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賈平凹丨——情操所致,自然為文

2020-12-25 文化認知千千問

賈平凹,一九五二年出生於陝西省丹鳳縣棣花鎮,著名文學家。一九七五年畢業於西北大學中文系。現為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散文委員會主任、陝西省作家協會主席、西安市文聯主席、《延河》《美文》雜誌主編。作品曾獲「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全國優秀散文」獎。另獲「華語文學傳媒大獎」、「施耐庵文學獎」、「老舍文學獎」、「冰心散文獎」、「朱自清散文獎」、「人民文學獎」等五十餘次;並獲美國「美孚飛馬文學獎」,法國「費米娜文學獎」,香港「紅樓夢·世界華人長篇小說獎」,首屆北京大學「王默人-周安儀世界華文文學獎」,法國「法蘭西文學藝術騎士勳章」。作品被翻譯出版為英語、法語、瑞典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德語、俄語、日語、韓語等三十多個語種,並被改編為電影、電視、話劇、戲劇等二十餘種……

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一】

●它在流著,流著。它要流到啊裡雲呢?我想,山既然給了它的生命,它該是充實的,富有的;或許,它是做一顆露珠兒去滋潤花瓣,深入到枝葉裡了,使草木的綠素傳送;或許,它竟能掀翻一坯汙泥,拔脫了一從腐根呢。那麼,讓它流去吧,山地這麼大,這麼複雜,只要它流,它探索,它就有了自己的路子。——賈平凹《溪流》

◎這是賈平凹為自己的小說集寫的序文。這也是一篇優美的抒懷散文。其最顯著的特色是物我兩融,處處寫山溪,處處寫「我」,把「我」和山溪勾聯在一起相提並論。山溪的成長,也是「我」的成長,「我」文字的成長。山溪與「我」在生命的姿態上統一,不斷向前。作者寫出了溪流具有的形象特徵:不怕艱辛,執著追求,勇於探索,真誠奉獻。作者如此詳細地描寫溪流,是給讀者展示溪流的品質,展示溪流強大的生命力,讓人們感受溪流不斷奮進,勇於探索的精神。文中運用象徵手法,通過對溪流的描繪,揭示了生命由生成到壯大再到奉獻的一般規律,歌頌了溪流不怕艱辛、執著追求、勇於探索、真誠奉獻的精神品質,表達了作者蓬勃向上、不斷進取的積極的人生態度。文中對於山溪的直接描寫以時間為序,從小溪的過去寫起,寫小溪的現在,也想像了它的未來。多處運用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生動而又富含底蘊,形象而又蘊涵情思。

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二】

●以醜為美?是的,醜到極處,便是美到極處。正因為它不是一般頑石,當然不能去做牆,做臺階,不能去雕刻,捶布。它不是做這些的小玩意的,所以常常就遭到一般世俗的譏諷。——賈平凹《醜石》

◎這是賈平凹《醜石》裡的原句,語言直白、樸實,沒有在結構上刻意求新,沒有任何華麗的辭藻,平平淡淡地將一塊石頭的遭際娓娓道來。但就是這塊醜石卻能引起我們心靈上的震撼和共鳴。它不像一般的散文,僅能給我們帶來輕鬆和愉悅,它分明是一篇包含極深人生道理的哲理散文,引入深思。很多人將這篇文章看作賈平凹的夫子自道,其實從那塊「醜到極處」又「美到極處」的醜石身上,我們何嘗找不到自己的影子?

人生之路並非全由鮮花、掌聲鋪就,在我們享受成功的喜悅之前必得經過一番礪煉。「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醜石在人間的遭遇又何嘗不是這樣一個過程呢?古往今來,凡能成就大事的人必先有一番挫折。每個人必須認清自己的能力,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並為此而不懈努力。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要學會忍受寂寞,要有醜石的堅韌和頑強,即使受到一時的冷落也堅持自己的理想,不去迎合和俯就世俗的標準。醜石就是因為沒有漢白玉的細膩,無法刻字雕花;沒有大青石的光滑,無法浣紗捶布而遭到一般世俗的譏諷。

平凡的我們有時會因為自己沒有傾國傾城之貌,沒有顯赫的家庭而感到自己的渺小、卑微。殊不知,一個人真正的動人之處並不在於外表和出身,而是來自內在的涵養以及人格的魅力。每個人從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便成為掌握自己命運的主人。即使自己相貌和出身略遜於他人,我們也不必因此而自卑。因為每個人體內都蘊藏著一股巨大的潛能,只要我們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就會有一番作為和成就。李白曾豪邁地吟詠出「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詩句,我們也應相信天造之才,各有其用。只要我們有充分的自信,就會擁有美麗、完美的人生,因為自信的人身上會閃耀動人的光彩。

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三】

●父親拉我坐在潭邊,我的身影就靜靜地沉在水裡;他看著蘭,也在看著我,說:「做人也是這樣的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去了自己的真性,獻媚處事,就像盆景中的蘭草一樣降了品格;低俗的人不會給社會有多大貢獻的。——賈平凹《訪蘭》

◎這是《訪蘭》裡的原句,開篇先寫父親愛蘭、養蘭,但當鄉親鄰人去觀賞的時候,父親不但沒有得意反而「慍怒」,這使「我」不理解。以後和父親一起訪蘭,通過和父親討論野生、家養的蘭花品質,「我」才找到了問題的答案。「訪蘭」的過程寫完後,作者並沒有結束全文,而是又寫了最後兩段,從對蘭的描述過渡到對人生哲理的闡述。點明主旨。文章按照發現疑惑、訪蘭尋找答案、由蘭到人的布局方法來構思全文,使行文如行雲流水,整篇文章渾然天成,顯出作者構思的自然之美。

本文的描寫對象是蘭草,但作者並沒有花大量筆墨來描繪蘭草的外形,而是重點寫了野生蘭草的生存環境和父子間的對話,其目的就是要突出蘭草的美不僅僅是外表的,更重要的是本質的美、內在的美。文章的最後一段對主題升華,表明父親的話對「我」有著深刻的影響,「我」一直在努力做一個不媚俗、有自己獨立人格、對社會有用的人,而我也從未忘懷。文中託物言志,通過對家中蘭草和山中蘭草的對比,指出了野生蘭草「不為被人欣賞而生長,卻為著自己的特色而存在著,所以它才長的葉純,開的花純,楚楚地有著它的靈性。」進而由蘭到人,點明文章主旨:人活在世上,不能失了自己的真性,獻媚處事,就像盆景中的蘭草一樣降了品格;而應像野生蘭草一樣,始終保持自己的獨立人格、節操,不為世俗所改變,不獻媚逢迎才能對社會有所貢獻。

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四】

●鳥兒無法不飛向藍天,雖然天上沒有它的棲身之處。蜻蜓不能不伏向河水,雖然河水沒有它的立足之地。——賈平凹 《帶燈》

◎賈平凹的鄉土作品《帶燈》採取文學史上極少應用的從女性視角出發的寫作方法,以女性角色――「帶燈」作為主人公,從其視角出發,深入細緻地觀察她的周圍所發生的一切,可以說,「帶燈」這個人物集中體現了賈平凹的思想和思考。在《帶燈》整部作品中,賈平凹對當下鄉土中國農村進行了真實而深刻的反映。我們可以看到,《帶燈》中,賈平凹對當代農民與基層幹部的把握是極為精準的。農村是一個複雜的地方,問題有很多:鄰裡關係;婚姻家庭矛盾;生病索賠等,這些問題不僅涉及到農民的個人利益,而且涉及到整個社會所倡導的道德問題、情感問題、政治經濟問題等,鄉鎮幹部在問題解決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但是他們並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因此,在問題的解決過程中就會出現一系列的矛盾和不可避免的損失和傷害。

在描寫農村真實生活的時候,賈平凹以一個農民的姿態深入農村,深入了解民情民風,並延續常用的農村敘事技巧,深入刻畫農民的困苦,因此,《帶燈》整個顯現出獨特的吸引力,以其獨特的歷史與人性的描寫,得到了廣大讀者的喜愛和支持。這部作品中,鄉村社會的腐朽政治與社會不公使其具有尖銳的社會批判幹,無論是對農村現狀的憂慮還是對農村未來的擔憂,無論是改革開放農村的混亂還是愚昧無知的鄉土風情都讓人們感受到了城市化過程中農村社會的混亂,深刻體現了國民的愚昧、麻木和冷酷。通過這些問題的深入刻畫,賈平凹將鄉土小說的文化推上了新的高度,更加關注城市化進程中文化的崩潰和人性的淪喪,更加注重農民意識形態文化的缺位所帶來的信仰缺失。我可以看出,當賈平凹站在農民和知識分子相結合的立場上對農村的社會生活進行反思的時候,不僅能夠更全面更真實地反映出農村生活的現狀,而且能夠將人性的善惡醜刻畫得淋漓盡致……

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五】

人過的日子必是一日遇佛,一日遇魔。——賈平凹 《老生》

◎賈平凹佳作頗豐,而且各有千秋。《老生》作為他的新作,以濃鬱的陝南風情,獨特的敘事方式,引起了讀者的廣泛關注。正如「橫看成嶺側成峰」一樣,一萬個讀者眼裡有一萬個《老生》。在筆者看來,賈平凹洋洋灑灑地講述陝南農村一百多年的民間故事,看起來紛紛雜雜,其實無非是在闡述生與死的哲理。

《老生》對《山海經》的解讀,正是在大視野裡俯瞰萬物的生與死。一山一川,一草一木,千奇百怪,林林總總。但是,此物之生與他物之死,都有著千絲萬縷的必然聯繫。如草木不生之山,必然是蘊藏寶物之地。這是五行相剋之理也,大抵是「金克木」吧。儘管世間的萬物既不是從來就有的,又不是永遠存在的,但比之「石中火」、「隙中駒」般短暫的人生,還是相當漫長的甚至是永恆的。大自然的滄海桑田有其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自身規律,是任何人難以逆轉的。

《老生》的主人公就是一位處於「生死兩界」的唱喪人。一個人能像莊子那樣,在死者面前歌之舞之,他肯定是像莊子那樣看透了生死。只有經歷了歲月的砥礪,經歷了人間的眾多悲歡離合,唱喪人才能淡然於生死,不追隨世風的變幻,不理會眾生的毀譽,甚至不追求強加於生命之上的尊嚴、成功、財富、意義等各種主觀評判。也許正是因為他不怕死,所以他才能得到永生;正是因為他不戀生,所以他才能長久不死。生死就是過一座橋,來自大自然的人終歸要回歸大自然。這是自然規律,任何人都難以跳出。那些寫於生與死之上的重於泰山抑或輕於鴻毛、驚天動地抑或賤如螻蟻,如此等等,在生與死的鐵律面前都顯得那麼虛無縹緲。唐朝詩人李白面對生與死的哲理,發出了「富貴百年能幾何?死生一度人皆有」的感喟。捧讀《老生》,生與死的哲理自然流淌,讓人更加珍愛生命,也更加藐視死亡。

相關焦點

  •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賈平凹丨——情操所致,自然為文
    賈平凹,一九五二年出生於陝西省丹鳳縣棣花鎮,著名文學家。一九七五年畢業於西北大學中文系。現為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散文委員會主任、陝西省作家協會主席、西安市文聯主席、《延河》《美文》雜誌主編。作品曾獲「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全國優秀散文」獎。
  • 《賈平凹遊記》出版 跟隨作家遊覽中國
    《賈平凹遊記》2017年1月由北嶽文藝出版社出版,共17.5萬字,39篇。  據了解,本書是賈平凹先生為數不多的「行走」筆記中的精品集萃。  北嶽文藝出版社1月20日發布微博稱,《賈平凹遊記》「故鄉與他鄉,自在獨行。文學與地理,初心之作。
  • 賈平凹文學館在西北大學開館,賈平凹:讓我成為一隻一直能飛的鳥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陝西省作協主席、西安市文聯主席賈平凹,中國作家協會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吳義勤,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會長白燁,北京師範大學國際寫作中心執行主任張清華,西北大學校長郭立宏等共同為賈平凹文學館揭牌。
  • 冷眼「笑看」賈平凹這幅書法,專家看笑了:四萬一個字,買到寶了
    眾所周知,賈平凹是當代名副其實的大作家,然而除了他的小說和散文,他的書法也是廣為人知的。尤其是在他生活的西安,你總能在不同的街巷看到賈平凹的書法題詞牌匾。有好事者曾稱其為「當代牌匾王」,也不知是贊是嘲。
  • 余光中賈平凹等作家「華山論劍」 解讀中國精神
    幾位名家不僅暢談傳統文化、解讀中國精神,還與正在參與《絲路萬裡行》的學者肖雲儒、名嘴王志隔空對話,將華山與絲路完美結合,將中國精神與絲路精神完美結合。  本次活動由陝西省作家協會、香港作家聯會等共同主辦,來自陝港澳臺的各界人士近2000人參加了論壇。
  • 牡丹江籍網絡作家耳根、魚人二代當選黑龍江省作家協會第七屆委員...
    牡丹江籍網絡作家耳根、魚人二代當選黑龍江省作家協會第七屆委員會兼職副主席 2020-01-09 19: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書薦丨《雲層之上:賈平凹對話武藝》——著名作家賈平凹首部談藝錄...
    《雲層之上:賈平凹對話武藝》賈平凹 武藝 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雲層之上:賈平凹對話武藝》孕育於著名作家賈平凹與壁畫藝術家武藝的一次對話,對話發生在賈平凹的上書房,在美術創作、美術教育、文學創作、文學與藝術的連接等議題上火花頻現,不僅為美術工作者提供了可資參考的創作經驗談
  • 作家簡介:賈平凹
    賈平凹(1952年-),中國大陸當代著名作家。1952年出生,陝西省商洛市丹鳳縣棣花鎮人,1975年畢業於西北大學中文系,1974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小說集《賈平凹獲獎中篇小說集》《賈平凹自選集》,長篇小說《商州》《白夜》,自傳體長篇《我是農民》等。陝西省商洛市丹鳳縣人。中國作家協會理事、中國作家協會陝西分會副主席。現在為西安建築科技大學人文學院院長。賈平凹是我國當代文壇屈指可數的文學奇才,被譽為「鬼才」。他是當代中國一位最具叛逆性、創造精神和廣泛影響的作家,也是當代中國可以進入世界文學史冊的為數不多的著名文學家之一。
  • 著名作家賈平凹文學館在西北大學開館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陝西省作協主席、西安市文聯主席賈平凹,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吳義勤,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會長白燁,北京師範大學國際寫作中心執行主任張清華,陝西省教育工委、省教育廳一級巡視員朱徵南,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二級巡視員蘇學傑,陝西省財政廳教科文處處長楊錄俊和西北大學校長
  • 關於鶴壁,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河南博物院院長等名人這樣評價
    鶴壁深厚的文化底蘊已浸潤人心——訪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紀實文學研究會會長白庚勝10月16日,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紀實文學研究會會長白庚勝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白庚勝說,過去一想到鶴壁,他就會想到潔白的仙鶴,詩一般的城市。如今一見,鶴壁完全符合他的想像。
  • 賈平凹經典語句的文學魅力
    賈平凹,1952年出生於陝西丹鳳縣棣花鎮,1974年開始發表作品,1975年畢業於西北大學中文系。現為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陝西省作家協會主席、西安市文聯主席。代表作《廢都》、《秦腔》、《老生》、《山本》。讓我們來欣賞一下他的那些經典語句吧。
  • 著名作家賈平凹首部談藝錄出版,與藝術家武藝聯袂呈現創作經驗
    賈平凹和武藝,一位是在書畫界塗繪波瀾的當代文豪,在寫作之餘的書畫創作喚起人們對中國傳統文人畫家的追念;一位是可以用文字來進行寫生的著名藝術家,在歐洲、在日本旅居創作時,用一本本散文集來記錄畫家眼中所見。
  • 賈平凹為李醉新書《中華優秀家風家規家訓大典》題寫書名
    著名作家賈平凹為李醉新書《中華優秀家風家規家訓大典》題寫書名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陝西省作家協會主席賈平凹先生為李醉新書《中華優秀家風家規家訓大典》揮毫題寫了書名。李醉先生回贈賈平凹先生《敦和堂清靜經新解》,平凹先生對本書的解讀方式大為讚賞,對書中百餘幅漫像極為欣賞。並在該書的「悟真箋」頁,提筆寫下「道法自然」四字。
  • 中國實力派男作家,有這10位!
    導讀:中國實力派男作家,有這10位!1.莫言莫言,原名管謨業,1955年2月17日出生於山東高密,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 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亦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2016年12月,當選中國作家協會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9]2017年11月,莫言獲香港浸會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同年12月,憑藉作品《天下太平》,獲「2017汪曾祺華語小說獎」中的短篇小說獎。莫言因一系列鄉土作品充滿「懷鄉」「怨鄉」的複雜情感,被稱為「尋根文學」作家。
  • 朱以撒評賈平凹:畫人物歪瓜劣棗,寫書法像粗麵條
    昨日收到了賈先生寄來的《賈平凹書畫》,這是第三次收到他的書了。這些年有一些作家奮力挺進書壇畫壇,搖身一變成了書法家、畫家。其實,哪有那麼容易?賈先生算是其中一個,書名畫名都快蓋過寫作的名聲了。據說早上開門,已經有人蹲在門口等候多時,拎著從土壤裡挖出的陶罐、陶俑等古物,說:換一幅字,或換一幅畫吧。
  • 知名作家賈平凹,娶小17歲的妻子,賈平凹:年輕貌美誰會不愛
    賈平凹有著那個年代男作家的一貫特徵,性壓抑,50年代生的人,大多經歷過貧乏的青春時代,文革等,大概80年代鄧麗君的靡靡之音才傳遞過來,而這時候最旺盛的生理的衝動期已經過去,但是心理上從未消退,所以賈平凹如此並沒有什麼奇怪的。賈平凹,我國著名文學家,中國文學史上不可多得的天才。
  • 青年殘疾作家王庭德詩集《心靈的燈盞》出版 賈平凹贊「正能量精神...
    青年殘疾作家筆耕不輟 150首現代詩表達人生感悟殘疾作家王庭德,1981 年生於陝西省旬陽縣銅錢關鎮,是一名身高1.16米的侏儒青年。受社會資助讀完初中後,他做過洗碗工、賣報郎、鄉村報導員等,愛好寫作,累計發表作品300多萬字。
  • 冷眼「笑看」賈平凹這幅書法,專家看笑了:四萬一個字,買到寶了
    眾所周知,賈平凹是當代名副其實的大作家,然而除了他的小說和散文,他的書法也是廣為人知的。尤其是在他生活的西安,你總能在不同的街巷看到賈平凹的書法題詞牌匾。有好事者曾稱其為「當代牌匾王」,也不知是贊是嘲。
  • 賈平凹:現在的作家比任何時候都需要大的勇氣
    來源:西安晚報7月15日,由中國作協舉辦的全國新時代鄉村題材創作會議通過現場及線上視頻的方式舉行,主會場為中國作家協會十樓會議室,分會場為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作家協會。中國作協主席鐵凝,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李敬澤,中國作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吳義勤,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邱華棟,中國作協各業務單位負責人,以及首都文學界作家、評論家代表在主會場出席會議。各地作協負責同志、作家和評論家代表在線參會。陝西省作協主席賈平凹及多位副主席在西安通過視頻連線方式參會,賈平凹在線發言。
  • 中國作家協會的七十年
    9月23日至10月6日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全國文學工作者協會第二次代表大會同期召開。會議期間,全國文協改組為中國作家協會。10月4日,大會通過了中國作家協會的章程,並選出了領導機構中國作家協會理事會和主席團,隨後召開了第一次理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