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希臘未加入歐元區

2021-01-21 搜狐網
如果希臘未加入歐元區

來源:

21世紀網-《21世紀經濟報導》

2010年05月06日16:58

  本周,數百位示威者走上希臘街頭,在雅典衛城揚起橫幅,抗議政府新的緊縮措施。歐盟正面臨的經濟挑戰再次令全球投資者擔憂。

  當迫切想加入歐盟,隨後意欲成為歐元區一員的希臘許諾進行財政改革的時候,這並非其想像的情勢。

  「現在,我們正在為過去的入不敷出,令人驚異的肆意揮霍,為未能縮減政府的角色,付出代價,」希臘前財長亞諾斯·帕潘託尼烏(Yannos Papantoniou)說。「一些人認為,我們本應該做得更多。」

  從許多方面看,最近的這場危機是一個頗具希臘特色的悲劇。危機之源在於這一古老國家史詩般的支出,而驕傲自大的歐洲領導人們亦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不計代價促使歐洲融合的強烈願望,驅使這些領導人將政治考量置於經濟現實之上。

  1997年4月,在布魯塞爾的一個會議上,帕潘託尼烏懇請歐盟官員,用希臘字母印製某些歐元紙幣。

  當時,表情嚴肅的德國財長西奧多·魏格爾(Theodor Waigel)作出了回應。只能用拉丁字符,他堅稱。帕潘託尼烏依然記得魏格爾當時的言論。又小又窮的希臘沒資格提要求。「他對我說,"你憑什麼認為,你們國家將加入歐元區?」最終,引領希臘加入歐元區的泛希臘社會主義運動黨人帕潘託尼烏得償所願。「我竭力奮爭,並跟他打賭,最終,我贏了。」

  如今,就在希臘的歐盟同伴準備緊急救援這個債臺高築的國家(這是擁有16個成員的歐元區第一次被迫救贖一個成員國)的時候,希臘國內外的許多評論家感慨萬千:要是帕潘託尼烏當初的這個賭打輸了,那該多好啊!令他們越來越憂慮的是,希臘的這場危機有可能波及歐洲南線的其他國家,甚至可能感染歐洲大陸的銀行體系。

  一些報導稱,歐洲當前的困境可追溯至1981年。當時,尚未從軍事獨裁的創傷中完全恢復的希臘,匆忙地加入歐洲共同體——比更富裕的奧地利、芬蘭和瑞典早了14年,甚至比西班牙和葡萄牙還早加入了5年。

  當時,法國總統密特朗反對歐共體的南擴計劃,他擔心希臘等國還沒有準備好。

  但贊成擴充的人士佔了上風。這些人聲稱,將希臘、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國囊括至歐洲框架之內,是推動這些脆弱的民主國家現代化進程的最佳手段。

  在那些接受古典教育,視希臘為民主搖籃的歐洲領導人看來,把這個地處巴爾幹半島的窮國與西歐連接在一起(儘管希臘與歐共體的其他成員國相距遙遠),是「一項歷史使命。」帕潘託尼烏回憶說。

  在其獲得成員國身份的頭十年,歐盟各項慷慨補貼助推希臘擺脫了昔日的落後面貌。到1997年,當歐洲領導人準備推行單一貨幣的時候,一些人將希臘奉為剛毅的經濟中堅——在時任首相科斯塔斯·西米蒂斯(Costas Simitis)的治理下,希臘經濟穩步保持著超過3%以上的增長率。

  帕潘託尼烏回憶說,對雅典而言,加入歐元區不僅關乎自豪感,而且是希臘所迫切需要的,因為加入歐元區可以抵禦掠奪性投機者,可以使希臘獲得低利率貸款(因為它是富裕的歐元俱樂部的一員),進而有助於希臘經濟的穩定。

  「一旦我們即將加入歐元區,我們就開始從一個第三世界國家轉變為一個渴望變得更像瑞士的國家。」他說。

  但希臘的歐元之路遠非板上釘釘之事。依然對二戰期間的惡性通脹心有餘悸的德國民眾,對於放棄德國馬克一直保持著極其謹慎的態度。德國政府堅持要為意欲加入歐元區的國家設置嚴苛的條件。預算赤字應該低於國內生產總值的3%;債務不應超過GDP的60%,通脹率不應突破3%。

  1996年12月出臺的所謂《穩定條約》(Stability Pact)進一步嚴格了歐元規則,這項條約旨在對加入歐元區之後持續違反規則的國家處以高昂的罰金。其未曾言明的另一項意圖在於,提高實施更為寬鬆的通脹政策的歐洲南部國家加入歐元區的壁壘。

  德國試圖使這項處罰自動化,但以法國領銜的其他國家則把實施的責任放在了歐盟政治領導人的手中(包括希臘在內,沒有一個國家被懲處過,即使歐元區大多數國家不斷違反這些規則)。

  就本質而言,歐元乃政治之產物,這意味著,在決定應該接納哪個國家時,規則總存在被扭曲的可能性。因此,當11個國家在1999年1月擱置各自的貨幣時(這是創造歐元的第一步),其中就包括了義大利、比利時、西班牙和葡萄牙。因為預算和通脹率方面的問題,希臘未能加入。

  歐洲央行早在2000年的時候,就對希臘的財政狀況表示過憂慮。歐洲央行在其發布的一份報告中指出,希臘的總體債務遠遠超過了規定的限額。 然而,雅典方面持續施壓,以期趕在2002年歐元紙幣和硬幣正式推出之際,及時加入歐元區。曾於上世紀70年代在德國一所大學任教,充分意識到德國方面牴觸情緒的西米蒂斯,老練地針對德國政客和銀行家進行了遊說工作。

  最終,2001年1月,希臘比預期提前一年加入歐元區。在此之前,它削減了其預算赤字(在帳目上)。此外,雖然希臘並未削減足夠多的債務,但雅典方面援引了義大利、比利時等國雖然違反債務額度限制但依然被準入的先例。讓歐元步入軌道的政治緊迫性,平息了一切質疑聲。

  「當時有清晰的跡象表明,為了讓公共財政的問題看起來比其真實狀況更溫和一些,希臘人一直在篡改數據,特別是赤字方面的數據,」伯恩大學經濟學教授于爾根·馮·哈根(Jürgen von Hagen)說:「但歐洲各國政府不想注意這一點。出於政治方面的原因,他們試圖接納希臘。」

  財政紀律的鬆散性延伸至了歐元俱樂部中最大的一些經濟體。在2002、2003和2004年,甚至連德國也違反了赤字規則,由此創造了一項極其危險的先例。

  至2004年,希臘的經濟數據之虛假,已是極其明顯的事情。歐盟開始對希臘的赤字狀況展開首次調查。儘管歐盟統計局(Eurostat)匯集的證據顯示,雅典方面的確存在弄虛作假的行為,但歐盟官員申明,將雅典逐出歐元區並非選項之一。

  曾經擔任希臘財長的帕潘託尼烏,指責赤字數據的差異是由於會計規則的改變所致。他說,在2004年3月泛希臘社會主義運動政府下臺之後執掌權杖的科斯塔斯·卡拉曼利斯(Kostas Karamanlis)政府,改變了軍費開支的計算方法。

  「說希臘人篡改統計數據,是一個巨大的謊言。」他說。

  前歐洲央行執行董事託馬索?斯基奧帕(Tommaso Padoa-Schioppa)回憶稱,在希臘財政數據的準確性引起紛爭之後,許多國家終止了加強歐洲統計局監管權力的嘗試。

  「實際情況是,當時喪失了一個機會。」他說。「希臘對其公共財政和競爭力管理不善,這一點應予以譴責。但歐元區其他國家並未充分地履行好自身的工作,它們也應受到指責。」

  但即使撇開統計上的問題,希臘糟糕的經濟局勢很快就進一步惡化。為了準備2004年雅典奧運會,卡拉曼利斯延續了其無節制財政支出的做法;2001年9·11恐怖襲擊之後增加的安保支出,進一步提升了財政支出額度。

  更廣泛地說,希臘將加入歐元區視為狂歡派對的一份邀請函。曾擔任泛希臘社會主義運動政府顧問的著名經濟學家伊安尼斯·斯塔恩阿拉斯(YiannisStournaras)如是說。「希臘既沒有削減赤字,也沒有放開經濟,而是繼續花費。」

  不管是左翼,還是右翼政府,都未能變革希臘臃腫的公共部門。依據希臘的標準看,近期針對政府新緊縮措施的示威活動,大體上是平靜的。這顯示出,大多數希臘人現在願意順從更基礎的變革,希臘數十年來一直在躲避的那種變革。

上網從搜狗開始

進口商品吸收國內「純購買力」,恰恰有利於抑制通脹。

搜狐財經社區話題

不知道國家統計局統計的是哪部分人的CPI,反正和我無關

相關焦點

  • 假如希臘從未加入歐元區
    IMF首席經濟學家Blanchard近來問了個簡單又重要的問題:希臘必須得做多大的調整?債權人又要做多少調整?  假如?  我們不妨腦洞開大一點……假如歐元從未誕生,假如希臘沒有加入歐元區……  上圖是彭博社制的希臘貨幣對德國貨幣貶值的半對數圖,斜面最陡峭的一段是1981年至1986年(黃線),從1986年至1996年,斜面稍有平緩。1999年至今成了一條水平線。
  • 加入歐元區11年後 希臘歐元區陷入分別難題
    希臘會退出歐元區嗎?評級機構標普4日發布報告稱,在希臘議會6月17日進行重新選舉後,希臘在接下來幾個月內退出歐元區的可能性至少為三分之一。  這段時間,希臘舉世聞名的不是悠久的歷史和愛琴海的美麗風景,而是他們糟糕的債務狀況和跌宕起伏的政治形勢。  臨近中午12點,希臘很多店鋪都會關門停止營業。
  • 如果希臘退出歐元區世界將會怎樣?
    儘管在周末召開的G8國家會議公報顯示,各國促進經濟增長的意圖比緊縮政策更明顯,需要力保希臘不退出歐元區,但是實際上各國包括希臘都沒有一個令希臘還債和留在歐元區的好辦法。全球都在暗自盤算,如果希臘退出歐元區會發生什麼。本報記者的調查發現:如果世界不能再向希臘給予更多,希臘一旦退出歐元區,全球金融系統將急劇動蕩,美元升值獨霸全球,甚至還有可能爆發戰爭。
  • 希臘如何退出歐元區
    希臘還能否呆在歐元區的問題又一次迫切地擺在歐元區政治家們的面前。  該不該退?  歐元區在1999年成立,希臘在2001年作為第二批成員國加入歐元區。就國民生產總值來講,希臘在整個歐元區中處於中等水平,每年的經濟增長速度略高於歐元區平均水平。  加入歐元區後,希臘每年從歐盟拿到大量低息撥款。
  • 假如希臘退出歐元區
    「希臘退出」的序幕如果你大膽地揭開「Grexit」的序幕,很可能會看到:希臘總統帕普利亞斯(Karolos Papoulias)宣布在6月中旬舉行新大選,這一日期很可能在6月10日或17日。按救助協議規定目標,希臘政府必須在6月就額外削減預算110億歐元達成一致。如果激進左翼聯盟支持下的新政府拋棄救援協議,國際債權人——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就有可能暫停向希臘提供維持政府運轉所需的貸款。一段時間內,希臘政府可以通過「賴帳」來勉強度日,即對債權人硬違約。但很快將山窮水盡,沒錢發放政府部門的福利和工資,造成大量社會動蕩,憤怒的人們湧上街頭示威抗議。
  • 《外地經濟》希臘料錄加入歐元區以來首個年度經常帳盈餘
    【大手異動】希臘料錄得加入歐元區以來首個年度經常帳盈餘,希臘央行稱2013年1月至11月經常帳盈餘14.6億歐元。
  • 英媒:讓希臘加入歐元區一開始就是一個錯誤
    【環球網綜合報導】英國《金融時報》7月17日發表文章稱,一開始讓希臘加入歐元區是一個錯誤,現在這一點幾乎毋庸置疑。文章指出,對於現代歐洲的締造者來說,更廣泛的同盟與更緊密的同盟同樣重要。歐盟在希臘結束軍事統治後倉促接受其加入歐盟,希望該國維持其脆弱的民主制度。創建法國和德國貨幣聯盟的雄心勃勃的計劃擴大了範圍,降低了加入標準,把大多數歐盟成員國包括在內。
  • 綜合消息:希臘重申不希望退出歐元區
    新華網北京7月9日電(記者 江宇娟、劉劼、高攀、石英珊、劉詠秋、陳佔傑、韓冰、鄭斌)希臘債務危機持續發酵,希臘政府與歐盟達成救助協議的最後期限日益逼近,各方對希臘的態度更加清晰明朗,希望希臘拿出詳盡可行的改革計劃,繼續留在歐元區。
  • 歐元區被希臘推到岔路口(國際觀察)
    據BBC報導,歐元區本來期望希臘公投後,能在周二提交新方案,但是失望了,不得不把該期限推遲到周四。此外,周日,歐盟將召開28個成員的全體會議。   這意味著,希臘收到了最後通牒:下周一之前,要麼希臘與國際債權人達成協議,要麼希臘銀行面臨崩潰可能。   這一過程將是迅速的。歐元區的領導人嚴陣以待。圖斯克明確表示,希臘破產、希臘銀行系統崩潰將影響整個歐洲。
  • 希臘債務違約概率升級 或引爆歐元區崩潰地雷
    接連打擊只能「以死相逼」希臘正在挑戰歐盟以及區內的其他債權國的底線,「以死相逼」的心態體現了他們的無奈與窘迫。近日,希臘經濟部長George Stathakis在接受外媒採訪時稱,近期稅收和其他政府收入的下滑已經將該國財政推至崩潰邊緣,「如果稅收沒有出現改善,我們三月就會出現流動性問題。」
  • 希臘離開或被逐出歐元區 看誰笑到最後
    如果劇本成功,那麼對歐元區真實的,更相關的威脅將與現在考慮的完全不同,而在這裡希臘會笑到最後。離開或被逐出歐元區,對希臘的短期影響無疑極具破壞性。資本外逃會加劇,並伴隨嚴重的貨幣貶值和通貨膨脹。所有現存合約將被重新計價,重新談判,造成金融混亂。最具政治災難性的,是財政緊縮事實上將加劇。
  • 王振峰:希臘退出歐元區,或許有可能,但不是現在
    (5月19日中國網絡電視臺)        那麼,希臘離開歐元區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呢?    希臘入歐也許是個錯誤         深度參與歐債危機應對過程的斯德哥爾摩國際經濟研究所教授John Hassler曾在中國的一個宏觀經濟論壇上表示,當前歐元區解體可能性很小。
  • 希臘 僅存的歐元區受援國
    本周二,賽普勒斯宣布成為繼愛爾蘭、西班牙和葡萄牙之後第四個退出救助計劃的歐元區國家,這意味著目前還需要繼續金融援助計劃的就只有希臘了。當天,希臘的私有化進程再近一步,此前曾被新政府叫停的比雷埃夫斯港口(比港)股權出售計劃最終正式敲定。
  • 退出歐元區?希臘新政府沒錢不敢這麼任性
    [摘要]無論誰主政,在現有經濟狀況下,希臘退出歐元區,都會因難以承受巨大代價而垮臺。騰訊財經智庫成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劉仕國希臘大選剛剛結束,反對聯盟Syriza主政希臘已成定局,該聯盟將與排名第六的右翼獨立希臘人黨共組聯合政府。兩黨都反對緊縮政策。
  • 退出歐元區代價巨大 希臘說「不」後何去何從?
    退出歐元區,對希臘和整個歐元區來說「代價巨大」。希臘政府仍有意願談成救助協議,留在歐元區。  借錢不還,希臘厭倦「勒緊褲腰帶」?希臘內政部公布的統計資料顯示,北京時間7月6日上午,希臘公投選票已經全部開出,61.3%的選民反對債權人救助計劃,僅有38.7%的選民支持。這意味著,希臘否決了協議草案。圖為希臘雅典希臘公投反對者歡呼慶祝勝利。
  • 拉脫維亞加入歐元區應對危機 成歐元區最窮國家
    該國財長維爾克斯表示,加入歐元區意味著拉脫維亞已加入從歐盟到北約的所有歐洲主要機構,一旦遭遇困境,將與歐盟「更加一體化」,並從中得到更多保護。歐元區危機的影響還未消除,為何還要加入。歐洲國際政治經濟研究中心(ECIPE) 主任弗埃德瑞克·埃瑞克松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這順理成章,在經歷歐債危機後的這些年,一些國家對加入歐元區很猶豫。
  • "46小時"閃電退出歐元區?希臘或上演"死神來了"
    對於整個華爾街來說,這個夏天最大的夢魘無疑是希臘可能退出歐元區。這種恐懼不僅來自銀行乃至經濟的系統性風險,更緣於一個短暫的機會窗口:據悉,希臘與歐元區「分手」若要做到萬無一失,則希臘必須在46小時內閃電退出。
  • 歐元區聯手IMF 1100億貸款助希臘「重生」
    中新社北京5月3日電 布魯塞爾消息:歐元區國家財長當地時間2日達成協議,歐元區國家決定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聯手向希臘提供總額達1100億歐元的貸款,「史無前例」的救助旨在幫助面臨債務危機的希臘走出困境。
  • 歐元區對希臘下最後通牒:到周日還無改革案就請離開
    歐元區領導人將本周日設為希臘接受救助的最後期限,稱如果到周日希臘還拿不出能換取救助的更嚴格改革提案,就可能採取史無前例的行動,迫使希臘退出歐元區。英國《金融時報》報導評論稱,這是希臘極左翼政府上臺約六個月來歐盟領導人發出的最強硬表態。
  • 希臘「去留未定」 專家分析歐元區仍將全力挽留
    7月5日公投否決國際債權人的金融救助方案至今,希臘債務問題仍未達成最終解決方案。   歐元區究竟正在發生什麼?希臘是否留在歐元區又將對中國和世界經濟造成哪些影響?對此,中國多家機構的專家進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