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禪心——己亥年南普陀寺冬季禪七起七

2020-12-21 毛家一號毛哥

2019年12月15日,己亥年南普陀寺冬季禪七法會如期舉行起七儀式,方丈則悟大和尚主七,常住僧眾及廣大善信、護法居士走進禪堂,參加冬季禪七。

灑淨儀式

上午8時,禪堂內,唱誦經贊,引磬悠揚,僧眾威儀具足,南普陀寺方丈則悟大和尚居中而立,拈香主法。隨後,僧眾繞行禪堂一周,大和尚以楊枝淨水蠲除垢穢、清淨壇場。

灑淨真正的目的是要讓與會大眾有清淨之心,只有心地清淨了,才能做到行為清淨,無有煩惱。以此嚴淨功德,祈願三寶慈心加被,護法龍天善心護持,令大眾安心求道。

告「生死假」

下午16時,南普陀寺常住法師排班行至丈室,向大和尚頂禮並告「生死假」,大和尚勉勵僧眾:「放下萬緣,剋期取證」。

告「生死假」意在使與會大眾在禪七期間發願放下一切俗務和日常工作,將色身交給佛菩薩、歷代祖師及大和尚,置生死度外,一心參禪。

起七

晚6點,禪七共修法會正式起七,常住僧眾以及報名參加禪七的居士齊聚禪堂,而後大眾立於禪堂佛龕兩側,八字排班肅立。佛龕前擺放「直指」板,監香、班首當胸橫執香板,敲鐘板,擊引磬,迎請則悟大和尚主七。

則悟大和尚進堂執香板說法,開示了四點內容:

一、 大眾進入禪堂要守規矩

大家要聽維那師父、僧職師父和監香師父的招呼,尤其是監香師父用香板警醒大家時,這是在提示我們,成就我們的道業,我們要生起慚愧心和感恩心。學佛很重要的一點是善知識,在禪堂裡,維那師父、僧職師父和監香師父就是我們的善知識。規矩就像軌道,有正確的方法。打坐修行亦是如此。大家只有按規矩方法去做,在用功過程中才能夠共同成就。

二、 發大菩提心

現在的生活衣食無憂,有時候會影響我們的道業。不能深刻體會到苦,很難生起出離心。信仰若是不堅定,沒有道念,心理的痛苦加重後就無所適從。所以要發大菩提心,成佛的心。要成佛就要自覺覺他,要自覺就是對自己要覺悟,要自我了解。另外,做任何事情的時候對因果深信不疑,保持平常心,利用有限的時間體會世間無常,生命無常。觀照佛教空性的思想,認識到世間一切法的成就都是緣起。我們才能不執著外物的一切現象,不執著外物的現象才不會產生痛苦,不會被現象遷移,內心佛性才會不斷覺悟和不斷顯現。現在大家壓力大,追求的東西太多,總認為世間很多東西都是真實的,所以要用佛陀教導我們的「諸行無常,諸法無我」觀照世間的一切都是緣起的。自己清淨了,幫助身邊的人樹立正確世界觀和人生觀,這就是覺他。

三、掌握用功的方法

不能盲修瞎練,主要和大家說兩點,調身和調心。在打坐中,如何兼顧腿的酸麻脹癢,這需要毅力,就要用成佛的大菩提心來對治。要付出學佛的成本。用毅力撐住。另外,打坐的時候短暫的舒服會帶來一生的病痛,所以不要倚靠牆壁、更不要彎腰曲背。用佛陀教導的七支坐法來行持是最科學的,這就是調身的標準。同時要觀照身體是無我的,才能把這些問題克服了。調心也是有一套方法的。在禪堂,大家會看到「照顧話頭,念佛是誰」這句話,而如何「照顧念佛是誰的話頭」,把這個掌握清楚也是很好的用功的方法。「念佛是誰」念沒有起來的當下,念佛是誰?這一念生起,這就不叫參話頭叫念話頭。兩者在一剎那間,要好好體會念話頭和參話頭的區別。

四、放下外緣

身在禪堂,心在世俗。心中有掛礙,就很難靜下來。在禪堂要把俗事放下,辦成佛的事。居士要自己調整好,各位師父也要利用禪七時間把身心好好調理。放下雜事外緣,在這裡用功辦道。大家只要發大菩提心,這些問題和困難都能克服。希望大家好好用功辦道。

隨後,則悟大和尚開示起七偈頌,「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說法畢,將香板擲於地上,如獅子吼般的「起!」響徹禪堂,當值師父打催板,接著大眾開始繞佛行香,禪七正式開始。

禪七是修行者集中在禪堂打坐,以七日為期,嚴格修行,剋期取證,集中時間好好用功辦道的一種修行方式。寒冬時至,天地封藏,安心禪坐,能養定力,提升智慧。此次南普陀寺冬季禪七,共三個七,為期21天,至2020年1月4日解七。除了寺院常住僧眾參加,還有居士報名參與,一同放下塵勞俗務,息諸外緣,安住當下,以求收穫自在禪心。

相關焦點

  • 自在禪心!南普陀寺丁酉年禪七共修法會圓滿
    解七(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南普陀寺弘法部)感恩頂禮(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南普陀寺弘法部)2018年1月28日,農曆臘月十二,南普陀寺丁酉年「自在禪心」禪七共修法會圓滿,舉行解七儀式。禪七最後一支香,方丈則悟大和尚為大眾打警策、禪七考功,並舉行傳解七牌等儀式。上午,依禪堂規矩,則悟大和尚對參加禪七的法師進行考功,檢驗大眾在禪七期間是否有所收穫。考功後止靜,大和尚下位持香板打警策,慈悲供養每一位參禪師父策勵香板。隨後,大和尚開示了禪七法會的殊勝因緣,警策大眾把禪修落實到日常生活中。大和尚說:「怎麼才能做到身口意三業清淨?懺悔。
  • 一片禪心真如月 參破虛空法界明——天上雲居庚子冬季禪七起七
    一誠老和尚禪七法語庚子冬月初一(公元2020.12.15),雲居山真如禪寺謹遵古規,一年一度之冬季禪七正式起七!「地裂龍潭湧現大千世界,天上雲居總持不二法門。」禪師執香板進禪堂說起七偈曰:喜慶佛協新換屆,歸來雲居起禪七。
  • 寄情山水,自在禪心
    國畫自在禪心 徐谷春作
  • 繼承傳統,續佛慧命——己亥年少林寺禪七圓滿解七
    2019年12月19日早上七點半,隨著少林寺方丈釋永信法師的一個「解」字,歷經四十九天,己亥年少林寺「精進七」禪七,圓滿解七。其間,諸方上座、山中道人、叢林老參、初心釋子126人,同聚少林禪堂,克服身體乏累、妄想雜念等種種困難,參禪悟道,剋期取證。
  • 禪心是什麼?為什麼說擁有禪心的人能自由自在、幸福快樂?
    禪是可用的,也可以不用;禪是可度事的,也可以自在逍遙。一個人如果有禪心,或有清淨空冥的意願,就會活得自在一些、自由一些、快活一些、幸福一些。何謂禪心,林清玄先生總結出四種要求:第一:你我一體的心叫做禪心。人所以會有紛爭,就是因為你我的關係不協調,如果將人與人互換立場,彼此將心比心,甚至把你或動物看成是一體的,之間的關係是榮辱與共、息息相關的,是同甘共苦、不分彼此的,其所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從此就不會有人我的糾紛和不滿了。
  • 原創散文:禪心候雪
    禪心候雪文/香襲書卷光陰深了,離落雪的日子就不遠了。日子行雲流水般一晃而過,上面漂浮著的些許雜質,才能讓人想起一些遠去的記憶。隨著冬來,寒氣加重。禪心漸起,少了對時光的挑剔。包容萬物的內心,趨於安寧。就像是雪落無聲的美麗,擁有過,不再喧囂。靜靜相守,雪來,雪去。日子愈加簡單,一花一草皆是喜樂。一粥一飯,便是知足。簡淨的冬日,應和著悄無聲息而來的雪。生活裡的盤根錯節固然還在,但是那顆在歲月裡漸起的禪心,早把光陰弄的帖服。
  • 禪心默默三淵靜,幽谷清風淡相應
    人世浮華,觀滄海,行天下,修得禪心,悟得自在,學會修心養性,一顆心便遠離了紅塵俗世。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禪心就是清靜寂定的心境。禪心,是一顆慧心,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只有心無旁騖,修身養性,對待事情不浮不躁,以一顆雲水禪心的心態去解決問題,放空自己,歸零一切,才能更好的修得了慧心,悟得下禪心。靜心,是一種美,也是一種幸福,更是一種心的純淨和清明。修心養性,心外無物,閒看庭前花開花落。
  • 禪七:坐禪、跑香,不雜其餘行事
    禪七真正開始了,每天都在不斷地坐禪、跑香,不雜其餘行事。
  • 自在禪心——真廣法師書畫作品走進日本東京
    2019年7月16日-7月22日,由華中集團主辦的國際藝術展覽——自在禪心·真廣法師書畫藝術作品展在日本東京·日中友好會館成功舉辦,展覽期間參觀者絡繹不絕,受到中外藝術愛好者及媒體的廣泛關注。
  • 中國郵政發行《己亥年》特種郵票 山東各地紛紛推出《己亥年》紀念...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訊1月5日訊 (記者 馬文文 通訊員崔鵬森)2019 年是我國農曆的己亥年(豬年),中國郵政定於2019 年1 月5 日發行《己亥年》特種郵票一套兩枚。圖一「肥豬旺福」(1.20 元),圖二「五福齊聚」(1.20 元)。
  • 廈門南普陀寺冬季佛七圓滿 則悟大和尚:把心放在當下
    精進佛七(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南普陀寺弘法部)回向(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南普陀寺弘法部)2018年1月10日,廈門南普陀寺念佛堂歷時十四天的冬季佛七共修法會功德圓滿,恭請方丈則悟大和尚為眾作開示。
  • 漫遊廈門——南普陀寺
    因其供奉觀世音菩薩,與浙江普陀山觀音道場類似,又在普陀山以南而得名"南普陀寺",為閩南佛教勝地之一。寺內明萬曆年間血書《妙法蓮華經》和何朝宗名作白瓷觀音等最為名貴。
  • 禪心雅韻,女性幸福力主題研討會圓滿結束
    這是一場關於追尋自我追尋幸福的盛會,來自不同城市的熱愛成長的女性們,從全國各地集聚於桂林大圩古鎮,從10月23日到10月25日進行了一場【禪心雅韻】女性幸福力主題研討會。女性們為了應對各種的環境、面對工作、生活的忙碌,早已失去了從容、淡定、喜悅和自在。而如此困境,恰好也是明曉中道美學堂創始人明曉老師曾經所體驗過的,通過近二十年的學習和踐行,最終總結歸納出一系列行而有效支持女性活出自己綻放自己的身心實修方法。
  • 入住「海天佛國」普陀山禪心精舍......
    自在自觀觀自在, 如來如見見如來——普陀山·慧濟寺當西行布達拉的梵音飄渺,雪域高原上匍匐的虔誠之心祈求佑護魂靈,當中國東海普陀山上佛光普照,普陀山,自在而望,也成為古今中外最受信仰朝拜的觀音道場。這裡是人間仙境,天藍,水綠,雲白,草美,這裡枕夢大海,濤有濤聲,風有風韻,自是天然管弦。如若您也心動,您也想赴一場海島禪行,普陀山·禪心精舍,等著您!
  • 廈門著名古剎——南普陀寺
    廈門著名古剎——南普陀寺(中國網圖片庫 晴朗攝影)廈門著名古剎——南普陀寺(中國網圖片庫 晴朗攝影)     南普陀寺是廈門著名古剎,居於鷺島名山五老峰前,背依秀奇群峰,面臨碧澄海港,風景絕佳。
  • 每日一法 | 禪心
    茲將「禪心」述說如下:一、在受苦的時候,感到快樂。一般人在世間上,都會有生老病死的苦、愛別嗔會的苦,或者是大自然、社會,甚至政治迫害加之給我們身體或人格上的痛苦,但是一個真正的禪者,他的看法和修養,就不是一般人的模樣。
  • 中國郵政發行《南普陀寺》普通郵資明信片
    7月12日,中國郵政發行《南普陀寺》普通郵資明信片1套1枚,並在廈門南普陀寺舉行了「南普陀寺專用郵資圖」首發儀式。南普陀寺建於唐朝末年,明代擴建,清初重修。數年間,海內外高僧頻臨弘法,十方佛子競來求經。稱盛一時,馳名中外。古剎新生,名僧輩出,是規模宏大的東南名剎。
  • 到了廈門,一般鼓浪嶼和名聞遐邇的南普陀寺是肯定要去的!
    「閩海雄風」附近,還有清代著名書法家何紹基題刻「腳力盡時山更好」七個大字,筆法俊逸瀟灑,自成一格,意在鼓勵遊人奮力攀登,更上一層樓,風光在頂峰。登上峰頂,俯瞰鼓浪嶼,閩南最有名的大教堂「三一堂」、八卦樓」等各種風格的建築錯落有致,掩映在綠樹叢林,極目遠眺:現代化的廈門風光,盡收眼底,遙遙相對的金門島嶼,歷歷在目,輕舟馳浪,水烏翔集,一派祥和美好的景象。
  • 2019己亥年冬梅花詩二三首
    2019己亥年冬梅花詩二三首梅花稟春時(古風原創)序:年年秋冬殺落木,梅花受命開生機作者:筆名梅已香,小名梅姑,號文溪君,2019己亥年冬日寫於學易齋註:(1)陰極陽復之,即「一陽來復」(2)生死相循,生死相循環是個不斷輪迴的過程。佛教也有生死輪迴說。
  • 廈門鴻山寺己亥年迎新春消災祈福法會圓滿
    廈門鴻山寺己亥年迎新春消災祈福法會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廈門鴻山寺己亥年迎新春消災祈福法會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廈門鴻山寺己亥年迎新春消災祈福法會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廈門鴻山寺己亥年迎新春消災祈福法會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2019年2月19日,正月十五元宵佳節,廈門鴻山寺歷時十五天「己亥年迎新春消災祈福法會」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