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亡後,愛新覺羅後人都去哪了?書法家啟功拒絕承認姓愛新覺羅

2020-12-13 博古史澤

《順治歸山詩》有言:天下飯似山,缽盂到處任君餐。

在中國歷史發展的進程中,朝代的更迭是一件十分普遍的事情,而隨著朝代的更迭,許多皇親國戚的生活也會發生巨大的轉變。眾所周知,在清朝滅亡之後,整個中國的社會發展環境就步入到了近代化當中,而那些從前的皇室貴族,也失去了其原有的尊貴地位。在現代人類社會發展的進程中,人人平等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正因如此,中國傳統社會中那種人與人之間的地位階級劃分的思想也在逐漸消失。

提到愛新覺羅這個姓氏,或許大家都不陌生,作為清朝皇室的代表,愛新覺羅也曾是十分高貴的存在。然而,在清朝滅亡之後,愛新覺羅家族卻逐漸銷聲匿跡,曾經,還有一位姓愛新覺羅的書法家拒絕承認自己的姓氏。那麼,在清朝滅亡之後,愛新覺羅家族的後人都去了哪裡呢?對於其家族後人來說,這種姓氏又給他們的人生帶來了怎樣的影響呢?

眾所周知,由於清朝晚期整個政府的統治都十分腐朽混亂,因此,在這種情況之下,許多帝國主義國家便來到了中國,並對中國進行無情的侵略。而伴隨著戰爭到來的,還有較為開放的思想,在這種近代化思想的影響之下,中國人民也開始了覺醒之路。

1911年時,溥儀皇帝正式退位,自此,中國的封建歷史也就此完結。而在清朝滅亡之後,很多皇室貴族都過上了非常艱難的生活,畢竟在近代社會中,身份與地位並不能夠成為階級劃分的象徵,在近代化思想的影響之下,從前那些尊貴的皇親國戚也成為了社會中的普通人。

在那個時候,很多無法接受身份轉變的皇室貴族便受到了日本方面的籠絡,當時,在日軍的支持之下,溥儀參與到了建立偽滿洲國的事務當中,而這樣的行為也使得整個愛新覺羅家族都遭遇到了人民的抵制。就這樣,一些愛新覺羅的後人為了能夠安穩生活下去,便主動隱瞞了自身的姓氏,並將愛新覺羅改為「金、羅」等漢族姓氏。在此之後,一些愛新覺羅家族的後代便隱姓埋名,並過上了低調的生活。

雖然說在很多愛新覺羅後人眼中,自己仍然是十分高貴的存在,但與此同時,也有一些不願意承認自己愛新覺羅後人身份的人出現。曾經,有一位著名的書法家啟功,他便十分抗拒愛新覺羅這個姓氏。據了解,每當有人問起啟功的姓氏時,他總會表示自己姓啟名功,與愛新覺羅家族並沒有什麼關係。雖然說啟功是一個十分低調的人,但由於他在書法藝術方面有著較高的成就,所以,後來的他也成為了很多人眼中的藝術大師。可以看出,啟功之所以會得到他人的尊敬,也是基於其自身的努力,而與愛新覺羅這個姓氏並沒有什麼關係。

從啟功的態度中就能夠看出,在晚清時期,愛新覺羅家族曾經做出過許多傷天害理的事情,因此,一些接受現代思想薰陶的人便不願意承認這樣的家族身份,可以看出,雖然說在古代社會中,愛新覺羅家族是十分尊貴的存在,但是在現代社會中,受到人人平等思想觀念的影響,愛新覺羅家族從前的尊貴景象也不復存在了。

據了解,除了啟功之外,愛新覺羅家族內部還出現了許多優秀的藝術家,而之所以愛新覺羅的後人會在藝術方面有著別樣的成就,也是基於其祖先的特殊影響。畢竟在過去的社會中,凡是能夠接受到藝術教育的人,應該都是十分尊貴的存在,而作為皇室成員,愛新覺羅的祖先自然是接觸到了許多先進的教育。

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如今,各個姓氏之間的不平等關係也逐漸消失了,或許在未來的日子裡,人們也將認識到平等的重要性,而從前那些藉由愛新覺羅姓氏來博得眾人關注的「跳梁小丑」,也終將會泯然眾人。

結語

其實,從啟功的種種看法中我們也能夠感受到,雖然說在過去的日子裡,愛新覺羅氏十分顯貴的存在,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如今,這個姓氏也早已失去去了當初尊貴的地位。或許在過去的社會中,愛新覺羅的姓氏能夠讓其家族內部的成員有著更好的發展前景,但在新中國成立之後,這樣的「紅利」也徹底消失了。

可以說,啟功的選擇也給其他的愛新覺羅家族成員做出了榜樣,在當今社會中,靠祖宗姓氏吃飯早已變得不切實際,如果想要擁有更好的生活,那麼自己也應該付出更大的努力。

參考資料:《著名書法家啟功先生生平》

相關焦點

  • 清朝亡後,愛新覺羅後人都去哪了?書法家啟功拒絕承認姓愛新覺羅
    眾所周知,在清朝滅亡之後,整個中國的社會發展環境就步入到了近代化當中,而那些從前的皇室貴族,也失去了其原有的尊貴地位。在現代人類社會發展的進程中,人人平等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正因如此,中國傳統社會中那種人與人之間的地位階級劃分的思想也在逐漸消失。提到愛新覺羅這個姓氏,或許大家都不陌生,作為清朝皇室的代表,愛新覺羅也曾是十分高貴的存在。
  • 輝煌200多年大清朝滅亡後,愛新覺羅的後人都去了哪裡?
    清朝滅亡之後,由於正趕上全球的進步與文化的碰撞,清朝皇室的後裔沒有受到什麼苛待,而且因為日本人的歪心思,他們企圖用各種手段籠絡清朝皇室後人,,因此在清朝滅亡後,有很多人改姓羅、駱、金、毓等。
  • 清朝皇室愛新覺羅的後人都去哪了?這個偏遠小鎮藏著滿清皇族後裔
    清朝是封建社會的最後一個王朝,也是離著我們最近的一個王朝!愛新覺羅這個姓氏那是皇家姓,在外人看來作為皇族的後裔是一件引以為榮的事情,要是放在原來人家都是皇親國戚,地位自然是高人一等。我認識一個朋友他就娶了一位愛新覺羅姓氏的姑娘,放在過去等於娶了一位格格,但是相處下來人家可沒有格格的架子,映像最深刻的就是人家那京腔兒說的是真標準。不過自打溥儀退位以來,我們很少聽說還有誰說自己是真正的皇室,那麼溥儀有沒有兄弟,有沒有後人,現在他們姓什麼?又在哪裡?為什麼很少見生活中有姓這個姓氏的?
  • 現在還有愛新覺羅姓氏麼,清朝滅亡後,他們都去哪了
    想必大家都知道愛新覺羅是大清的皇室家族的姓氏。愛新覺羅載滿語當中就是黃金的意思。滿人在進入官員之前,愛新覺羅氏只不過是很少數的民族。在進入中原之後,大慶一共存在了290多年,並且經歷了12位皇帝,在290多年裡面這三個皇帝擁有著強大的後宮,他們的子孫同樣是超出了一般人的妻妾。
  • 清朝滅亡後,愛新覺羅氏都去哪了,怎麼現在很少見?
    談起愛新覺羅氏,在網上可謂是罵聲一片,都說什麼滿清吳國三百年,身為皇族姓氏,這是一個最不受待見的。其實愛新覺羅這個姓氏還是很偉大的,僅僅依靠數十萬滿族人起家,愛新覺羅氏的先祖就能夠一統華夏,就這一點就很不容易了。
  • 大清滅亡後,愛新覺羅的後裔都去哪兒了?他不願意承認自己的姓氏
    在理學家孫奇逢的眼裡,一個家族的興衰即便是老天爺也無法操縱,獨一能使它改動的,只要這個家族的後人。歷史上從不缺少文人學者表達本人對家族的見解,就像歷史上從不缺少著名的家族一樣。當天小編要給大家引見的這個家族沒有人會說不知道,它便是愛新覺羅家族。1911年,宣統帝溥儀下詔退位,統治中國268年的清王朝滅亡,中國進入了軍閥割據混戰的年代。
  • 清朝滅亡後,愛新覺羅後代去哪了?你絕對想不到的結局
    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愛新覺羅,歷史上清朝皇室姓氏,在滿族姓氏中,愛新覺羅算是小姓,16世紀80年代,愛新覺羅氏還是一個人數很少的姓氏,包括努爾哈赤的六祖以及他們22個兒子所組成的家庭等到清帝退位時,已有14萬左右的愛新覺羅氏貴族,但隨著之前「反清復明」和孫中山國父提出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口號喊出並深入人心,在清朝滅亡之前,滿族就有有稱名不舉姓的民俗,且部分滿族人原本就有使用漢姓的習慣,他們為了生存,他們都改了漢姓。
  • 他是雍正帝的第九代孫,為生計而隱姓,成名後仍不承認姓愛新覺羅
    清朝滅亡後,滿清八旗子弟們樹倒猢猻散後大多更名改姓混於市井之中,作為離我們最近的一批封建貴族,人們不禁好奇他們特別是愛新覺羅的後裔們的生活現狀是怎樣的呢?有一個人,他集中國當代的教育家、國學大師、書法家、文物鑑定家於一身,在當代書法界素有「書聖」之稱,而這位出身於愛新覺羅的貴族後代卻從來不承認自己姓愛新覺羅,這是為什麼呢?啟功先生的祖先是雍正的兒子、乾隆的弟弟,但到了他高祖父一代因不是正室生的嫡系長子而被迫搬出了王府。
  • 清朝皇室愛新覺羅的後人都去哪了?這個偏遠小鎮藏著滿清皇族後裔
    清朝是封建社會的最後一個王朝,也是離著我們最近的一個王朝!愛新覺羅這個姓氏那是皇家姓,在外人看來作為皇族的後裔是一件引以為榮的事情,要是放在原來人家都是皇親國戚,地位自然是高人一等。我認識一個朋友他就娶了一位愛新覺羅姓氏的姑娘,放在過去等於娶了一位格格,但是相處下來人家可沒有格格的架子,映像最深刻的就是人家那京腔兒說的是真標準。不過自打溥儀退位以來,我們很少聽說還有誰說自己是真正的皇室,那麼溥儀有沒有兄弟,有沒有後人,現在他們姓什麼?又在哪裡?為什麼很少見生活中有姓這個姓氏的?
  • 書法家愛新覺羅·啟驤與啟功什麼關係?
    愛新覺羅·啟功,滿族,是清世宗的第五子和親王弘晝的第八代孫。愛新覺羅啟驤,滿族,清雍正帝第九代孫,和啟功是堂兄弟的關係。說他們是同一代有點難以置信。在愛新覺魯統治中原的初期,子孫後代沒有按照輩分命名。乾隆年間,根據他所寫的一首詩,決定後人用「永」、「綿」、「奕」、「載」。在道光,它是「溥」、「毓」、「恆」、「啟」,在鹹豐,它是「闓」、「增」、「祺」。1938《愛新覺羅》的系譜被修改後,又加了12個字:「敬志開瑞,錫英源盛,正兆懋祥」。
  • 現在還有愛新覺羅姓氏麼,清朝滅亡後,他們都去哪了
    想必大家都知道愛新覺羅是大清的皇室家族的姓氏。愛新覺羅載滿語當中就是黃金的意思。滿人在進入官員之前,愛新覺羅氏只不過是很少數的民族。在進入中原之後,大慶一共存在了290多年,並且經歷了12位皇帝,在290多年裡面這三個皇帝擁有著強大的後宮,他們的子孫同樣是超出了一般人的妻妾。
  • 努爾哈赤不姓愛新覺羅,清朝為了掩蓋事實,不惜更改姓氏
    愛新覺羅家族是中國最後一代封建家庭。因為清朝離現在很近,而且很多史料都比較完善,所以直到現在,很多人都對愛新覺羅的姓氏刮目相看。畢竟是皇室後裔,所以人們還是認為家族有光環。但是研究努爾哈赤這個家族的祖先,以及他的姓氏並不是那麼簡單。
  • 愛新覺羅家族14萬後裔去了哪裡?為何從不去清西陵、清東陵祭拜
    到了20世紀30年代,努爾哈赤這一支系的後裔,僅男性就有近3.4萬多人,整個宗室的後裔有 8萬多人,加上覺羅的後裔有近6萬人,整個愛新覺羅家族共計有後裔近14萬人。到了現在,愛新覺羅的後裔至少已有30至40萬人。姓愛新覺羅氏的人已寥寥無幾,他們大多改為了金姓那麼,這些清朝皇族後裔在清代滅亡後都去了哪裡呢?
  • 愛新覺羅後裔今何在?有人成書法家,有人公開祭祖,有人成影視明星
    ,在1954年全國第一屆大會議召開前夕,主席在看到昔日的皇族時便說出這句話,這一句話讓滿清結束後飽受無數歧視的滿族代表感受到友好與善意。其中愛新覺羅氏在歷史上便是清朝的皇族姓氏,時至今日,愛新覺羅氏的後裔又如何了呢?據說有人成了書法家,有人公開祭祖,而有的人還成為了影視明星。 愛新覺羅是滿清時期的一個皇族姓氏,在當時也彰顯了它的尊貴。
  • 滿清八大貴族姓氏,現在都改成哪些姓?你有可能不是漢人
    大概20年前的一天,有人拜訪著名書法家,恭恭敬敬地在名剌上寫:謹拜愛新覺羅·啟功先生。啟功先生不客氣地說,我既然叫啟功,就是姓啟名功,請您別叫錯了。啟功訪客碰了一鼻子灰,心裡納悶不已,啟功先生是雍正皇帝的九世孫,難道姓愛新覺羅有錯嗎?愛新覺羅確實曾經是啟功祖上的姓氏,但到了啟功這裡,如此稱呼卻是對啟功先生極大的冒犯。問題出在哪呢?
  • 清朝滅亡後,愛新覺羅的後人都去哪了?改名換姓,還定期祭拜祖先
    其實八旗當中很多姓氏真的都已經漢化了,為了能夠接受歷史現狀和融入到於漢人的生活中去,把其中的大多數人把姓氏都已經漢化掉了,但是愛新覺羅這個姓還是沒有發生多大改變,現在也有人姓愛新覺羅
  • 愛新覺羅後人去哪了?此偏遠小鎮藏著滿清皇族後裔,依舊崇敬祖先!
    所以當清朝走向覆滅後,所謂的皇親貴族再也站不穩腳跟,為了避免來自世人的怒火,只能改名換姓隱藏於眾人之中。所以當他們改名後大多以金為姓,當然,還有其他的姓,諸如肇、毓、艾、羅、駱、趙、啟此類。所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還是很容易接觸到他們的,也許你並不清楚他們的來歷,但他們也並不像想像中的那樣充滿神秘感!況且愛新覺羅氏曾經作為滿族的其中一支,他們的蹤影還是有跡可循的。
  • 愛新覺羅家族後人如何?有這等造詣著實不易
    是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的同母弟,父親是第二代醇親王愛新覺羅·載灃。系清朝道光皇帝第五子惇勤親王奕誴之曾孫,當代中國著名書畫大師愛新覺羅·溥佐之四子。啟功啟功(1912——2005),自稱「姓啟名功」, 字元白,也作元伯,號苑北居士,北京市滿人。
  • 他乾隆爺的後代子嗣,至今佩戴扳指,愛新覺羅氏的後裔現狀如何?
    在歷史的長河中,先人通過筆記記載讓後人們了解傳承了歷史文化。後人在閱讀中可以了解總結前車之鑑。今天小編帶來的是他們的故事。自從晚清的最後一位皇帝溥儀遜位之後,愛新覺羅世家就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皇室,而隨著清朝的覆滅,這些家族就沒有了俸祿,失去了皇家光環的愛新覺羅很多人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紛紛改做漢姓移居世界各地,融入到社會之中。
  • 大清皇室後代,為什麼不都姓愛新覺羅
    清朝是封建王朝最後一個朝代,在清朝覆滅之後,八大鐵帽子王、滿清後裔散落在民間,和我們一樣都是平凡人,再也不是皇親貴胄,大部分更是改了姓氏。大清皇室愛新覺羅氏是什么姓氏?他們為什麼改了姓氏?又改成了哪些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