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區提質升級,讓路上風景更「宜人」
■ 社論
高速服務區升級為綜合休閒消費場所,既可以帶動消費,更是一地整體旅遊環境的展示窗口。
粉牆黛瓦、小橋流水,快餐美食一應俱全,各種小店熙熙攘攘,高科技VR主題樂園帶你進入人工智慧時代、恐龍樂園讓你夢回侏羅紀——這不是江南地區某個市中心,而是高速服務區。
最近,江蘇省多個地區的高速服務區衝上熱搜,從照片上看,當地一些服務區與市區公園、購物中心、主題樂園類似,吃喝玩樂購一條龍服務,無怪乎網友評論:「這明明是把蘇州園林建在高速路上了啊。」
提到高速路上的服務區,多數人的印象只是加個油、上廁所、接點熱水,然後走人。不少人因為服務區飯菜品種單一、質量欠佳、價格偏貴,不得不忍受著疲勞和飢餓,急匆匆趕路。甚至還有個別服務區廁所缺乏打掃、臭氣燻人,讓人一刻也不想停留。
尤其是在黃金周期間,個別尖峰時段容易出現車輛堵塞等現象,此時人們對於高速路休息區的需求量大增。但不少服務區還停留在粗放型的經營階段。從服務屬性來看,這些服務區顯然無法滿足人們更高層次的需求。
隨著國人收入的提升,對於出行旅遊等服務標準也有了更高的訴求。服務區雖小,也是黃金周服務大環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服務質量始終止步不前,也會讓大家對當地整體旅遊環境留下不好的印象。
而一些地方出現的「星級服務區」,則給人帶來耳目一新的感受。在這些服務區,疲憊的遊客有了更適合停留乃至放鬆心情的場所,也願意為多樣化且高質量的商品和服務買單。如此一來,服務區前期的投入,就會轉化為長久的經濟收益,吸引眾多品牌商家入駐,進而帶動更多的消費,形成口碑與效益的良性循環。
從更長遠的發展眼光看,一些有條件的服務區升級為綜合休閒消費場所,不僅能讓遊客獲得「在路上」的良好體驗,還能形成地區新景,充分展現當地處處為遊客著想、提供細緻周到服務的匠心所在,這其實就是「花小錢做大廣告」。
當然,各地經濟條件有所不同,也不必一味貪大求全或是盲目上馬「面子工程」。從實際出發、創新運營模式尤為重要。
據悉,在這些服務區提質升級過程中,江蘇省國有企業——江蘇交控積極引入民營資本,創新商業模式,由傳統自營為主逐步向新型自營、「外包+監管」轉型,根據各個服務區特點,採取「一區一策」的辦法,順應市場規律,呼應民眾對美好出行的需求,實現了國企和民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旅遊地和遊客的多贏。據了解,「十三五」期間,江蘇全省服務區消費收入增加了近兩倍,效益翻了四番。
旅遊業的本質是強化人文性,硬體和軟體的升級,最終要落實到人性化、個性化。如果說,門票減免優惠是價格槓桿,目的是「歡迎您來」,那麼,包括服務區在內的各項旅遊服務升級,潛臺詞則是「歡迎您再來」。
服務區是一地整體形象的展示窗口,硬體更加完善、服務更加貼心的高品質服務區將撬動當地旅遊產業的進一步發展。而從服務區擴展開來,一地的旅遊經濟發展、服務產業發展也都離不開這樣的創新意識和人文情懷。以遊客為中心,挖掘地方特色、提升品質內涵、創新運營方式,讓遊客在路上也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愜意自在,如此,旅遊產業就能向著「服務」的初衷不斷靠攏。
【編輯:嶽川】
【來源:中新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