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樸守拙,涉世之道涉世淺,點染亦淺;歷事深,機械亦深。故君子與其練達,不若樸魯;與其曲謹,不若疏狂。
| 品 讀 |
「抱樸守拙」這四個字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很多書法名家也常寫這四個大字送人!作者分別引用了《道德經》中的「見素抱樸,少私寡慾」和陶淵明《歸園田居》詩句中「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的內容。「樸」的意思是沒有加工過的原木,說的是本真。「拙」的意思當然是笨拙,不靈巧。那為什麼處事要「用笨辦法」呢?其實這就是中國人的處世之道,又叫「大巧成拙」!「樸」好抱,但「拙」不好守。作者給的理由很簡單,他說:涉世淺的人,受到不良習慣汙染也少;而歷事深的人,城府也深,心機也重,所以就不容易守住那個「拙」。我經常遇到這樣的老闆,機票自己訂,新聞稿自己寫,車自己修,應酬自己喝。有時候我會問他,你為何那麼忙?他們也會輕輕嘆口氣說,別人幹不放心!作為老闆,肯定是涉世深且左右逢源的人。但老闆經常犯同樣的毛病:看手下人這個做得不好,就跳過去指點兩下,那個做不對,就跑過去數落兩句。久而久之,老闆就說:算了吧,你別弄了,有跟你廢話的功夫,還不如我自己幹了呢。你看,很多老闆這時候就守不住自己的「拙「了。所以,真正聰明的老闆是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他是能靜悄悄看著團隊犯錯而不阻攔的人。因為他們知道,這是培養團隊成長最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所以,真君子與其事事練達,不如保持住本真,與其謹小慎微,不如豁達一些。有一天,有個人跑過來問眾人:是不是我的智慧阻礙了我的成長?眾人說:不是!他問:那是什麼?眾人說: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