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張銳7月17日,廣州市社會科學院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廣州藍皮書:廣州經濟發展報告(2020)》。該報告由廣州市社會科學院主持編寫,由科研團體、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門的專家學者共同完成。
藍皮書副主編、廣州市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所所長歐江波在發布會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暴發且仍然持續的狀況下,難以延用傳統的宏觀經濟計量模型來預測經濟增長,課題組預計2020年廣州GDP增速為0.4%~2.7%,但存在較大變數。
廣州2019經濟增長總體穩中有進
藍皮書指出,2019年,廣州經濟增長總體表現穩中有進。主要呈現三大特點:一是經濟增速穩中有升。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3628.60億元,增長6.8%,增速比上年提升0.6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3.9%、5.5%、7.5%。二是金融業發展較快,商品房市場成交量穩中有升。三是行業和企業分化加劇。服務業增長好於製造業,製造業新產業新業態層出不窮,新型顯示、集成電路、智能產品、新能源汽車、醫療器械等產業和企業快速成長,但汽車製造業受累於全國汽車行業不景氣,近年來首現負增長,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和企業普遍面臨較大壓力。
2019年,廣州592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3334億元,增長18.5%。同時,交通、環保等項目帶動廣州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6.5%,增速同比提高8.3個百分點,高於全國(5.1%)11.4個百分點,高於全省(11.1%)5.4個百分點。從投資領域看,在交通、環保等項目帶動下基礎設施投資增長24.5%,在樂金OLED等大項目帶動下工業投資增長9.1%,在新開工項目帶動下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14.8%。從投資主體看,國有投資、民間投資均實現快速增長,增速分別達27.8%和36.1%。
預計2020年廣州GDP增速區間為0.4%~2.7%
藍皮書副主編、廣州市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所所長歐江波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暴發且仍然持續的狀況下,難以延用傳統的宏觀經濟計量模型來預測經濟增長,因此,本次課題組採用「分行業分時段專家判斷法」,對2020年廣州經濟增長主要指標做出預測。
課題組首先設定了預判基準:①國內新冠疫情基本在2020年一季度結束,之後不發生大規模反彈;②除美國以外的大部分發達經濟體,最遲在6月底前控制疫情且之後不發生大規模反彈;③美國疫情很可能延續至下半年,但疫情對經濟社會影響總體呈弱化態勢;④世界其它國家或地區疫情可能大暴發,但由於這些國家和地區的全球交往較少,經濟佔全球比重不大,不對中國和主要發達經濟體造成較大影響。
在上述基準情景下,課題組預計2020年廣州GDP增速為0.4%~2.7%,其中,第一產業增速為2.3%~3.5%,第二產業增速為 -0.8%~2.1%,第三產業增速為0.9%~3.0%。
由於目前新冠肺炎疫情發展還存在較大變數,需要根據疫情發展變化來不斷調整判斷,若疫情實際發展及其影響相比基準情景更悲觀或更樂觀,則2020年廣州經濟的實際增長很可能比本次判斷更悲觀或更樂觀。
藍皮書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是影響2020年經濟增長的最重要因素。新冠肺炎疫情主要從供給端、需求端、金融市場、產業鏈等多方面對全球經濟造成巨大影響:一是全球出現大面積停工停產停業;二是全球市場需求快速萎縮、消費信心不足;三是全球金融市場、大宗商品價格巨幅振蕩;四是全球產業鏈、供需鏈受到嚴重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