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從回歸祖國到現代,其經濟發展一直都很迅猛,已經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國速度。香港因為其地理位置的因素,堪稱世界的經濟中心之一。香港是一個自由貿易港,就算是在世界上也排名第三,在這裡進出口的大部分貨物,都免徵收關稅。但是隨著中國的發展,我國將打造下一個貿易港,目標成為世界中心,到時候香港的地位或將不保了。
2018年4月13號,中央正式決定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支持海南逐步探索海南自由貿易港,又成為了一個最新話題。根據規劃,海南將在城鄉融合發展、人才、財稅金融、收入分配、國有企業等方面加快機制體制改革;設立國際能源、航運、大宗商品、產權、股權、碳排放權等交易場所;積極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和數字經濟,推動網際網路、物聯網、大數據、衛星導航、人工智慧等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目前中國享受獨立關稅區的地方,只有港澳臺,這都是歷史形成的,而且在港澳臺還有自己的「地方貨幣」和特殊社會制度。當年深圳特區曾醞釀過「一線開放,二線管住」,事實上就是要成為自由港,而且籌備過特區貨幣,最終,國家沒有這麼做。而海南由於獨立的地理位置,實現全島自由港具備基本條件,當年深圳沒有實現的夢想,將在海南實現了。
目前,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是中國12個自貿區中最年輕的一個。其實關於海南,很多人都不陌生,比如三亞,作為國內首屈一指的熱門旅遊地,三亞每個季度所接納的旅遊人數在國內的旅遊景點中都是名列前茅的,可以說,海南省在旅遊資源這一塊,因為地理位置的因素,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當然海南不僅是三亞,作為中國的第一大海島,海南在旅遊方面的投入不可謂不大,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投入,使得海南的旅遊業逐漸走向國內前列,熱度一直不低。
杜拜、香港、新加坡為全球著名自由貿易港,海南全島約3.54萬平方公裡建設自由貿易港,面積比香港大35倍,海南的開放模式,將更有利於發揮海南在「一帶一路」建設尤其是在泛海南經濟合作中的中心樞紐作用。
那麼就有很多人有疑問了,為什麼會選擇海南建設自由貿易港呢?在世界地圖上,海南是世界的中心,是面對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門戶城市,意味著海南就是新一輪開放的前沿。再者,海南不僅擁有全球一流的生態環境,還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周邊有香港這一具有競爭力的自由貿易港,海南完全有條件和能力承擔這一歷史任務。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海南的自由貿易經濟區面積相當於35個香港,也就是海南擁有比香港更大的發展潛力,國家發展海南的戰略,如果順利實施的話,以後國內的百姓不用出國,就能買到海南的海外產品。當時候海南就會和香港產生競爭,到時候香港的地位可能被海南所超越呢?因此很多網友都認為,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建成,香港地位或不保了?大家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