍茶生產基地

2020-12-21 中國臺灣網

臺灣茶農永福打造大陸最大臺灣軟枝烏龍茶生產基地

2013年04月20日 08:12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列印

  工人在臺灣茶商李志鴻的茶加工廠挑選茶葉。

  來自寶島「茶葉之鄉」南投縣的商人謝東慶的茶山集觀光、生產於一體。

  在閩西腹地的漳平,連綿著萬畝茶園,鬱鬱蔥蔥,茶香襲人。經過兩岸茶農十多年的辛勤培育,這裡已建成大陸最大的臺灣軟枝烏龍茶生產基地。隨著臺灣茶商近年在漳平投資的不斷擴大,2008年2月底,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宣布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升格為國家級。

  臺商帶來了先進的茶葉種植和加工技術。記者在永福鎮的茶山上看到,採茶女們用透明膠將刀片固定在食指上,快速切割茶芽來採茶。據介紹,與純手工操作相比,這種學自島內茶農的做法不僅提高了效率,減輕了對手指的磨損,而且更加衛生。

  漳平地貌人稱「九山半水半分田」,山清水秀、地廣人少,其森林覆蓋率高達77.9%。而著名的茶鄉永福鎮,平均海拔為780米,與臺灣阿里山的氣候和海拔條件非常相似,被臺灣客商譽為「大陸的阿里山」。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相關焦點

  • 漳平打造大陸最大臺灣高山茶種植基地
    「永福特殊的地貌、溫和溼潤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及明顯的高山立體氣候地理條件與臺灣阿里山相比毫不遜色,在這裡創業,天時地利人和,我們非常有信心把永福鎮打造成大陸最大的臺灣高山茶基地。」近日,記者在到漳平永福採訪時,臺商謝東慶先生如是說。
  • 漳平永福:臺灣茶農傾力創業 「高山花園」茶香繚繞
    漳平永福:臺灣茶農傾力創業 「高山花園」茶香繚繞 2008年03月10日 11:08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福建漳平臺灣茶農帶來的「高山烏龍茶」
    福建漳平臺灣茶農帶來的「高山烏龍茶」 2007年11月10日 12:52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最大臺灣高山茶種植基地落戶閩南"阿里山"
    新華網廈門7月28日電(記者  樊曦)永福臺灣農民創業園28日在中國東部福建省漳平市正式掛牌。在創業園中,來自臺灣的14家茶農將開闢4萬多畝的臺灣高山茶種植區,打造中國最大的臺灣高山茶種植基地。     佔地7萬餘畝的創業園位於福建龍巖地區漳平市永福鎮。
  • 福建省永福鎮成臺灣農民在大陸投資最密集鄉鎮
    漳平臺商聯誼會會長李志鴻說,他的高山茶訂單不斷,銷路看好,「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現在被前來觀光考察的臺灣投資者稱之為『大陸的阿里山』啦!」  李志鴻說,與許多地方的農民創業園不同,國家級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乃是「從無到有」,靠著兩岸同胞先行先試闖出來的。李志鴻原先在臺灣彰化的茶園主要種植軟枝烏龍茶。但那裡的茶園面積小,想擴大卻沒有地,加之臺灣的人工費用太高,缺乏發展空間。
  • 福建龍巖推進永福「臺灣小鎮」建設
    張金川 攝中新網龍巖1月7日電 (記者 張金川)「客家祖地」福建省龍巖市正以國臺辦和福建省臺港澳辦對口幫扶龍巖漳平市為契機,全力推進漳平永福「臺灣小鎮」建設。在正於龍巖舉辦的龍巖市五屆人大六次會議上,龍巖市市長張國旺表示,要推動龍臺融合發展,重點抓好永福「臺灣小鎮」等項目建設。龍巖是海內外公認的客家祖地和著名僑鄉,也是臺胞重要祖籍地之一。
  • 探秘「大陸阿里山」:大陸最大臺灣高山茶種植基地
    大陸的阿里山在哪?福建漳平永福鎮。這座阿里山不是山,是因為這裡有大陸最大的臺灣高山茶種植基地,因此得名。福建本是臺灣茶的故鄉,臺灣的茶商自然到福建尋求新的發展。南投的謝東慶先生就發現永福四周高山環抱,海拔在800米至1200米之間,地理、氣候和土壤條件均與臺灣阿里山相似,於是1996年投資成立臺品茶業(臺灣高山茶)有限公司,開闢了千畝茶園,做出了優質高山茶。
  • 臺灣農民大陸創業記:「我在大陸播種一首田園詩」
    「我們離成功只差臨門一腳」       四五月間,福建漳平市(永福)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裡處處飄著沁人的茶香。這裡的39家臺資企業中,種植高山茶的就有33家,面積達35000畝,是大陸最大的臺灣軟枝烏龍高山茶種植基地。
  • 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 打造「大陸阿里山」品牌
    按照省委、省政府關於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總體部署,漳平市委、市政府積極推進海峽兩岸農業合作,努力創建臺灣農民創業園。2008年2月,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升格為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其核心區永福鎮,其山地氣候與臺灣文山、南投的農業生產條件相近,被臺商譽為「大陸阿里山」。
  • 走進漳平·永福 探索大陸阿里山鄉村振興之路——「福建省鄉村振興...
    」「中國最美櫻花聖地」等殊榮,也是建省農業綜合開發田園綜合體建設首個國家級示範點、大陸面積最大的臺灣高山茶生產基地。除了近百畝漳平水仙茶,隨著漳平臺創園的逐步建設和「科技興茶」戰略的實施,企業持續探索和改進加工工藝,所生產臺式烏龍茶的質量不斷提升。農場第一代投資人楊瑞騰先生的兒子楊詠安,在臺灣島內大學畢業後又在福建農林大學進修了茶葉經營管理知識,現已成功接棒父親的九德農場,是首位擁有大陸林權不動產證的臺胞,並於2016年創辦了漳平九德茶葉有限公司。
  • 「大陸的阿里山」漳平臺商臺農復工復產
    連日來,被譽為「大陸的阿里山」的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裡的臺企陸續復工復產。該創業園是臺胞個體在大陸投資最密集的區域、大陸最大的臺灣軟枝烏龍茶生產基地。中新社記者 張金川 攝  2月18日,福建省漳平市臺品櫻花茶園內部分櫻花綻放。連日來,被譽為「大陸的阿里山」的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裡的臺企陸續復工復產。該創業園是臺胞個體在大陸投資最密集的區域、大陸最大的臺灣軟枝烏龍茶生產基地。
  • 臺對大陸出口茶葉關稅降一成 臺灣茶農受益(2011.08.22)
    近日,本臺記者跟隨臺灣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帶領的海基會參訪團到臺灣南投縣採訪時了解到,由於臺灣茶葉列入了ECFA早收清單,關稅大幅度降低,這半年來,臺灣茶葉出口大陸的銷量大幅增加,茶商、茶農齊受益。   這裡是南投縣鹿谷鄉凍頂烏龍茶茶園。"凍頂烏龍"與福建大有淵源。
  • 在希望的田野上——臺灣農民大陸創業記
    他們在大陸的山地海濱、田間地頭播撒下精緻農業、現代營銷的種子,儘管創業多艱,但「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越來越多的臺灣同胞在大陸一片片希望的田野上,寫下了一篇篇動人的創業記事。   「我們離成功只差臨門一腳」   四五月間,福建漳平市(永福)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裡處處飄著沁人的茶香。
  • (臺海觀瀾)又一個「臺灣小鎮」在閩推進建設
    永福鎮處於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核心區,已是大陸面積最大的臺灣高山烏龍茶生產基地、臺商投資的熱土和創業的福地,被臺商臺農稱為「大陸阿里山」。龍巖市正以國臺辦和福建省臺港澳辦對口幫扶漳平市為契機,全力推進永福臺灣小鎮建設。
  • 龍巖漳平"大陸阿里山"景區獲批國家3A級旅遊景區
    近日,經龍巖市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組織評定,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大陸阿里山」景區達到國家3A級旅遊景區標準,正式獲批國家3A級旅遊景區。  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核心區永福鎮,有著與臺灣阿里山相似的地理、氣候環境,被臺灣茶農譽為「大陸阿里山」。
  • 「大陸阿里山」裡賞櫻又品茗 引遊客慕名前往
    中國·漳平(2015)第四屆櫻花文化旅遊節1日在素有「大陸阿里山」之稱的臺灣農民創業園核心區福建省漳平市永福鎮啟動。  來自福州、廈門、泉州等地600餘名遊客、旅行商在櫻花節第一天遊覽了臺灣農民創業園的特色櫻花景點——永福櫻花園和臺品櫻花茶園。
  • 臺灣高山茶紮根「大陸阿里山」 兩岸合作顯成效
    從臺灣移居福建西部山區有「大陸阿里山」之譽的的漳平市永福鎮,臺灣高山茶如今已紮根在這個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彰顯了兩岸茶業合作的顯著成效。  記者十七日從福建龍巖市有關部門了解到,目前,漳平市永福鎮已成為臺商在島外投資茶業最集中的區域,是臺灣島外最大的臺式烏龍茶生產基地,擁有臺資茶葉企業四十多家,茶葉面積四點五萬畝。
  • 【臺灣之美】-----臺灣烏龍茶
    1883年清朝政府統一臺灣,大陸沿海的同胞以各種方式紛紛移民而來,直到1895年日本割據臺灣為止。在清政府212年的統治期間,臺灣人口大量增加,臺灣茶葉也因此根植下來。當時臺北一般茶商,莫不利市三倍,因而刺激各地之茶農,更加努力增加茶葉生產,開創了烏龍茶的黃金年代。據連雅堂先生所著《臺灣通史·農業志》中:「夫烏龍茶為臺北獨得風味,售之美國,銷路日廣,自是以來,茶業大興,歲可值銀二百數十萬圓,廈汕商人之來者,設茶行二三十家,茶工亦多安溪人,春至冬返,貧家婦女揀茶為生,日得二三百錢,臺北市況為之一振。」
  • 兩代臺商福建接力當茶農 築夢「大陸阿里山」
    為了實現父親的夙願,2004年,在臺灣做古玩生意的李志鴻回到了永福投資興業。「兩岸的農業發展各具特色和優勢,臺灣的農業強調精耕細作,在種植、生產、加工,以及規範管理、標準化生產等方面有一定的優勢,但臺灣耕地面積少,市場小,農產品的附加值無法有效疊加,而大陸有豐富的土地資源和巨大的市場。」在談到兩岸農業合作時,李志鴻說通過整合兩岸農業的優勢,一定會雙贏共榮,大有作為。
  • 臺灣農民在福建:見證閩臺農業合作 看好發展前景
    作為最早到永福投資創業的臺灣茶農之一,這位樸實的臺灣男人已然融入了當地。   「臺灣大陸都一樣,永福是一塊福地,我在這裡呆了十多年,非常習慣了。我願意在這裡一直呆下去,做一個地道的永福人。」提起在永福創業的風風雨雨,林勇黝黑的臉上堆滿了甜美的笑意。   林勇今年50歲,從20歲起,他就開始做茶葉。他與永福結下不解之緣,完全是緣於一個偶然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