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朋友們你們好啊,大光下面來說說黑頸烏龜的相關知識內容,一起往下看吧。
黑頸烏龜的形體
黑頸烏龜的別名又叫黑頸彩龜、三線烏龜,屬於水棲類的烏龜。在我國的廣東和廣西等省份可以看見它的蹤跡,平常主要生活在湖泊、溪流中。在2013年的時候被國家列入瀕危保護動物,但是在證件齊全的方案下還是可以進行人工養殖的。黑頸烏龜的身長在13釐米左右,頭部比較大,佔龜殼面積的三分之一。有個黑頸烏龜的頭部可以佔龜殼面積的二分之一,不過這種黑頸烏龜並不多見。龜殼的顏色有棕色和黑色兩種,在龜殼上的每一片盾片的顏色都相對較淺。
嘴巴看上去好像一個圓錐,嘴巴上半部分較為平坦順直,而下半部分是向內傾斜的,具有一定的角度。黑頸烏龜的眼睛也是非常的大,眼眶呈現圓形,但是兩個眼眶之間的距離很近。眼睛看上去很有精神的感覺,龜殼為橢圓形的樣子,從側面看的話。整個龜殼都是扁平化的,龜殼的中央有一條明顯的稜線。
腹甲比龜殼的長度稍微短了一部分,前部分很平坦,但是後半部分則是有凹陷狀的。黑頸烏龜的四肢也是扁平狀的,前腿上面有很多依次排開的鱗片,但是後腿上面基本沒有。每條腿上的爪子全部有腳蹼結構,這樣就可以在水裡自由靈活的遊泳了,尾巴和嘴也是很相似,都是圓錐形的。
黑頸烏龜的人工飼養
一.鑑別
成年後的雌性的黑頸烏龜體型比雄性的黑頸烏龜要大,但是尾巴沒有雄性的黑頸烏龜的長。排洩器官距離龜殼的後部距離很近,雄性的黑頸烏龜的較遠,還可以通過頭部、四肢來區分黑頸烏龜的雌雄。當頭和脖子以及四肢都是呈現為紅色的時候,就是雄性的黑頸烏龜,相反的,雌性的黑頸烏龜的身體沒有這些顏色特徵。
二.飼養管理
在給黑頸烏龜們進行配對的時候,雌雄的數量是2:1,飼養的密度在每平方米4隻。餵食的飼料可以是動物性和植物性的飼料混合搭配而成,動物性飼料的比例為6,植物性的則是4。在進行餵食前,要先把動物性飼料全部剁碎,在和植物性的進行混合,每天餵食的質量是每隻烏龜體重的5%。
也可以根據天氣和黑頸烏龜的進食情況來做調整,在正常的溫度和溼度下,黑頸烏龜的進食量就會增大。如果天氣情況不好,進食量就會有所下降,餵食的時間通常都是在早上8點到9點之間進行。
在飼養水池中還可以放置上一些木板,供黑頸烏龜爬到上面進行曬殼。在夏天的時候,水池旁的活動場所還要人工搭建上遮陽棚,活動場所上種植的花草也要經常進行修剪。水中的汙染物要進行的進行清掃打撈,保持水的清澈。在夜晚的時候,可以減少巡邏的次數,給黑頸烏龜們一個相對安靜的環境來進行繁殖前的準備工作。水池周圍的防逃裝置也要提前檢查好,確保敵害不會對烏龜們造成威脅。如果在這期間發現了生病或者是死亡的烏龜,就要及時清理,並分析飼養中的過程,找出原因。加以改正,杜絕二次傷害。
三.產卵
在每年的5月到9月,是黑頸烏龜的產卵期,在這其中,旺季是5月份7月產卵數量最多的時間。這個時候氣溫穩定在26℃,在夜間產卵的次數會比白天多。在黑頸烏龜們進行產卵的期間,水池四周要保持絕對的安靜,不能讓它們受到驚嚇。平均每次產卵在8到9枚,最多的可以產下15枚卵,龜卵的顏色為白色,橢圓形。每天早上去水池四周的土地上進行收集。
四.孵化
在將龜卵放入到孵化箱後,就可以在放入到專門的孵化室進行孵化了,在這期間,溫度的控制一定要精確。最好的溫度是26℃到33℃之間,不能超出這個溫度範圍,否則會造成死亡或者是孵化出畸形烏龜來。每天都要來檢測孵化的情況,根據孵化箱中的含水量來調整溼度,可以使用加溼器進行保溼。孵化室中還要有良好的通風,保證空氣的流通,每次檢查的時候動作不要太過用力,不然會對龜卵造成傷害。對於敵害的預防,也是不能馬虎的,在60天到75天的時間就可以誕生出小的黑頸烏龜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