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新時尚」的美麗折射

2020-12-18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原標題:總書記關心的百姓身邊事|垃圾分類:「新時尚」的美麗折射

新華社北京8月20日電

新華社記者

「實行垃圾分類,關係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環境,關係節約使用資源,也是社會文明水平的一個重要體現。」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關心垃圾分類這件「關鍵小事」。

2018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考察時強調,垃圾分類就是新時尚。

一場踐行「新時尚」的垃圾分類,在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啟動。

「分類」帶來好環境、好心情

「垃圾分類,利國利民。小廟子村的各位父老鄉親,請自覺做好垃圾分類……」一大早,天蒙蒙亮,村民張玉奎就開著垃圾清運三輪車,開始在村子裡來迴轉悠。三輪車大喇叭傳出的聲音在村裡迴蕩,不時有村民聞聲而出,將分好的垃圾投放在張玉奎的垃圾清運車裡。

這是記者近日在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松山區農村採訪時看到的一幕。

小廟子村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松山區,去年以來,村裡開始下大力氣實行垃圾分類。在村口溜達的70歲村民畢雨良對記者說,以前街邊破破爛爛的,全是雜草、廢瓶子、爛紙殼,現在大變樣了,「環境好了,出門心情都好。」

「垃圾分類一頭牽著民生,一頭連著文明」——在全國率先實施垃圾分類的上海市民,對此感受尤深。

上海市寶山區楊泰公寓7月份垃圾分類相關條例正式落地以來,社區施行「定時定點投放」制度。垃圾桶變少了,7個投放點縮減成2個;垃圾桶擺放時間也變短了,投放點每天早晚各開放2個小時,期間物業現場守候,桶滿即刻運走,防止外溢。

小區一對龍鳳胎壽成武、壽雄佰成了垃圾分類「積極分子」,暑假期間,做了20多次志願者,親歷了垃圾分類「讓家園更美麗」的過程。

「玉米須是溼垃圾,皮是幹垃圾;核桃殼是幹垃圾,桃核也是幹垃圾。」這些容易混淆的垃圾,姐弟倆「門兒清」。

數據顯示,7月份,《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首月,溼垃圾日均清運量為0.82萬噸,比上月增加15%,較2018年底增加82%;幹垃圾日均清運量約1.7萬噸,相較6月份下降11.7%;可回收物日均清運量則增加10%至4400噸。幹垃圾減量、溼垃圾和可回收物資源化情況不斷變好。

垃圾分類這一「新時尚」正從上海持續向全國擴散。近期,一名導遊向來滬遊客背誦垃圾分類的視頻走紅網絡。

「來次上海還能學到垃圾分類的知識,挺好。」來自河北的遊客周啟明說。

「分類」有益城鄉精治、社區和諧

今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對垃圾分類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推行垃圾分類,關鍵是要加強科學管理、形成長效機制、推動習慣養成。並強調要加強引導、因地制宜、持續推進,把工作做細做實,持之以恆抓下去。

如何推動習慣養成,怎麼做細做實?對此楊泰公寓的居民深有體會。

實施垃圾分類後,針對「定時投放」,楊泰公寓的居民曾在群裡展開過熱烈討論:

「『早上6點半到8點半、晚上6點到8點』的時間點跟自己的工作生活節奏不符,趕不上扔垃圾怎麼辦?」有居民問。

不方便投放的居民,可以打電話登記,居委會酌情提供上門服務——楊泰公寓居委會給出了解決方案。

「從溝通、理解到提出解決方案,小區居民的關係愈加密切。」其所轄的梅林居委會黨支部書記嚴秀琴表示。

住建部部長王蒙徽說:「社區是城市管理體系的基礎單元,也是垃圾的主要產出地。只有以居民為主體,從社區抓起,垃圾分類才能取得較好效果。」

「垃圾分類是一項社會治理系統工程,考驗城鄉精細化管理的水平。」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劉建國認為,做好垃圾分類,有助於城鄉「精治」,也有助於營造親密和諧的社區氛圍。

「分類」已形成前端收集、中端運輸、末端處置完整鏈條

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研究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制度,強調要加快建立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垃圾處理系統。

垃圾分類在全國部分城市,已形成前端收集、中端運輸、末端處置垃圾分類完整鏈條。

如火如荼開展的垃圾分類,給清潔站也帶來了新變化。

「今年以來,清潔站每天接收的垃圾量約下降10%,原因主要在於餐廚垃圾和其它垃圾實行了分離。」北京市西城區環境衛生服務中心二隊業務隊長王曉東介紹,從小區運來的垃圾,如果不符合分類要求,清潔站可以拒收。

記者了解到,圍繞垃圾末端處置,住建部門正在追加投資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各地「百花齊放」地展開探索。

以小廟子村為例,由於村落之間間隔遠,集中處置物流成本高,各村自建了一套裝置。小廟子村黨支部書記趙會傑介紹:「垃圾處理站建在村外,村子每天大約產生4立方米的幹垃圾,加工後只留下一小堆『灰』。」

上海一些小區嘗試「溼垃圾不出小區」,居民家的菜葉果皮通過小型生化裝置發酵後,搖身變成「有機肥」,用來養花草,實現溼垃圾的資源化利用。

上海市民徐菁菁近期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垃圾處置科普活動。「分類後垃圾熱值增加了,焚燒廠發電效率更高了。看到前端的分類正在末端產生實際效益,對我們做好垃圾分類是很大的激勵。」

「我國分類處理設施正趨於多元化、現代化,不同城市針對收運、焚燒發電、生物處理、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等短板情況,各自啟動了相關規劃與建設。垃圾分類帶來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效應正在顯現。」劉建國說。

我國垃圾分類工作由點到面、逐步啟動、成效初顯。今年起,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到2020年底46個重點城市將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2025年底前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將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採寫記者:姜微、何欣榮、杜康、王優玲、關桂峰、安路蒙)

相關焦點

  • 踐行垃圾分類新時尚!富山工業園召開垃圾分類動員大會
    7月16日下午,珠海富山工業園管理委員會召開「綠色發展富山行,垃圾分類要先行」2020年垃圾分類動員大會。據悉,現場參會人數超過480人,來自園區管理部門,300餘家企事業單位、60個在建工地項目、15家物業小區等相關人員,以廣泛動員全員積極參與垃圾分類「新時尚」。
  • 南沙|垃圾分類新時尚,星海故裡再出發
    環保生態,分類時尚你我參與。7月4日,廣州南沙欖核在欖核鎮星海文化公園舉行「參與垃圾分類,共建美麗欖核」欖核鎮垃圾分類全民行動日暨「黨員先鋒我爭當,垃圾分類我代言」深化生活垃圾分類實地宣傳督導專項行動啟動儀式。
  • 童謠快閃+垃圾分類,600人秀出垃圾分類新時尚
    12月24日上午,白雲區生活垃圾分類新時尚快閃活動在嘉裕太陽城廣場舉行,周邊居民、教師、學生、環衛工、志願者等600多人用童謠快閃的方式倡導全民參與垃圾分類。當天上午9時30分,京溪小學的兩名學生一齊吹哨,音樂響起,四名環衛工推著四色垃圾桶跑進廣場中央,在兩臺黃色挖掘機中間一字排開。
  • 垃圾分類新時尚 這場「夏日闖關」pick下~
    垃圾分類新時尚綠色滻灞在行動夏日炎炎,有你真甜一場有趣、有料、有溫度的垃圾分類宣傳活動為滻灞添加了點美麗的"顏色"為了鞏固提高區內居民垃圾分類知曉率與投放準確率實現垃圾減量化、資源化使居民養成源頭分類的的良好習慣日前,一場以
  • 垃圾分類的新時尚 在龍王廟鎮劉土城村已蔚然成風
    垃圾分類的「新時尚」正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然而在單縣的一個偏僻的小村子——劉土城,垃圾分類的推廣產生的環境、經濟甚至民心效應,正在悄然改變著這個普通的村落。她向記者「普及」了垃圾分類的經驗,她說:「不僅是冬瓜皮,像白菜根、爛菜葉、只要是蔬菜類,都是可漚垃圾,這些垃圾全部應該倒進小水桶裡,村裡保潔員統一拉到村裡的可漚垃圾堆放點。像塑膠袋啊、泡沫塑料、玻璃瓶這些不能上地的,都要丟到街邊的公共垃圾桶裡。各種垃圾分類盛放已經成為我不自覺的習慣了,村支書、街長天天教,家裡老人孩子都知道怎麼分。」
  • 梓桐:垃圾分類新時尚,團青助力我先行
    近日梓桐鎮團委聯合梓桐鎮初級中學團支部開展「垃圾分類志願先行」系列活動。此次活動旨在增強青年志願者垃圾分類意識,通過「理論+實踐」形式學以致用提高垃圾分類能力。同時也希望青年志願者們以身作則、帶頭示範,帶動親朋好友做好垃圾分類。
  • 垃圾分類新時尚 青春助力我先行!
    垃圾分類新時尚 青春助力我先行垃圾分類 從我做起9月5日,由區城管局、灑金橋小學和灑金橋社區黨支部聯合舉辦的「垃圾分類新時尚 青春助力我先行」活動,在灑金橋社區廣場舉行。學生志願者和居民代表參加了此次活動,宣傳垃圾分類知識,倡導綠色生活方式,培養垃圾分類從身邊做起的良好習慣。活動現場,來自區城管局的宣講員圍繞垃圾分類知識進行了詳細講解,讓孩子們和居民都充分認識到了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在孩子們歡快的的垃圾分類拍手歌聲中,來自校園、社區的志願者們向居民群眾發放宣傳彩頁,講解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
  • 垃圾分類進校園,朝陽學子玩轉垃圾分類「新時尚」!
    隨著《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的實施,近日,朝陽區教育系統將垃圾分類引入校園,創造性地開展了適合學生理解和踐行的垃圾分類宣傳與回收工作,各學校也通過網上授課、線下活動、校園課程等形式開展宣傳,積累了很多垃圾分類的好經驗、好方法,讓垃圾分類成為學生們的「新時尚」。
  • 上海垃圾分類 從「新時尚」到「好習慣」
    2018年11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虹口區市民驛站嘉興路街道第一分站時指出:垃圾分類就是新時尚。  在嘉興路街道社區文化中心,「從『新時尚』到『好習慣』」主題展覽迎接著前來參觀的人。周嶸表示,虹口區地域狹小,人口密度居高,居住區類型繁雜,垃圾分類管理的先天條件不佳,但全體虹口人在「垃圾分類就是新時尚」的鼓舞下,切實提升垃圾綜合治理精細化管理水平,在分類實效、體系建設、條塊合力、氛圍營造、屬地責任落實等方面取得一定進展。未來,虹口將按照區委、區政府的決策部署,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久久為功的堅韌勁,不斷提升垃圾分類工作水平,持續引領低碳生活新時尚。
  • 「垃圾分類就是新時尚」——水月寺小學舉行線上活動課
    為了增強全校師生的環保意識,樹立垃圾分類的環保理念,5月6日,滄州市水月寺小學舉行「垃圾分類就是新時尚」——第十四期線上少先隊活動課。活動課上,滄州市水月寺小學劉夢蕊老師圍繞「什麼是垃圾」「我們應該怎樣做」等主題,利用圖片、文字、視頻等不同方式,讓學生對垃圾分類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劉老師還通過互動問答的方式,幫助同學們正確區分可回收垃圾、廚餘垃圾、其它垃圾、有害垃圾,並帶領大家共同觀看垃圾分類視頻,學唱垃圾分類歌曲,讓垃圾分類的新時尚深入童心。
  • 垃圾分類新時尚——南京梅山街道開展垃圾分類主題宣傳活動
    揚子晚報訊 (通訊員 戴黔 記者 裴睿)近日,南京市雨花臺區梅山街道在新梅文化廣場舉行了一場「垃圾分類新時尚,生態文明金梅山」的主題活動。活動現場 戴黔 攝活動現場 戴黔 攝本次活動內容豐富多彩,有歌舞表演、垃圾分類講解實踐互動、垃圾分類知識競答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在場的居民朋友們積極參加,爭做垃圾分類的先鋒使者。特別是在搶答題環節中,大家全神貫注迅速反應,紛紛踴躍答題。
  • 二胡+鑼鼓,曲藝+詩歌……建德下涯唱響垃圾分類「新時尚」
    「垃圾分類特容易,要想分好需牢記。易腐垃圾別丟棄,首選切碎喂喂雞。易腐垃圾先瀝乾,再來投到小桶裡。有害垃圾特別少,電池危害可不小。當地坐唱班志願者們以傳統二胡、鑼鼓演奏的方式,唱響垃圾分類新時尚,用曲藝、詩歌朗誦的形式向農戶進行垃圾分類宣傳普及。「我們坐唱班的十名成員,基本都是由施家村傳統樂器愛好者們組成的,義務參加各項垃圾分類表演活動,接下來會在全鎮進行演唱。」施家村村民李金良地介紹。隨著坐唱班的演奏結束,整齊的詩歌朗誦隨之響起。
  • 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機入駐綿陽市,開啟垃圾分類新時尚
    9月23日,手機註冊、人臉識別、自動開箱、及時返現、這套最新扔垃圾的投遞流程出現在綿陽市遊仙區政務中心。隨手扔垃圾的返現活動,可回收資源進入工廠分類分配,又將會帶給綿陽市哪些影響? 位於綿陽市遊仙區政務中心內,3臺全新的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機正式投用,吸引了不少工作人員前來嘗試。
  • 垃圾分類遇上爵士舞有什麼火花?這群人展現了垃圾分類新時尚
    引領垃圾分類新時尚,「城市美容師」當主角!直播當天,荔灣首次推出的垃圾分類城市爵士音樂短劇《舞動分類新時尚》也正式上線,這支「動感MV」邀請了多位環衛工人與垃圾分類志願者參演。「倒垃圾,倒啥垃圾?要把垃圾分類記在心裡。新時尚做什麼最最有型?
  • 蘭谿市諸葛鎮:傳統村落引領垃圾分類新時尚
    如今,在厚倫方村,準確無誤地做好垃圾分類,成了村民們紛紛追求的新時尚。人人參與垃圾分類從宣傳垃圾分類到人人參與,村裡著實下了一番功夫。厚倫方村是全國文明村,村民素質也都不錯,但從喊口號到真正實行,卻也沒想像中簡單。
  • 垃圾分類新時尚,保護環境我先行!南寧市民主路小學四年級舉行經典...
    垃圾分類就是新時尚。12月6日,在南寧市民主路小學,一場踐行「新時尚」、別開生面的「保護環境,垃圾分類」經典誦讀比賽,吸引了廣大師生和家長的關注。來自全校四年級8個班級的同學同臺競技,旨在進一步推動垃圾分類深入人心,保護環境人人踐行。
  • 福祿園居委會開展「垃圾分類新時尚 綠色生活我先行」環保主題活動
    福祿園居委會開展「垃圾分類新時尚 綠色生活我先行」環保主題活動 2020-09-18 10:45:28   來源:網絡
  • 分類垃圾桶「會說話」,幼兒園娃娃們也有「新時尚」
    分類垃圾桶「會說話」,幼兒園娃娃們也有「新時尚」 2020-12-03 1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老街坊」踐行「新時尚」,白將軍社區的「垃圾分類養成記」
    自《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以來,白將軍社區的大部分居民均嚴格按照分類標準進行投放,雖然社區平房區居多,又是老舊小區,住著的都是老街坊,但大家已然養成了源頭分類的良好習慣,積極踐行垃圾分類新時尚。注重源頭分類,推動習慣養成垃圾分類這件「關鍵小事」從宣傳到實施,如今已逐漸走進人們日常生活。然而垃圾分類並非易事,要想實行好,關鍵在習慣養成。
  • 「垃圾分類+快閃」全民參與助力建設美麗德陽
    最近 德陽市有這麼一群朋友們 用「快閃」引領市區垃圾分類新時尚 告訴你如何提升德陽顏值 《垃圾分類三字經》旋律朗朗上口,讓在場的大家都對生活垃圾的分類有了更清晰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