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雞娃」行為,正在毀掉孩子專注力!

2021-02-13 南京日報小記者

 

「孩子缺乏專注力」「是不是日程安排太豐富?

 

每年暑假,朋友圈當老母親的一般都有兩款畫風。

 

作為這款媽媽的娃,生活精彩得讓我們成年人都羨慕,不是參加美國NASA的夏令營,就是在英國劍橋康河划船,不是在加州的夏校學習STEM,就是在大英博物館看埃及文物。

暑假「擁擠」的劍橋康河

考完期末考剛好是諾諾的生日,媽媽給諾諾在五星級酒店舉辦了生日趴,白天還請班上20多位小朋友去室內雪場滑雪。之後媽媽給諾諾在美國報了兩周的夏校,上午上英語課程,下午打棒球高爾夫及各種遊戲。

 

從美國回來,諾諾就有點心浮氣躁,他問媽媽:我們下次什麼時候出去玩,家裡太沒勁了。

 

媽媽:你不是剛玩回來?!怎麼又想出去了?

 

諾諾:我又不是去玩,你送我到美國不是為了學習嗎?不過,在美國學習也比在國內有意思多了,在這裡上學太無聊了。

 

洛杉磯遊學團,環球影城不可少

諾諾媽媽說:回來一個禮拜,你琴也沒練,作業也沒寫幾個字,家裡還有這麼多書,你有沒有看?叫你坐一會兒,就像凳子燙屁股一樣,20分鐘都呆不住!

 

媽媽感覺諾諾欠缺專注力,給他報了一個班,要兩萬五,叫做專注力訓練。隔壁的琴琴專注力多好啊,經常靜靜地在那裡看書寫字,兩個小時都不聲不響。

 

只是,比起諾諾,琴琴的生活就有點「貧乏」和「單調」,因為父母都是醫生比較忙,諾諾國門都沒出過一次,最遠只到過臺灣。家裡的玩具和繪本也少得可憐,也沒有電子設備。

 

比起周圍的孩子,花生和花生妹妹從小的興趣班少得可憐,花生主要是籃球,妹妹主要是黑管,而且小學4年級後主要是在校隊和樂團學的。

 

圓圓比我們家孩子小兩歲,前幾年暑假,我看了看圓圓媽媽的日程表,圓圓大約有10個培訓班。除了語數外,還有畫畫、樂高、聲樂,寫作、舞蹈、滑冰……

 

我問:這麼多班,孩子忙得過來嗎?」

 

圓圓媽媽說:「還好吧。我看周圍的孩子個個都排得超滿的。小孩子啊,如果不給她安排好,就會看電視、玩遊戲,不如學點東西,多發掘點興趣,自己也有點緊迫感。」

 

我頓時覺得花生和花生妹妹有點可憐,雖然也有其他興趣,但是太業餘了:畫畫主要靠自得其樂,樂高主要和樂高迷理工男一起搭,滑冰也就是和同學一起去冰場玩玩。看看別人孩子,任何興趣都有班,比我們專業多了……

我家一對二「樂高興趣班」,老師:理工男,學生:花生,糯米喵(兼任樂高守衛者,專注力可持續2小時+),攝於花生9歲

今年遇見圓圓媽媽,問她圓圓還在上畫畫、樂高、聲樂、舞蹈、滑冰興趣班嗎?

 

圓圓媽媽說,圓圓興趣是很廣泛,就是太不專注了。以前還喜歡畫畫的,沒學兩年就要改陶藝;去年還在滑冰,今年看到同學去騎馬就想學騎馬。不過反正這麼多興趣也沒用,明年要小升初了,今年暑假把我已把她所有的興趣班都停了,主攻語數外了。

 

圓圓媽媽問起我家的情況:「花生還在打籃球嗎?花生妹妹還在吹黑管嗎?」

 

「是的,花生上了初中也被選入學校籃球隊,花生妹妹已經當上了樂團的黑管首席。」

 

這簡直是赤裸裸的炫耀,連圓圓媽媽都開始羨慕了:真好,能把愛好保持下去真好。

前天花生妹妹校樂團舉辦了成立10周年音樂會,花生妹妹任單簧管(黑管)首席,樂團近20次獲省、市、區中小學生器樂合奏比賽第一名

 

看IQ,看EQ,不如先看專注力

 

很多媽媽不斷給孩子「打雞血「,讓孩子多學東西開拓眼界發展興趣自然是很好的,但是也要注意一個度。如果安排得過於眼花繚亂,精彩刺激,就會有一個副作用,就是會在無意中破壞孩子的專注力。

 

專注力是指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是信息加工活動的必要條件與能力。在孩子的學習成長過程中,專注力就像直通心靈的門戶,門開得越大,孩子學到的東西就越多。

同時,專注力是記憶力、想像力、思維力、觀察力的基礎,優秀的專注力=優秀的全腦能力。

 

專注力高的孩子,不僅能在學習和成長上取得較快的進步,長大後進入社會更是能在工作領域獲得較大的成就。所以,一個孩子的潛力和前景,看IQ,看EQ,都不如先看專注力。

 

而現在家長一些不恰當的「雞娃」行為,卻在不斷地讓孩子分心,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

 

一些家長唯恐孩子的視野不夠開闊,接觸到的新事物不夠多,從小安排他們週遊世界,遊學玩耍,體驗新事物,各種想不到的玩法,各種嗨。孩子眼開了,頭腦也靈光了,但比較欠缺的,就是定力和專注。

孩子缺乏專注力的危害

我們要看到,生活的常態是平淡,學習大多數時間也是單調和枯燥的,適當「新鮮而豐富」的生活學習當然有益孩子身心,但是外界刺激過多,閾值提高太快,經常偏離日常狀態,那麼孩子漸漸只會對高刺激物才有反應,對平淡單調的生活和學習失去興趣和專注。

 

其次,各種興趣班培訓班安排得滿滿當當,看起來頗有效率,但是「貪多嚼不爛」。而且多線程工作最破壞一個人的專注力,剛在一件事情上集中注意力,馬上就要切換到另一件任務上,很難培養孩子在一件事情上專研深入的精神。


學習是有樂趣的,但是把學習娛樂化,刻意追求有趣獵奇新鮮感,這只能成為一種災難,因為這肯定不是生活和學習的正常狀態。

 

就像一個人在飲食上總是吃香的喝辣的,形成重口味,那麼清淡的東西再好,都覺得沒味道,因為細微的味覺細胞已經被破壞了。

 

這是個充滿誘惑,讓人分心的時代,那些能夠抵制住誘惑、不尋求刺激、保持專注的人,才有更大的潛力。

 才女是在枯燥中養成的 

今年,被清華錄取的武亦姝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無論是追逐人生理想,還是過好每一天的日常生活,嚴謹求實、行勝於言,從來都是最重要的品質,也是我希望自己能夠一生踐行的準則。」

 

她自己也是這麼做的,在獲得第二屆《中國詩詞大會》總冠軍後,她沒有沉浸在蜂擁而至的名利和採訪中,而是選擇淡出大眾視線,專注學習,準備高考。

 

武亦姝

這種定力,是和她從小學習古詩詞的習慣是一脈相承的。

 

中國的古典文學,需要把節奏放慢沉心靜氣才能體會出來好處,在雷霆風暴般的「雞娃」氛圍裡,又有幾個娃能真心熱愛慢悠悠的古典詩詞呢?

 

這和武亦姝的家庭文化也是分不開的,武亦姝爸爸不玩手機,晚上主要陪娃,很少去應酬和熱鬧的社交場合;即使是武亦姝家裡的休閒活動,也以鑑賞文學,詩詞接龍,學習經典為主。

 

還有個著名的才女,成長教育比武亦姝還要「枯燥」。

 

這個才女叫做林曦,暱稱林糊糊,我有幾個外企的同事,報了她教書畫的私塾「暄桐教室」,還一票難求呢!

 

林曦,圖片來自公眾號「林曦的小世界」

林曦都沒有正經上過中學,卻考上了中央美術學院獲得碩士學位。成為職業畫家的同時,她還多才多藝,古琴、寫作、針灸、中草藥、茶道都有一定造詣。她創造了「山林曦照」的古典美學品牌,她的私塾裡除了京城名流,也有像我同事這樣的外企高管。

 

我就好奇了,這麼一個才女,他們家是怎麼培養的?從小帶著去看世界,開闊眼界嗎?

 

正好相反,林曦是單親家庭的孩子,跟著外婆和媽媽,成長過程可謂非一般的單調和枯燥。

「嬰幼兒時期,小朋友安靜和專注的時間越長,未來智商就越高。」基於這樣的理念,在林曦半歲時,她的母親就給女兒量身定製了令人髮指的「超強訓練法」。

 

1、摘棉絮法

把棉花撕成若干棉絮灑在呢子布上面,然後由小林曦一根一根把棉絮摘下來。從一天一張,到一天數張。

 

2、膠繩解結法

 

把膠繩打上若干疙瘩(不是死結),讓小林曦一個一個解開,從一天10個到上百個。

 

家長當然沒必要非得效仿,但是,訓練的結果很值得我們聽一聽:

 

林曦兩三歲的時候就可以專心看書一下午。而直到現在,她解開一堆纏繞繩子的速度都比別人快。

  

此外,和如今每個孩子都有滿坑滿谷的玩具和書籍正好相反,林曦的母親幾乎不給林曦買任何玩具,基本就是一個氣球玩一周,一串鑰匙玩半年。

 

一句話總結:不能給孩子過多的新鮮勁,否則將來你想讓他專心就難了。

就在單調的環境和貧乏的選擇中,林曦養成了沉靜耐心的氣質,忍耐力和感受力都極強,她能體會到別的孩子很難體會到的日常之美和細節之美,在學習書畫和寫字裡找到了極大的快樂。

林曦水墨,圖片來自公眾號「林曦的小世界」

現在,看到很多孩子沉迷於電子遊戲和半間屋子的玩具,林曦就有點擔心:

 

在那麼強烈的感官刺激之後,孩子們如何適應枯燥的書本和現實社會?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不是孩子的錯,是因為他們已經適應了不斷升級的畫面和精彩,長大了以後再想讓他們專心、習慣枯燥,就有相當難度了。

 

蘇東坡有句詩:人間有味是清歡。講的是吃春天清淡的野菜,比大魚大肉更有回味,引申到生活中,就是在簡單和清淡裡發掘出來的快樂,才是最持久、最有味道的。

 

這也是生活的真諦:人生中大江大海,高光時刻都是轉瞬即逝的,平平淡淡才是真。一個人只有具備足夠的素養和專注力, 才能體會出平淡中的樂趣。

 

培養孩子也是如此,要體會到學習和生活的「清歡」,就要做到8個字:

 

習慣枯燥,培養專注。

 

也就像林曦說的:「在限制中,未來才有無限。」


花生地主人簡介:

安柏

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碩士

世界500強經理人

文藝中年

海澱媽媽

在《浙江教育報》、《讀者》、

光明日報社《教育家》發表多篇教育類文章

分享帶娃故事

交流教育心得

來源:花生地。我們尊重原創者版權,除我們確實無法確認作者外,我們都會註明 作者和來源。在此向原創者表示感謝!

本期編輯:孫紅雨

相關焦點

  • 如何毀掉一個孩子的專注力?80%的家長都中招了,扎心!
    可是,她不知道的是,自己的行為正在一點點毀掉孩子的專注力,讓他無法沉下心來做好一件事。孩子正在專注的吃飯,你會突然拿出手機,讓孩子看鏡頭,拍個美照曬朋友圈嗎?孩子正在玩玩具,你會坐到他旁邊,餵他幾口水果嗎?孩子剛畫好一個小鴨子,正準備畫一條小蟲,你看到孩子塗的顏色很契合,會忍不住誇孩子嗎?
  • 為啥一提「雞娃」就直接被否定?「雞娃」本身沒有錯,錯的是方法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大家都把緊盯孩子學習這件事情叫做「雞娃」,把熱衷於刷題、刷分級的家長稱為「雞娃黨」。部分「雞娃黨」不願意默默「雞娃」,而是熱衷於把孩子超前學習的過程,錄成視頻放在網絡上。這種行為在一定程度上,會激發其他家長的「雞娃」欲望和焦慮感,畢竟大部分的家長都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比別人差,於是越來越多的家長加入到「雞娃黨」的大部隊中。
  • 為啥一提「雞娃」就直接被否定?「雞娃」本身沒有錯,錯的是方法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大家都把緊盯孩子學習這件事情叫做「雞娃」,把熱衷於刷題、刷分級的家長稱為「雞娃黨」。部分「雞娃黨」不願意默默「雞娃」,而是熱衷於把孩子超前學習的過程,錄成視頻放在網絡上。這種行為在一定程度上,會激發其他家長的「雞娃」欲望和焦慮感,畢竟大部分的家長都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比別人差,於是越來越多的家長加入到「雞娃黨」的大部隊中。
  • 父母的幾種行為,正悄悄破壞孩子的專注力,嚴重影響學習和情商
    父母看似不經意的行為,正悄悄破壞孩子的專注力,你改正了麼?執筆:明珠定稿:蘇子後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注重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專注力就是全身心投入一件事的能力,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學習和未來,然而家長諸多看似不經意的行為,其實正在悄無聲息地破壞孩子的專注力。
  • 電視劇《安家》帶來的思考:孩子的專注力就是這樣被毀掉的
    今天我們要討論的不是這裡的婆媳問題,而是關於孩子的專注力教育問題,宮蓓蓓的婆婆也說了,整個小區的孩子都是邊吃飯邊看電視和玩玩具,這其實也是現實生活中是很多家庭的常態,這樣教育下長大的孩子多半專注力都很差。
  • 媽媽無微不至的陪伴,正在一點點毀掉你的孩子,別沾沾自喜不自知
    02毀掉孩子最好的方式是,就是媽媽總陪著小豆的這種情況,其實就是因為媽媽在小豆專注做事的時候,過度的對小豆進行幹擾而導致的。孩子並不會想到,自己雖然說通過家長完成了自己眼前的目標,卻喪失了成長的機會,也喪失了完成長遠目標的可能,長此以往,可能會毀掉一個孩子。在生活中其實我們就能夠發現,一般成績比較好的孩子,或是個人能力比較強的孩子,通常不會動不動就尋求家長的幫助,甚至有時候還喜歡去主動的幫助別人。
  • 「雞娃」背後的「暗」力量-中青在線
    因為媒體的報導,「雞娃」這個詞最近突然火了起來。    「雞娃」是個網絡用語,是近些年北上廣深等「小升初」競爭相對比較激烈的大城市家長中流行的一種教育方式,意為「虎媽」「狼爸」望子成龍,「給孩子打雞血」,不斷地給孩子「報班」、安排各種學習和活動,不停地激勵孩子去拼搏的行為。
  • 當這3句話脫口而出,孩子的專注力正在被悄悄破壞
    「專注力」現在這個時代網絡和科技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知識更新迭代更是如此。作為一個平凡的人,一個普通的孩子,我們無法掌握全部的信息和知識,但只要我們擁有一種能力,就能以此作為支撐幹一行像一行,這種能力就是專注力。孩子專注力如何提高?
  • 如何毀掉一個孩子的專注力?說這5句話就夠了
    早在2004年,《大眾醫學》雜誌就組織全國100多名專家,分析了10個會影響兒童學習的問題行為,最終把「專注力差、容易分心」排在榜首!因此,不少騙子瞄準家長的焦慮,各類騙局「遍地開花」!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如果孩子遇到了困難,但能自己解決,就沒有介入的必要。如果孩子情緒煩躁,可以給予適當幫助。2.施加壓力:磨磨蹭蹭,你怎麼回事?有些家長會不斷催促孩子,但催促行為很容易讓孩子產生緊張厭煩心理,做事時更難集中精神。3.頻繁打斷:歇一會,喝口水。
  • 「雞娃」背後,是突圍還是困境
    校服顏色不一,穿校服的孩子或站或坐,或面目無情、或神採飛揚,他們身邊的大人忙前忙後:忙著點餐取餐,忙著掐表叫車,很多時候,甚至忙著把食物餵到正在做卷子或看手機的孩子嘴裡。這裡是北京市海澱區,被稱作「中國教育的青藏高原」,海澱黃莊則被奉為「宇宙補習中心」,而海澱媽媽更以「雞娃」的教育方法聞名——她們不停給孩子打雞血,不斷給孩子安排學習和活動,不停地讓孩子拼搏。
  • 貪玩坐不住丟三落四是專注力不夠,如何培養孩子專注力
    1、什麼是專注力 專注力,又叫注意力,指一個人專心於某一件事、某一活動的心理狀態。保持良好的專注力,是大腦進行感知、記憶、思維等認識活動的基本條件。在我們的學習過程中,專注力是打開我們心靈的門戶,而且是唯一的門戶。
  • 孩子專注力不高怎麼辦?借用「心流狀態」,幫孩子提高專注力
    文字/梅媽編輯/梅媽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經常可以發現這樣一個問題:孩子做作業還沒幾分鐘就跑去看電視堆積木了,導致孩子的作業也沒完成。其實這樣的現象就是孩子專注力不高的表現。對於孩子來說,他們之所以會缺乏專注力,主要有三大原因:父母陪伴方式的影響專注力是持續不間斷的過程,因此孩子在專注的時候是不希望別人來打擾自己的。
  • 教育孩子該「雞娃」還是「佛系」?專家建議:適合孩子最重要
    陳燕鑾 製圖學英語、練書法、彈鋼琴、下圍棋……學習興趣全面發展,這種不斷給孩子安排興趣班、不停給孩子「打雞血」的教育方式在網絡上有了專門的指代詞——「雞娃」。相反,遵循孩子的天性,在養娃的過程中做到不焦慮、不執著,以平和的心態面對孩子的一切,這種育兒方式則叫「佛系」。
  • 家長的一句話,可能影響孩子的「專注力」
    孩子注意力集中了,專注力才能穩中求升,家長要杜絕「強硬」行為,給孩子自由成長的空間。「霸道」家長對孩子的影響日常生活中,一些家長比較霸道,完全按照自己的節奏來安排孩子的事情,當孩子在專心做自己的事情時,家長為了自己趕時間或者做別的事情,就會讓孩子跟著家長的節奏走。
  • 有這四種行為的父母正在毀掉孩子,是你的孩子不聽話嗎?
    孩子是我們每一個人獨一無二的作品,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影響著孩子,其中有一些父母的行為正在無形中毀掉孩子:1、父母經常吵架曾有一家兒童心理研究機構對3000餘名學齡兒童進行了一次心理狀況調查,其中有一條是「你最怕爸爸媽媽的是什麼」,回答得最多的是:「我最怕爸爸媽媽生氣
  • 想毀掉孩子很簡單,家長每天陪他做作業就好,希望你以後不要後悔
    想毀掉孩子很簡單,家長每天陪他做作業就好,希望你以後不要後悔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獨立思考和專注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孩子的注意力一直不集中,那麼在上課的過程中也很容易走神。在成長的過程中,爸爸媽媽最應該做的,就是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 世界各地「雞娃」實錄:以色列、美國、肯亞的父母是如何培養孩子...
    美國:傾其所有,助孩子登上名校的「直通車」 在美國,孩子上學也是件讓家長操心的事情,他們私立學校的競爭跟中國一樣,也是從小學就開始了。孩子想要上一個頂尖的私立學校的第一件事就是要選擇一個好的課外輔導班,然後瘋狂刷面試、筆試題。
  • 從和一個群友的聊天說起,談談雞娃路上的困惑②
    雞娃打卡群丸子媽最近建了一個雞娃打卡群。很多小夥伴問丸子媽,打卡群要做什麼?其實很簡單,就是記錄娃每天的學習內容。可以嘗試拿支筆記錄一下,會有驚喜哦吃飯的時候、洗澡的時候、睡覺之前外出遊玩的路上、排隊等候的時間等等這些碎片時間,丸子媽都不會浪費可惜丸子媽是班媽,上班也很早不然上學放學路上也都是好時光
  • 東方快評丨分析「雞娃」現象有助於科學施教
    北京市海澱區被稱作「中國教育的青藏高原」,海澱黃莊則被奉為「宇宙補習中心」,而海澱媽媽更以「雞娃」的教育方法聞名——她們不停給孩子打雞血,不斷給孩子安排學習和活動,不停地讓孩子拼搏。同時,海澱媽媽也熱愛學習,熱衷交流「雞娃」秘籍,甚至,在她們的帶動下,越來越多不甘落後或不敢落後的家長正在走進「雞娃」的隊伍。臨近期末,「雞娃」家長們這種焦慮的心情也達到峰值。
  • 訓練孩子專注力的方法,每天堅持10分鐘,孩子專注力一天一提升
    希望他認真學習一會兒,好好讀書,實在是很困難的事,其實這是孩子專注力缺失的表現。無論是哪個行業,哪個類別的從業人員,都需要高精尖的標準,所以是非常專注力的,孩子的學習也是同樣的道理,有很高專注力的孩子學習成績往往會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