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識巴山
首先,巴山大峽谷是一個很小眾的景區,位屬大巴山南麓,川渝結合部,宣漢縣境內,即原百裡峽風景區。規劃面積達到575平方公裡,海拔落差近2000米,有著超過70公裡的峽長,動物多而珍貴,植物豐而罕見,像是一個蘊含著無限生命力,天然而成的博物館。
剛抵達酒店,和小夥伴們集合,峽谷的行程明天才開始,趁天色還早,先大致在小鎮周圍閒逛了一番
酒店的晚餐很是豐富,粉蒸肉,麻婆豆腐,涼拌麻辣雞等,奔波了一天,大家都餓了,還有的菜等不及拍就已經下筷了,還是要贊一下廚師,估計是有考慮到在座的多位不一定能吃辣,菜品都不算很辣,賣相好,口味也很不錯,我一個重口廣東人表示完全能接受。
深呼吸,徒步領略桃溪谷風情
巴山大峽谷像是一處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寶地,伴隨著我們走進,緩緩揭開它的神秘面紗。
車開進峽谷,兩岸皆是雄奇險幽的壯麗山巒
紫紫粉粉的小花,一簇簇的,湊近一看,每一朵都很精緻
車再往前走幾步,停在了桃溪人家的湖邊,印入眼帘,所到之處皆是一片綠色,吸氧聖地啊
抵達魚泉河,時見濃蔭蔽日,溪水潺潺淌過
沿著彎彎曲曲的大紅巖高空棧道,一步步拐進不著邊際的叢山峻岭
從不同角度欣賞沿途壯麗的景觀,徒步行程近半,來到了靠近山頂的一條玻璃棧道,可惜我完全沒有恐高,絲毫不慌。
萬幸,體力不支的時候到了畫架溝,開始準備下山了
其實,全程十幾公裡的徒步對我來說並不是一次小的挑戰,活了二十幾年的人生裡,從來沒有一次性走完這麼多的山路過,要知道哪怕現在的我會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和維持身材,而去努力做運動,健身,但骨子裡還是那個不愛運動的我。
徒步過程中望著一眼看不到頭的臺階,是身邊的小夥伴給予的鼓勵和善意的欺騙,使我堅持到了最後,走完全程看見長椅掙扎著坐上去的時候,我想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腳抖成篩子的感覺。
「這特麼比練腿日還要酸爽100倍」
不過,人生的路,不就像這彎曲的棧道,雖然有些起起伏伏,卻總會有站在頂峰的欣喜,也會有從巔峰墜落下來的失落,和低谷的時候對自己的不放棄。重要的是雖然辛苦,但走走停停,看著這一路的風景,好像也沒有想的那麼難熬,總能走完的不是嗎?
友情提示:畢竟要徒步,一定要穿一雙好走的鞋,一切以輕便為主。
景區目前也在積極建設纜車中,等完工時,就非常適合想偷懶又想領略山頂風光的遊客~
篝火未盡歌正酣
暮色將至,飯後的篝火晚會也準備開始了,廣場上會變顏色的方格子瞬間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記憶中有兒時跳房子的快樂。
隨著工作人員高燃篝火,晚會正式開始
一首土家擺手舞更是點燃了篝火晚會的高潮
婀娜多姿的土家姑娘,為圍觀的人兒獻上又一段又一段精彩絕倫的舞蹈。
一整晚載歌載舞,盡情歡樂,人群散去,篝火未盡,歌正酣。
大象洞
大象洞也是巴山大峽谷景區有名的景點,是屬於鈣化沉積形成的典型幹溶洞,洞內有一個巨大的鐘乳石,形似大象,故此得名大象洞。
上下共4層,垂直高差達到60米,想像一下,這可是近20層樓的高度
總廠約400米,洞寬最窄乃至0.8米,最寬可延展到24米,洞高從0.5米到近35米,洞底坡度最陡峭的地方超過53°
洞內充分採用現代的聲光技術,對洞內的原始地貌進行了包裝,打造出的五彩繽紛的場景,更加能呈現出洞內的神秘色彩。
被掰斷的鐘乳石
溶洞內還有很多的石鐘乳還處在活躍的生長期
感謝蘇鐵老師,一路非常非常有耐心的教導我,為了幫我拍這張出口的網紅「隧道」照片,等遊客散場都等了好久
細雨綿綿,行攝於百裡峽
下午乘坐景區大巴,前往百裡峽,也拍到了我全程最喜歡的照片
沿途風景如畫,細雨潤萬物,雲遮霧繞,宛若仙山。
原本出發前還為下雨天發愁,未曾想到別有一番山水墨畫的滋味
石上長滿青松翠柏,千姿百態。
住宿體驗
這次行程住宿體驗了兩種不同風格的酒店第一晚住在景區裡,體驗了山寨裡的特色木屋
衛生乾淨,因為住在半山上,屋外風景很好,但隔音不太好,洗澡的水量也有些些...不受控制
早起趁大家還沒集合,跟笑笑玩起了自拍
於是乎有了我們與小木屋的合影
第三晚收拾行李入住了九龍巴山飯店,就在景區遊客接待中心旁邊,離景區直線距離不到一公裡,也是一家以巴人文化,土家風情為主題的酒店。
房間乾淨,床品舒適。
如何到達?
目前達陝高速公路大峽谷收費站建成通車,於2019年3月31日開通運行啦,離景區最近的機場就是達州機場,從達州機場或者達州火車站出發,經達峽高速,穿巴山大峽谷快速通道,大概90分鐘左右就可以到達巴山大峽谷,也可以乘坐景區的直通巴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