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羅11號登月50周年,阿波羅計劃電影盤點

2020-12-11 高品影視娛樂

50年前的7月21日(北京時間),阿波羅11號登陸月球,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在月球寧靜海邁出的一小步,成為了人類探索宇宙的一大步。50年來,圍繞阿波羅計劃的讚頌和陰謀論從未間斷,從這些電影就可見一斑。

《阿波羅11號》

《阿波羅11號》(2019),託德·道格拉斯·米勒執導的紀錄片,被譽為「歷時五十年的電影大事記」。93分鐘的紀錄片採用了首次發現的65毫米大畫幅膠捲拍攝的影像資料和超過11,000小時的原始音頻資料,為人類歷史上最具標誌性和歷史性的時刻展現全新的視角。

《登月第一人》

《登月第一人》(2018),改編傳記作品《第一人:尼爾·阿姆斯特朗的人生》,聚焦傳奇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的生平,重點講述他在1961-1969年間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登月者的過程,同時也展現出人類在這次史上最危險的宇宙探索徵途中所付出的難以想像的國家與個體犧牲。瑞恩·高斯林、克萊爾·芙伊等主演。

《阿波羅13號》

《阿波羅13號》(1995),朗·霍華德執導的紀實電影,湯姆·漢克斯、比爾·帕克斯頓、凱文·貝肯等主演。1970年發射升空的阿波羅13號飛船在飛往月球的過程中,發生爆炸事故,詹姆斯·洛威爾等三名太空人經歷重重考驗,九死一生回到地球。影片獲得了1996年的奧斯卡最佳電影剪輯、最佳音效獎以及另外九項提名。

《雪崩行動》

《雪崩行動》(2016),1967年,四位CIA探員以拍攝紀錄片的名義欲揭穿阿波羅計劃,卻意外將自己一步步推向兇險的邊際。「阿波羅計劃」被認為是美國最大的陰謀之一,不少人相信阿姆斯特朗根本沒有踏上月球,導演以偽紀錄片形式讓觀眾親臨這段爭議歷史,更將拍攝《2001 太空漫遊》的庫布裡克也拉進陰謀論的說法裡。

《阿波羅18號》

《阿波羅18號》(2011),是由岡扎羅·洛佩茲-加勒果執導,沃倫·克裡斯蒂、勞埃德·歐文主演的科幻片,講述本應被取消的阿波羅18號其實早在1974年聖誕節秘密進行登月計劃,卻因在月球上遭遇的外星生物而未返回地球的故事。

《天線》

《天線》(2000),講述了「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中鮮為人知的衛星信號中斷事件以及相關人員的感情經歷。1969年,NASA準備使用澳大利亞的南半球功率最大的接收天線,作為其主接收天線的備份。但是「阿波羅11號」計劃最後一分鐘的變故使澳大利亞人的衛星接收天線——"碟子"成了向全世界轉播人類在月球上邁出第一步的唯一希望……

《月之陰影》

《月之陰影》(2008)是戴維·辛通拍攝的紀錄片,講述了20世紀60年代人類登上月球的偉大記錄。時年77歲的77歲的阿波羅11號航天員巴茲·奧爾德林與觀眾一起重溫當年激動人心的時刻,奧爾德林以在執行第一次載人登月任務阿波羅11號時成為第二名(在尼爾·阿姆斯特朗之後)踏上月球的人而聞名。

本文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更多精彩圖片故事,歡迎關注「高品圖像」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星際探索》曝特輯 紀念阿波羅11號登月50周年
    《星際探索》曝特輯 紀念阿波羅11號登月50周年 時間:2019.07.21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雲貓貓
  • 紀念阿波羅11號登月50周年 | 附 珍貴登月完整記錄視頻
    阿波羅11號登月50周年紀念視頻 |  視頻來自:騰訊視頻1分鐘回看人類首次登月全過程  |  視頻來自:騰訊視頻發射登月裝載著阿波羅11號的土星5號火箭於美國當地時間1969年7月16日9時32分(13時32分UTC)在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三名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
  • 阿波羅11號登月50周年 任務飛控中心復古裝修後重新對外開放
    還有不到3周時間就是阿波羅11號登月50周年的紀念日,6月28日,位於航天城休斯頓的原阿波羅任務飛行控制中心大廳被重新裝修成當年的樣子並剪彩,來紀念人類這一偉大的時刻。近日,美國85歲的原雙子計劃、阿波羅計劃飛行控制總監吉恩·克蘭茲在NASA局長的陪同下故地重遊,一切如故的裝飾讓老人感慨萬千、老淚縱橫,他仿佛重新回到了50年前那個舉世振奮的時刻。據悉,該控制中心將從7月1日起對全社會開放參觀。
  • 銀幣上的腳印,庫克群島2019紀念阿波羅11號登月50周年1盎司銀幣
    昨天我們分享了庫克群島2019年發行的紀念阿波羅11號登月50周年銀幣在工藝上和2018年發行的紀念阿波羅8號繞月50周年銀幣的姐妹幣,今天我們分享庫克群島2019年以「登月腳印」為主題的紀念阿波羅11號50周年銀幣,肯定有的朋友會問,為什麼庫克群島發行和「阿波羅號」主題有關的銀幣,庫克群島作為一個島國
  • 三星QLED8K電視活動紀念阿波羅11號登月50周年
    三星慶祝「阿波羅11號」登月50周年,推出了「製作歷史」,這是與CNN電影公司合作製作的QLED 8K電視廣告和多平臺廣告系列。1969年7月20日,美國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巴斯·奧爾德林前往太空。他與巴茲·奧爾德林(Buzz Aldrin)和麥可·柯林斯(Michael Collins)一起在月球上邁出了第一步,因為全世界都在觀看人類最偉大的成就之一。
  • 偽造登月?阿波羅11號登月50周年後,電影製作人揭露了真相
    美國宇航局標誌性的首次登月可能發生在50多年前,但這一令人難以置信的成就仍然引起爭議。1969年7月21日,尼爾·阿姆斯特朗成為第一個踏上月球表面的人,22分鐘後,巴茲·奧爾德林加入了美國宇航局的阿波羅11號任務。阿姆斯特朗創造了歷史,他將美國國旗插在月球表面,發表了「一小步」演講,結束了與蘇聯的太空競賽。
  • 阿波羅11號登月秘密(四):重返月球真的很難?
    四天後,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將阿波羅11號登月艙「鷹」號降落在月球上的靜海,成為首次踏上月球表面的人類。今年是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50周年,網易科技《知否》欄目組特別推出「你不知道的登月秘密」系列文章,一起回顧人類探月進程中那些鮮為人知卻值得紀念的瞬間。
  • 嫦娥五號告訴你阿波羅11號到底有沒有登月
    阿波羅登月所以美國登月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實現的,另外美國的登月竟然是在演講登月之後的不到7年時間完成的,演講說計劃在十年之內送太空人登陸月球,所以在不到7年的時間完成登月,這也成為現在懷疑美國登陸月球的另一個原因
  • 阿波羅登月計劃:美國人6次登月實錄,我選擇相信
    近50年來,除美國之外,還沒有任何國家能夠將載人太空飛行器送離開過地球軌道,更不用說登月。阿波羅計劃詳細地揭示了月球表面特性、物質化學成分、光學特性並探測了月球重力、磁場、月震等。「阿波羅1號-10號」:歷經艱難,為載人登月做準備阿波羅1號成員左起:格裡森、懷特、查菲阿波羅1號殘骸阿波羅計劃,官方公布確認實施的有17次重大太空探索實驗,其中包括11次載人任務。而計劃最開始的實驗,原本的任務名稱是AS-204,也就是發射火箭前的一次例行測試任務。
  • 1969年,珍貴的阿波羅11號登月前準備的老照片
    阿波羅11號是阿波羅計劃的高潮,它推動了人類太空飛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快。1968年10月,阿波羅計劃的第一次載人飛行起飛;不到一年後,阿波羅11號發射升空。在短短幾年內,總共有6次任務使12名美國太空人登上月球表面。
  • 「阿波羅12號」任務50周年 人類第二次登月 首次帶回無人探測器
    1969年11月14日,美國宇航局(NASA)太空人小查爾斯·康拉德,小理察·高登和艾倫·比恩·賓登乘坐巨大的「土星V」火箭進入太空,這是人類第二次登陸月球的太空任務。在歷史性的「阿波羅11號」任務結束僅四個月後,「阿波羅12號」任務團隊就將登月艙以極高的精確度降落在月球表面的「暴風海(Ocean of Storms)」。
  • 美國阿波羅計劃和蘇聯的「聯盟」登月計劃
    美國阿波羅計劃和蘇聯的「聯盟」登月計劃中國發射的「嫦娥」五號探月器升空,在月球著陸採樣,將在本月中返回的消息,再次讓中國的航天工程舉世關注。繼美國、蘇聯之後,全世界第三個有能力到月球採樣的國家,也將是44年以來第一個到月球「挖土」的國家。
  • 重回1969 年:阿波羅任務控制室復原至登月時代的樣子
    為了紀念NASA詹森航天中心阿波羅登月50周年,任務控制室後面的觀景室正在進行修復,以重現阿波羅登月時代的場景2019年7月20日將是人類首次登上月球50周年,阿姆斯特朗的名言「這是一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一直被世人銘記。7月20日是人類第一次踏足另一個星球50周年的紀念日。為了紀念這個重要的日子,NASA耗費數百萬美元的捐款,對休斯頓詹森航天中心的阿波羅計劃控制室進行了數年的精心改造。近日,復原之後的控制室開始向公眾開放。
  • 阿波羅11號登月秘密(二):最糟糕的時候 錯誤發生了
    四天後,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將阿波羅11號登月艙「鷹」號降落在月球上的靜海,成為首次踏上月球表面的人類。今年是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50周年,網易科技《知否》欄目組特別推出「你不知道的登月秘密」系列文章,一起回顧人類探月進程中那些鮮為人知卻值得紀念的瞬間。
  • 嫦娥五號和阿波羅登月疑問
    中國航天探月計劃最後一步「回」,即將到來。回顧中國航天探月計劃「探 落 回」逐步實現,感到很高興。在最初階段繞月試探,到最後一步「回」,中國航天走出了更堅實、關鍵的一步,為中國航天員登錄月球提供寶貴空間實驗數據。
  • 阿波羅登月計劃是世紀騙局,真相終究要被解開
    阿波羅計劃:從死亡走向成功阿波羅計劃始於1961年5月,至1972年12月第6次登月成功結束,歷時約11年,耗資255億美元。阿波羅1號三位太空人阿波羅計劃初期便遇挫折,首先阿波羅1號在地面著火三名太空人不遇難,但緊接著4號到6號(沒有2號和3號)是無人測試飛行,還算順利。
  • 美國阿波羅11號真的登月了嗎?各種質疑不斷,至今存疑
    美國NASA的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是否真的登陸過月球?即使距阿波羅11號發射後幾十年的今天,至今也沒有在這個問題上達成共識,支持擁護者者和反對陰謀論者都能找到支持自己觀點的論據。去年12月嫦娥五號完成探月任務並取回1731顆月球深處巖石後,美國宇航局對月壤的渴求再次掀起了對阿波羅11號登月真實性的質疑。月球是人類在茫茫宇宙中除地球外認知程度最高的一顆星球,從古至今諸如嫦娥奔月等神話流傳不衰。不過探索宇宙的難度顯然超乎了人類的想像,冷戰時期美蘇都制定了宏偉的月球登陸計劃。
  • 阿波羅11號是否真的登陸過月球?嫦娥5號給出答案
    自嫦娥五號成功發射並登陸月球,美國媒體就在大力探討「阿波羅11號是否真的登陸過月球」。此前,對於此種質疑的消息便一直沒有停止過,甚至有傳聞稱「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所攝製的照片都是在好萊塢的電影棚裡拍的」。
  • 登月是一場「騙局」OR「創舉」?一組阿波羅11號準備階段舊照
    阿波羅11號(英語:Apollo 11)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阿波羅計劃中的第五次載人任務,是人類第一次登月任務,歷時8天13小時18分35秒,繞行月球30周,在月錶停留21小時36分20秒。三位執行此任務的航天員分別為指令長尼爾·阿姆斯特朗、指令艙駕駛員麥可·科林斯與登月艙駕駛員巴茲·奧爾德林。
  • 1969年11月14日,阿波羅12號發射,人類第二次登月
    阿波羅12號(Apollo 12)是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中的第六次載人任務,是人類第二次載人登月任務。阿波羅11號後不到四個月,阿波羅12號再次踏上了登月的旅程。阿波羅12號於1969年11月14日16時22分00秒在甘迺迪航天中心成功發射(圖),並於1969年11月19日06時54分35秒成功登陸在月球表面。阿波羅12號人物成員包括(從左至右):指令長康拉德、指令艙駕駛員戈爾登及登月艙駕駛員艾倫賓,以及三位替補成員。按照太空人的輪換制度,如果沒有添加的阿波羅8號,皮特康拉德的這個團隊將會執行首次登月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