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我前前後後來過四五次,所謂的「必遊地列表」裡的地點也打卡的差不多了,就連只來過一次的木朵對清水寺、金閣寺和祗園也還有印象。兜兜轉轉下來,突然發現竟然還落下了著名的嵐山。
或者還有另外一個原因,一直不來是因為知道它美,尤其是四季的美各不同。所以特別想找個紅葉季踏實住幾天,因為嵐山能玩的地方太多,必須多花些時間才對得住它的名氣。
所以,這一次的大阪假期本並沒計劃來京都。後來誤打誤撞地跑來,只是因為早上爬起來跟朋友一家商量當天的安排,孩子說起想要坐小火車。那好,反正酒店門口就是JR車站,天氣又不錯,毫不猶豫買票出發!
淡季出門的好處就是,不用擔心著名的嵯峨嵐山小火車買不到車票。
而且還可以任性地選擇各種攻略裡推薦的返程線路,據說這一段旺季不好買票,最節約時間又不錯過美景。坐JR到馬堀站下車,步行約10分鐘到小火車龜岡站,現場買票,坐返程小火車遊覽保津川溪谷,到嵐山站下車。
嵐山站出站就是傳說中的竹林,但其實竹林並沒有想像的驚豔,沒多遠就到盡頭了,而且狹長的小路是怎麼也躲不開人頭攢動的。倒是一轉彎就到的天龍寺,清靜很多,讓我們踏實地待了大半天。
我們從來都不會每到一處非要看遍所有景點,而更喜歡尋得一處清靜所在,停下來好好享受。
天龍寺是世界文化遺產,屬於池泉回遊式庭園。庭院中的曹源池以遠處的嵐山和近處的龜山作為借景,再加上庭院內地的樹木層疊和池中美石交錯,顯得非常精緻。所以,買門票的時候,一定要買庭院和本堂的通票,這樣就可以進入本堂室內,坐在榻榻米上,感受整個園子的美。
入口處屏風上繪製著一幅達摩圖,就是首位將禪宗傳入中國的印度僧人。
大方丈室內有一巨幅隔扇,隔扇上的雲龍線條粗曠,氣勢磅礴。
往裡走,沿著迴廊移步換景。孩子們迅速尋到了舒服不礙事的位置,坐下來開始寫生。大人們也跟著坐下來,欣賞曹源池的一汪池水。要說這池水也是神奇,似乎有能讓人瞬間安靜下來的魔力。
當然,這力量震懾不到米卡,他是坐不住的。正好帶著他走走連接著書院和多寶殿的長長的木迴廊,廊外的大小茶室就掩映在綠樹叢中,流水潺潺。可以想像,不同的季節和天氣裡,這長廊上,視覺和聽覺會有多不一樣的體驗。
旅行中,不管時間長短,總要有這麼一些時刻是要不奔波的,靜下來享受眼前的風景,甚至能夠有機會思考。這時候,才是旅行最大的魅力。
當然,另一個魅力,就是隨意地探索時,能無意中把知識庫存裡那些美好的地點串連在一起,那一刻的驚喜比一一對照和尋找要來的更滿足。就比如,天色晚了,從天龍寺出來,那條商業街上,一眼就看到雅致的嵐山站和著名的渡月橋。
若是還有,這個魅力裡肯定還有一個不能忽視,就是那些錯過的遺憾。這些遺憾,就是給自己找到了必須再來的理由。比如,沒有趕上周末或者假日,不能親眼得見著名的《雲龍圖》原作;再比如,沒有在曹源池南側龍門亭的那家叫「篩月」的素齋館,吃上一頓素齋。
恩,下次吧。等米卡不會吵到其他客人的時候。
周三,晚安
木朵爸爸 @速寫本子,建築及室內設計師,繪本作者,出版《爸爸的木朵》《親親木朵》《木朵百睡圖》《木朵彩虹糖》《做自己,木朵》;木朵媽媽 旅遊媒體撰稿人,愛碼字,愛攝影;還有9歲的木朵姐姐和2歲的米卡弟弟。
長按識別以下二維碼,關注微信平臺;
@速寫本子 微博同步最新。
公號內容均為原創,歡迎留言和轉發,
其他平臺轉載請聯絡,並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