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旅舍對於年輕人而言,並不陌生。那麼,青年旅舍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麼呢,還是它根本就無法吸引你。知乎上專門有一個貼子《青年旅舍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麼?》,雖不火爆,但有一定的代表性,西小措編輯如下:
@任末末 :看人生。等待被撿和撿人。喜歡遇見和離別。便宜。
@張卿™:其實和一些小客棧小家庭旅館比起來並不算特別便宜。但是青旅有和你志趣相投的人,有精彩的故事,可以相互搭訕,可以撿人和被撿,可以感受到當地的文化,各種消息也比較多。總之,青旅就是一個驢友聚集,適合驢友的地方,在那裡會有一種歸屬感。
@王含章:青旅比酒店放鬆和自如,特別是夏天。大家在一個小小的淋浴間裡洗澡,萬一沒帶什麼的敲敲壁板就可能有人遞過來,頂著溼淋淋的頭髮踩著拖鞋回去時遇到人會心一笑,會有天涯歸處相逢的奇特豪邁與溫暖。
@知乎用戶:比橋洞安全,有未知的期待,並且讓人產生「在路上」的自我良好感覺。
@知乎用戶:有人一起交流各類的經驗,包括青年旅舍當地的一些旅行信息。文化交流始終是第一原因。
@右娘呂牧昀:對很多男驢友來講,男女混住大概是他們最期待的吧。
@Arki:1、便宜實惠。學生自助窮遊首選。2、交往氛圍。大部分青年旅舍都能看到好多老外,加上一些有豐富經驗的驢友,大家一起high,熱鬧無比,家的感覺。3、旅遊信息。店家一般會在大廳貼各種信息,驢友之間互相聊天也能交換信息,甚至相約作伴。
@知乎用戶:看過荒野生存這部紀錄片似得電影,有一句話我記憶彌深,Happiness only real when shared.青年旅社就是這樣一個地方,分享真正的快樂。你可以一個人上路,但在路上你從不孤獨。分享與別人,別人予分享。
@leo醬:我忍不住回答這個塵封的問題:「因為生活」。
一、首先是住所:我去過的青年旅社不多,只有北京上海紹興南京杭州;北京的是四合院大家都知道;上海比較多,但是主要去過浦西,主要是在盧灣、普陀外灘靜安,建築普遍是木製樓梯小洋房小矮樓;紹興是本家在勞動路上,鄰近周恩來故居和八字橋,是很純粹的紹興市民的生活圈,有河、有直街、有小賣店有路邊攤、還有老式的理髮店;南京的印象不多,只有去過鼓樓區的、民國時期改建的,鄰近居民區有花有草有狗哈哈~還有一個略有情懷的小酒吧;杭州的住過在西湖邊的南山路的~石獅、臺門、木製門匾等等,印象最深的則是竹椅和長在窗戶上的「古樹」;說了那麼多,說到底其實只是一句話,感受你所知道的那個城市的生活:北京的同、上海的雅、紹興的隨、南京的貴、杭州的美,你會發現每個青年旅社總能挑選在最能體現這個城市韻味的地方。難免會有,住一天青年旅社當一天當地人的感慨。
二、人:這個要分時期了,我爸爸那個年代青年旅社的概念是招待所,我有幸跟著我爸爸跑過一些地方,你會發現不僅僅是青年旅社亦或者是這些普通人,都是那麼的可愛,小時候的印象、會有和藹的阿姨遞糖果、或者豪爽的大叔和你開玩笑、會有靦腆的大姐姐跟你聊天說話,這種感覺現在當我做綠皮火車的時候還有這種感覺,在這些人當中沒有什麼嗎、農民工,沒有小偷,沒有爭吵,沒有拖欠、每個人都很友好。
我的年代,青年旅社大多都是學生和年輕人,而且都比較文青、有彈吉他的,有跟我討論經史子集的、有跟我扯民主的、有跟我扯二次元的哈哈,當然難免有屌絲是來這裡帶著女朋友啪啪啪的;因為相聚短,所以每個人都很美好。就像是每天地鐵中擦身而過的過客,只有背影,很是很好。而這些就是我們的生活。
@楊帆 :青旅是一種生活方式。
並不是每一個喜歡或是開始旅行的人都有相同的目的:有人喜歡到某個風景如畫的地方找個高級酒店度假;有人喜歡走馬觀花看看風景拍拍照片;也有人喜歡尋找刺激回歸原始去探險……每一種都是一種特別的生活方式。
青旅是萬千生活方式中比較隨意的一種。選擇他的往往是一些還沒有在這個社會中擁有太多職業烙印和財富的積累。他們沒有疲憊或是麻痺到一定要靠純粹的享受來度假;也未必發隨波逐流的區走馬觀花。自由隨意,只是揮霍青春尋找一種體驗或是經歷的積累。
@許許聲 :當然是人情味~ 幾年前在杭州玩,山上住宿,上下吃飯,都是老闆開車接送客人,而且是熱情靠譜的活地圖、旅遊指南,每天玩回來都會和老闆、其他的客人坐在一起天南地北的聊一會,來自不同地方的人湊一起總是有新鮮有趣的話題,也是旅行的意義啊~ 每次住青年旅舍都會遇到各種有意思的人,很歡樂,再好的酒店、賓館也木有這份內容。
@aNiu:一次青旅睡通鋪,旁邊無人,早上醒來,旁邊竟然睡了個非常漂亮的洋妞。。。我很單純的洗臉走人。
@Joanne Wang:上下鋪,重回學生時代的感覺,極其容易交到朋友的地方。省錢,住慣了青旅後覺得出門的住宿費超過40就是犯罪。看人,這裡什麼樣的人都有,各種奇怪的人扎堆,也能聽到各種故事。這裡的人很合我的氣場,比其他的地方更容易找到「知音」。
@啊圖:跟一幫為了生活的人談夢想。
@趙楠:便宜、乾淨、方便。基本都在出遊比較便捷的地點,周邊遊玩很方便,還很容易找到旅伴。有很多別有特色,比如英國湖區的YHA就是在湖邊,有大落地窗和古樸的沙發、木樓梯。還有一家在山裡面,非常幽靜。最喜歡中午晚上的廚房時光,來自很多國家的不同膚色的人,一起做不同風味的食物,空氣裡瀰漫著cheese、咖喱、辣椒的味道,很開心,就像回家。
@陳之光:1、相比快捷酒店更便宜的價格。2、可以遇到來自不同地方的年輕人,素質都比較高。3、工作人員熱情的招待。4、從店面的裝飾了解當地的文化。
@thinkind:氛圍最重要。
@夕照雪:首先是便宜,然後是大多青旅的布置設計都很有特色,文藝氣息較濃。
@airbai:便宜。體驗青年旅舍裡那種氛圍:大家都比較友好;大家都有類似的志趣;
@sealon:在青旅做過義工&活躍的青旅訪客。青旅——關於故事的各種「驚險」和「傳奇」。每個青旅人身上都有故事,不管你是即將到訪還是曾經旅居。
@路一:便宜,在不知名的小地方會藏著很牛叉的奇人。
@屈默默:活色生香的地方,各色人物各種故事川流不息,可以成為一個看客,在院子裡曬著太陽看別人的聚散,或者縱身其中,成為別人眼中漂流的風景。
@郅帥傑:人來人往,有一種在路上的感覺。會有意想不到的際遇或者豔遇。
@林子:價格便宜,而且青旅會讓人有年輕和自由的感覺,相當得美好!
@許志宏:青年旅社是一種標籤,別以為只有背包客才能享用,一家老小住青年旅社也有一種範。就像買戶外用品的人一樣,如果只是賣給驢友,做不到這麼大,它更多是賣給嚮往這種生活,並渴望貼上這個標籤的人。
@孫昱:便宜。五湖四海的同齡人,每個人帶來的故事。
@Rene:價格,氣氛。其實最主要的是住青旅能結識各種各樣的人,這也是旅行中的一部分。
@奚凌:不管是一個人,兩個人,還是一群人,都不會顯得突兀,適合各種狀態。
@Claire Lee:本人比較內向,不是那種天生熱情主動開啟話題的人,所以住青旅撿人和被撿的機率實在是小。價錢和地理位置青旅確實有優勢,但我本人卻也不是最看重這方面。
那究竟是什麼呢?我認為是一種叫做「難得有機會見識別人怎麼活的」機會。
記得曾經在大連的一家青旅外面的牆上看到這樣一句話「你活著的快樂方式不止一種」。確實,生命有很多種活法,但可惜的是,生命是個單選題,往往選擇了A也就意味著你放棄了B道路上的風景。但是由於青旅的人來自世界各地,成長的背景也千差萬別,這個時候我往往有機會去了解一下他們的生活,比如:天吶,還有人可以不工作一直旅行、天吶,居然跟我同專業的人畢業以後還能做那個職業或者是,天吶,這個人的成長環境跟我如此不同,她說的都好有趣啊在這些經歷當中,我了解到了人生的很多活法,認為是非常寶貴的。
以上。
@安樂:便宜、自由、自由、自由、自由。
@十三Tretton:好玩的人、好玩的遊戲,不同的話題、不同的人。很有趣……
@馬之舟:便宜,環境優雅,鬧中取靜,每個青旅都很有特色,宣傳畫或者引導板報都很有意思或者情調;可以結識天南地北不同方向的遊人,可以在客廳一起下棋,聊天,或者靜坐。
@IT大施兄:青旅是一種生活態度,更是一種人生態度。價格適中,可以和不同的人群交流,喜歡聊天的氛圍,喜歡家的感覺。可以結交不同的朋友,在交談中獲得自己沒聽過的故事以及沒去過的地方的不同風俗,和外國人交流,鍛鍊自己的膽量。
@choooong:便宜。同時必要的設施也很全,性價比高。而且,青旅的地段一般都很好,總會離你最想去的地方很近。以及,因為帶著「青年」兩個字,不自覺地會有認同感和信任感吧。認識朋友。三年前自己去杭州的時候在多人間裡認識了鄰床的姑娘,兩個人在西湖上看滿月。結伴的話,夜裡在外也沒有害怕的感覺。現在依然有著聯繫,我覺得很好。
@Oxygen:青旅賣的是一種概念,旅遊,驢友,性價比高,文化碰撞······這些都是在路上的人們需要的元素。
@昌俊:我覺得青旅的很多元素(人或者物)能夠幫助我排解孤獨,可以細讀塗鴉留言想像一下留下著當初的狀態,雖然不是很喜歡但是依舊可以參與閒談,等等……回到出門的目的上來(雖然目的一詞很功利,或者可以換成另一種說法:出門的動機),放鬆身心者一,見識人事者二,青旅具備的條件很能切合這個動機...當然如果另一個住的地方更好的切合放鬆身心的動機,那我會放棄選擇青旅,比如我曾經選擇在湖邊獨自紮營而放棄住在湖邊的鎮上(絕不是因為想要省錢)。
@未羊-NAUIL:一、氛圍:整體來說都還算比較開放,像其他酒店的話基本就是各回各屋了,除了工作人員一般不會有交流。二、故事:在路上,你懂的,各種撿與被撿,各種人生百態。三、價格:不得不承認,對於絕大多數青年們來說,青年旅舍的價格很照顧。
@嗷嗷叫:氛圍,那種在未知卻又期待的旅行途中的一種奇妙的氛圍和新鮮感。每一家青旅都有自己的特色,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家青旅會帶給你什麼樣的驚喜。
@雷龍:便宜;風格獨特,能高性價比的滿足人們對酒店個性化的一點追求;小資;全球人民都住它,你要是善交際,能有不錯的溝通交流學習機會。
有一種歸屬感。
@Ashyu:多少過客在這裡匆匆走過,留下無數驢友日誌,很深的祭奠。
@陳少武:錢少,人多。
後記:西小措認為,青年旅舍的自由氛圍更多地表現是一種獨立空間,每個旅客都應該是彼此獨立的。作為青年旅舍的經營者,西措一直堅持」旅行改善生活「的願景,堅持做純粹的青年旅舍,試圖營造一個具有相對獨立的價值觀的熟人社會。