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國家移民管理局在北京舉行優化浙江、重慶、四川、陝西等四地外國人過境144小時免辦籤證政策新聞發布會。西安成為外國人過境144小時免辦籤證目的地之一。隨著我國對外開放不斷深入,中外交流不斷深化,為進一步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中外人員往來,經國務院批准,自2019年12月1日起,符合條件的外國人由重慶、西安航空口岸過境免籤停留時間延長至144小時;在寧波航空口岸實施過境144小時免辦籤證政策,並納入江浙滬政策一體化,過境人員可從寧波航空口岸以及已實施過境144小時免辦籤證政策的上海海、陸、空港口岸或者南京航空口岸、杭州航空口岸入境、出境;將成都航空口岸過境144小時免籤停留範圍擴展至成都、樂山、德陽、遂寧、眉山、雅安、資陽、內江、自貢、瀘州、宜賓11個市。 近年來,根據國家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新形勢、新要求,公安部、國家移民管理局制訂出臺一系列移民管理服務便利政策措施,其中包括出臺實施外國人過境免辦籤證政策。自2013年1月至2019年9月,已有45.2萬人次外國人通過該政策進入我國。 這次擴大該政策適用範圍後,全國共有1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23個城市30個口岸對53個國家人員實施過境144小時、72小時免辦籤證政策。其中,北京、天津、石家莊、秦皇島、上海、杭州、南京、瀋陽、大連、青島、成都、廈門、昆明、武漢、廣州、深圳、揭陽、重慶、西安、寧波20個城市27個口岸實施外國人過境144小時免辦籤證政策,並在京津冀、長三角等地區實現區域、口岸聯動;長沙、桂林、哈爾濱3個城市3個口岸實施外國人過境72小時免辦籤證政策。華商報記者卿榮波 適用外國人過境144小時免辦籤證政策國家名單 奧地利、比利時、捷克、丹麥、愛沙尼亞、芬蘭、法國、德國、希臘、匈牙利、冰島、義大利、拉脫維亞、立陶宛、盧森堡、馬爾他、荷蘭、波蘭、葡萄牙、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西班牙、瑞典、瑞士、摩納哥、俄羅斯、英國、愛爾蘭、賽普勒斯、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烏克蘭、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波赫、黑山、馬其頓、阿爾巴尼亞、白俄羅斯、美國、加拿大、巴西、墨西哥、阿根廷、智利、澳大利亞、紐西蘭、韓國、日本、新加坡、汶萊、阿聯、卡達 據新華社 各方評說專家學者:更多外籍遊客將來陝旅遊 12月1日起,外國人過境免籤延長至144小時,此舉對陝西旅遊、經濟發展將產生哪些積極作用?華商報記者採訪了有關專家、學者以及相關業內人士。 西安郵電大學經管學院陝西現代經濟與管理研究院副院長侯光文指出,西安航空口岸過境免籤停留時間延長至144小時,對過境中轉的國際友人來說,可以有更長的時間和更多的機會來領略和體驗西安這座世界歷史文化名城的魅力。西安作為對外交往的重要門戶城市,可以此為契機,全力建設國際航空樞紐,爭取更多的航權和航線,實現聯通歐亞主要城市的6小時航空圈,深度融入全球城市體系,同時依託文化、科技、教育、旅遊等獨特優勢資源,建設國際消費城市,打造世界級的旅遊目的地和集散地,通過高層次、有特色的全球性展會和節慶,充分利用過境免籤政策,吸引人流、物流、能量流、資金流、信息流高效集聚,宣傳西安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吸引力。 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康蓉認為,該免籤政策一是直接簡化了符合條件的外國人入境手續,將有更多的外國人到訪包括西安在內的相關城市,二是大大增加了外國人在陝西的逗留時間。該政策是改善營商環境的國際通行政策,是國家針對全球化新動向和我國在新的歷史階段在國際範圍內扮演新角色,為包括西安在內的城市施行的擴大高質量開放的措施。 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劉璐稱,144小時免籤政策對西安(陝西)的旅遊業將產生直接的促進作用,該政策為過境西安(陝西)的國際旅客提供了短途旅遊的便利,很容易把過境的流量轉變為當地旅遊的國際客源。「144小時長達6天,過境旅客有足夠的時間遊覽西安市區及周邊的主要旅遊景點了。」劉璐說。 華商報記者 陳有謀業內人士:建議開通更多國際航線 打造更接地氣旅遊產品 工作30餘年的德語導遊唐兵表示,外國跟團遊客來到西安大多數行程為3天,「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小雁塔、鐘鼓樓廣場是外國跟團遊前往最多的地方。」唐兵說,「西安一直是外國遊客來中國的其中一個站點,很多外國遊客知道兵馬俑,卻不知道兵馬俑在西安。此次逗留時間的延長也許可以讓西安成為獨立的旅遊目的地,打造屬於西安的獨有旅遊品牌。同時也能擴大遊客的遊覽區域,感受更多陝西文化。」 常年負責外國團隊入境接待的陝西虹陽國際旅行社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李忠明認為,西安如果能夠利用好這144小時,可以做很多文章。外國跟團遊客對西安的歷史文化很感興趣,對現代化的建築和設施也同樣感到好奇。「很多外國遊客都想要去體驗中國的高鐵、地鐵,只是現在的跟團遊時間上無法讓遊客深度體驗。」李忠明認為,政府應該多加對外宣傳,通過參與國際博覽會等形式讓外國遊客、旅行社能夠了解西安可以延長逗留時間的政策。建議開通更多西安與國外城市之間的往返航線,有利於外國遊客直達西安,增加遊客逗留。在旅遊產品設定上可以推出各類主題性和多樣化的產品,如打造特色的現代博物館、主題花卉市場、趣味寵物市場等,不但接地氣,也反映了中國人的生活狀態,具有很好的自主傳播性。 華商報記者 田蕾 相關新聞 2019世界文化旅遊大會開幕,副省長方光華表示——西安要以文賦旅 以旅彰文 10月23日,以「文旅融合·智能驅動」為主題的2019世界文化旅遊大會在西安滻灞生態區開幕。將持續至25日的大會圍繞入境遊、目的地營銷及科技、共享住宿、文旅產業等方面展開深入探討。海外嘉賓覆蓋26個國家共百餘人,國內行業及企業代表200餘人,累計參會人數將超3000人次。 副省長方光華表示:「西安鹹陽國際機場航空口岸實施144小時過境免籤政策,入境遊將迎更大契機。西安要以文賦旅,以旅彰文,為遊客提供豐富的文旅體驗。」西安市長李明遠在會上表示,很多外國遊客不知道陝西也有熊貓。日本溫泉的「湯」,就是從唐朝傳播過去。期待通過本屆盛會,加強交流互建,共促文旅融合。美日澳英是四大境外客源國 近年來,西安依託豐厚的歷史、文化和山水等資源稟賦,以建設國際一流旅遊目的地城市為目標,大力推動「文化+」「旅遊+」戰略,加快實施國家大遺址保護工程、皇城復興計劃和文化旅遊產業倍增計劃,全力打造絲路文化高地、世界旅遊時尚之都。2018年,西安共接待海內外遊客2.47億人次,旅遊業總收入2554.8億元,旅遊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8.74%。2019國慶假期,西安共接待遊客1736.74萬人次,收入151.87億元,位列國慶國內自由行人氣目的地城市前列。 攜程集團副總裁、政府合作及線下市場業務CEO王韋所作的《大數據解讀2019年陝西/西安旅遊業發展》主題演講顯示,今年1月至8月,陝西省接待在線遊客超過9000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超過200億元。北京、廣東、上海、江蘇為陝西四大省外客源地,美國、日本、澳大利亞、英國為四大境外客源國。數據也顯示,陝西人就是自己最大的客源,佔了客源地的26.2%,位居第一位。 華商報記者 田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